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区域教研活动实录
2023-06-20张智宏古春薇
张智宏 古春薇
摘 要:区域教研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一次初中英语教研活动为例,阐释了如何从教研活动的目标设计、过程组织、规范策划、总结提升四个要素入手,通过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区域教研活动;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张智宏(1972-),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市桥西区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中学教研室,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古春薇,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一、引言
在当今的课程变革时代,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力量。面对外在的变革环境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合作成为课程变革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区域内英语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来的是共研共进,全体师生受益。可以说区域教研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学技能可以说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研活动普遍存在重形式而轻质量、活动的目标性不强、操作过程粗劣等问题。优质的教研活动则能够帮助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方面获得迅速提升。设计优质的教研活动,需要从教研活动的目标设计、过程组织、规范策划、总结提升四个要素入手,优化每个要素的实施过程,再进行有效组合,从而保证教研活动的品质。本文以一次主题为“河北中考科普类说明文分析”的区域教研活动为例,说明初中英语教研活动设计中四要素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目标设计精准有效是优质教研活动的起点
初中英语区域教研活动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在内容层面,教研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进行教学理念或者教学思想的展示和普及;其次在教师队伍的锻炼和提升层面,教研活动需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进行展示、观摩和评价,借此深度参与活动,并获得理念和技能方面的提升。从研究重点来看,普通教育学和传统教学法主要强调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方式,而近年来一些新的外语教学主张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的目标和质量上。
本次主题为“河北中考科普类说明文分析”的区域教研活动,设置了如下教研目标:1.在教学内容层面,嘗试明确科普类说明文在河北中考英语试卷中所占的地位、命题素材以及命题方式;2.在提升教学理念层面,帮助教师把日常教学所积累的有关科普类说明文的模糊不成系统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以精选、提炼和升华,形成针对中考英语阅读中科普类说明文的教学策略,以及更系统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三、过程组织严谨规范是优质教研活动的关键
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需要做到整个程序完整、每个环节层层递进。教研目标确定后,需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准备环节、展示环节、反思环节。
在准备环节,教研员需要与参加展示的教师团队反复磨课,针对教师对展示活动的理解,找到教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过去自身不足的否定,以及理念和技能的提升。只有参加展示的教师亲身经历了反复磨课,不断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探索更合适的方法,才能够从这个经历中真正体验教学理念的提升。
展示环节既考查授课教师的准备情况,也考验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经过多次多层级展示的教师,往往会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更加自信,处理教学中的各类情况也更加游刃有余。
反思环节主要是授课教师和观摩教师交换意见、查漏补缺、提炼收获。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但需要向内看,还要向外看。在反思环节,教师得到整理思维,交流心得的机会,把所思所得内化为自己的收获,为今后教学实效的提升打好理论基础。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参加展示的教师分别是来自十九中的程老师和来自九中的张老师。活动的设计要求两位年轻教师互相配合,从两个不同视角对河北中考科普类说明文进行解析。
在准备的初期阶段,两位教师以及各自的磨课团队缺乏分析和研究方法,只是凭着对科普类说明文的粗浅理解和已有教学经验,搜集一些展示课所要用到的文本素材,但是对怎样正确分析科普类说明文以及如何高效阅读却概念模糊。两节课也未能从不同角度互相配合,为观摩教师展示一个完整的中考科普类说明文分析。
通过统一调配、反复磨课,确定程老师的展示课针对河北中考科普类说明文阅读展开教学。首先从宏观上通过对历年河北中考相关数据分析,将科普类说明文在中考英语试卷中出现的方式定位在完形填空、阅读A、D篇以及任务型阅读。接下来,以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为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分析命题规律后,尝试命制中考阅读题。学生在增强设计感、参与感的同时,更加明确答题思路。最后,程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科技动态,对当年科普类说明文主题进行了预测,将阅读题材确定为天问一号、蛟龙号、军事技术、新冠疫苗、学习应用、电子书、5G、学习应用、电子书、5G信息技术和机器人。
张老师的展示课最终修改为如下过程:站位全国中考的高度,进行说明文的命题分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若干篇来自不同题材的文本,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科普类说明文。其次,引导学生观察选自不同省市中考英语试卷中的科普类说明文,总结文本特点、命题特点和异同。第三步,以一篇主题为人脸探测的科普类说明文为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展头脑风暴,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看到人脸探测这个主题,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成功论述主题。最后把自己的想法与中考成题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科普类说明文的行文特点和命题原则。
