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2023-06-21边小威
边小威
摘要:民族舞蹈既是舞蹈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性物质与精神财富,也是学校舞蹈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因此,学校在实施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自觉承担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责任与义务,积极构建民族舞蹈文化传播与弘扬环境。本文通过简述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的关系,阐述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意义、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师素养、教学形式及方法等多个角度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民族舞蹈 传统文化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2-0139-05
民族舞蹈即“以民族为创立主体的舞蹈艺术”,它是我国广义“民间舞蹈”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自身受到地理聚落、地域文化、地方风俗等深刻影响,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舞蹈艺术体系。基于该舞蹈艺术体系衍生出了丰富、多元的民族舞蹈文化,涉及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宗教等众多要素。从舞蹈教育角度看,无论是将民族舞蹈纳入专业建设范畴,还是将其作为独立课程设计,民族舞蹈教学都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即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传播媒介,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的关系简析
关于“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的关系”议题,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进行简析。微观上,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之间保持着“技艺相关”的内在联系,即两者都基于舞蹈艺术形式、技巧、要素等生成,但在信息价值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民族舞蹈教学侧重于“知识信息”的研究,包括民族舞蹈形成机理、发展理论、实践途径等,而民族舞蹈文化侧重于“综合信息”的发掘,如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历史演变、少数民族舞蹈与生产生活环境的相互影响、民族价值观在舞蹈艺术中的体现等。宏观上,民族舞蹈教学与民族舞蹈文化之间保持着“文化生态”的广义联系,即两者都属于传统文化生态的产物,但在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文化处在不同的“生态位”上。例如,以“地理聚落”建立参照系,民族舞蹈教学承担着民族舞蹈文化传播载体、传授中介等职能,它是传承弘扬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组织范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舞蹈文化蕴含的娱乐性、即兴化、原生态等特征。而民族舞蹈文化代表了一种高度稳定的舞蹈艺术风格及形式,它决定了民族舞蹈教学的方向与边界。例如,云南、内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的民族舞蹈教学,势必会受到傣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传统舞蹈的深刻影响,学校在建立民族舞蹈专业(课程)时,也会优先选择本地民族特征明显的舞种。
整体上看,民族舞蹈教学依赖于民族舞蹈文化提供的資源,民族舞蹈文化渗透到了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大范围的传承,这是两者的基本关系。同时,在民族融合程度加深、外部文化冲击、互联网传播环境干预等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学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能够为民族舞蹈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也能够为保护我国优秀民族舞蹈文化构筑坚固屏障。
二、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
客观上,学校在组织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一定限制,教学活动往往侧重于舞蹈技艺(如动作、节奏、体态等)的传授,师生难以窥得民族舞蹈文化的全貌。将民族舞蹈文化纳入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舞蹈起源、特色,提高对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究其原因,一方面民族舞蹈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一种民族舞蹈能够以相对稳定的风格、形式确立,意味着它符合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审美理念。如果忽视民族舞蹈文化背景,学生就难以理解民族舞蹈“因何产生”,也难以理清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民族舞蹈与多元化民族文化意象、具象要素存在关联,换言之,很多民族文化因子都在民族舞蹈中有着具体表现,如民族礼仪、民族服饰、民族价值观等,被演化成民族舞蹈动作、表演、情感等具体表达部分,学生通过了解民族舞蹈文化,有助于精准地抓住民族舞蹈的精髓。
(二)促进不同民族舞蹈文化深度融合
我国呈现出汉民族占主导地位、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形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不是孤立隔绝的,因此民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深度融合是社会常态。从民族舞蹈教学角度出发,舞蹈艺术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不仅存在于动作、服饰、音乐等直观层面,其背后的民族舞蹈文化也有着鲜明的异质性。例如,蒙古族舞蹈属于游牧文化的范畴,赫哲族舞蹈有着鲜明的渔猎文化背景,而汉族传统舞蹈可归纳到宫廷文化体系。虽然民族(舞蹈)文化相对独立,但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框架内,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活动中重视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民族舞蹈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其作用于舞蹈动作设计、舞蹈编排演绎、舞蹈服装、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创新。
(三)增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有效性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之一,各级各类院校及各专业、各课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在大力发掘传统文化底蕴、资源及要素等,以有效履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立足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场景,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有效抵御了西方舞蹈文化的冲击,为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开辟了专业途径。这是因为民族舞蹈教学通过培育民族舞蹈文化传播力量(即“民族舞蹈人才”)的方式,推动了我国舞蹈文化形成良好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格局,确保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四)提升舞蹈人才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艺术的生命力源自不断创新,民族舞蹈艺术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自然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人才。直观上看,传统民族舞蹈教学存在“重术轻道”的弊端,是很难保障创新人才的产出的。所谓“重术轻道”,即重视民族舞蹈形式、技巧、动作等传授,而忽视了民族舞蹈文化理念、内涵、精神等培育,这容易导致学生对民族舞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加强民族舞蹈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汲取丰富的、多样的舞蹈艺术养分,引导学生在民族舞蹈差异中寻求共性,进一步发散探索、包容整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舞蹈艺术形式,例如将多个少数民族舞蹈风格杂糅后,可以将其在现代舞蹈表演中呈现出来,这也是一种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有效方式。
