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系统之策

2023-06-16张建晓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效果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难源自教学全过程的“总体难度”。要想系统性纾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体难度”,提升其教学效果,就需要积极审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学生群体、教学方法、教学话语、教学空间、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难题,切实加强教学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队伍的慎独、学生群体的考察、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话语的把握、教学空间的布展、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反思的推进等及其协同,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难度;教学效果: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10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要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是一项难度极高的系统性工程。诚如刘建军教授所言,“这类课程很不好上,也就是说很有难度”,而难度不是完全来自局部教学技术难题,而是源自教学全过程的“总体难度”[2]。所谓“总体难度”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桎梏教学效果的难题的总体概括,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学生群体、教学方法、教学话语、教学空间、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难题。因而,要想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必然涉及教学过程中诸多难题的化解。纵观现有研究,学者们围绕上述部分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仅对教学过程中局部性难题作出思考,纾解“总体难度”的效果是有限的。那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整体审视,就尤为重要。我们应当系统审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尝试促进诸多难题的化解及其协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理念及其转换

要想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首要之任务在于转换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生成的,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立场。它集中表现为师生间“以谁为中心”的问题,贯穿高校思政课建设史,呈现为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再到“去中心化”的教学理念嬗变历程。

在传统语境中,教师在高校思政课堂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支配、控制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元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而学生在课堂上则是作为教师支配、干预、改造、调控的对象而存在的。这便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现代语境中,随着对学生主体性力量的发掘与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再适用,开始将主体角色赋予学生,出现“以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过,部分教师一改过去绝对权威者面容,想方设法地表达对学生需求、发展状况的关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空间布展等都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以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迅速滑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伴随现代意识的积淀,后现代性从中脱颖而出,对传统和现代语境进行猛烈轰击,主张以多元价值观念理解事物,拒斥“以谁为中心”的讨论,崇尚“去中心化”,关注具体问题的探讨。受此影响,高校思政课堂对“以谁为中心”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转而崇尚“去中心化”的教学理念。

纵观教学理念两次根本性转换,并未真正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共同植根于主客体二分思维方式,皆期盼无限提升自身主体地位,而代价就是对另一方主体性的压抑。思政课不是“硬灌输”课堂,而是师生互动课堂。显然,“以教师为中心”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都不利于打造“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政课堂。另一方面,“去中心化”教学理念虽然让人们跳出“以谁为中心”的漩涡,但贬抑思政课堂中的主体性力量,似乎课堂上不存在具备严格界限的师生身份,而是将目光转向具体问题的深掘,这极易诱使师生陷入无止境的问题争论,忽视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认知能力与方法的习得,无形间给教学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乃至风险。故而,我们有必要重新回到“以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上来,以此为基础打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携手开展思想实践的舞台,它既不应固执追究“以谁为中心”,也不应全然“去中心化”,而应将师生共同置于舞台中央,寻觅与把握师生间的奇妙平衡点。在平衡点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思想上、知识上的优势,保持必要权威性以及课堂主导性,学生要保持必要自主性以及对教师的尊重,共同创设师生彼此尊重、知情意行统一的思想大课。

二、教学内容及其组织

教学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占据核心位置,其是否能得到有效组织是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着力点。纵观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研究情况,相当一部分教师内心潜藏着尽可能多地将时政热点、理论问题、文本素材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的强烈冲动。在冲动驱使下,部分教师无限扩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外延,试图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打造成“无所不包”的“大箩筐”。这便是典型的教学内容泛化现象。

从根本上讲,这一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现代社会中“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影响。“普遍主义”是现代社会中理性概念的实质,它断定现代社会存有普遍适用的原则、规律,认定原则、规律的“唯一性、普遍性”,进而推而广之[3]。受此影响,部分教师依循抽象宽泛原则、规律,模糊甚至降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准入门槛,打破教学内容边界,造成教学内容无序增殖。实际上,以“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去把握现实社会的方式与现实社会的真实本质是矛盾的。众所周知,任何人和事物都拥有独特属性,正是多元差异构成包罗万象的世界。若纯粹以“普遍主义”思维方式观看现实社会,那么,只能感知社会表层现象,而无法真正触碰社会真实面貌。因此,必须摒弃“普遍主义”思维方式,转而坚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遏制教学内容泛化,推动教学内容有序发展。

