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监督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2023-06-20胡子坤
张 浩,胡子坤
(淮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发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1],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贯彻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 年9 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郑重承诺:中国将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同年,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要在2005 年碳排放数据基础上,于203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减少60%~6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规制、碳监管等政策相继实行,企业偷排、超排等违规碳排放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企业违规碳排放监管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已逐渐成为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参考,郭修远[2]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政府环境监管和公众网络舆论监督对污染排放和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公众网络舆论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较于政府部门的监督,以公众参与为载体的社会舆论监督具有外部监督、渠道多元等优点[3]。在数字化网络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具有信息处理自主、终端更为多元、传播更为精准、组织动员更为高效等特征[4],但同时也存在着造谣、歪曲事实真相等问题,为此也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5]。
针对企业的违规碳排放,企业的信息披露十分重要。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隐藏在企业中的风险、机遇[6],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违规造假等行为,例如2017 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年报内容与格式,要求除重点排污单位外,其他单位参照披露环境信息,对违规或者虚假不实的披露,证监会依法对企业单位给予处罚[7],同时良好的环境监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碳信息披露[8]。
然而,在碳排放的监管中,各方策略的选择往往依赖于其对碳排放监管成本与收益的价值感知,价值感知特征可以用前景理论解释[9]。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由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的,将心理学研究应用在经济学中,揭示了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明显受到决策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决策者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方面揭示了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该理论提出决策过程主要包括编辑和评价,首先由决策者根据拟定的信息清单或框架收集所需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决策的可能前景,并对各种前景进行编辑以更加方便理解,最终选择价值最高的前景[10]。
决策者对收益与成本的价值感知会直接影响决策,采用前景理论分析决策者的行为策略选择更加贴合实际和反映真实的行为特征,使得模型更加与现实的实际情况相关[11-15]。当前,已有学者将前景理论运用到企业生产行为选择、企业运营管理、决策分析、消费者行为选择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中。例如,谭德庆等[16]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环境污染企业与周边群众对收益与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进行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和决策规律。黄仁辉等[17]运用前景理论构建政府与治理企业的信号博弈模型,研究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会主义行为。刘枚莲等[9]从前景理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监督下的企业低碳生产策略,建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收益感知矩阵,得出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损益价值的感知大小影响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企业对于违规碳排放的收益与损失会有一个主观上的感知,比如当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时,企业感知的收益会高于感知的损失,此时企业可能会选择违规碳排放信息的瞒报,从而追求更大的收益。社会公众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所带来的收益与支出也会有一个主观上的感知,公众对于收益的感知可能会促使其产生如实反映情况或造谣等行为。当前对于企业违规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均没有考虑到决策者的价值感知特征,而前景理论正是研究决策者心理因素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前景理论运用到企业违规碳排放的网络舆论监督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此外,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速度快、影响力深远等特点,政府如何有效回应企业违规碳排放事件和有效管控舆论?企业如何回应社会公众的监督?公众如何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针对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监督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价值函数和主观权重函数衡量参与主体的感知收益,分析三方的策略选择,探讨三者的相互机制以及影响系统达到理想状态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激励、惩罚等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以期进一步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和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提升。
