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理性人”假设的质疑

2023-06-18李若彤

客联 2023年2期
关键词:有限理性理性

李若彤

摘 要:理性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性假设,也是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不过,大家发现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构建的行为预测模型总是会出现明显偏差。随着认知-行为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发展,一系列人并非按照理性模式行动的科学依据出现,理性人假说的权威地位逐渐被动摇。本文就从行为-认知心理学对于人的“理性”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出发,来说明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以及对理性人假说进行修正。

关键词:理性;理性人;有限理性;自由意志

理性一词由来已久,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中世纪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理性主义的哲学方法,契合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需要并因此逐渐成为欧洲的经典学说理论,也成为其他学科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就是在理性人假说上构建起来的;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古典经济学的工具和分析方式为传统法学所吸收而形成法律经济学,意味着以理性人假说为基础的学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真实生活中的人真如假设里所预设的那样,能够如此理智而精密地进行筹划和计算吗?人真的是时时刻刻都为自己的利益做打算吗?人真的完全不会为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状态所左右吗?举个更具体的例子,难道所有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能克服情绪上的畏惧而理性面对吗?只需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进行思考,我们就不得不对理性人假设提出这样的疑问。

近几十年来随着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人自身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人的行为模式、心理活动规律、神经活动模式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一句“人是理性的生物”根本不足以体现出人的复杂。这些学科都挑战着理性人假说的根基。

一、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一)理性人假说的由来与贡献

理性人假设,从古典经济学的范畴中来说,就是每一个参加经济活动的人都通过利益计算力图通过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经济学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整套理性人模型,包括预期效用理论、自我效益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战后美国社会兴起一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由此掀起了法律实用主义的浪潮,对世界范围内法学学术和实务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法律现实主义退潮,法律经济学兴起,至今都在美国法学界占据重要地位。法律经济学,即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作为工具,以法律作为研究对象,以改进法律和政策作为目标的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是这一领域的显著研究成果。古典经济学核心假设之一—理性人假设也由此成为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古典经济学的黄金年代以及法律经济学兴起的前期,理性人假设模由于其模型的简洁和易用性可谓功不可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理论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法律经济学的发展也为法学研究、法律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模型为工具,对美国乃至其学术辐射范围内的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改良、政策制定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二)理性人假设自身的局限性

然而随着一系列立法活动、政策制定的展开和学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和公共经纪人逐渐发现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所作出的预测往往与现实世界的发展进程有所偏离,理性选择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绝对理性选择假说来看,波斯纳说过,行为人理性地最大化他的目的i。但是行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从外部观察、猜测的,人的意识活动难以观察,这也就意味着对行为目的的猜测是无法证伪的。一个无法被证伪的理论,无法被视为一个理解世界的科学的工具。

预期效用理论则对绝对理性选择进行了折衷表述,即行为人总是理性地最大化预期效用ii。比起绝对的理性选择来说,预期效用理论课对行为人的目的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即预期效用。但是本质缺陷仍未改变-预期效用的标准仍然是难以证伪的。而且预期效用理论成立的前提是行为人的具体决策对象应当是可比较、可传递的,以及行为具有连续性。但是真实的世界不是数字世界,很多时候行为人很难判断一个选项一定比另一个好或坏,不然也不会出现“选择困难症”这一说法了。而且人的行为也并不绝对连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绝对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稳定的行为模式,否则就不会有“意气用事”这一说法了。

自我利益最大化假说,相比于前二者来说,明确了行为的具体目标,但关问题的键就在于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這个假定。就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朴素认知,人们并不仅仅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至少正常人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纳入考量的范围。并且这种利他行为普遍存在在某些关系中,如父母子女关系。但如果据此将“利他”扩充至“自利”概念中去,那就自相矛盾了。其次,个人利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是只有物质利益才算利益,还是精神愉悦也算利益呢?就算精神愉悦也算利益,那么应当怎样量化呢?并且,每个人衡量其所得的标准和思维模式也天差地别。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和量化标准,该理论无法进行实际运用。认为假设一个统一的计算、量化标准,则建构出的模型和现实世界会有明显偏差。

理性选择假说最极端的版本是财富最大化理论。这一理论对自我利益最大化中的“自我利益”做出了明确的限定,即经济财富。不过这一假设的弱点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如果人人都追求财富最大化,那些慈善家们的行为、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的行为、甚至我们普通人为了一些不可突破的底线而拒绝利益诱惑的行为,又该作何解释呢?

