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壁鸠鲁眼中的快乐

2017-01-11俞泉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由意志

俞泉林

摘 要:快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对快乐进行了具体论述。在伊壁鸠鲁眼中,快乐是追求幸福,也就是深层次的理性快乐,而非表面的感性快乐,而自由意志又是其幸福论的基础。本文重在分析伊壁鸠鲁主义哲学。

关键词:伊壁鸠鲁;自由意志;快乐主义宁静

中图分类号:B50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54-02

伊壁鸠鲁受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思想影响,即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且原子处于不断无序的运动中。这除了是对古希腊朴素自然哲学的概括更是对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比喻。在民主制城邦中,希腊人可以自由参与城邦管理和监督的工作甚至是军事行动中。但是随着马其顿民族的入侵,希腊失去了城邦的根基,希腊公民也受控于马其顿的独裁统治。伊壁鸠鲁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拓展,为希腊人找到了“一种温和的福音”。这种拓展在于将重力赋予原子,如此一来,原子不是单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这就暗示着,即使失去了城邦根基的希腊公民,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安排自己的生活,去追求幸福。

在此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快乐与幸福,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对国家正义的研究上。对于快乐的追求,伊壁鸠鲁强调快乐是人生的目的,从本质上说是理智地追求善,具体表现为身体上的无痛苦和精神上的无纷扰。伊壁鸠鲁严格区分了快乐的各种类型。快乐可以主要被分为身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身体的快乐又可以被分为三种。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在于其对理性快乐的追求,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轻视了对现实生活的物质追求;将注意力过分放在个人幸福的时候,忽略了城邦的整体幸福和正义。

一、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肯定了空间的实在性,为之后的连贯理论准备了条件。只有在肯定了空间的概念原子论才可以发展出这样的观点: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数量无限。处于不断运动中的最初原子必定会相互碰撞,从而相互结合,形成团,类似于阿那克萨戈拉称作的漩涡,最终形成了世间万物。而原子的创造者以及第一推动力原子论者不予讨论,直到牛顿假设是上帝让一切动起来。伊壁鸠鲁沿袭了原子论者对于事物本质所提出的机械论的概念。与之不同的是,伊壁鸠鲁赋予原子以重力,这使得原子不在做不规则的任意运动,而是在空间中做直线下落的运动。这种整体的垂直运动因为一个原子的朝着某个方向倾斜而被破坏。一个原子的朝着某个方向的“倾斜”使得原子相撞,最终在撞击中形成了原子团,进而形成了这世间的万物。人类不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因为一次意外,才诞生了人类。

既然人类不是被神创造出来的,人也就无需害怕神,因为神不能干预人的生活,二来即使有神,神也是由原子构成,与人并无差异。伊壁鸠鲁认为,他把人们从对神和对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这种无神论与唯物主义的思想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这种思想为当时迷茫的希腊人点亮了一盏明灯。纵使希腊正在被马其顿的独裁着统治者,但是希腊公民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希腊城邦式的公民生活依旧带着希望在远方等待着。而死亡之所以不再恐怖是因为死后的世界是无法被感知的,人死了以后组成肉体和灵魂的原子都会散开,一切感觉都不在存在。这些组成肉体与灵魂的原子变回原初物质,再组成新的物质,开始新的轮回。因此,对于人之本性的解释,不再需要任何别的本原。

摆脱了神和死亡的束缚,人类完全处于被自己控制着的状态下,这为道德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取向。这种新的取向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人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渴望上,一种是对肉体快乐的渴望,一种是对精神快乐的渴望。这比思考抽象的道德原则或事难以触及的神祗更为务实,也更易操作。个体的人也因此成为道德的活动场所。

二、快乐主义的具体内容

伊壁鸠鲁虽然以一种机械论的方式描述了万物的起源,但是却将调整控制人的欲望的能力留给了人类。他在关上了人们对天神的恐惧之门的时候将情感与欲望的大门向人类打开。他将快乐作为善的标准,同时清楚地区分了不同快乐所包含的不同价值。以原子论的方式来解释万物,便已经摆脱了神和灵魂对人的干扰,从而提高了人的理性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人可以通过理性来控制和战胜自己的欲望。

对于快乐是如何作为善的标准的,伊壁鸠鲁这样回应道:“我们认识到快乐是我们之中与生俱来的第一位的善。而且从快乐出发,我们着手每一个选择或避免的行动,而且我们总是返回到快乐之中。简而言之,“要永远以感觉及触感作为根据”,对我们的感官而言,快乐的感觉总是好的,而痛苦的感觉总是坏的。这种以快乐为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以幸福生活作为最高的善的评判标准,注定会给道德留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与西方的历史传统有关,尤其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这是对其人性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为了真正引导人们向善,伊壁鸠鲁对快乐做了严格的区分。对于身体的快乐而言,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然而且必要的欲望,比如对睡眠的欲望;第二种,自然而不必要的欲望,比如对性生活的欲望;第三种,又不自然又不必要的欲望,比如对虚荣的追求和奢侈生活的享受。