二、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一)问题描述与假设
在“双碳”目标下,各地积极落实碳减排工作,但企业违规碳排放后进行数据造假的新闻屡见报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网络舆论对企业进行监督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本模型包括三个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
假设1:由于受到信息的不充分性、非对称性、个体知识的有限性等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影响,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是有限理性的群体。Kahneman和Tversky 提出的前景理论正是一个有限理性决策理论[18],根据前景理论,三方基于对成本和收益价值的感知作出决策,但主体对违规碳排放损失和收益的感知不是价值本身,而是相较于一个参考点的相对值,即,表示违规碳排放事件发生后,决策者获取的收益价值为实际收益与心理参照点之差,为方便分析,假设原始心理参照点。
假设2:政府可以采取的策略有“积极回应”和“消极回应”。“积极回应”是指政府积极的调查企业违规碳排放的具体情况,主动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布事件调查情况。“消极回应”是指政府采取消极、敷衍的态度进行调查。政府积极调查企业违规碳排放事件所付出的成本为,政府消极调查企业违规碳排放事件所付出的成本为,且政府积极调查的成本大于消极调查的成本,即。政府积极回应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由此获得的公信力提升感知收益为,而消极回应则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此时政府的感知损失为,当企业违规碳排放事件发生后,政府对企业的处罚为,当企业对违规碳排放的信息进行隐瞒造假而被政府调查发现时,政府会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
假设3: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和“瞒报造假违规碳排放信息”(以下简称“如实”和“造假”)。“如实”是指企业如实向政府和社会公众公布违规碳排放情况,“造假”是指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可能会选择向政府和社会公众隐瞒造假违规碳排放信息,例如造假、瞒报真实的违规碳排放情况,将超排的那部分数量报低。企业对违规碳排放信息进行瞒报造假时,需要付出感知成本,当公众选择参与舆论监督时,政府成功发现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概率为,当公众选择不参与舆论监督时,政府成功发现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概率为,但政府消极调查时一定不会发现。
假设4:社会公众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参与”和“不参与”。“参与”是指公众进行网络舆论监督,“不参与”则指不进行舆论监督。当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时,政府积极回应会让舆论在大范围扩散、发酵蔓延开来前得到控制,此时公众的感知收益为,政府消极回应时公众的感知收益为,企业瞒报造假碳排放信息没有被发现时,企业可能再次采取违规的行为,导致公众的社会效益感知损失为。此外,社会公众也会存在出于不良动机而造谣歪曲事实的可能,设政府积极回应时公众造谣的概率为,政府消极回应时公众造谣的概率为。但是,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相关平台经营商对社会公众舆论监督的概率为,当网络平台经营商监控并确认公众采取造谣行为时,会对公众进行封禁、拉入黑名单等处理,对公众造成感知损失为。
假设5: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博弈过程中,政府采取“积极回应”策略的概率为,采取“消极回应”策略的概率为;企业选择“如实”策略的概率为,选择“造假”策略的概率为;社会公众选择“参与”策略的概率为,选择“不参与”策略的概率为。其中,。具体的参数含义如表1 所示。
表1 具体参数含义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
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得到三者之间的博弈组合总共有8 种,分别是(积极,如实,参与)(积极,如实,不参与)(积极,造假,参与)(积极,造假,不参与)(消极,如实,参与)(消极,如实,不参与)(消极,造假,参与)(消极,造假,不参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策略组合收益如表2 所示。
表2 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收益感知
政府选择“消极回应”时的感知收益为:
构造政府行为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社会公众选择“参与”时的感知收益为:
社会公众选择“不参与”时的感知收益为:
构造社会公众行为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将式(1)(2)(3)进行联立,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演化博弈复制动态系统:
下面利用三个复制动态方程的导数,分析博弈中三方的稳定性策略。
1.政府的渐进式稳定分析
2.企业的渐进式稳定分析
3.社会公众的渐进式稳定分析
上述对各方博弈主体的分析表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决策相互影响。政府的演化稳定状态受到企业和社会公众决策的影响,企业的演化稳定状态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决策的影响,社会公众的演化稳定状态受到政府和企业决策的影响。
根据Friedman[20]提出的方法,通过分析微分方程组雅克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来判别8 个均衡点的稳定性。相应的雅克比矩阵如下式所示:
把8 个局部均衡点代入雅克比矩阵,求得各均衡点所对应的特征值,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局部均衡点的特征值取值
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定条件,当雅克比矩阵的所有特征值都是负实数时,相应的均衡点是一个稳定点,即;当所有特征值都是正实数时,相应的均衡点是一个不稳定点;当特征值同时包含负实数和正实数时,相应的均衡点是鞍点。
由假设2 中政府积极调查企业违规碳排放事件所付出的成本大于政府消极调查时所付出的成本,即,因此无法满足稳定条件,为不稳定点。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公众选择不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时,政府和企业不会稳定倾向于选择积极回应和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因此,在违规碳排放事件发生后,公众的监督对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选择十分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政府目标,理想的均衡点有2 个,分别为。当时,是稳定点,即政府选择消极回应,社会公众选择不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时,企业也会选择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情况,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当时,是稳定点,此时,企业选择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的感知收益大于瞒报造假信息的感知收益,而社会公众选择网络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也大于其感知成本,所以政府趋向于选择“积极回应”,企业趋向于选择“如实公布”,社会公众趋向于选择“参与”。