首先,明确且逐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准入门槛。作为高校思政课依托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完全有能力、有条件组织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准入门槛开展系统性研究,明确准入标准,并依托现有全国性高校思政课备课平台,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准入标准实践平台。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准入标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将问题与建议汇总于准入标准实践平台,结合专家学者的持续性学术研究,推进准入标准发展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教学内容准入门槛。其次,廓清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边界。教师要明确思政课與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间之区别与联系,更要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之关系,建立思政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互配合、促进的教育机制,警惕“耕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最后,保持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发展的开放态度。设置准入门槛与边界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以更高标准筛选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保持开放、创新品格,积极引进富含理论增量的真理内容,呈现充满时代气息的新鲜内容,提供培育批判精神的科学内容,有效提高内容质量。

三、教师队伍及其慎独

教师素养关乎教学组织与推进效果,也是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少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上出现理想信念缺失、师德师风不正现象,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威胁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同时,社会大众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对教师素养提出越来越具体、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系统性规约尤为迫切。我们知道,对教师队伍的规约,无非是外在客观力量与内在主观力量的共同约束。目前,党和国家已从制度体系、舆论文化等方面,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外部约束。但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教师对自身思想世界的内部规约,始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难题。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六个要”素养,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其中,“政治要强”指向教师政治信仰问题,“情怀要深”指向教师真情实感问题,“思维要新”指向教师思维能力问题,“视野要广”指向教师知识广度问题,“自律要严”指向教师纪律意识问题,“人格要正”指向教师品性修养问题。综合观之,“六个要”共同指向教师思想领域中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思想世界的多维度规约提出的具体要求。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贯彻、落实“六个要”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我们知道,教师对自身思想世界的规约实际上就是教师的自我规约。它可分为众人面前的自我管理与独处时的自律即慎独。前者相对容易达成,而后者之实现相对困难。可以说,慎独问题是当下教师自我规约的主要矛盾。所谓慎独,在刘少奇看来,“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5]。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保持慎独以及不断提升慎独能力,就需要:首先,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借此驱散思想迷雾,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其次,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认识教学活动、理解学生群体、推进教学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最后,秉承自我革命精神,在刷新陈旧认知与革除思想弊病中不断超越自我,为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经由持续慎独,高校思政课教师逐渐将“六个要”落实为自身修养,不断趋向于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

四、学生群体及其考察

学生群体是教学的直接对象,其综合素质水平是评判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总体难度”是否得到有效纾解、教学效果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参照系。那么,如何考察学生群体呢?自2018年开始,“0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并迅速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力量。“00后”大学生具备鲜明的独特气质,如“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态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6]。这是对“00后”大学生群体总体轮廓的描绘。为了更为深入地认识“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我们专门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对某省部分高校1 000多位“0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上呈现积极态势,尤其是在理论认知、情感态度、意志品质、行为选择上表现出积极健康面貌,但其中还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比如,近1/10的学生未能明确区分人道主义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别;近1/3的学生对直接参与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隐晦;近1/3的学生表示难以彻底辨明西方普世价值,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表示部分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近1/2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从不阅读;等等。这些数据表明“0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诸多隐忧,其教育亟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任重道远。

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00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所暴露的隐忧,或许是不可多得的突破口,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些特殊的教育机会。就人道主义史观与唯物史观间的区别、西方普世价值的真实本质等问题而言,教师或许可抓住“00后”大学生难以明辨问题实质这一时机,及时释疑解惑,以推进理论兴趣培养与理论水平提升。就志愿服务、经典阅读等问题而言,“00后”大学生并非对此类活动不感兴趣,而是说缺乏适宜实践的形式。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践建议,充分提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经典阅读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此外,“00后”大学生对公私关系、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奋斗与躺平争鸣、元宇宙争论等问题拥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立足自身深厚理论功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上述问题,真正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7]。

五、教学方法及其创新

教学方法支撑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势创新是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又一着力点。有学者系统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发展经验,包括“把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和教师积极探索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探寻适合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方法”[8]。据此推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逐渐朝多元化、时代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代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经由探索实践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我们完全可以此为基础,继续创新。

不过,在推进具体创新之前,我们需回归既往教学实践与研究,追寻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先,教学方法创新要有利于贯彻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是理想教学理念。要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就需创设师生共同在场的问题情境。譬如,教师可将“电车难题”等议题引入课堂,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批判、争鸣中迸发思想火花,促进问题讨论、深化理论认识、引发价值思考。其次,教学方法创新要有利于契合主体能力。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创新,都要能被教师掌握、学生接受,这是创新的底线。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要能促使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教学技能,还要能对学生有所启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创新的要求。再次,教学方法创新要有利于呈现教学内容。借助经典案例引发思考、直接抛出问题引人深思、借由比喻与类比化繁为简、经由历史回溯验证现实等,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辅助教师以更為灵活生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最后,教学方法创新要有利于匹配时代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概念纷至沓来,这预示着现代社会即将进入全新技术形态的数字社会。高校思政课要跟上数字社会更新换代节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的手段和形式,但同时要警惕亦步亦趋,根据自身教学实践需求引进技术手段、呈现形式。总之,高校思政课要在上述原则系统性规约和指引下,切实推进自身教学方法高质量发展。

