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2023-06-21
走在学校外的林荫道上,一个熟悉的声音落入耳中:“夏老师,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有时间吗?”
我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是我的学生,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夏老师,我家老二9月要读一年级了,除了10以内加减法啥也不会。什么时候可以上幼小衔接班呀?”语气里分明透出了焦虑。
“幼小衔接是孩子教育路上的一个坡,先说说你准备怎样带孩子爬坡。”
“提前学拼音,再让孩子写一点字,做一些数学题。这样到小学就容易跟得上,对吗?”
别奇怪,在不少家长眼里,幼小衔接就是知识的衔接。
于是,我又追问:“你知道一年级孩子入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吗?”
“是字认得少,学习跟不上。”孩子妈妈脱口而出。
“不是知识学得少,而是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妈妈脸上掠过一丝不安:“哎呀,一语中的。老师反映,我的儿子在幼儿园可是一分钟都坐不住呀!”
一旁的家长插了一句嘴:“别担心,让老师狠狠治几回,孩子敢不听话!”
“‘生怕孩子跟不上!这是容易在家长之间传递的焦虑。然而,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的衔接,专注力、自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都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前不可或缺的。比如,孩子起床有规律吗?孩子做事专注吗?孩子与他人相处和谐吗?孩子愿意耐心倾听他人说话吗?孩子轻易发脾气吗?孩子会照顾父母或同伴吗?……”
“我还真没有想这么多!”
“幼小衔接,是一系列的感知、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学习兴趣、语言能力、责任意识等,以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环境、学习节奏。真正的幼小衔接贯穿于整个幼儿园,乃至整个一年级,也必然包括家庭教育,绝不是一两个月的事。”
“幼小衔接还是感知、体验活动过程中儿童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是家庭、园校、儿童之间的互动过程。不是把孩子交给老师,交给学校,家长就可以袖手旁观了。”
“看来,我思考得太肤浅了。从现在起,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呢?”
我想了想,给她提了这几点要求:
一是生活自理及调整作息。
小学,是儿童步入社会,独立生活的开始。因此,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在家里,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摆放碗筷、整理床铺等简单的家务。为了适应小学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还要提前调整好作息时间。特别是开学前两周,要让孩子有规律地起床、吃饭和睡觉,包括学会上厕所。
那些动作利索、书写又好又快的学生,在家里基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進入小学,凡是与孩子学习相关的事,都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做,做不好也不替代。或许一开始孩子慢得如蜗牛,但坚持下来,就能训练成一个有条理、有能力的孩子。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学生的理解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变化非常大,而学习习惯并未有多大改变。可见,养成好习惯对儿童一生的影响很大。
六七岁儿童缺乏自控力,专注力也不足,“自觉养成好习惯”只是一句空话。最好的做法是“温柔地坚持”,如,坚持要求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矩,在家不允许随意发脾气等。
家长不妨训练孩子“只听一遍”的习惯,做到令行禁止,还可以用读书、讲故事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倾听力。
让孩子找东西、摆鞋子、洗水果,教孩子整理书包,既能培养孩子肢体的灵活性,也能培养他们视觉的灵敏性。“请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先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再将厨房的门关上!”“先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再将厨房的门关上,最后去洗手吃苹果!”完成父母布置的一个任务,到三个任务,手巧自然心灵。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包办代替,孩子往往会得寸进尺,到最后什么都不会做。
三是关注知识的打开方式。
对于儿童来说,每天接触到的人、事、物,都是知识的一部分,每天的游戏、玩耍、活动本身也就是在学习。幼小衔接“去小学化”,不是不教不学知识,而是回归到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知识打开方式”。
脑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3到6岁儿童的大脑发展和认知能力只支持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和情景,尚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儿童绝不是坐在书桌前写数字、做口算题,而是在游戏中学习,这样才能学得最快最好。
