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逻辑构成:运用思政课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设计

2023-06-16刘涛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

[摘要]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根本性任务的推进和实现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前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包含理论根基、实践特质、行动品格与价值目标等四维逻辑构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精神。这一精神的理论、实践、行为、价值等四维逻辑内涵紧密联结、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是其自身得以发挥作用和彰显优势的重要机理所在。立足新时代,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向学生讲好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把握思政课所具有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立足和着眼伟大建党精神的四维逻辑构成进行内容方面的设计安排,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坚定对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从而有效推进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党、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逻辑构成;思政课;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087-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14

思政课是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办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围绕切实阐释好党的思想、路线、重要会议精神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而展开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关切中,要把这些重要成果的深刻内涵、逻辑结构、内在关系厘清、讲好。当前,在思政课教学中,伟大建党精神是学生重点把握的一个内容,需要在与有关党的建设、政策制定、自我革命、应对重大危机等知识讲述相结合方面将这一精神讲清、讲明、讲透。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力量源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國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各精神内涵之间层次分明而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而辩证统一,是理论、实践、行为、价值等四维逻辑结合的有机整体。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向学生讲好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把握思政课所具有的思想性和理论性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立足和着眼伟大建党精神的四维逻辑构成进行内容方面的设计安排。全面讲清和讲明、讲深和讲透这一精神的内涵意蕴,使学生对为何要建立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加强党的建设、为何要强化党的治理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始终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理论逻辑: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阐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根基在思政课教学中,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讲述,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理论对于精神生成的重要性,乃至决定性影响。一种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理论的浸润和引领。同样,伟大建党精神也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其理论之根基在于对科学和真理的坚持以及对科学和真理指引下确立的宏伟理想的坚守。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而创立的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广泛践行和充分彰显是其鲜明特征。

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在其诞生之前,世界上的政党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各有各的信仰和追求,在建党上如何进行选择是重要而关键的问题。从实际看,步入近代后,中国以西方政党及其理论为参照也建立过不少与之相类似的政党组织以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但其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其失败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在探索和回答基于中国国情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这一问题上没有找准方向和路子,而试图走西方的道路,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并依靠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改变中国命运、变革中国社会。最后,实践证明,这一建党遵循及其所依靠的指导理论和所追求的目标与中国实际不相符合、与中国文化不相适应。

在陷入困境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亮了中华大地、拨开了重重迷雾,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源。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指引及对其的坚持下,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性的政党,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带领下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与俄国十月革命不同的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对科学理论,即真理的坚持,对正确目标,即理想的坚守,为中国应该和怎样建立一个革命政党找到了答案,成为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底蕴,其锻造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和革命品质。

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根基所在和灵魂所系,不仅为伟大建党精神定性和定型,而且是保证这一精神不褪色、不变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方法。只有铸牢党的根基和灵魂,才能焕发党的生机和永葆党的活力,使党永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立足于此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理论逻辑的必然性。党所坚持和以之为引领的理论和理想的属性及特点,对伟大建党精神及其以这一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人民性特质的践行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何如此强调理论建设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实践逻辑: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展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特质伟大建党精神还是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讲解和分析,还应从实践层面予以深入把握,将对伟大建党精神理论层面的认识转化为实践层面的分析,推进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理论角度与实践角度的有机结合,进而对这一精神作一整体性和系统化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所具有的实践特质主要体现为其所包含的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的内涵层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体现实践特质的精神内涵,是对理论根基层面内涵的实践转化,是伟大建党精神之灵魂的外在显现。具体而言,这一实践转化和外在表现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器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即将真理(理论)和理想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物质力量,充分发挥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探索实践中的强大指引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必然要求其广泛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并以此作为保持自身党性本色和检视自身行为目标的重要尺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武装下的政党的本质规定。反过来,也只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才能真正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将两者付诸实践。即在实践中以真理为指引、以理想为航向来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做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其历程表明,贯穿其中的始终不变的即是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和使命持之以恒的坚持和践行,其集中表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上,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相区别的鲜明特色——为何出发、为了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烙印在中国共产党的肌体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的鲜明标识,即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践行为和活动都以其为立足和归宿。过去的探索实践活动是这样,现在的探索实践活动也是立足于此和围绕于此展开,将来的探索实践活动还将如此。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的接续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光芒才越发灿烂夺目,社会主义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生活才越来越美好。对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着眼于此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实践逻辑的必然性。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历史回溯和比较分析、红色故事的讲述以及对生动的实践探索和伟大的成就与变革的分析,使学生在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以及能力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意涵、现实意义和与其他政党相比所展现的强大优势具有系统、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三、行为逻辑: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品格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广泛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在思政课教学中,还要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能动作用,即行为效能如何产生进行阐述和分析,使学生深刻把握这一精神的行动品格。从行为发生角度看,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品格表现在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的内涵层面上。不怕犧牲和英勇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与实践的行动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庞大军队的围剿、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入,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抑或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人都以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展开了激烈斗争,取得了一次次成功。最后,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得新中国的外部环境更加安全。在革命战争中,正是因为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才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切敌人和困难,这其中有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赴汤蹈火、壮烈牺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不仅充分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而且在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也得到广泛展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开创,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行动品质。在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党和国家曾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压力:资源短缺、技术缺乏、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各种外力干涉。如攻克大庆油田、修筑红旗渠、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亚洲金融危机、抗击洪水、战胜非典、地震中重生、全球金融危机、抗击新冠、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边疆治理与危机、香港止暴制乱、台海问题与危机、尖端技术受制于人等等,都需要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予以应对。正是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与危险。这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广泛践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无论从过去的历史还是当前的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行为表现,是伟大建党精神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反映和写照。中国共产党在克服种种困难挫折中应运而生、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奋斗成长、在战胜重重危难危机中发展壮大,依靠的就是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这一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品格。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立足于此结合历史中的重大决断和现实中的战略创举,尤其是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攻坚克难强而有力的一系列行动表现,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行为逻辑的必然性。此外,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案例对这一行为逻辑加以讨论和比较分析,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政党理念、政党目标和政党行为上真正实现了统一,在这一点上,相较西方政党行为往往与政党目标、政党理念相背离具有进步性和超越性。