三、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问题
(一)缺乏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教学理念
直观上看,我国舞蹈人才培育领域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特别是专业舞蹈高等院校领域,人才培育基本上锚定“舞者”这一狭隘目标,而非将教学重点放在“舞蹈家”的培育上。以“舞者”(即舞蹈表演人才)为培养目标,会导致民族舞蹈教学聚焦于舞蹈技艺层面,学生大部分时间被用来训练基本功、掌握舞蹈动作、熟悉舞蹈编排,这样可以确保舞蹈人才毕业后独当一面,但缺乏对民族舞蹈的深刻理解。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民族舞蹈文化的内容浅显、简单,教师大多是走马观花般地介绍民族舞蹈的产生、演变、特色等,缺乏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教学理念。相对应的,学生极少全面掌握民族舞蹈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更谈不上将民族舞蹈形式与民族舞蹈文化建立关联。同时,高校民族舞蹈教学活动中,相关课程的设置也难以满足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需求,如舞蹈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表演”等,而民族舞蹈文化课程课时少、安排不合理。
(二)师资队伍缺乏民族舞蹈文化的熏陶
舞蹈教学具备强烈的“言传身教”特征,教师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民族舞蹈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民族舞蹈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现实情况下,很多高校舞蹈师资队伍是由“通才”构成的,相当一部分舞蹈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民族舞蹈训练,即便在某一类民族舞蹈表演方面具有丰富的造诣与经验,却未必了解该民族舞蹈文化。这就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只能面向学生一板一眼地传授动作技巧,学生则是面向教师机械模仿,根本谈不上对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体验。
师资队伍缺乏民族舞蹈文化熏陶的现象,从近年来的一些舞蹈作品中可见一斑,如“桃李杯”产生的优秀民族舞蹈作品《巴郎》《喊月亮》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如解放军艺术学院创作的《巴郎》,其在形式上属于维吾尔族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创作的《喊月亮》属于彝族舞蹈,虽然作品中包含了维吾尔族、彝族服饰元素,以及必要的少数民族舞蹈动作,但构成舞蹈作品主干的则是“基本功动作”,过度强调技术、技巧(如旋转技巧、前桥、跪转等)的体现,会导致民族舞蹈文化色彩被削弱,不能很好地彰显民族性格与风情。
(三)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传统民族舞蹈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在于,教师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教育对象,普遍采取了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也形成了“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客观上,不同教师对于民族舞蹈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在“一对多”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主观理念、观点等强加给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民族舞蹈、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意愿。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民族舞蹈技巧、经验及文化成分等,无法通过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它需要借助学生固有的民族舞蹈认知体系,逐步实现对外来教学内容的内化。然而,由于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导致学生长期处在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的状态,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对民族舞蹈学习的抵触心理,这显然是不利于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
(四)民族舞蹈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陈旧
现阶段,我国舞蹈教学普遍采取的是“在场方式”,即教师、学生同处于一个教学场地中,主要采取的“言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口头传授舞蹈要领、亲身示范标准动作。应该说,在场教学方式与“言传身授”教学方法对于民族舞蹈教学具有普适性,且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缺陷在于,这种教学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它只能将舞蹈家、舞蹈教育先辈等总结的经验传递给学生,更確切地说,是将规范的舞蹈动作、复杂的舞蹈技巧、关键的舞蹈事项等展现出来,既难以对民族舞蹈文化进行深刻剖析,也很难激活学生的自主创新动机。民族舞蹈源自民间社会,故教学方式方法应保持开放性、创新性,同时打破师生同时在场及言传身授的固有模式。
四、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对策
(一)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树立文化传承理念
为实现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关键在于打破“重术轻道”的桎梏,促进民族舞蹈技巧与民族舞蹈文化教学的平衡,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民族舞蹈文化情境创设,加强民族舞蹈文化阐释,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民族舞蹈作品的来源、风格、情感、意义、价值观等要素。例如,在具体的少数民族舞蹈作品讲解过程中,要摒弃“动作解构”方法的过度应用,先为学生展示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如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图腾崇拜、居住环境、生产方式等,掌握少数民族舞蹈动作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可以避免对少数民族舞蹈动作的盲目分解,即便进行民族舞蹈的重新编排或创新,也能始终保持民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韵味。
第二,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民族舞蹈文化意象分析,建立民族舞蹈抽象表达与具象事物的关联。动作是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对民族文化中具体事物的抽象转化,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文化意象分析,可以提高文化传承的有效性。例如,蒙古族代表舞蹈“盅碗舞”的许多动作,与蒙古族同胞的生活环境、所用器物等相关,蒙古族聚集地气候寒冷,“饮酒驱寒”是蒙古族同胞的日常需求,加上游牧迁徙的生产习惯,盅碗作为酒器在生活中地位特殊,因此成为了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意象之一。此外,蒙古族舞蹈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粗犷豪爽”的感觉,其腰部、肩部的动作幅度很大,这与蒙古族同胞日常骑马、奔驰草原的习俗密切相关。
