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施的策略探究
2023-06-18张芳兵
张芳兵
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有力驱动和明确指引下,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和有力推动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深水区”,教育工作者引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为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并创造了诸多可能。其中,一个重要且显著的趋势是从以往的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分层教学法很好地迎合了时代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需要,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物理水平,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分层教学法及其必要性
(一)概念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实施分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相应层次标准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辅导,生成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等要素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
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应用,也是确保因材施教理念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的有效手段。分层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学情的深入了解与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个性差异普遍存在,是影响甚至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重视。其二,教学环节的层次化设计与实施,使各类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速度,获取不同层次与数量的知识点,当然也包括分层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指导等,以此助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有效提高。其三,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采用分层异步的方式,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最大,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全面发展及综合素养提升。
(二)必要性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旨在奠定学生物理学习基础,这对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意义重大。其中,除升学考试,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在未来的高中阶段尤为凸显。当然,围绕初中物理教学的研发与探究也始终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前进。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系统地设计与组织。这便是分层教学的真实写照。为更好地迎合学生本位的现实教学需要,目前分层教学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总的来讲,分层教学法充分认识到了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的个性化差异,故而需要增加教学的层次性与针对性。分层教学法更加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有效培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看见并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具体来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理解吸收,强化教学成效。就激发学习兴趣而言,分层教学法基于学生个性特点与心理倾向、不同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既能够“吃得了”,又能够“吃得饱”,更好地匹配学习难度和需要等,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在教师辅导下快乐地学习,这样的减负增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激发。就增强理解、吸收而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要打好基础,要一步一个脚印。分层教学法高度契合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指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精准深入地理解和消化。就强化教学成效而言,學生一旦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能够自主且有效地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便会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即可实现短期的激趣,从长远来讲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强化教学成效。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审视及反思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偏传统,统一模式化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即围绕教学内容按照统一进度流程、方式方法和评价标准来进行。看似整齐划一,各项教学任务及计划稳步实施,但是两极分化问题突出,学困生转化成为教学的“痛点”之一,整体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
(一)分层理解不到位
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个别教师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比较排斥分层教学,错误地认为分层教学就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实施有差别、有失公平的教育。抑或觉得分层教学难以形成监督,难以保证效率,徒有形式而缺乏实效等。由于对分层理解不到位,教师教学实践中相关研究与探索也比较少。
(二)分层实施不到位
初中物理知识点较为繁杂,同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再加上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等,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并非一件易事。分层教学既要分得巧妙,也要注重培优补差。教师要关注学优生的拓展,中等生的进阶,学困生的补差,即通过分层教学法来指导各层次学生有效学习。反观现阶段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显然并不到位,形式上较为单一,实效性设计与深层次内涵缺失,影响了最终效果。
(三)分层评价的缺失
现阶段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也运用了分层教学法,但是并没有实施相应的分层评价,仍然沿用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实施统一的标准化评价。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始终难以形成,教学成效势必事倍功半。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施的策略
(一)动态分层——合理分层,激趣增信
动态分层是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关键,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接下来的分层教学法是否能够顺利且有效实施。合理的分层,可更好地发挥分层教学法的效用,尤其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当然,分层不能仅以考核成绩作唯一依据,而要拟定并实施全面的审核标准,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观察。步入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物理知识,知识储备相差不多,所以说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在综合考量学生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后进行合理分层。结合笔者的经验及探索来看,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如下三类。
A类:学生物理学习成绩较好,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较好,比如学习态度良好,学习热情较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较强的探索精神等。该类学生往往是班级学优生,或者严谨说来至少是物理这门学科中的学优生,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有效性往往都很高,稍加点拨便能在探究中有效学习。
B类: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一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表现一般,如学习态度、学习热情、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等。该类学生往往是物理学科中的中等生,基础扎实,实现进阶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
C类:相较于其他两类学生,该类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及过程表现均较差,甚至可以说学习兴趣、态度、方法等都存在很大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畏惧、排斥物理学科,缺乏学习自信,存在较大的情绪波动。这部分学生往往是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学困生,是决定班级整体物理教学成效的关键部分,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对象。相较于其他两类学生,学困生既存在知识储备缺乏的问题,更有学习兴趣和自信的缺失的问题。
三类学生分组完毕后,教师要建立学生档案并实施动态调整。针对学困生,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好与每位學生的交流,用赏识的眼光发挥良好的期望效应,多鼓励、多赞扬、多引导,帮助学生进步。
(二)备课分层——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只有备好课,才能够上好课,这是打造高质量课堂的先决条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同样需要做好备课工作,精心设计。总的来讲,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研究教材,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要多启发引导,当然也要注重梯度性、层次性设计,考虑各层次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创新多种提问与引导方式,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摩擦力”一课,备课环节要设计针对各类学生的问题。如“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设计等问题,由A、B类学生回答。针对C类学生则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如“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备课分层的精心设计,既能够突出重难点知识,也有助于分层施教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
(三)施教分层——异步实施,培优补差
统一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分层异步实施教学,来更加精准、有效地实现培优补差。对此,可以从教学目标、内容及手段三个维度出发来实施。
教学目标上,A类学生以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主,侧重培养创新能力;B类学生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同时培养创新能力;C类学生以培养基本技能,形成良好学习态度、习惯及方法为主。比如,“电路和电流”学习中,A类学生完成混搭电路设计并探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B类学生尝试通过实验来理解与掌握混搭电路,C类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的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上,A类学生可自由设计某实验并进行验证,B类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并尝试进行探究性实验,C类学生只完成验证性实验。如“凸透镜成像”教学中,A类学生完成基础实验后进行自制仪器创新实验,B类学生完成基础实验后研究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尝试向A组成果靠拢,C类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并尝试找寻规律。
教学手段上,针对A类学生,教师重在引导其探究,突出“放”兼具“扶”。针对B类学生,教师要“放”中有“扶”。针对C类学生,教师要以“扶”为主。比如,教学“静电现象”时采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备课做讲解。A类学生稍加点拨,完成自主备课;B类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自主研学资料(研学任务单及微课资料等),逐一完成学习任务;C类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一起完成任务。基于施教分层,学生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进步效果比较明显。
(四)实验分层——理实结合,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实验,基于实验去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而传统模式下,学生按照统一步调进行实验。某些学生跟不上节奏,达不到预期实验效果,甚至无法完成实验等。对此,要通过实验分层的设计与实施,促进理实紧密融合,同时引领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A类学生需完成高阶层实验目标,比如进行拓展延伸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等;B类学生需完成中阶层实验目标,比如分析与总结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等;C类学生需完成基础层实验目标,比如了解实验仪器,掌握使用技巧,顺利完成基础实验任务并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等。基于层次递进,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进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评价分层——鼓励引导,挖掘潜能
评价分层运用得好,可巩固教学成效并升华教学效果。针对各层次学生,要制定与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注重分层评价和个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讲,比如针对A类学生,要以竞争性评价为主,秉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的理念,并落到实处。针对B类学生,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既要揭示不足、指明方向,又要多激励鼓舞,使学生积极进取,做更好的自己。针对C类学生,要以赏识性评价为主。赏识性评价并非刻意表扬,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得见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予以充分肯定,使他们消除自卑、急躁等负面情绪,建立学习的自信,尽早“脱困”。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应用分层教学法,是迎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实现因材施教、打造高质量课堂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成效的内在要求。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就此展开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余忠生.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中外交流,2021(5):741-742.
[2]李启镇.初中物理分层异步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3):141-142.
(作者单位:成县广化学校)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