在展示环节,两位教师表现出色。通过磨课得到的教学理念的提升,转化为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精美的课件呈现给学生和观摩教师,课堂语言准确,评价精准到位。尽管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预设了学生可能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给观摩教师带来了惊喜,进一步验证了磨课环节中的教学预设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教学理论的正确性,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坚实的经验和理论支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伴随着课堂教学目标落实的过程,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反思环节的精心设计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通常,反思环节由不同的教师轮流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往往会有重复,造成时间的浪费。本次教研活动中,为不同的点评人员提前分配了观察任务,要求来自区里五所学校的点评教师分别从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指令语言、教师评价语言、各个环节衔接的逻辑性、文本格式的规范性五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反思。这五个观察点的设置帮助所有教师深刻体验到教学中这五个环节的细节要求和规范,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完善方向。
九中团队在点评学生表现时意识到:改变传统课堂,就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比如,把教师直接给出做题方法改成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做题技巧;把做题改成让学生自己出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十六中团队在点评教师指令语言时发现,教师课堂指令语言的风格不同,不仅影响学生的理解效率,也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情绪和状态。程老师尽管使用了符合本区要求的全英文指令语,但是语言稍显啰唆,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听起来稍有焦躁;张老师的指令语能够结合汉语辅译、学生示范和肢体语言等,简洁明了,灵活多变,效率很高。可见每位教师要在今后的听课和授课过程中应多加揣摩,尽快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规范科学高效的指令语系统。
反馈是保持自我调节功能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通过教学反馈所得到的信息,能及时地调动自身学习动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行动方案。十九中团队在点评教师的评价语言时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评价语言的风格和使用方式决定着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选择恰当的评价语言,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十中团队在评价各个环节衔接的逻辑性时发现,虽然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次接触过科普类说明文,但是因为缺乏专题总结,对科普类说明文还是缺乏了解。这节课对科普类说明文的特点、主题、出题形式以及做题技巧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东中团队在点评文本格式的规范性的过程中,为大家用实际事例展示了两节课的文本中所出现的标点、空格、中英文切换等虽然不易引起大家注意,但却不符合规范的错误,提醒所有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在今后教學中要高度注意文本的规范性。
对同一个主题的两节课,从五个不同角度进行点评,保证区域内五所中学以合作创新的方式,成功解读了一次教研活动,获得良好的教研效果。
四、规范策划形成合力是优质教研活动的保证
一次成功教研活动的组织,不可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活动的各个细节都需要有专人负责,才能保证整体活动的成功。同时,每个环节的高质量完成,依靠教师的参与,教师深度参与活动可从中获得锻炼提升。教师与他人共事、合作和交流,以达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
因此,规范完备的活动策划成为优质教研活动的必要条件。策划要素分为三类,分别为:活动内容要素,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时间、地点、流程;角色分工要素,包括展示人员、参会人员、主持人、课后点评人;具体事项要素,包括会议通知、会标设计、活动资料收集整理、活动记录、活动后期宣传制作、后勤保障等。活动要获得成功,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每个具体项目,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完成。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要素的策划来源于前期教研员与各校备课组长的沟通。通过组长会议,集思广益,确定活动内容要素,由各校组长分头和本校教师进行沟通,为活动前期做好思想准备。本次教研活动的角色分工如下:确定展示教师和参与教师后,另外指定两位教师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负责将每个环节进行顺畅衔接;全区五所学校由八年级备课组各指定一位教师承担课后点评任务。具体事项要素方面,每一所学校都培训专门的教师负责每次活动通知的拟定、制作电子会标、为活动的各个环节拍照、记录本次活动经过等。
经过统计,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服务工作的教师共计20人次。细节的完善使得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保证了最优活动效果的取得。
五、高度概括总结提升是优质教研活动的关键
英语教师在每一次英语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和中期展示中,能够提高体验性;在活动即将结束时,有高度的概括点评,则能让教师在前期充分铺垫的基础上获得教学理念层面的提升。
在本次教研活动的授课展示和多角度点评结束后,教研员为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性点评:作者写作科普类说明文是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转化为篇章的过程,可以解释为从解码现实到编码成文的过程。而学生每一次的深度阅读,则是从解码文字再回到编码现实的过程。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经验对文字和现实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不确定因素,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了解学生阅读的发生过程,教师才可以明白应该怎样去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时更顺利地完成由解码到编码的过程。
六、结语
一次成功英语教研活动的组织,既需要活动策划者的全局把控,更需要各个团队的倾力合作。
备课组方面,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锻炼了备课组成员的组织设计活动能力与反思评价能力。校教研组方面,各校教研组长以较高站位对两节课进行点评,锻炼了观察、表达和评价能力。教研员宏观把控本次教研活动,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使本区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交流探讨的平台。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为教师开阔教学思路,更提升了教研团队的独立行动和合作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Marion Williams, Robert L. Burden.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