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TA听力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06-20李梦灵
摘 要:大学英语视听说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尽管通过一系列改革,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已显著提升,但在现行教学模式下依然存在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学反馈没有价值、教学时过度使用中文等问题,因此,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优秀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十分重要。CELTA听力教学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 CELTA听力教学法; 听说能力; 语言应用;应用型
作者简介:李梦灵(1995-),女,四川广元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语言作为沟通工具,能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语言应用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愈发频繁和深入。英语在对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人若能熟练应用英语,便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培养英语应用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强调,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并明确指出,英语应用能力是指用英语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是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语言技能。但实际的课堂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师的关注点不正确,学生的技能培训不充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 花费过多时间讲解听力文本。理解听力文本内容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核心关注点。很多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上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逐字逐句翻译听力材料,对文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详细讲解甚至练习。这一文本详解过程虽能丰富和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但在课堂上花大量讲解其他课程的内容,却忽视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重点,影响了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2.忽视口语练习。口语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忽视口语练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省略口语练习。由于大多数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期末测试中只检测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会单独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很多教师在备课环节就直接跳过口语,不准备相关教学内容。
二是当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时省略口语练习,把时间留给听力练习。教案是停留在纸面的文字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将静态文字落实到动态实践中时,出现教案所预设之外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教师有时会因学生的听力水平、上课状态和话题等因素导致教师无法按教案设定好的时间、区间完成教学任务。当意识到课堂时间不够的时候,很多教师会直接省略口语练习,只带着学生快速进行听力练习。
因此,不管是否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都能看到授课教師不重视学生口语练习的事实。
(二)教师的反馈没有价值
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反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开展口语练习,目的是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自信心。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反馈重点。比如,针对英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和本就不敢开口表达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给学生正面反馈,表扬其发音和用词并积极回应学生描述的内容;而针对英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可从语音、语法和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点评。
但在实际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并没有认真思考有针对性的点评内容,而是对所有学生都使用“good”“interesting”
“I like your story.”等简单的表达,给学生留下敷衍和没有认真听内容的印象。笼统的反馈是消极的,学生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和英语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三)教学时过度使用中文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授课时可适当用中文进行辅助,但应控制中文的使用比例,尽可能给学生营造英语视听说环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除了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时用英语,教学内容讲解和课堂指令都用中文。在跟学生互动时,若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部分教师会允许学生直接用中文讲。教学时过度使用中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毫无帮助。
二、 基于CELTA听力教学法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实例
(一)CELTA听力课教学设计框架及教学目的
CELTA使用全英文教学,听、说、读、写是四个分开的模块,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相当于CELTA听力课,CELTA听力课的教学设计框架及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听前任务(Pre-listening tasks)
1. 导入(Lead in)。一是为了激活学生对当堂课主题的现有知识储备,二是为了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教师可用多种方式达到该教学目的,比如播放和主题相关的视频并讨论、课堂调查、问答活动等,但所有活动都应与主题相关。
2. 任务预测(Prediction task)。这一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预测和思考文本内容,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步骤。教师给出几个和听力文本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一般与人物、地点和与事件有关,让学生根据关键词预测接下来的听力音频内容并把自己预测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
3. 重点词汇(Pre-teach vocabulary)。为了帮助学生提前理解要学习的重点词汇,教师向学生展示与要学习的词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意思,通过调动学生已知词汇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若学生确实不知道词汇含义,教师再讲解。
第二阶段:听时任务(While listening tasks)
