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研究

2023-06-16高淑平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协同培养复合型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就业环境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出现学生毕业出口狭窄、对口就业率低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开展专业教育改革进行构思,探讨建立开放性、融合性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意义与模式。认为应当通过教育革新,提高学生国际化、强实践的专业技能,奠定学生大文科“微专业”的职业群基础,打开学生理工类“微课程”的科技视野,进而达到从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校内部实现人才培养分流、拓宽学生就业口径的目标。由此,在提高学生对就业环境的适应力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复合型;微专业;微课程;国际化;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124-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20

一、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国家为发展我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事业而设立的,其前身是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开设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世界“汉语热”逐年升温的大好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業设立至今虽然只有30多年,却已在全国400多所高校都有开设,发展规模与速度相当可观。这一专业理应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实中却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就业市场中日渐尴尬,突出问题就是学生毕业出口狭窄,从而导致就业难、对口就业率低的普遍现象[1]。从全国形势上看,高校本科不少专业都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是其中之一。造成学生毕业出口狭窄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尚不成熟、人才供求比例失调的社会就业大环境,以及高校自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体系构建不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作为人才输出的“供给侧”,正是解决毕业出口狭窄问题的源头,需要从对人才吸收的“需求侧”角度予以关注和思考。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的不仅仅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还包括能够从事与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正是社会的需求所指。“复合型”人才应当拥有“蜘蛛网”状知识结构,即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与其他专业相近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连接,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左右驰骋的知识网[2]。“复合型”可以说既是培养目标也是社会需求,还意味着就业方向的多向可能性。因此,我们要思考围绕这个关键词,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手段、扩展人才培养空间、宽口径分流就业、切合时宜的教育改革之路。改革首先在人才培养观念上一定要转变,这包括从专业对口到宽口径的转变,以及从面向国内到面向世界的转变(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转变)。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第三个转变,即从纯知识传授到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人才的培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统一起来考虑[3]。有鉴于此,本文将从开展专业教育改革进行构思,探讨建立具有开放性、融合性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意义与模式。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学科交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加快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要通过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因此逐步面临挑战。各门学科与专业的相对隔绝,必然会导致“专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难以适应日益综合化的科学发展需求与日益复杂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因此,打破高校专业传统壁垒,释放专业发展活力,拓展人才培养空间,鼓励人才培养多维化,应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由分科教育向学科交叉的协同培养新模式,开展起了交叉学科及平台建设。有学者做出统计,在2011—2014年间,全国有147所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已设置了480个交叉二级学科,重点高校如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开始布局于新文科、新工科的建设与学科的交叉整合,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即是面向本科阶段的学生开设跨学科的“微专业”,如山东大学、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因此,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培养更多服务社会,促进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之间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是必然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推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革新。

“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跨学科人才的性质,意味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内涵应当更加丰富,培养体系应当更加外展和优化,教学模式需要与时共进,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更加符合国家发展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内外汉语文化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的协同培养体系也是主动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二)汉语国际教育职业技能的提升:一专多能

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初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提到,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并特别提到要总结推广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学生就业创业本领,这对于普通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化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就业市场中,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适应社会多方面工作能力的“一专多能”型毕业生,越来越成为招聘单位选人用人的期望与首选。这一现象也同时反映出在现代社会,高校毕业生仅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选择的需要。近年来,一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教育”过程与“非专业就业”结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除毕业生自发自愿选择非对口工作之外,主要就是由于单纯接受以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的“专业教育”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社会所能提供的理想的对口岗位非常少,对口就业面非常窄,退而求其次,毕业生才会选择“非专业就业”。非对口专业应当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相邻、相关类专业,需要毕业生具备与之相应的基础专业技能或“通用就业能力”,绝不可能是一窍不通、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一专多能”的培养导向是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最大可能地获得知识储备并胜任目标工作。当然,对于大部分毕业生而言,能够扎实做到“一专一能”就已经是达到高校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或是核心目标了,而那些有兴趣、敢挑战“一专多能”,进一步提升个人职业技能的小部分毕业生,则是理想的专业型人才和多出口就业的综合型人才,也是就业市场最为青睐的选聘人选。

