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内在机理与教学策略

2023-06-16孙明英曾阳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问题导向

孙明英 曾阳

[摘要]思政课教学中呈现出政治性与学理性两者融合的难度,需要厘清两者内涵以及相统一的内在机理。政治性彰显思政课的功能特性,目的指向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学理性则为政治性提供科学支撑,从规律性高度使青年学生获得道德认知,进而转化为道德行动能力。两者统一于道德认知的形成、育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讲道理”的本质属性中。在实践层面落实到师生交往当中,从问题聚焦教学方法改善、教师学术能力提升,以及学生深度参与学习三者合力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学术;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2-0092-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2.015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如何来实现两者的融合,成为困扰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问题。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上起到核心作用。政治性注重思想引领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而学理性则注重理论的创新性和知识的科学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与教育实践路径。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但在教学过程中两者又出现分离的困境。在思政课建设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度政治化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的倾向,反而达不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在现实中存在两者融合的难度,不得不引人深思。在教学实践中,常出现善于思想引导的教师缺乏理论深度,擅长理论解析的教师却不善于思想引导的情况,主要表现出以下两种倾向。

其一,教师注重政治性,课堂呈现过多政策话语和宣传性话语,难以吸引学生投入课程学习。随着教学管理的加强,学生到课率有所保证,但并不代表专注课堂教学。课堂参与率低,抬头率低,吸引力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教学本领不足与恐慌。教师注重把最新的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而在灌输过程中却与以彻底的思想理论来征服学生存在差异,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反应并不积极,教师陷入唱独角戏的境遇。教学中对于党的创新理论要求及时进课堂,教师为了准确的表达,往往按照教材上原话完整地传授,而对其背后的学理难以透彻地加以分析。究其原因,是政策话语变化速度快,学术话语相对滞后,使得教师转化的过程滞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术话语长期以来严重滞后于政治话语[1]。由此形成一种现象,思政课教材编写与国家文件话语表述高度一致。在课堂上,部分思政课教师在宣讲政策文件时,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然而政策变化快,思政课需要承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的任务,这也是造成思政课教师难以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高度融合统一的深层次原因。教师虽然在授课中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却不太注重对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照。脱离学习者自己的学习,不经过学生知识内化,政治引领实际上难以达成。

其二,教师注重学理性阐释,而忽视聚焦现实问题,政治导向不鲜明。阐释过程中过多使用国外的政治理论、经济学理论进行解读,缺乏符合本土政治实践的学理传授给学生,出现理论的解释力与政治实践不相符合的现象,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惑。同时,由于过度的理论化,而缺乏鲜活的实例,无法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教师在注重理论阐释的过程中,有一种将自己陶醉在理论话语体系中的倾向,不能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的构成、发展的走向等问题。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上,教师往往热心于马恩经典理论的讲授,运用生僻的语言,而缺乏能够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中国当下实际,让学生深刻领会的理论转化过程。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彻底的理论,一定是抓住了事物本质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思考和观察社会。理论如何在课堂上讲授,有一个话语转化的过程,理论讲得不透彻,便不能发挥理论武器作用。

显然,课堂是教育场所,并非政治实践场所。要实现两者的统一,需要厘清两者的内涵和现实要求。

二、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内在机理

《教育大辞典》中写到,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从一般意义层面而言,课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呈现的知识内容对维系政治经济结构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所有的课程都呈现出一定的政治性。国外课程论研究者阿普尔(Michael W.Apple)揭示支撑现行体制的意识形态是构成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关键因素[3]。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求在学生心中铸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种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本身包含鲜明的政治导向,根据青年学生认知接受特征,单纯的政治灌输并不会使得青年学生自发地跟党走、听党话,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讲透彻,从而做到真懂真信,从而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

(一)政治性诉求及其内涵

政治性彰显思政课的功能特性,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目标指向时代新人的思想素养和政治素质。课程政治性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使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认同。其一,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认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其二,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体意识,在步入社会的人生道路上自觉承担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思政课本身从课堂教学的层面就蕴含了对学生的规训之意,也可以说是规制。学科课程功能不仅传递学科自身,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人[4]。思政课的政治性,建立在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客观规律之上,政治性不能违背德育规律,思政课不能过度政治化。

