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四句话,别让悲伤逆流成河
2023-06-21王希
王希
言语欺凌是校园中比较常见的欺凌行为,与其他欺凌形式相比,言语欺凌具有隐蔽性,常常被家长、教师甚至学生忽略。在班级中,我用四句话教孩子应对言语欺凌。
明确边界:对言语欺凌说“不”
有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言语欺凌的施暴者,给他人造成了伤害;也有些学生虽然心里痛苦不堪,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欺凌,所以,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言语欺凌。
七年级伊始,我召开了“再见,那些年不想听的话”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中,我告诉学生言语欺凌的判断标准——被欺凌者是否出现心理创伤。所有贬低、排挤、欺侮、恐吓、戏弄等让他人不舒服的言语都是欺凌,而非自己以为的“开玩笑”。
在班会上,我设计了“纸飞机自由飞”活动,让全班同学在彩色卡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是言语欺凌的词句,并把卡纸折成纸飞机,在老师的统一指令下扔出纸飞机。每名同学再随机从地上捡起一架纸飞机,阅读上面的话,将它转变成善意的表述,然后再次扔出去。如此重复2次,每名同学都能看到其他同学曾经经历过的“恶语”,也主动思考“恶语”之外的表达方式。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倾诉了自己的遭遇,有了发泄情绪的渠道;同时,通过了解他人的遭遇,学生察觉到自己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单的人;通过转换“恶语”,学生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活动最后,我把学生的纸飞机分成两类,创建“班级禁语书”和“班级敬语书”,将其挂在班级展示架上,让学生记住言语欺凌的危害,自觉遵守语言规范。
保护被欺凌者:这不是你的错
七年级的小雯身高一米八,总是站在队伍最后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调皮的男孩给她起了个外号——“大长腿”。这个外号从开始个别同学私下叫,慢慢地发展为全班同学叫,就连小雯最好的朋友都这样叫她,因为同学们都觉得“大长腿”是对女生的一种赞美。
然而,小雯并不喜欢自己高大的身材,不想在人群中那么显眼。同学们总是这样叫她让她感到很不舒服,看着同学们不以为意的样子,她又会想是不是自己太小心眼了。慢慢地,小雯发生了变化:高挑的她含胸驼背,试图让自己显得矮小点;经常不吃饭,避免自己继续长高;每次换座位,她都主动要求坐在最后一排,生怕大家看到自己……我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和小雯私下交流。首先,我接受小雯的不开心,告诉她这是正常现象,每天被别人叫不喜欢的外号本来就是一件让人生气的事情,不是她小题大做、没有气量。其次,我表扬小雯十分有教养,在这样的情绪中仍保持基本的素质,没有乱发脾气、没有过激行为。最后,我鼓励小雯向自己不喜欢的外号说“不”,就算这个外号没有恶意,但只要她感到不适,就可以勇敢拒绝。
被言语欺凌本身就是不愉快的经历,如果在班级公开讨论这件事,无疑就是在小雯的伤口上撒盐,可能会对小雯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我没有在班上公开说明这件事,而是找来小雯的几个好朋友,让小雯明确告知好友这个绰号对自己造成的困扰,让她们不要再这样称呼自己。孩子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以后不会再这样称呼小雯,而且会帮小雯一起制止其他同学叫她“大长腿”。在这次沟通中,我只是一个见证者,并没有过多干预,因为教师和家长不可能總是第一时间发现言语欺凌。我希望小雯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很快,在学生的相互提醒和老师的引导下,困扰小雯的外号问题迎刃而解。
探因溯源:你也许也是一个受害者
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欺凌者,也应该考虑到他们可能是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小辰劳动积极、学习进取,是教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可是,他在同学中却不受欢迎,因为他常常对同学冷嘲热讽,出言尖酸刻薄,有言语欺凌的倾向。是什么让小辰有这样的行为?在和小辰的家长交流后,我发现了原因。
小辰爸爸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经常把工作上的坏情绪带回家,对小辰缺乏耐心,十句话里有八句是在指责小辰。习惯了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小辰的说话方式几乎和爸爸如出一辙,大多是挖苦讽刺。
这其实体现了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坏情绪具有传染性,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在学校,小辰的“无差别攻击”就是试探身边同学接受坏情绪的边界,没有直接表达愤怒或者反抗的同学就成了他欺凌的对象。
阻止坏情绪的传递,既要求情绪接收者勇敢地反抗,更要从情绪的源头改变。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校沟通的作用,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为家长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家长理智对待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负面情绪,避免孩子成为家长负面情绪的宣泄对象。我指出小辰爸爸的问题,讲明他的说话方式对小辰的消极影响,提醒他改正。家校联手让小辰逐渐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言语欺凌的苗头被及时掐灭了。
重建和谐关系:让我赞美你
班级出现言语欺凌现象后,即使问题解决了,矛盾双方也难免心存芥蒂,这时,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班级活动重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在班级设立“劳动之星”“学业之星”“运动之星”“服务之星”“努力之星”“礼仪之星”“温暖之星”等荣誉称号,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美好品质。我还在班级公众号开辟了专栏“繁星点点,抬头可见”,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身边同学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这不仅是对被描述同学的肯定,作者本人也能收获成就感。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表达对别人的欣赏,比如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夸夸卡”“点赞卡”等,不仅可以由老师撰写,还可以由学生执笔,鼓励学生看到彼此,相互赞美。如此,言语欺凌也就没有了生发的土壤。
如果一个人是言语欺凌的受害者,在成长的路上,他可能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灵伤痛;如果一个人是言语欺凌的施暴者,在成长的路上,他可能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言语欺凌事件中没有旁观者,教师和家长更应该竭尽一己之力,守护孩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