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3-06-18邹颖秀

新课程·上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名著初中语文方法

邹颖秀

名著导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审美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还存在教师不重视、课时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阅读习惯差、缺乏兴趣和阅读方法、评价主体单一等情况。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教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平。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困境

(一)认知错误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传统,不重视“双减”政策,不认真学习新课标,对学生缺少正确的引导,自身对名著导读教学也缺乏正确的认知,不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指导,甚至连学生有没有名著读本都不作要求,不了解,放任自由。受教师的影响,加之名著导读教学带来的便利无法在短时间内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不重视阅读,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及家长认知错误,认为阅读名著就是看小说,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名著阅读教学面临重重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的名著导读教学还沿用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偏向于大量试题训练做题技巧,没有自己的见解,照本宣科、套模板,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存在盲目、随意、虚假性的阅读[1]。

(三)学生自身

一部分学生阅读名著时缺少深度的理解和思考,达不到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初中生本身就存在好奇心重、缺乏耐心的情况,极易被外界所影响,对于枯燥的阅读缺乏动力,阅读习惯差,阅读名著缺乏兴趣和长期计划,被动阅读。而且缺乏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加之缺少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些学生只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应付式地随便翻看,名著阅读效率不高。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丰富教学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在以往的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无法发挥名著导读的作用[2]。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促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复述喜欢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提问学生这部剧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学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随后,教师就教材节选的精彩片段《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带领学生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三调芭蕉扇》第59回至61回的故事,明确主线——芭蕉扇,随后展开精读,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调芭蕉扇》的标题进行自主提问:“芭蕉扇是什么?为什么要调芭蕉扇?为什么要调三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细读,厘清情节脉络。教师引领学生梳理一调芭蕉扇的情节脉络,随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二调、三调情节。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品鉴《西游记》的一波三折,“从三调芭蕉扇开始,唐僧西行还遇到了哪些和芭蕉扇有关的人物?”启发学生揭示西行的套路。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阅读的方法——精读和跳读,尝试将《西游记》划分为序幕、过渡、主体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精读篇目,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方法尝试进行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自由发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紧接着,教师以《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猪八戒为例,将猪八戒的人物卡片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请学生思考吴承恩是如何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一旁进行巡视指导,对于遇到思维障碍的小组予以提示,分析人物的性格、外貌,结合小说完善猪八戒的形象,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读书,根据兴趣和目的的不同,通过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想要的答案。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总结,猪八戒的形象就鲜明地浮现在众人眼前,随后教师让学生尝试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归纳文学手法。最后,教师开展以“假如我是___”为题的主题活动,请学生以西游记中的某个人物身份对小说进行改写、续编,要求逻辑合理。通过这种方式,检验学生对小说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优化教学方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授阅读方法,提高思维水平

名著导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任务的,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蕴涵着古人重要的精神文化,通過阅读会对读者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整本书的阅读需要其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与共情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名著阅读的中心内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有效捕捉文章的重点思想、语句,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本的独特之处,进而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还能不断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对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形成助力,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理解文章主题、欣赏精彩章节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直接用多媒体展示《骆驼祥子》的视频和照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作品产生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了解的内容及作家的相关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表扬和补充。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胆猜测:“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在阅读中应注意文体的哪些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用竖线将整篇文章的层次划分出来。“《骆驼祥子》是一部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和环境,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体会书中揭露的黑暗社会,感受贫苦市民的艰难生活。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代入角色“假如我是祥子”,学生跟随祥子的命运线感受小说的情节,体会以祥子为首的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并把人物放在社会背景中,尝试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及社会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掌握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和性格变化,“同学们把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圈出,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情的精彩语句,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指导学生要有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名著,掌握名著的脉络。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理解的方式方法进行阅读,尝试对文章进行批注,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所得用思维导图制作知识卡片,从而深化对文本的掌握。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师让学生选取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在演绎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同时,感知人物的情绪和人生。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综合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环境等因素,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能使学生深入文本的现实环境,引导学生在强烈文本感知下更好地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我,全面发展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名著导读教学趣味性,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投入文本阅读中,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正确的指导,促进名著导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对提高初中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之前,教师组织专题研读汇报活动,请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布置教学任务,即“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学会制订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要求学生摘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精彩片段,写下自己对文章或人物的见解。然后,教师请学生主持阅读实践汇报,开展专题研读成果汇报,让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成果。教师要求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记录他人的观点,并于课后整理、总结知识点,构建名著阅读知识库。汇报分为四个专题: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简史、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并尝试提炼文章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探究进行知识补充。最后,学生要对专题活动进行评价。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书主人公的性格和获得的启示,升华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四)深入研读名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未深入研究名著,无法掌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系统性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读名著,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感知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还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教学过程中,在深入研读教材之后,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即“了解作品,阐述过程和精彩情节,学习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梳理作品中的事实,领悟红军精神”。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播放这些伟人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下取得巨大成就的视频,将恶劣的环境与他们的成就形成强烈对比,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燃起崇拜之情。紧接着教师介绍作者及成书背景,向学生表明推荐这本书的理由,让学生边听边翻阅相关章节进行内容重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作品印象。之后,教师介绍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并结合名著提出具体的阅读建议,“请同学们利用序言和目录等迅速浏览作品,阐明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关注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穿插的分析、评论,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边思考边做笔记。这种方式能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感受红军精神。然后,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出计划和指导。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聚焦作品中关于长征的章节,探寻长征精神;根据作者在这本书中所采用的纪实手法,聚焦身边的英雄,尝试用纪实手法描述中国故事”,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体会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对初中语文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是有必要的。针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程中给予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彩虹.关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2(35):90-92.

[2]王淑红.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6):69-70.

(作者单位:北海市第九中学)

编辑:赵飞飞

猜你喜欢

名著初中语文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