这种对身体的快乐的严格区分帮助伊壁鸠鲁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当我们坚持认为快乐是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像那些无知或不赞成或不理解我们的人所设想的那样,我们所说的快乐指的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快乐不是连续不断地饮酒作乐,也不是淫欲的满足,更不是盛宴中的鱼和别的美食佳肴的享用。快乐源自冷静地推理,这种推理会寻求取舍的动机,并且排除那些导致精神纷扰的意见。

从中我们发现伊壁鸠鲁并非享乐主义或禁欲主义。他是在强调,我们需要认清面对那些自然的但是不必要的以及不自然而且不必要的欲望,我们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就好比执着于奢侈生活的享受,我们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而这种以有限的能力和有限的资源去追求无限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必定会陷入一种自我折磨的痛苦状态。这一种痛苦又不同饿或疲倦这样的身体上的痛苦,而在于不必要的欲望不能被满足后导致的心灵和灵魂上的痛苦,也就是精神的纷扰。如果欲望不被理性控制,那心灵感受的变化,会使得原本的快乐变为了痛苦。

因此,在伊壁鸠鲁看来,那些自然而且必要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给人带来快乐。真正值得提倡的生活,是坦然承认自己的欲望,并且对自己的欲望作出区分,战胜那些自然却不必要或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才可以让身体的快乐得到持久地满足。就像《论语·雍也第六》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中西方,都有这种生活简单却可以使精神不受纷扰的代表。其原因在于他们用自己的理性控制了欲望。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欲望是理性的,是不被指责的,那就是为了摆脱对天神和死亡的恐惧而放纵的自己的欲望。因为当人们沉浸在这种可以使自己摆脱对天神和死亡的恐惧的放纵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不会感到痛苦。所以,这种纵欲不在受谴责的范围内,不是因为这是善的行为,只是因为这种行为没有给个体带去心灵的和精神上的痛苦。

伊壁鸠鲁所强调的快乐主义的原则在于对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度,才可以在享有肉体快乐的时候,也享有精神快乐。理性就是把握度的方式。说有理性的人,知道如何降低自己对不必要欲望的占有欲。“知道好的生活的限度的人,也知道要比匮乏而带来的的身体痛苦容易消除,完美的生活是容易达到的,所以他不需要那些必须通过苦苦争斗才能获得的东西。”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减少自己的需求比增加自己的消费来的更容易,也更能让自己快乐,理性就是减少自己需求的工具。

人的本性所寻求的终极的快乐是宁静(repose)。伊壁鸠鲁所说的这种宁静的就是身体上的无痛苦和精神上的无纷扰。这种精神的快乐是长久的,是各种快乐中等级最高的。这种精神快乐的获得方式就是通过战胜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德性。待人平等、为人诚信、处事公正等等这些美德都是追求精神快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美德。

三、对快乐主义的思考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在内在要求提高了德性的地位,将德性与快乐、道德与幸福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理性在追求快乐扮演了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在外在表现上注重平等和谐的友谊。伊壁鸠鲁在其《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一书中谈论到友谊首先需要忠诚,其次需要感激,再次之当朋友逝世时我们不应感到痛苦,而是感到悲伤。虽然伊壁鸠鲁认为当一个人的心灵足够平静的时候就可以不需要友谊,但是他却不赞成独居,因为以友谊为基础的人际交往经过发展才可以得到爱情、亲情等其他情感,从而给个人带来真正快乐的人生,对于这些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依旧是以个人为中心而非社会整体。

但是伊壁鸠鲁的快乐有期局限性。身体上的无痛苦和精神上的无纷扰都是以某个一个个体作为衡量标准的,从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可是这真的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吗?当一个身体健康,内心平静的人真的就会快乐吗?他周围的亲人的痛苦或事朋友的烦恼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也会个他带去困扰。而不去关心周围的人或者孤身一人是解决这种困扰的最便捷途径。这种个人主义倾向成为其局限性之一。此外,受到当时古希腊战乱的影响,伊壁鸠鲁通过强调个人的快乐给饱受战火摧残的希腊人一种精神慰藉,在强调心灵平静的时候,就意味着节制、勇敢、智慧和公正这些品质必须时时刻刻惊醒着自己不为欲望所动,其关注点也放在未来,此刻对欲望的战胜是为了未来的快乐,对于现实的快乐就有所排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观所说的快乐无论是感官的快乐还是精神的快乐;无论是短暂、现时的快乐还是长久、永恒的快乐,都立足于个人,归结到个人,却鲜有与社会幸福、社会利益相联系的,这也是快乐主义常常为人所诟病之处。

四、结语

从其优点与局限性上,我们应该学会以理性控制过剩的欲望,以平常心对待人生得失,但知足常乐的境界很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同时,因为灵魂会朽,死后便消散了,我们更应该勇敢积极地面对可以被感知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罗素(英),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撒穆耳·伊诺克·斯通普夫(美),詹姆斯·菲(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魏胜强.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撒穆耳·伊诺克·斯通普夫(美),詹姆斯·菲(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Bailey,C.Epicurus:The Extant Remains,Oxford:Clarendon,1926.

猜你喜欢

自由意志
《羚羊与秧鸡》中的自由意志和伦理身份解读
社会“牢笼”下的悲剧
探析秘书之独立人格
想象与自由:反思文学价值的一个维度
论《忏悔录》中奥古斯丁的“恶”与“原罪”思想
隐匿身份侦查相关证据问题的域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