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3-06-20林莺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听说教学文化意识

摘 要:高中英语听说课是推进新课标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产出导向法的引领能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带着目的与驱动力去实现文化意识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内化。本文通过一堂单元主题语境为“食物与文化”的听说课来探究产出导向法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产出导向;文化意识;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简介:林莺,福清融城中学。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的听说课程融入了大量地道的文化现象与知识,因此在听说课中逐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很重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充分的中外多元文化知识,认同优秀文化,有助于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沃土,语言与文化一脉相承、唇齿相依。Vera Simone 在1987年就提出过语言即文化的说法。Song Fei认为,除非真正了解目标语言的理念与文化背景,否则一个人无法真正学习或教授一门语言。因此,语言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习得,逐渐培养起内在文化意识是学习语言的关键。薛蓉提出,英语教学一直承担着塑造文化品格的任务。“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启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将文化意识渗透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的死板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在驱动力,促进语言学习。

“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2014年提出的中国本土化的应用语言学理论。POA是一种全新的、本土化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和方法,它最早是针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而言的。针对高中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文道分离、输入输出效果不对等以及高中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产出导向法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也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产出导向法”理论覆盖教学理念,教学假设以及教学流程。POA的教学理念分为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其教学假设包括分别是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理论。教学流程为“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该理论各层面环环相扣,既有针对性,又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用英语“能说会道”的国际化人才。具体来看,学习中心说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性;学用一体说主张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 “文化交流说”强调文化平等与交流理念;“关键能力说”旨在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任务,增加POA培养目标的可测性。

何晶晶指出,英语听力文化教学基于 POA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强调思想的交流与文化互动,赋予听力这一外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本文通过一堂单元主题语境为“食物与文化”的听说课来探究产出导向法下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传统听说课堂在落实文化意识培养目标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忽略了教材及其辅助材料中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甚至语气语调所透露出的语境文化;其次,教师惯用单一枯燥的传统教授方式,忽略了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可利用的资源与教学形式,打击了与网络共生的当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三、产出导向法下的听说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实践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 and Culture”为例具体阐述。

单元主题:基于主题语境“人与社会”,阐释食物与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单元语篇涉及中国不同地区菜式,如何点餐及健康饮食等内容;其中听说课听力部分是一对中外朋友在湖南菜馆讨论菜式并准备点餐的过程,说的部分是承接原听力进行点餐。

教学目标:增强通过图文预测内容的听力技巧;介绍中国菜给外国朋友并陪同点餐;更好地理解食物与文化的关系。

Mitchell和Myles提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相互支持彼此的发展与习得。以下我们来关注产出导向法下的听说课上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产出导向,有谱在心

鉴于高中课时的紧凑性,笔者在驱动环节中并未严格遵循文秋芳教授在驱动环节提出的“受挫-饥饿-驱动模式”,这节课堂实践上,笔者直接告知学生课时目标和产出任务,构建目标导向的自我驱动,并将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更多文化因素的融入。文秋芳强调促成过程包括输入加工和输出活动,整个促成过程应体现“学用一体”的理念。基于此,笔者在说的活动之初就先进行任务的呈现,然后铺垫文化背景与言语支架,进而展开组内表演,最后进行课堂呈现,形成了“驱动-促成-评价”一体化的闭环流程。

(二)主题引领,知行合一

纵观这堂实践课,主题引领活动,活动回扣主题。这里浅举两例:语篇上,梳理了“peppercorns”与“chilies”“bold flavour”與“bold people”“overcome the effects of rainy or wet weather”中所包含的文化困惑与知识,帮学生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含义;进阶思维活动上,通过学生在阅读语篇中习得过的“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再一次紧扣单元主题,得出单元主题“食物与文化”一脉相承的内涵。

(三)文化铺垫,导入先行

通过八大菜系图片及短视频引入,启发两点:闽(学生所属地域)菜属于八大菜系之一,及福州清淡鲜美的沿海菜式特征;不同口味的词汇复现与铺垫。八大菜系的本土化关联不仅激发上课兴趣,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本土文化自信。

(四)活动贯穿,始终如一

听力语篇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文化疏导材料,新教材中听说语篇在主题语境引领下,更具针对性并服务其单元主题,利用这样的语篇材料去渗透文化意识显得必要且恰当。这次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多样的活动整合并诠释了相关联的文化。

1.听前活动,匹配湖南菜的图片与菜名,并通过两个问题“What kind of restaurant is it? What taste of food are served?”来关联文化背景,铺垫湘菜名,疏通听力障碍。

2.听中活动,仅以听力第一个活动的设计问题为例:

How is Hunan cuisin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Sichuan cuisine?