理性选择理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从事后的角度解释、分类人类的行为。任何行为都可以解释为对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多法律和政策的作用注定是有限的,因为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法律的视阈下以事前的角度预测人们接受法律的刺激后所作出的反应,而非仅仅以后见之明的角度理解人的行为。

(三)来自其他学科的挑战

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认知-行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对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基本假设造成冲击外;21世纪脑电波、神经成像和经颅磁刺激技术发展成熟,脑神经科学的对于人脑的研究成果也逐渐走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视野。

著名的行为法经济学家桑斯坦和塞勒通过对人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了一系列人普遍的“不理性”行为的特征iii。不过,基于现实和实用角度的考量,他们未完全否定理性人假设的贡献。他们认为行为法经济学的目的并非是用一个不连贯的理论来代替理性人假说,而是对理性人假说的“优化”,通过改造和补充旧理论而创造一个具有更准确预测力的新理论模型iv。

神經科学家的一系列发现却从人类的大脑构造和神经元的运行机制的生理特征上冲击了理性人假说。在著名的利贝特实验中,利贝特提出了大多数时候人的意识出现的时间落后于人的行动,也就是说人在很多时候是根据潜意识而非意识做出的决策。一系列关于精神疾病、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的病例也揭示了人脑的复杂性和行为非意识控制性。如此一来,“人通过理性思考再进行行动”的假设便不再成立。

不过,神经科学对人脑研究的成果还存在诸多争议,而且并未形成一个稳定的理论体系。理性人假说作为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学科主流理论的基础假设,“一棒子打翻”显然不现实。从实用主义的层面出发,对既有的重要理论进行温和的改良,将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或是最有效率的解决办法。

二、行为—认知心理学范畴下的“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这一概念最早由赫伯特.西蒙提出,指的是人类认知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我们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记忆能力也总有瑕疵v。而这种对理性选择模型的背离主要在于判断和决策两方面。实际的实验证明人们的判断通常与经济学的无偏见预测模型不一致,人们的实际决策也常常与与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测相背离。

(一)公平感和有限自利—可能是互惠人而非理性人

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往往将人视为完全自利而不关注别人的利益,并且只关注自身的物质利益。然而行为学家发现人有时为了追求公平感而会将别人的利益纳入考量范围,甚至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因此,某些情形下人们更可能是互惠人而非理性人。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显示了这一点。随机给两位博弈者中的一位一些钱,告诉第一个博弈者把这笔钱的任意一部分分给另一个博弈者;若第二个博弈者接受此报价,那么两者都能拿到相应数目的钱,反之则得不到;并且实验过程中不允许讨价还价,只是一锤定音。实验结果发现被接受的报价在总金额数的30%-40%,低于20%的报价一般都会被拒绝,并且经常会出现1:1平分的情况。并且实验室显示囚徒困境的情形下,若试验者进行连续博弈,那么人们在通常会形成高度合作。在连续博弈的情形下,公平感是在行为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策略。可如果在一局定胜负的情形下,公平感驱使所做出的决定却并不一定符合理性的要求,因为如果第二位决策者因为对方报价过低而拒绝接受要约的话,他的可得利益就会从有到无,这显然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做法。

(二)易得性/有效性直观推断和锚定效应

如果某件事相对于另一件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即更具有易得性,那么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更高;更进一步,易得性的直观推断在经验构成的额社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一个人缺乏相关信息的时候,会更积极地采取他人提供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经常想和做的事(他们认为的)别人怎么想和怎么做。我们总是更关注生活中具象而直接的信息、忽略抽象的信息,同时我们也更容易关注非正常事件,并错误地预测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如幸存者偏差。“人云亦云”或许是能有效节省搜集信息和判断成本的决策策略,但是也会导致全面的偏见。vi

锚定效应即人们通常以一个固定在最初价值判断的“锚位”上进行对接下来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预判而不怎么进行调整的判断方式。与易得性直观推断相关联,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倾向于过于重视一些具有显著性的证据,从而产生全局性的偏见,进而以这些显著性证据为依据确定后续事件价值判断的标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指出,人的实际判断和无偏见预测之间的背离的一个主要的来源就是人们过于依赖经验法则vii。

