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紫瑶:没有“绝招”,唯有理解

2023-06-21魏萌陈建军刘玉琴

新班主任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泽小明师生

魏萌 陈建军 刘玉琴

身材娇小,笑意盈盈,脸上两个小梨涡,活脱脱一个“元气少女”——这是湖北省第七届“新锐班主任”、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教师范紫瑶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她能“镇住”学生吗?记者脑中迅速闪现这个疑惑。

仿佛是看出了记者的疑虑,范紫瑶笑着说:“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在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下,初中生已经是‘小大人了,老师想靠威严‘镇住他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年轻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这是范紫瑶一直在思考的现实问题。两届学生带下来,她的心中有了答案,那就是“理解”。

理解“师者”

刚参加工作时,范紫瑶只比班上的学生大10岁。担心管不住学生,她就反复告诫自己: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严肃,要树立起老师的威信。

一段时间后,学生确实比较怕这个年轻的班主任,但范紫瑶感觉很累:“我感觉自己好像戴着面具,明明很想和学生打成一片,却非要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长期的“心口不一”让她十分痛苦,她开始反思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恰逢宜昌市西陵区举行优质课竞赛,范紫瑶报名参加。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时间她每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

顾此难免失彼。当范紫瑶将一部分精力放在竞赛上面时,班级纪律就像弹簧一样反弹了:课堂久久不能安静、自习课学生大声喧闹、班级卫生多次被扣分……这让范紫瑶心力交瘁,也让她坚定了改变的决心。

一天,范紫瑶正在修改比赛课件,班长突然来办公室找她,说自习课非常吵,让她过去看看。范紫瑶的思路猛然被打断,但还是起身赶往教室。一进教室,学生倒是慢慢安静下来了,但与往常的“暴风骤雨”不同,这一次,范紫瑶没有批评学生,只是平静地看着台下的学生,流下了眼泪。

学生都惊呆了:这还是那个“铁娘子”吗?

待情绪缓过来了,范紫瑶擦干眼泪说:“同学们,对不起,我不该在你们面前哭,但确实控制不住了。这段时间,我既要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处理校务,又要准备比赛,真的觉得好累、好难。从年龄上看,我可以当你们的姐姐,和你们应该没有那么多隔阂。我读书的时候,也不愿意亲近那些‘铁面老师。你们是新生,我也是新老师,这段时间,我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心里话说出来了,范紫瑶既轻松又尴尬,叮嘱学生几句后,“逃”出了教室。范紫瑶想通了:学生各异,要因材施教。同样,师者千面,因人而异。谁说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既然自己无法做一名严师,那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吧!

在那之后,范紫瑶有意识地改变师生相处模式,不让自己刻意严厉,更多地显露自己真实的一面。上课需要学生做笔记的时候,她把重点一一写在黑板上,边写边吐槽:“我怎么感觉在教小学生。”有时候一道题只有一个人能解出来,范紫瑶就会夸奖这名学生是“和雅之光”(范紫瑶所带的班级叫“和雅班”)或者“全班的希望”。课下,她时常和学生聊天,把备赛的心路历程、个中艰辛以及成功的喜悦分享给学生。她还向学生求助,问问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思路的意见,并请他们配合试讲。摘掉“严厉面具”后,范紫瑶发现,不仅班级纪律变好了很多,而且学生能帮她不少忙,让她轻松了不少。

这次的优质课竞赛,范紫瑶获得了一等奖。她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学生,感谢他们:“老师能取得这份荣誉,背后都是你们的功劳,是你们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准备比赛,谢谢你们!”

学生看到范紫瑶如何一步一步克服困难,并且和老师“联合作战”取得荣誉,产生了同甘共苦的“革命友情”。

不仅如此,运动会上,范紫瑶和啦啦队一起声嘶力竭地为班上学生呐喊助威;学校联欢会上,有她盛装主持的身影;教师普通话大赛中,有她激情朗诵的声音;校园文化长廊上,有她潇洒的字迹……摘掉“严厉面具”后,学生发现了范紫瑶有趣的灵魂,与她的距离更近了。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化的形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喜怒哀乐中与教师有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范紫瑶逐渐理解了“师者”的内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为师之道。

理解学生

很多教师害怕学生犯错,范紫瑶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错中成长的。犯错并不意味着失败,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教育的抓手。”

小泽的学习基础不错,但從初二开始沉迷手机游戏,甚至以各种理由频繁请假。家长发现后,与小泽在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妈妈要求收走手机,小泽就以不上学威胁。双方僵持不下,家长只好向范紫瑶求助。

家访路上,范紫瑶想了很多。小泽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在沉迷手机游戏之前,他就经常陷入自我要求高与自我控制能力低的矛盾之中。小泽找各种理由请假,就是想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他并不是真的想放弃学业。所以,她决定采取“怀柔政策”。

范紫瑶到小泽家里时,小泽把自己裹在被子里,背对着门,一副抗拒的姿态。范紫瑶也没说什么,就坐在床边跟他聊了起来。

范紫瑶说:“老师今天不是来批评你的,我只是心疼你。我能感觉到你内心的痛苦,想好好学习又禁不住手机的诱惑,玩了手机之后又后悔。你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我尊重你的选择。”

范紫瑶停顿了一下,看到小泽把盖在头上的被子拉下来了一点,就继续说:“我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考上夷陵中学,还让我好好监督你。我来是想以朋友的身份提醒你,别忘了你的梦想。”说着,她拿出考入夷陵中学的学长学姐给初中学弟学妹的一份寄语,念给小泽听:“曾经,我也和你们一样憧憬夷陵的美好,但请你们将思绪拉回到这或许有些令人疲惫的现实。你若不在此时奋斗,又怎么能够肆意梦想?趁一切都还来得及,给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曾经落下的,捡起来:曾经忘记的,记下来;曾经承诺的,坚持下来。严冬过后,就是明媚的春天!我祝愿你们能在九月走进心仪的学校。”

小泽听完,泪流满面,眼神有些闪躲,不敢看范紫瑶。他把手机主动拿出来,小声说:“老师,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要不你没收我的手机吧。”

范紫瑶摇摇头,说:“你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要你们完全脱离手机是不可能的。我并不是不让你玩手机,而是希望你正确使用手机。”

小泽问:“那怎么正确使用手机呢?老师一般用手机干什么?”