What are the reasons why Hunan people like spicy food?

What do many Chinese think about hot food?

在学生复听时对文本中较易困惑的词汇与句式进行分析,用图片直观解释了四川peppercorns与湖南chilies的区别;解析a bold people以及bold flavour的含义与內在关联,这样的文化渗透帮助学生在理解语篇背后文化现象的同时,扫清听力障碍。

3.听后活动,针对四川盆地的特有气候形成四川人爱吃辣的饮食习惯这一文化现象,配图说明,促进其内在关联。继而,通过对“What factors do you think might influence a local food”的思考,深化对文化与食物内在关系的理解。

4.说前活动,通过一张福建地图再次关注了沿海城市福州的饮食文化,通过大量闽菜美食图片铺垫食物名称。在给出“Providing that there'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your class, and this week you'll take him/her out to our local restaurant to order MIN food in Fuqing.”的产出任务后,创设学生耳熟能详的当地闽菜餐饮品牌“四道菜”的语境。通过朋友外国餐馆点菜的视频感受西方点餐礼仪并思考文化差异:即西方人聚餐时点餐和吃饭都各自独立;而中国式聚餐是共点一桌子菜共食。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背后原因,也许这正是西方的自我独立意识与中国的大家庭观念所折射出来的一个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梳理帮助学生在中餐馆点餐的角色扮演中关注餐桌礼节与文化理解,促进文化意识的达成。

(五)思维文化,相辅相依

谈及思维品质时,梅德明指出,不同的语言势必会带来思维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由此,思维与文化不可分割,对一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就是某种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最后笔者列举了学生熟悉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李子柒以及闽菜传承人罗世明的例子,让学生从关注文化现象、知识,感受文化魅力的层面升华对于文化宣传者的思考,启迪了他们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六)当堂输出,评价合一

文秋芳在POA新体系中指出“评价”可以是对促成活动进行的即时评估,也可以是对产出成果进行的即时或延时评估。笔者在不同活动设计上都融入了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考察,纵览学生课堂表现,可见学生有较好的内驱力,过程中参与度高,达到了较好的输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小组呈现中,学生们能克服紧张,大方输出点餐用语。其中一位同学还针对waiter口误说错的一个单词为他解释“He's new here”, 这一句看似简单的句子,反映出这位学生对餐馆礼仪文化的一个内化程度,足见这堂课的效应。

教学反思:

这堂课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支持,以单元主题为引领,立足教材语篇,整合了语篇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语篇背后的文化知识等学习内容,以任务驱动学生,以逐层递进的活动推进,构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形成文化直觉、提升文化素养、建立文化自信。换言之,这堂听说课也是一堂文化课,二者相辅相成。本堂课需改进之处是可在课前预习时就通过拓展阅读或视听材料等让学生积累相关文化知识;其次是作业设计只关注了教学目标中听说能力的巩固,忽略了对文化因素的课外巩固。因此这里可以增添一个让学生组队制作饮食文化海报并分享的周作业,以此融入文化意识,深化单元主题。

四、产出导向法下的听说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启示

关注主题背景下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及现象,在备课环节就充分挖掘、探索、研究,以此做到心中有谱、教学有物、产出有向。

听说课上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师应注重利用教材及听力材料背后富含的文化现象,以不同维度的产出目标为导向,以驱动、促成及评价理论为依据,设计出目标导向清晰、有铺垫、有展开、有递进、有回馈的课堂活动,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及效果性的评价环节。

五、结语

笔者认为,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堂上渗透给学生的一定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现象,而是激发其内驱力,并使其逐渐内化的文化直觉与文化意识,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3]]薛蓉.文化品格培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2016(10):96-98.

[4]何晶晶.“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听力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108-112.

[5]Mitchell R, Myles 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M]. North Yorkshire: Replika Press, 1998.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听说教学文化意识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视角下对电影《面对巨人》的信念诠释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