对于思政教育的目的,研究者认为思政教育服务于责任的理性,从而发展成更深入理性的生活方式。政治教育远不止于政治和社会科学,根本上涉及对自由民主的核心规范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审查和讨论。政治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的严肃性有一定的信念。但是政治教育并不是灌输性的,灌输性教育与人性化教育截然相反。政治教育与政治参与和认同之间存在相关性。政治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通过课程内容负载实现政治性功能。那么,政治教育需要哪些内容?研究者认为对社会差异的理解、理性和合作思考的能力等都是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价值观教育得到解决。政治性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5]坚持政治性贯穿课程的内容主体,随着不同的时期有所侧重,除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政治性的实现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教育过程,道理讲得透彻,逻辑严密,学生才能信服。

(二)学理性诉求及其内涵

任何知识都存在一个价值问题,早在16世纪培根就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考。学理性体现为教师对于治国理政,以及社会存在状况的认识水平和把握程度。政治性与学理性是互为补充、相互贯通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性为方向保证,学理性为政治性科学支撑[6]。学理性解决学科规训问题,解释思政课所传递知识的构成逻辑。从教育机制来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向学生主体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科学的社会意识内化于大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递过程。社会上存在模糊的认识,有的人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7]。学理性以对政治理论的科学认知为依托,聚焦中国实践来解析政治理论[8]。

政治性的客观依据,需要从社会存在的条件得到说明。学理性则是探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实践的规律性的总结。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又要能够用学术来讲政治,从而做到真信真懂。学理性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政治实际的学术话语体系,做到学科知识本土化。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就要对治理理论作出本土化的阐释,让青年一代掌握中国政治话语,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三)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逻辑

思政课教学以道德认知为基础,每个国家的教育都为自己本国的政治服务,为本国培养人才。那么,我国思政课教学传授的就符合本国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即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获得道德认同感,从而生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去,即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由此,思政课的政治性导向以政治认同为旨归。而政治认同的获得又是在学生深刻理解政治理论的生成、观点、实践表现的基础上才会形成的。政治性的达成依靠于学理性的阐释,政治性规定了课堂中阐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理论,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性体现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整体观照和把握。学理性从规律性的高度说明为什么会是如此的政治实践形态,为什么会是如此的社会实践形态,在深刻理解“为什么”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政治认同,获得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由此可见,政治性与学理性两者统一于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基于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培养需要基础之上的考量。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具有形塑的功能。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讲话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个讲道理的过程,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这就体现了政治要求。培养人才必须符合社会需求,认同社会制度。通过课堂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传递给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塑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导向。因此,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这种教育实践方式本身就把知识传递和知识价值联结了起来,达成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思政课通过课程知识的传授,实现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转变,因此政治性与学理性两者统一于育人价值实现中。

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内化于心的过程。在課堂上用学理讲好中国故事,利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社会巨变的鲜活事实讲述背后的学理,从而防止课堂出现所谓“高级黑”“低级红”现象。只有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后的学理,才能避免出现所谓的学术中立问题,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在当代中国,这种政治信仰的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政治性与学理性互为表里,政治性为表,学理性为内在支撑,两者统一于思政课“讲道理”这一本质属性当中。

三、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策略

政治性与学理性两者统一,最终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落实到师生交往实践当中。真实的课程场景丰富复杂,需要教育智慧,通过一定教学策略来实现两者的统一,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做到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鉴于现实中存在的两者统一面临的困境,结合两者统一的内在机理,从教学方法改善、教师个体教学学术能力提升,以及学生深度学习三者合力实现进行探讨。

(一)聚焦现实问题解析实现政治引导

学生道德认知形成过程,需要教师加以政治引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政治引导,研究者从教学方法上展开探讨。研究者探讨了以专题教学方式来透析学理,把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专题群,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来打造“金课”,从而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素质的双向融合[10]。注重从讲解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上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对于现实问题加以理论阐释,通过教学互动来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教师坚定信仰也体现在现实问题的阐释中,教师的坚定信仰达成对于学生产生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11]。研究者认为理论性的现实传输存在困境,并呼吁“课堂革命”,着力解决学生半信半疑的困惑,从协作学习的方法上探讨了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实践[12]。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格,更是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实践理性,没有实践理性,个人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他们所选择的目标。政治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政治是属于人的社会活动,课程政治性表现为培育学生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认同。因此,空洞的说教课程并不会起到为未来社会提供良好公民的效果。