1. 听文本大意(Listening for gist)。目的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认真听音频,了解听力材料主要内容。在听音频之前,教师先提出1至3个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概括性问题,可以是问答题也可以是选择题,但难度不能太高,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听完一遍音频后就能回答出来。
2. 听特定信息(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一是锻炼学生锁定特定信息的能力,二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听力材料的内容。特定信息是指通过“浏览”就能获取的信息,如时间、地点等。教师设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3. 听细节信息(Listening for detail)。一是锻炼学生提取需要进行细节理解的信息的能力,二是深入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细节信息是指需要深入理解的信息,比如在一道选择题中,让学生通过某一信息推测给出的选项中的事件是否会发生就属于细节信息,教师通过设置练习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偏上,不应太难,因为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不知道音频中每个单词意思的情况下也能深入且准确地理解其内容。
4. 听词汇(Listening for lexis)。提高学生通过听上下文理解词汇意思的能力。这项任务虽与理解听力材料有关,但其关注重点是词汇。
以上四项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只需选择其中两项。
第三阶段:听后任务(Post-listening tasks)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和阅读是接受性技能,属于一节课的输入部分,而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课堂才是完整的。听力课的输出可以是口语练习,也可以是写作练习,目的是通过口语和写作提高学生表达本节课主题的流利性,并给学生提供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
(二)基于CELTA听力课教学设计框架法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实例
以《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基础篇)第五单元iExplore 1的第一则新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阶段:听前任务(Pre-listening tasks)
1. 导入(Lead in)。学生先自由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你喜欢哪个/些电影明星?说出其1-2部作品。(2)推荐你觉得好看的国内外的电影。(3)你听过哪些出自电影的好听的歌曲?教师在学生讨论时管理课堂,监督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提醒和引导没有参与或未进入状态的学生。学生自由讨论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
2. 重点词汇(Pre-teach vocabulary)。教材列出的gross、box office、Wolf Warrior II、The Fate of the Furious四个单词和表达都需预教,后两个分别是电影《战狼2》和《速度与激情:宿命》的英文名。教师在教单词之前先删除教材直接展示的中文和英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自己思考,回忆相关词汇,学生认真思考后,教师再用英文解释并给出对应单词。
第二阶段:听时任务(While listening tasks)
1. 听特定信息(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可用教材选择题的前两道题,教师还可根据具体内容增加其他题目,如:
(1)选择:新闻通讯社在星期几报道了这则新闻?
A.星期一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2)选择:根据新闻报道,票房最高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A.爱情片 B.喜剧片 C.动作片 D.科幻片
(3)判断正误:美国去年海外票房总额下降了2.6%。
2. 听细节信息(Listening for detail)。这则新闻较短,信息量不大,这里可直接用教材选择题中的第三题。若教师想细化内容,可增加正误判断之类的问题,如判断“中國将在未来几年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这句话的正误。
这一阶段的两项任务完成后,教师先让学生互相核对答案,讨论并修改有异议的地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课堂,留意学生普遍出错的题目。在学生互相核对答案后,教师讲解学生普遍出错的题目,重复播放学生有疑问的音频部分。讲解时,不能直接给答案,要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第三阶段:听后任务(Post-listening tasks)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输出部分的练习主要是口语表达。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时,教师要管理课堂,适时介入和反馈。口语练习可以是free practice,即自由练习,侧重语言沟通的流利性,教师的反馈通常在讨论结束后给出;也可以是controlled practice,即控制练习,侧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教师的反馈通常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出。两者讨论的话题都需与课堂主题相关。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话题,简单的可以是最近上映的电影、某部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以及关于某部影片最新的消息等;稍微有难度的话题可以是讨论中外电影的区别、中外电影观众喜欢的影片类型以及对中国电影行业未来发展的期待等。
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留意并记录好的表达、有意思的故事、错误用法等,并在练习结束后与学生探讨。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不过多介入。
三、CELTA听力课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的实用性
1. 值得借鉴的方面。从教学目的来看,CELTA采用的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法,符合《指南》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教学理念来看,CELTA的课堂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从教学效果来看,讨论与思考充满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积极进行听说能力训练;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学生从中获取的信息更有价值。
2. 实用性偏低的方面。全英文的课堂适用于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全英文的视听环境能高效提高其英语能力;但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则难度偏高,容易跟不上节奏,时间一长就会丧失学习自信。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弱的班级用全英文上课时需要放慢教学速度,花更多时间解释和等待。考虑到大学英语课堂班级人数多、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期待等因素,全英文授课的效率反而较低,因此教学时需要适当用中文辅助。
四、结语
CELTA听力教学法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CELTA听力课的教学设计框架和授课方式值得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师借鉴,但实际应用时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曙山.论语言在人类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38-1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王玉文.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阅读课的作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3-124.
[4]冯秋.课堂教学进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