“整体感知和反应、诗性逻辑、游戏精神”,这三者构成了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对于幼小衔接的指导非常有价值。
整体感知和反应
拿识字来说,儿童从“认生”开始,就有了一定的专注力,具备了识字的基本条件。“字之初,本为画。”汉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是一种特殊的图形。学龄前儿童认识“汽车”二字,不是反复认读,而是一边开心地摆弄汽车,一边自豪地叫着:“嘟嘟,前进!嘟嘟,加油啊!”儿童不仅指挥着汽车玩具,也指挥着自己的身体节奏,还指挥着自己玩汽车的心情,不经意间瞥见“汽车”二字。这里,既有整体感知和反应,又体现了儿童文化中的游戏精神,识字活动蕴藏其中。记住一点,幼儿识字是与儿童的感觉有关的。也就是说,字不要一个一个识,也不要刻意去教,识字要与儿童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利用幼儿的“整体识别”“无意注意”“一瞥学习”等特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愉快的心境中自然习得。这可是儿童的一种天赋。
诗性逻辑
孩子听到打雷声会比较害怕,妈妈告诉孩子,打雷是老天爷在打喷嚏,说着还模仿着打了一个喷嚏。孩子哈哈大笑,不再往妈妈的怀里钻。同样,认识花,不再是有几片花瓣,而是花儿穿着漂亮的衣裙;花开了,是花儿绽开了笑脸;给花浇水,是花儿在“咕嘟咕嘟”喝水。这样的教育符合儿童文化中的“诗性逻辑”。
游戏精神
早晨,父母喊孩子起床,如果一味地催促:“快, 快起床!不然妈妈要迟到了!”基本没用。不妨拿一个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如小白兔,对孩子说:“毛茸茸的小白兔来啦!它要舔你的小胳膊,挠你的小脚丫啦!”父母真的挠一挠、摸一摸孩子相应的部位,孩子往往会被自然叫醒,愉快地起床。这就是儿童文化中的游戏精神。读绘本的时候,孩子自然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七星瓢虫,你给他加三颗星,变成十星瓢虫,他会号啕大哭。因为他知道十星瓢虫是害虫。即使是游戏,孩子也会当真。
幼小衔接时会做加减法,会背古诗词真的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如何激发儿童自己学习的动力。而游戏化学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2+3=5”,如果天天写几道口算题,就是小学化的训练方式,如果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为什么“2+3=5”,自然就没问题。游戏化学习的核心是感知和体验。3块积木再搭2块,一共搭了5块;3颗糖果再加2颗就变成了5颗。吃了3粒瓜子,再吃几粒就吃了5粒呢?等孩子拿来2粒后,让孩子“啊呜”一口吃下5粒瓜子。这样的听、看、闻、摸、尝,就是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仅运用游戏中的一个要素来达到教育目标;另一种是直接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因为游戏有既定的目标,也有规则。就像“木头人”游戏,其实是训练儿童的专注力。儿童上课40分钟一动不动,并不意味着专注力强。儿童1分钟定住不动,对实际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完全是一个“非必要障碍”。显然,游戏恰恰是一项儿童自愿克服“非必要障碍”的行为。“木头人”游戏就是儿童主动抓取注意力的过程,“尽可能不动”的规则,使得游戏变得好玩,儿童参与时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
游戏化学习几乎是儿童的本能。换言之,儿童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只是大人忘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童心和目标而已。幼小衔接,多一些游戏化学习方式,能激发儿童的内驱力,解决儿童发展中的问题、改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顺利经历社会化过程。
儿童幼小衔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
学习困难:阅读、书写、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行为困难:遵守规则、约束不良行为等意识。
情绪困难:入学焦虑、厌恶作业等不良情绪。
社交困难:与同伴和老师难以建立良好关系。
那么,请父母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还有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引发儿童和其他事物或人之间产生了矛盾或冲突,而非简单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予以制止与指责。
幼小衔接过程中,如果家庭的教育理念、兒童的习惯、品质与园校的要求不一致,那么,家庭成员需要一起改变,以帮助儿童快速适应小学生这一新角色。
责任编辑 刘玉琴
夏光清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家庭教育名师,被评为“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市第六届十佳家长”,获得“南京市行知教学奖”。出版家庭教育专著3部,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开展家庭教育、班级管理讲座二百余场,百余集“家庭教育义诊”微视频被誉为“云宣讲的一面旗帜”。现为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