范紫瑶说:“我的工作比较忙,我一般会用手机辅助工作。闲暇时,要么浏览新闻,要么在B站上看一些学习视频。我建议你从控制玩游戏的时间做起,你觉得呢?”

小泽说:“那我试试吧!我估计每天要花半个小时玩游戏,其他时间我就把手机关机交给妈妈。如果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你一定要没收我的手机。”

范紫瑶说:“行!但我还是想说,这个坎儿你必须自己跨过去,不然以后上了高中、大学,你仍然会重蹈覆辙。”

说完,范紫瑶把学长学姐的寄语留在小泽的书桌上,出门对小泽妈妈说:“小泽和我约定好了,以后每天只玩半个小时手机,其余时间好好学习。我们要相信小泽,让他自己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要是有其他情况,您再及时跟我沟通。”

当天下午,范紫瑶看到小泽在座位上奋笔疾书,好像在补之前落下的笔记,没有同学知道他这段“黑历史”。小泽大部分时间都能好好遵守“半小时约定”,偶尔多玩了一会儿手机还会主动告诉范紫瑶原因。一段时间后,小泽不再惦记游戏了,甚至还在网上学习了不少解题技巧。就这样,在范紫瑶的引导下,小泽学会了手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自制力有所提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梦想。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辨认是非和自控能力比较弱,难免犯错。班主任不要抓着学生的错误不放,而应该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理解彼此

当谈及“理解”,我们既要有对自我内在的理解,也要尽力理解他人的不易,还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因此,理解是相互的。当师生能理解彼此,共情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班级便有了共同成长的动力。

2019年,范紫瑶准备拍摄一部微电影,参加湖北省师德建设主题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在确定主题时,学生借鉴动画《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互换身份体验彼此人生的情节,提出“师生互换身份”的创意。有了这么好的创意,故事情节如何安排?范紫瑶组织全班同学开展头脑风暴。

小红说:“我觉得一个好老师要把课讲好,还要关心爱护学生,我们把这个拍出来就好了。”

小菲说:“那也太简单了吧,而且怎样才能拍出老师关爱学生?肯定要讲故事才行。”

“一个调皮的学生,一位严厉的老师,两人互不喜欢。但是经过神奇的身份互换后,老师变成了学生,知道了学生的委屈,学生变成了老师,体验了老师的不易,最后两人和解。这个故事怎么样?”小明问。

范紫瑶说:“这个构思不错。那我们就沿着这个思路一点一点补充吧。”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几名学生委屈巴巴地提起范紫瑶曾经误会他们的经历。比如,小晨说:“有一天早自习,同桌问我一道题目,您看到了,就说我没有认真学习,我委屈了好久。”这让范紫瑶十分吃惊:自己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的事情,学生却在心里记了很久。所以,后来带每一届学生时,范紫瑶都会强调:“如果我批评了你们,你们心里有委屈,都可以跟老师说。如果是老师误解了你,我会郑重向你道歉,不要让误会影响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最终,师生商讨出微电影剧本《如果我是你》——一次午休醒来,范紫瑶与班上的小明互换灵魂,范紫瑶以小明的身份体验了繁重的课业、家长施加的学习压力、被老师误解的委屈;而小明则以班主任的身份体验了在讲台授课的紧张、批改作业的疲惫以及应对学生突发状况的慌张。电影最后,师生双方的灵魂换回来了,彼此诉说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理解了对方的处境。

微电影中有两个场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冬天空无一人的街道,只看到拍攝者呼出的白气,听到其匆忙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另一个是夜晚安静的校园,教学楼只有一扇窗还亮着灯。毫无疑问,拍摄这两个画面的人就是范紫瑶,她早上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下班的时候,整个校园都黑了。不用语言,画面比老师说什么都更有冲击力。学生看到范紫瑶“披星戴月”,理解老师的辛苦,不再抱怨自己学习苦。正如小明在微电影的结尾对老师说的话:“曾经,我想摆脱学生的身份,体验一下老师的轻松生活。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理想与现实却隔着万水千山。废寝忘食地批改作业,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令我不知所措。理解了老师的不易,更知道自己仍须努力。老师,谢谢您!包容我的任性,为我指明前路,照亮方向。”这些话是学生写的,是他们借电影对范紫瑶吐露的心声。

虽说主角是范紫瑶和小明,但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微电影的拍摄、剪辑等,可以说,这部微电影就是班级日常生活的缩影。通过拍摄微电影,范紫瑶和学生更加理解彼此了。后来,这部师生共同创作的微电影获得了视频类作品二等奖。荣誉固然令人欣喜,但范紫瑶更惊喜于“师生互换”带来的彼此理解和深度共情。

教育是心灵之间的对话,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的路上,当师生能理解彼此,或许我们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兵法”“绝招”了。范紫瑶说:“当教师真正理解职业、理解自己、理解学生了,就不会急于判断、过度焦虑,班主任工作也变得‘好玩起来。”

责任编辑  魏  萌

猜你喜欢

小泽小明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许愿树
小明照相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麻辣师生
疼不疼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