因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一专多能”宽口径就业的需求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職业发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应的改革。在“职业群”[4]的基础上考虑调整学生的技能结构,融合相邻专业与学科的基础教育进行协同培养,既要向专业内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纵向职业群,也要向与本专业具有关联度的横向职业群进行“准职业教育”和“准职业开发”,释放专业技能的潜力与张力。纵向职业群可以包括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的一线教学、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工作等,横向职业群可以包括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邻相近的工作,如中小学或培训机构的语文与外语教师、文字编辑、汉外翻译、办公文秘、行政管理、公务员、新媒体、语言文字,以及与中外文化交流、经贸合作领域相关的工作。本专业的学生在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再向职业群方向努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汉语国际教育职业素养的培养:可持续发展

在职业起步阶段,需要毕业生具有快速适应和处理高要求任务的专业能力。在三到五年之后的职业发展阶段,想要提高个人业务绩效、获得职业晋升,就必须有后劲有可塑性。这种后劲和可塑性需要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非专业的、综合性的职业技能,以及部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的交汇融合,从而促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具有“一专多能”基础的毕业生,更能够拥有“X”种可能性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在岗位的变换与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尽可能突破专业局限,打开视野,关注和了解会对汉语国际教育行业产生影响的社会诸要素的潜在关联与发展趋势,将个人兴趣能力优势进行强化,将专业前景与现实利益进行综合,这将有效地帮助自己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价值与人生目标。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有通行培养模式下的传统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设置符合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然而在新时代中,国际中文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与转型,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其内涵与外延都更为宽广。同时,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发展,也随着新时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职业/专业汉语”“区域/地域汉语”等新需求以及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新外延的形成,传统的闭环式课程体系相当程度上已难以满足对学生综合科学基础的延展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新使命与新方向,以为本专业学生“复合化”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以跨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为模式,深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潜力与张力,突出“汉语+”的开放性办学特色。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形成,需要探索如何发挥区域下及地方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国际合作优势,如社会学科、理工学科等,以倡导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为前提,设计多学科的知识“领域”与“通识”素养,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谱系和逻辑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未来发展空间。

在人才培养“需求导向”的理念下,应以“汉语+教育”作为本专业的基础,以跨专业和多课程融合的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导向,向“汉语+语言服务产业”“汉语+语言信息技术” “汉语+语言国际事务(商务、政治、经贸、关系)”等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多领域就业方向辐射,形成适应这些领域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科群组与教学平台,在提炼、精简跨学科的科目与课时的基础上,设计人才分流、多元复合的跨学科开放性课程体系。

(一)“汉语+大文科微专业”培养体系

“微专业”是从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为扩展本科生职业生涯路径提供了多元可能。为此,学校可以从大文科领域出发,依托校内人文与社科教育资源,设计若干项“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吸纳外语、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翻译、旅游、统计、数据分析、艺术等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在校内学科群的课程资源中提炼开设若干组的课程模块,增设相应的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跨专业指导教师等。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愿景为动力,以学生个人的兴趣、特点、意向为方向,发掘学生的潜能与可能,在“微专业”课程体系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既有“精通”的本专业技能,又有文科领域内“会通”的“微专业”基础,允许学生跨专业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锻炼该方面最基础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形成“1+X”职业技能结构,从而弥补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等问题,为人才分流、跨专业深造、宽口径就业创造可能而必要的条件。“微专业”课程也可以借助慕课的形式,支持在线学习,提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的空间,避免课程时间的冲突。

比如,南开大学2019年开设的国内首个旅游学科“微专业”项目“国际文化和旅游发展”、山东大学2020年首批开设的17个“微专业”中的“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和“知识产权管理”、洛阳理工学院2018年首批立项建设的“微专业”项目“创业管理”和“虚拟现实文化创意设计”等,都是比较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去选择的大文科类“微专业”。“微专业”的开设在为学生发展兴趣、释放活力、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在将来面临就业市场或学业深造时,会有更多的备选项和可能性。

(二)“汉语+科技类微课程”培养体系

要建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协同培养体系,还应当寻求跨学科背景的统摄性、通约性,以知识的网状结构替代知识的树状结构,鼓励学生通过有限学时与有限学分的“微课程”速成式、概览式学习,得以涉猎、接触理工科目的基础性、通识性课程,培养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与逻辑能力。为此,高校可借助校内的理工科传统教育资源与特色专业优势,如计算机科学、数据库导论、工程概论类理工科通识性课程、金工类的认识实习等,为学生合理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教育部2018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汉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在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领域中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现代教学媒体技术、教学系统功能设计、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等知识,对增加未来汉语教育领域相关职业群与相应岗位需求的知识储备与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本质上讲,语言既具有人文性,也具有自然性。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具有能够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对汉语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科技类“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累积和附加,而是要激发好奇心,提高思维力,帮助学生扩展现代科技知识的视野,形成文理多元化的复合思维。从工业科技、信息技术、经济领域、第三产业等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知识方面,来反观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在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所面临的现代科技类“职业汉语教育”“专业汉语教育”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汉语教育将在单纯的第二语言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承载来自不同领域,特别是科技领域学习者对“学习增值”的细分化、同步性需求,即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为了获得一种职业能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在国际舞台上与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现,世界各国对精通汉语的特定专业的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5]。因此,从理工科技类通识教育方面提高学生作为复合型、应用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适用性与融合性,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培养导向。