三、SD 模型及仿真分析
为了分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行为策略演化结果,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运用Vensim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流率流位模型,SD演化博弈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演化博弈SD 模型
根据上述复制动态方程,参考杨耀红[21]、胡欢[22]中的部分参数指标数值,对各个参数进行合理的赋值。设:。前景理论价值函数中和分别取Tversky 和Kahneman[23]实验中的数值2.25 及0.88,即,设置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初始概率分别为:,运用Vensim 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政府、企业和公众行为选择演化
(一)政府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敏感性分析
在演化博弈模型的初始参数值和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控政府的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的数值,取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如图3 所示。
图3 和对系统的影响
(二)企业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敏感性分析
在演化博弈模型的初始参数值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控企业的环境风险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的数值,取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和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三)社会公众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敏感性分析
在演化博弈模型的初始参数值和政府与企业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控社会公众的环境风险追求系数和损失规避系数的数值,取进行数值仿真,结果如图5 所示。
图5 和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四)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获得感知收益敏感性分析
图6 公众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由图6 可知,增大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使得社会公众趋向于选择参与舆论监督,同时公众的行为策略选择也会影响政府的行为变化,政府也趋向于选择积极回应,从而最终会促进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
(五)公众选择造谣歪曲事实概率敏感性分析
图7 公众造谣歪曲事实概率对系统演化的影响
由图7 可知,降低公众造谣歪曲事实的概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感知收益大于其感知损失,而与此同时,公众选择参与舆论监督也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有利于促进政府选择积极回应和企业选择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系统演化至(1,1,1)的理想状态。
(六)政府调查发现企业隐瞒造假违规碳排放信息时对企业的惩罚力度
图8 时系统演化过程
由图8 可知,增大政府对企业瞒报造假违规碳排放信息的惩罚力度,使得系统由(1,0,0)演化至(1,1,0)。这表明当政府积极调查核实企业违规碳排放信息,成功发现企业瞒报造假信息时,企业受到的惩罚加重,此时企业选择瞒报造假策略的损失大于其收益,因此,企业最终会趋向于选择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
四、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文研究了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组成的违规碳排放监管系统,结合前景理论建立了感知收益矩阵,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Vensim 软件进行演化稳定性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对收益与损失的感知不敏感,但企业和公众对收益与损失感知的敏感程度对各自的行为选择影响较大,企业和公众对价值的敏感性减弱相比损失来说更在意收益,说明心理作用对博弈主体的行为有较大影响。(2)增加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与降低公众选择造谣歪曲事实的概率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舆论监督,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积极回应和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3)增大对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有利于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
根据研究结论得出以下管理启示:(1)精准把握企业和公众的心理效应。相较于收益与损失,企业和公众对于收益更加敏感,政府应抓住这一点,实行有关的激励政策,提升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感知收益期望值,从而促进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2)提升对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激励,同时需重点关注谣言的管控。政府可以对社会公众实行补贴政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对违规碳排放企业的舆论监督,及时发现企业瞒报造假行为,但同时也应加大对公众传播不真实谣言的惩罚力度,以降低公众选择造谣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公众的有效参与,更进一步的在公众的舆论监督下,推动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和促进政府积极调查和回应违规碳排放现象。(3)加大对企业瞒报造假信息的惩罚力度。对于采取瞒报造假违规碳排放信息的企业,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并且这种惩罚力度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以使企业会因为造假而付出较大的代价,使得企业不敢冒风险,从心里产生恐惧的反应,因此有效约束企业的造假行为而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