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2023-06-20夏静文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思维导图高中英语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用于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立足于教学现状探讨了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再结合读写结合的要求以及思维导图的特点,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提升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水平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思维导图;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夏静文,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感知语言,为写作这一语言输出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帮助学生依托阅读这一语言输入活动更好地开展写作这一语言输出活动。但目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输入的知识能够被学生真正理解,才能够被学生所掌握,进而更好地进行语言输出。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可以使高中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读写结合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对重要的知识点大多是死记硬背,分析阅读材料并结合阅读材料进行写作的效率较低。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呈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更快地整合相关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阅读材料的内容、阅读材料结构设置的逻辑性,便于学生学习与借鉴写作思路,避免学生在后续写作中不合理地复刻。国外曾有学者指出,只有在可理解的阅读输入的基础上,阅读中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引导与促进写作输出。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则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语言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大多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被动地浏览阅读材料,找出重要的信息,再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框架,被动地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严重影响了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新课标强调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拓宽阅读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将枯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前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读写结合模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量,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但许多学生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逻辑混乱的问题。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人类认知方式的思维工具,将它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并将其与读写的相关框架相结合,能够更清晰地为学生呈现出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更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认知图式,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写作环节能够构建与表达知识结构和层次关系,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时谋篇布局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基于思维導图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选择、结构的逻辑安排和观点的阐述及支撑。在学生掌握一类文章的写作框架和思路后,教师选择与文本主题相关的内容作为写作主题,要求学生写作,并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构思。由于高中英语教材中文章的难度较大、篇幅较长,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一般第一节课是阅读活动,第二节课是写作活动。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高中英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引出话题,思维导图的运用旨在激活学生储备的有关该话题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话题有一定的感知,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理解写作主题方面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步骤中专注于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者与阅读材料主题相关的短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导入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在阅读教材中有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阅读材料前,教师事先准备好与这篇阅读材料相关的思维导图。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该对本校以及本班级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尤其是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需求,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计划整合教材内容,掌握课文的主要结构、重点语言知识点和学习内容,然后将这些置于思维导图上,最后形成初稿。再与有思维导图应用经验的英语教师进行交流,根据这些优秀教师的建议修改思维导图,然后再次向有经验的教师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思维导图在课堂导入等环节的应用方案。如在将思维导图用于有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阅读课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心填入课文的名称,再以“What kind of mood will you be in during the holidays?”“What do you do on the festival?”作为思维导图的二级主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并让学生如实填写思维导图的内容,顺利导入新课的主题,为学生进行之后的阅读活动做好准备。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活动中的应用

在阅读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略读、扫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略读可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文章的大意和结构,扫读可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具体信息,如作者的观点。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以及思维导图关注到课文的结构、主旨等重要内容。例如,以化学农业与有机农业为主题的文本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有机作物与无机作物的差异,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两类西红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判断色泽明亮与暗淡无光的西红柿的市场价格,通过差异对比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引出有机作物与化学作物。将西红柿作为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从外观、形状、大小以及种植方式等角度进行拓展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全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画出每段的主题句,引导学生明确整篇文章的主旨内容。教师再带领学生扫读每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化肥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扫读快速找到答案区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略读与扫读方式明确课文的主体内容以及讨论重点问题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向学生提供表格,让学生根据之前略读与扫读获得的信息比较化学耕作与有机耕作的优缺点并填写表格内容。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理论以及绘图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作用的认识以及绘制思维导图的水平,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以及探究性学习的任务,绘制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明确阅读文章的中心词句以及与文章主旨有关的关系节点、主要问题等内容,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精读或者探究性学习思考每一段落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据此确定思维导图的二级主题,并将相关内容或者关键词句填写在二级主题上。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对文章内容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从而让小组各成员有條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补充表格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或者是提问的方式层层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补充思维导图中的分支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思维导图盘点文本结构、主旨的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明确文章结构。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活动中的应用

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活动中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再次复习相应的词汇、语篇结构,并向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更流畅地完成作文写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绘制有关作文写作大纲的思维导图,在学生绘制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之后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写作。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视,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明确作文的关键词、关键信息以及作文的结构,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回忆起阅读课中所学习的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文章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学生初步完成作文后,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写作评价表交换作文互相进行评价,重点评估作文的词汇以及语法使用是否正确,作文的结构是否清晰,作文的内容是否符合写作的主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相互借鉴写作经验。再让学生根据组员互评的建议修改作文,并将修改后的作文和思维导图交给教师,由教师审阅并给出相应的反馈。

三、结语

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符合新课标对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对于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阅读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合理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导入、阅读活动以及写作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巧玲.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思维品质: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87-90.

[2]叶琼虹.培养阅读 引领写作: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17(11):76-77.

[3]李佳.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9(15):149.

[4]李春玲.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29):111.

[5]余金荣.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基于思维导图的读后续写教学[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1527.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思维导图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