(三)“汉语+国际化平台”培养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关注中国,中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直接的一种交际工具,汉语的国际推广与应用必然是一种需求,这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因此,高校需要探索如何借助自身高水平建设中的国际交流平台与来华留学教育的各类项目规划,充分利用国际友好合作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制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预设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标准,体现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内涵,打造專业的国际化和课程、实践的国际化。例如,与国外高校或教育机构合作,打造对外汉语分阶段、分课型的教学实践平台,以及海外的中文教育实习基地,开展让学生走出国门的国际游学项目。

这种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平台,除了能够直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将来可能要在国外工作与生活时所必需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比较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此,高校在为学生搭建“汉语+国际化平台”的同时,也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自觉地树立个人的国际化就业观与职业发展观,确立未来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开放性视野、跨语境与跨文化的交际意识,以及职业价值与愿景的心理基础等。

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的保障机制

“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涉及教育理念、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运行机制、培养方式、组织载体等一系列要素的体系改革。体系的改革必然会面对既有培养体系中的一些制约因素,要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协同培养实施过程中可能形成限制的技术问题,相应地探索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从而研究建立可行的教育保障机制。

教育技术对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的拓展、教育效率的提升、教育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强等方面[6]。在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单位与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实施中,决策层首先需要突破专业管理方式的常规和传统,以开放的魄力,迈出革新和创新保障机制的关键一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协同培养的需要,学校要研究如何调整学科专业的组织体制,如何探索“微专业”的实验班、实验区,如何精简“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学分;要研究如何提升校内师资与课程的资源共享率,如何把高校内部文、理、工各种教育资源进行聚合后转变成体系化、集群式的领域知识,如何加强不同院系学生之间跨学科学习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实践;要研究院系之间如何进行积极的协同组织与开放性管理,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扩充跨学科的通识教育类课程。由此,部分开放理、工的学科基础类课程,鼓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自身性格与就业意向、个人爱好与专业能力、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的权衡之中做好职业规划,积极选择双主修、主辅修、课程互选等跨专业复合性学习与增值性学习的灵活方式。同时,学校层面还要研究如何制定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核、评优等在内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监测机制、科学的监督抽查制度等。

五、结语

“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作为一种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革新专业教育传统、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的开放性体系,所指向的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复合只是方式和导向,而目的是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群的融合、多元思维能力的融合,从而促进高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分流、就业输出口径拓宽的目标。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阶段,为实现这一目的与目标,其大文科“微专业”、理工科“微课程”与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方式与实施方式还需要结合专业良性发展的内部需求与职业持续发展的外部需求,与时俱进,开展更多的探讨与接受更多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吴勇毅.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刍议[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0(03):5-11.

[2]侯麓.走向成功——大学生就业指导[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41.

[3]吴勇毅.深化专业改革,培养卓越人才:来自华东师大的报告[J].对外汉语研究,2014(01):111-115.

[4]陈晶晶,朱国清.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职业教育终身化实践评析[J].中国职业教育,2007(32):59-61.

[5]吴勇毅.国际中文教育“十四五”展望[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0(04):9-15.

[6]申国昌,王燕,申霞.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现实依据、基本框架及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26-33.

(责任编辑:刘丽)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Compound” Talents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AO Shup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a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narrow graduation exit and low counterpart employment rate.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e paper conceives of carrying ou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form,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ode of establishing an open and integrated “composite” talent collaborative training system, and believ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and practical professional skills through education reform,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major groups of liberal Arts and micro majors,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diversion and broadening the employment scope of students from within the universities as the “supply side” of talents. While improving the adaptability of students to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we can als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pound type; micro specialty; micro courses; internationalization; cocultivation

[收稿日期]2022-08-29

[基金項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双一流建设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GY20200302)。

[作者简介]高淑平(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学。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复合型汉语国际教育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高校教学楼空间多元化设计要素分析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