六、教学话语及其把握

教学话语是面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又一组成部分,是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第3个着力点。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及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可以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存在两种矛盾。就言说方式而言,存在纯理论化与纯生活化之矛盾。一些教师偏重复述教材内容或使用抽象语言解说教材内容;另一些教师偏重悬浮于教学内容之上,喋喋不休地讲述生活故事。其中,纯理论化的言说方式或许能在一定限度上引导部分学生关注教材、关注理论问题,但并未真正掌握理论言说方式的精髓,误以为复杂抽象的语言就等同于理论言说,注定难以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纯生活化的言说方式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但缺乏内生理论含量,背离教学要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想修养提升。就表达形式而言,存在单向灌输与碎片互动之矛盾。一些教师偏好课堂“独舞”——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甚至不喜欢学生打断讲解进程。还有一些教师偏好课堂“群舞”——频繁地将问题抛给学生,随时开启互动。其中,单向灌输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问题,但缺乏必要对话的“硬灌输”难以让学生真正信服;碎片互动或许规避了单向灌输的问题,但碎片化的互动,并不能给学生以系统性启发,甚至会破坏教学完整性。

为了积极化解矛盾,有效把握教学话语,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明晰理论言说与生活例证、理论灌输与双向互动之关系。一方面,积极推进理论言说与生活例证之融通。理论言说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9]。生活例证是以生活故事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过程中认识生活“真善美”,从而提升思想修养与实践能力。教师要牢牢掌握理论言说与生活例证方式,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切换两种言说方式,实现二者相互配合、支撑。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理论灌输与双向互动之嵌合。大学生正處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其理论储备相对薄弱,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不过,这种灌输要讲求技巧,可将理论知识及配套分析范式嵌入到师生双向互动中,在探讨、论辩、批判中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及配套分析范式。

七、教学空间及其布展

教学空间是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有机统一体,不仅包含课堂空间,还包含对课堂空间有影响的部分社会空间,其精心布展是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托。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浮现出“缄默现象”,即:“面对教师的讲授,部分学生保持沉默、冷淡;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沉默、冷淡熟视无睹,教师与学生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式的吊诡关系”[10]。从空间角度讲,不合理的课堂空间布局是产生“缄默现象”的原因之一。这使得师生无法在课堂中进行高质量互动交流,制约教学效果,增加“总体难度”。此外,课堂空间与影响学生成长的社会空间(如家庭、网络、朋辈等空间)难以实现高效互动,亦是增加“总体难度”,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对于课堂空间,社会空间拥有丰富的信息与资源,能为课堂空间提供支持。但事实上,受高校教学章程限制,思政课教学场所一般限定于狭小教室,难以将社会空间的信息与资源(尤其是现场实践)充分引入课堂空间,这就造成了被动性脱节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高校有必要积极支持,推动思政课教学空间的精心布展。针对“缄默现象”,笔者已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缄默现象”的空间隐喻》一文中进行过探索,主要从处理好“上—下”“内—外”“高—低”“远—近”的关系角度,优化课堂空间。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第二个问题,即如何打通课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联结通道。首先,一个共识值得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空间始终以课堂空间为主舞台,而社会空间不可能取代课堂空间,仅是配合课堂空间布展的重要资源。其次,高校要正视社会空间对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主动为思政课走出课堂空间保驾护航。高校思政课是“顶天立地”之课,不仅需要课堂空间中的知识灌输,还需要社会空间中的实践加持。因此,高校不能单纯出于安全等缘故,提升思政课堂进入社会空间的难度,而是要想方设法做好顶层设计,联动多方,化简程序,为师生解除后顾之忧,积极投身到社会大课堂的教学与学习中。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多元化方式推进课堂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融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调研工作,为学生引介适宜的学习对象、资源等,设计合适的活动形式,做好过程管理,形成社会空间助力课堂空间的长效机制。