四、价值逻辑: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目标伟大建党精神还包含对崇高价值的追求,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实践创造提供价值引领。思政课作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重要培育作用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明伟大建党精神所包含的价值意蕴。就价值或价值性这一具有质的规定性作用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的善而言,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上。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入党人的誓言,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具有的优良品质;不负人民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与西方政党相比,虽然都建立起了相应的政党制度、体制和机制,如组织架构、选举安排、监督管理、人事选拔、责任追究等,但蕴含在它们之间并使它们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却存在根本不同。这一根本不同,概而言之,就是能否做到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或者说能否为党担当和为人民担当,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担当。实践证明,一个具有对党忠诚和为党担当、不负人民和为人民担当品质的政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夺取胜利,获得成功,最后赢得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和广泛支持。相反,如果不能做到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这样的政党就容易丧失斗志、停滞不前乃至倒退,以致在困境和挫折面前败下阵来,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最后难逃亡党的命运。

在革命战争过程中,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都得到了深刻体现和广泛践行。在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与逼迫下,许多共产党战士永葆对党忠诚的精气神,绝不畏惧和退缩,与敌人斗争到底。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受到危害时,同样有许多共产党人宁可牺牲自身的利益,乃至宝贵的生命,也要誓死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这些共产党员的悲壮事迹诠释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的政党本色和政党属性。

革命取得胜利后,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进入到一个和平发展阶段。但保持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的优秀品质以进一步推进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探索和实践,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且贯彻在党的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正是因为坚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目标和归宿,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能破浪前行,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才能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顺利完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能日益变为现实。由此来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仅是对为何建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为何建党的终极之问;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对为何建党之价值追求和目标旨意的深刻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着眼于此通过在课堂上融入红色资源、讲述党史故事,以及在社会实践教育上结合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价值逻辑的必然性,引导他们从价值性这一根本性层面上看待和思考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层意涵,以及对现实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是四维逻辑内涵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共同作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精神。離开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这一理论根基的指导作用,所建立的政党不免流于一般的政党形式,其不仅难有初心、不能担当使命,而且难以形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行动品质,最后党心涣散,背离人民。离开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这一实践特质的依托作用,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就会流于形式,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更难以企及,最后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只能走向反面。离开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这一行动品格的关键作用,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在面对挫折和困难、风险和挑战时将难以经受住考验,更无法推进和实现。离开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这一价值目标的保证作用,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将失去方向,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将失去支撑,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也将失去动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立足和着眼“四维逻辑构成”,就如何融入和讲述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设计安排。从整体性和结构化视角向学生讲清和讲明、讲深和讲透这一精神的实质内涵,使他们正确认识、全面理解和深化践行这一精神,从而对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何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又为何要始终强化党的治理等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做到始终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只有在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和习得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今后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更广泛和更充分地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4],并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21:12;11.

[2]本书编写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80词[M].人民出版社,2016:267.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2022-10.

(责任编辑:刘丽)

Four-dimensional Logic Components: The Content Desig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Relate the Great Spirit of CPCs Foundation

LIU Tao1,2

(1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2 Jiangxi Provinc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of the new era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advancement and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how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people”.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form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00 years ago is a systematic and integral spirit composed of four logical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ction character and value goals. The four-dimensional logical connotations of this spirit, including theory, practice, behavior and value, are closely connected, interacted and dialectically unified, which is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it to play its role and highlight its advantages. Based on the new era, how to teach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to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needs to grasp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make content design and arrangement based on and focusing on the fourdimensional 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 great Party building spiri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This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form a correct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CPC an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o firm up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train more new people for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who are worthy of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  CPC; the great spirit of CPCs foundation; logic compon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tent design

[收稿日期]2023-01-15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PBL教学模式与Seminar相结合的硕士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22-089);江西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概论课讲好‘抗疫所彰显制度优势的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21069)。

[作者简介]刘涛(1984-),男,江西峡江人,博士,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