第三,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民族舞蹈文化差异的解读,帮助学生建构民族舞蹈体系思维。民族舞蹈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差异,使得不同民族舞蹈内容与民族舞蹈文化“对号入座”。例如,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开设“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课程,全方位构建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如“汉民族舞蹈与宫廷文化、农耕文明的关系”“蒙古族舞蹈与草原文化、游牧文明的关系”“维吾尔族舞蹈与绿洲文化、西域文明的关系”等。
(二)打造学术研究型师资队伍
从创新角度出发,民族舞蹈师资队伍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向“学术型教师”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文化艺术生产、传播、交流等变化,其中最关键的“自我提升”,就是提升民族舞蹈文化修養,即让自身从“教舞蹈动作”的狭隘职能中摆脱出来,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从教学工作入手,拓宽民族舞蹈文化学习渠道。例如,教师长期担任某一种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工作,可结合课程、教材等内容,从报刊、文献、网络平台等媒介汲取文化养分,不断完善民族舞蹈文化理论体系。
第二,从艺术实践入手,通过观摩民族舞蹈名家的表演,对比舞蹈艺术与民族舞蹈教学的差异,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动作与技巧,为民族舞蹈文化的展现提供更多渠道。事实上,很多高校民族舞蹈教师的研究成果,是以舞蹈作品创造为展现形式的,这种艺术实践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契机,可以增强教师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结合性,教师按照自身对民族舞蹈文化的理解,重新设计、编排民族舞蹈动作(教学内容),可以更深刻地诠释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
第三,从田野调查入手,主动融入民族舞蹈文化环境。民族舞蹈教师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之上、校园之内,应积极走入民间社会场景、接触少数民族同胞,零距离感受传统民族舞蹈文化,从而获得更丰富、真切的体验。例如,广西地区高校的民族舞蹈教师,可借助壮族“三月三歌会”的活动,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掌握壮族舞蹈文化的演变与规律,同理,彝族同胞的“火把节”、苗族同胞的“龙舟节”、拉祜族同胞的“月亮节”等,都是融入民族舞蹈文化环境的契机。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民族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灵活性,包括民族舞蹈类型选择、人才培养方向、课时安排、内容设计等,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舞蹈院校的资源禀赋。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活动中,要规避“一刀切”的实施策略,赋予学生民族舞蹈学习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强调,文化自觉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要形成文化自觉,关键在于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在具体对策方面,高校舞蹈专业可通过“社团活动”“演艺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开辟民族舞蹈文化了解渠道。例如,在民族舞蹈社团中,基于角色(服饰)、仪式(社交)、场地(空间)三个维度营造民族舞蹈文化氛围,让学生长期处在某一种民族舞蹈的文化生态影响下,以此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自觉。
(四)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方式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当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禀赋特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其充分融入民族舞蹈文化环境中。如“秧歌舞”在东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但东北秧歌舞的突出特点是小步快走,而西北地区秧歌舞的突出特点是“高抬腿”,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即平原-高原)密切相关,可通过实地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资源禀赋差异下的舞蹈动作合理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加强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等运用,如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法”“混合教学法”等,充分释放民族舞蹈在新媒体及“互联网+”传播空间的魅力,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民族舞蹈形式,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途径展现出来,为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五、结语
民族舞蹈文化是民族舞蹈的根源所在,无论是以“经验性传授”为教学任务,还是以“创新性探索”为教学目的,充分了解民族舞蹈文化都是大前提。在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策略方面,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本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并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了教学理念改革、教师能力提升、学生态度引导及方式方法创新等对策,以供民族舞蹈教学主体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响.基于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民间舞蹈教学[J].艺术评鉴,2020(12):120-122+145.
[2]刘荔,李伟.推动民族舞蹈教学,传承民族舞蹈文化[J].艺术大观,2021(14):80-81.
[3]仁青志玛.谈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戏剧之家,2020(32):111-112.
[4]张妮.民族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J].戏剧之家,2022(29):123-126.
[5]邓子威,王雪萍.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舞蹈教学的融合探讨[J].艺术评鉴,2022(16):118-121.
[6]张垚瑶.寓舞于俗——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学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张帅,卫艳蕾.民族舞蹈教育及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路径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2(05):141-145.
[8]刘梦.新时代民族舞蹈的传承传播价值及策略——基于土家族舞蹈传承传播困境的相关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3):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