八、教学资源及其运用

教学资源指的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被教师利用的所有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虚拟仿真内容等。优化配置和积极运用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的又一依托。考察现有教学资源的筹备状况,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资源获取途径单一。教师主要从教材与网络上获取教学资源,而教学资源的整理则依赖教师及有限的集体备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能呈现出多少内容、阐释到什么程度,全凭教师前期备课水平,因此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教学资源呈现形式贫乏。在当下课堂中,源自教材的框架性文字、图片、视频是教学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鲜有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若是忽视资源搭配且长时间不更新课件,必会被时代淘汰,以致损耗学生积极性。三是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有限。整合与共享是提高教学资源筹备与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不过,部分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源过程中,往往奉行“拿来主义”,而鲜有考虑教学资源原有语境与教学语境间的匹配问题。那么,诸多异质性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教学资源,势必会掣肘整合进程。进而言之,由于缺乏前期共识及相应标准,不同教师筹备的教学资源参差不齐,那么,强行推进共享会制造新的不公平,违背共享初衷。

上述问题并非相互独立,其化解需做出系统性思量与努力。一方面,不断解放思想以提高思想境界。教学资源获取不应当局限于网络,教师应当将视野扩展到周遭社会、历史长河等,丰富获取途径。教学资源呈现不应当只局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教师还应当充分吸收现代技术更迭所带来的多元呈现手段(如情景互动、虚拟生活体验等),丰富呈现形式。教师应当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积极为教学资源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以多元方式提高教学资源筹备、运用效率。一是本土开发。教师要主动考察本土风景名胜、文化艺术、典型人物事迹、社会发展成就等,将之转化为教学资源。此外,教师要踊跃支持、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将优秀实践成果吸纳进教学中。二是常规整合。教师要定期进行教材与教辅资源整合互鉴、线上与线下资源整合印证。三是共建共享。高校思政课不仅要以区块链平台形式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如公开课、课件、讲义、视频、文献等)共享,还要不断加强骨干教师定期互访制度,借助访学交流提高教学资源共享与利用效率。

九、教学反思及其推进

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回顾与总体性审视。它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兜底环节,是对“总体难度”纾解成效,教学效果提升水平的阶段性检验。那么,要如何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反思呢?一方面,要明晰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从教学过程层面上讲,教师要通览教学全过程,对教学理念、教师队伍、学生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话语、教学空间、教学资源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审视,从中获取经验教训,为新一轮教学实践提供启示,确保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有所改进和提升。从教学效果层面上讲,教师可以从学生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思维意志、行为表现等维度出发,把握教学效果,发现学生认知盲点、学习诉求,为新一轮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

另一方面,要以教学反思指引教学改革。教学反思不仅承担常态任务,即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审视,还承担临时性特殊任务。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对教学改革创新的反思。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教学改革创新进程。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保障教学改革创新的连续性,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在一些高校,一旦遭遇疫情,部分教师会选择暂时搁置教学改革创新所推行的教学形式,恢复原始教学形式,或许这可规避线上教学带来的难题,但却与改革创新初衷背道而驰。实质上,这是教学改革创新缺乏必要自我反思意识的表现。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复杂变局。而疫情正是冷静反思与检验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发现教学改革成果短板的绝佳机会。若它不能适应线上教学,那么就意味着改革创新方向存在问题,或许直面问题,及早调整策略,才是更好的选择。总之,特殊时期的教学改革创新要有强有力的延续性及直面挑战的勇气,在教学反思监督下,于危机中寻求新发展机会,而不应固守“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的观念。

十、余论:全过程的协同

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难源自教学全过程的“总体难度”。要想有效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理念的转换、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队伍的慎独、学生群体的考察、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话语的把握、教学空间的布展、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反思的推进等方面做出努力。如果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学生群体、教学方法、教学话语、教学空间、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系统的子系统的话,那么,任意子系统的努力都难以真正有效纾解“总体难度”,而是需在化解诸子系统的个性化难题基础上充分发挥诸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才能产生“1+1>2”的聚力效应,从而系统性纾解“总体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4][7][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和教学难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5.

[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5.

[5]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97.

[6]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9]佘双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9-15.

[10]张建晓.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缄默现象”的空间隐喻[J].湖北社会科学,2021(09):146-151.

(责任编辑:姜佳宏)

Systemat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Jianxiao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China)

Abstract:The difficulty in tea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iginates from the “overall difficulty”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reduce the “overall difficul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examine th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team, student group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discourse, teaching space,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other problems,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 th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prudence of teachers team,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group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grasp of teaching discourse, the deployment of teaching space, th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their coordination will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verall difficulty;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idea

[收稿日期]2023-01-15

[基金項目]2021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MLC0004);2001年度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青少年组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2JH032)。

[作者简介]张晓建(1991-),男,浙江瑞安人,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副主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教学效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