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6-18韩吉祥
韩吉祥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尤其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而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现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刻骨铭心”,影响之后人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联系,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方式来强化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国家强调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这些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子女身心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方式、行为,并对子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主要是对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家本位”的价值取向。所谓“家本位”,就是把家作为万事万物的参照点,把一切事同家联系起来,一切活动围绕家展开,它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产生了潜在的深远影响。
1.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品德教育
在未成年人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子女的学习成绩最重要,因而忽略了对子女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学习成绩优秀可以让家长有面子、有尊严。家长认为,子女除了学习,实践锻炼等其他的都不重要,考试的分数高于一切。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为了提高子女的成绩,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不遗余力地让自己的子女学习文化知识,别人家子女有的,自己的子女也必須有,丝毫不考虑子女的兴趣和爱好,对子女的健康、思想品德状况以及行为规范的关心少之又少,与教师交流时也只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这些思想和行为导致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出现了重智力、轻品德的偏差。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两者应该是缺一不可的,且以“德”优先。因此,家庭教育要在重视子女成绩的同时,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在培养子女思想品德的同时,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
2.重视物质满足,忽视精神鼓励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子女倾注了很多,在物质方面有求必应,因此,子女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但家长由于工作等其他原因忽略了子女的精神需求。在生活中,每当子女做成功一件事,家长首先想到的是给子女一些物质上的奖励,而不是精神奖励,导致精神教育缺失。单纯的物质奖励导致子女形成了“物质化的心态”,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子女学习的动力成了获得自己喜欢的玩具、美丽的鞋子、漂亮的衣服等。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1.家长对子女溺爱
目前,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长辈基本是围着一个孩子在转,因此,对子女形成了过度呵护,甚至溺爱。基本是子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即使子女做错了事,父母也不会去说什么,更不会去指责。这样就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后果,最明显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低。有些孩子更因为家长的娇惯,导致内心非常脆弱,以至于生活中稍微遇到一点压力便会做出让家长难以接受的事。
2.对未成年人的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缺乏正确指导
家长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言行和举止对子女具有示范引导作用。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理念本身并没有错,但过分的期望使得家长认为“学习高于一切”,并没有切身体会子女的真实需求。在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时,家长通常会利用权威来教育子女,以不平等的方式和子女进行沟通,没有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甚至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子女,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方式达不到正向的效果。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家长也需要针对性引导,这样才能形成正向的影响。因此,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要有相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对子女在每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及时予以针对性疏导。否则,久而久之,就可能使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
二、进行有效家庭教育的对策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我们就必须针对具体问题找相应的对策,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亲子关系不和谐,孩子在与人合作、融入社会等方面会存在困难,自身行为也会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将榜样示范的教育方法应用于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传递给孩子,并身体力行。家长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所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理解、包容的家庭氛围,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家庭的凝聚力,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兴旺发达,而且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使未成年人养成积极、乐观、进取、吃苦耐劳、尊老爱幼、关心集体和他人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其一生的老师。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渠道,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反过来,家庭的和谐也离不开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其责任感
首先,家庭教育过程是一个家长和子女相互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培养子女的能力和素质,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家长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因为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对家庭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要坚持“爱”“教”结合。
其次,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因此,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自己的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子女产生良好的影响。
最后,家长要丰富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内容,除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情感意志、身心健康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家长要尽可能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形象地概括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
(三)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目前,不少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些家長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如果子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会用粗暴的方法来教育子女,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还起了反作用,使子女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照顾过于“细致”,导致子女缺乏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且心理极为脆弱。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交往对象,是未成年人早期最为核心的影响源。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应当选择适合子女的方法来教育子女,如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榜样示范、理论教育、咨询辅导、环境熏陶、习惯养成等多种方法中的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因此,家长应转变家庭教育方式,针对子女的特点、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理解和尊重子女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洛克的“白纸说”认为婴儿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任何样式的。所以子女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如果父母经常鼓励自己的子女,会使子女变得自信,使其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另外,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未成年人的体验教育,如挫折教育,以增强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和毅力。
(四)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首先,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阶段,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因此,家长在与他们交流时,要与子女平等相处,坦诚交心,以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进而对子女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家长在和子女交流时要多倾听、少说话,做他们的倾听者,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还可以增强子女的安全感,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放心大胆地和父母交流,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倾诉给父母。
最后,父母要给予子女充分的个人空间,不要过多地干预子女的生活、学习,以免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给子女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设计、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进而能够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理解家长的看法。
(五)发挥网络在家庭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纵深发展的当下,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在家庭教育中的促进作用,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顺应历史潮流,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和观念,减少两代人的代沟障碍。家长也需要增强学习,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水平,注重沟通,科学、合理地引导子女安全上网,识别有害的垃圾信息;引导子女正确参与网络互动,健康文明上网;引导子女利用网络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引导子女由网络内容消费者向网络内容创造者转变,减少子女在无用信息上停留的时间,规范子女的网络价值认知和网络行为习惯。
(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是一个有机系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教育子女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未成年人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服务指导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持续、稳定、有序、科学地发展。发挥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作用,制订科学的家庭预算,开展促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社会公益活动,多渠道构建全国性家庭教育的服务平台。在巩固幼儿园、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努力打造家教、学教、社教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格局,着力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家长与学校、社会互动沟通的桥梁,积极培养发展社会组织,使其能够分担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子女提供真实、有效的服务,促进家庭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总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应当注重科学育人、德智并重,转变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每位家长的责任,更是学校、社会的责任。
三、结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终生学堂。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当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法律保障、技术支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的颁布,我国的家庭教育也步入了正轨。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我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保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丁秀伟.明确突出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中国妇女报,2022(3).
[2]严丽文.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4):112-114.
[3]吕慈仙,高艺耀,智晓彤.“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焦虑及其缓解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3).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七十八中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东城分校)]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