(三)前景理论、禀赋效应和损失规避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主张用前景理论替代理性人假设下的预期效用理论。预期效用理论下各行为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对事件进行主观预测的概率不同,进而导致了不同的判断与决策;预期效用理论模型的重点在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都是不变的,即人们的风险厌恶形式具有固定性viii。但是前景理论模型却提示了人对于风险的厌恶形式是随着参照点的转变而变化的;实验发现人的决策更多地取决于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而并非结果本身ix。具体来讲,就是人在决策前心里已经形成一个相关的期待作为参考点,然后就事件结果与参考点进行对比。对于高与参考点的主观收益性结果,人们通常更厌恶风险,相反地对于地狱参考点的主观损失性结果,人们就更倾向于通过冒险来规避主观损失。

禀赋效应则揭示了人在被赋予某样事物后对其的主观价值判断往往高于其市场价格,具体来说大约是市场价格的两倍;即人对沉没成本的损失判断约两倍于对相同的机会成本的损失判断。因此人往往对损失的感知比对收益更敏感,敏感程度大约为两倍。根据经济学理论,理性人为了未来利益最大化应当关注机会成为而非沉没成本,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沉没成本更敏感,这再一次说明了标准预测的偏离。

(四)折中效应和乐观偏见、后见偏见和现状偏见

首先人们是厌恶走极端的,即表现为对极端的规避;对极端的厌恶引起了折中效应,人们通常会在给定的选择中选择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说明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是可以被所给选项的特征影响的。

后见偏见是指人们通常会从事后的角度判断事前行为人应当如何行为,人们通常会误以为自己具有在事前预判时间走向的能力,而很难真正设身处地地站在事前的角度去考虑。

乐观偏见指人们通常会对自身的情形抱有乐观的判断,即使是在已经了解相关事实的情况下,他们也更倾向于认为某一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概率要小于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概率。例如,即使已经接受不少关于艾滋病风险的相关信息,男同性恋群体通常会低估他们患上艾滋病的可能性。

现状偏见即相对于过去和未来,人们更偏好现在的状况,并且需要足够多的理由才能够说服他们做出改变。人们做出选择前的那個参照点就是根据现在所处的环境制定的,而基于这个参照点理解收益和损失是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

(五)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决策时根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形成的心理的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决策结果的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具体来讲是指人们会在脑海中预设各种“框架”而产生心理账户,再进行资源在不同部分的配置和调配,并且这些账户之间的损失和收益通常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即便是最简单意义上的货币也不能经账户间代替x。我们通常都有过这种经验,手头有一部分钱并进行规划,我们会首先列出需要支出的行为和储蓄、投资计划,并根据这些行为的预期消费额和现有的钱的数目进行一个事前的分配;并且我们在消费有意识地计算相应账户的额度。对于其他类型的资源,人们也会进行心理账户的提前规划和事后的总结。

根据理性人假说,货币对于人们的意义是单一的,即货币之间并没有区分;但是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证明人们会通过心理账户对货币进行规划和区别对待,这一点也不符合理性人假说的标准预测。

三、结语

理性人假设和理性选择学说为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多个学科的学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科学理论和科技更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渐渐地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行为-认知心理学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补充和修正,以理性人假设作为基础的各大学科都面临着理论基础的改变带来的革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对经典理论的推翻和重建,也昭示着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越来越深入的认知。

参考文献:

i 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9th edition. Aspen Casebook, 2007.

ii 马广奇,张林云.行为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和理论贡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iii Cass R. Sunstein, Christine Jolls & Richard H. Thaler.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Law and Economics, 50 Stanford Law Review 1471,1998.

iv Id.

v Herbert Simon. 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Volume 3: Empirically Grounded Economic Reason. MIT Press, 1997.

vi 刘兵军,欧阳令南.行为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发展趋势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03).

vii Bruckmaier G, Krauss S, Binder K, Hilbert S, Brunner M. Tversky and Kahneman. Cognitive Illusions: Who Can Solve Them, and Why? Front Psychol, 2021.

viii 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2), 263–291, 1979.

ix Id.

x 刘泽文,孔亮.心理账户的理论、特征和应用[J].人类工效学,2014.

猜你喜欢

有限理性理性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基于RIPPER的有限理性下出行路径选择行为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法律家长主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重大工程关键部件供应商合作机制研究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演化博弈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