政治科学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政治现象由于社会原因形成。这种知识仍然存在借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而再加以定义和构建。从认知图示而言,知识在人与环境互动中通过经验积累形成。这就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需求,包括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教学的问题在于把学生的经验不断向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靠拢,结合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调动起学生生活经验。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来制定规律。用充盈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作为课堂案例,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和理解力[13]。

在问题导向中,要防止问题满堂课的现象。在实践中存在泛问题化倾向,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讨论中,而不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来设计好问题,引起学生深思,并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判断。思政课兼有德育性和智育性,其中德育性是其根本属性。道德原理不是专断的,不是晦涩难懂的。我们必须用较为简单的措辞把道德表达成我们的社区生活的条件和力量,以及个体的冲动和习惯[14]。教师聚焦现实问题来深入解释,调动起学生生活经验,如此在现实问题探讨中,结合经典文本分析,生成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和领悟,实现政治性的引导。

(二)深化教师学术研究提升教学学理性

学理性体现政治性的支撑,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是体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践行路径。教学学术能力的目的是能够吸收科研最新成果进入课程,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这样科教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教师学术能力一直是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衡量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学术概念受到重视。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主席博耶提出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给予教学工作应有的地位,并提出教学学术概念[15]。如何提升学术能力服务于教学,需要用好教学团队,推动集体备课、集体攻关,从而提高教师理解课程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来源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授课能力。思政课教学涉及的学科广泛,如何才能做到“知识要广”,也为思政课教师带来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6]。一般情况下,我们强调宏观层面的教学能力,而较少关注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思政学科教学能力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培训。面对学科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教师教学任务及实践工作需要构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体系的教学能力系统[17]。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师将课程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成的职业素质,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指向教学能力提高,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体现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学术体现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学学术服务于教学实践。思政课困境之一就是教师过多讲授政策性文本,而缺乏学术支撑,影响课堂的吸引力。政策文本代表政治話语,需要教师能够将政治话语经过学术研究转化为教学话语。只有教师对于学理有了深厚的把握,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转化为教学话语,实现以学术来讲政治。

思政课需要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中传播正能量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就涉及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与政治信仰形成的过程具有同一性,职业角色认同和发展动机的个体差异与教学能力发展呈现相关[18]。思政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理把握,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身份的认同,以实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育问题首先应从身份加以处理,其次是技能和信息方面。身份指个人的知识和对自己的命名,以及其他人对他们作为特殊的人的认可。身份越来越被视为决定学校和教师如何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19]。为提高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培训,比如“周末理论大讲堂”、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水平有一定效果。但还需要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上进行双向培训,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行动目标和职业愿景,培育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

(三)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培育政治认同

要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最终需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在理论界形成共识,而在课堂实践中却一直是常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善,以及本身教学学术能力的提高,都是为促进学生的理解打基础,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做到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为例,这门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从而实现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高度认同,激发争当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就需要聚焦思政课所需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深度参与。大学生开设思政课程侧重点不同,需要差异化对待。核心素养一词自从编入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标准后,一度成为研究热点。虽然对于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也得到一个共识,即素养超越单纯的知识范畴。知识素养形成的资源与要素,是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有效满足情境需要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习结果角度区别知识与素养,类似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的距离[20]。教师在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知识时,落脚点是学生政治认同的实现。基于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浅表化等问题,教学应指向增进学生的深度理解,通过调动生活经验创造性的理解问题。深度学习强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强调学习过程反思[21]。

如何调动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作为课程的积极决策者,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来建构起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学校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因此课程实践不仅仅是一项纯技术性工作,而是需要激起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思政课教学中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关键能力包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源及其发展的认识能力,要形成这种认识能力,除了教师能在学理上讲清之外,还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课堂的能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评价[22],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摆脱了完全知识输入者的角色,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主体身份,由此一来,教师本身就克服了政策宣讲的弊端。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引入学生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到实践情境中,充分开展讨论,从而总结规律,通过这样深度参与学习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9]秦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5):22-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

[4]吕立杰,李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转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12):56-62.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4-16.

[6]罗红杰,平章起.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辩证张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69-73.

[7]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97.

[8]杨光斌.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9(10):77-97.

[10]谢首军,陈庆庆.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标准与类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42-46.

[11]张澍军.漫谈思政课教师发展中的文化浸润和修养修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2):110-114.

[12]杨增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开放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19(02):77-81.

[13]唐爱民.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基础:逻辑前提、动力支撑与实践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21(03):25-31.

[14]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30.

[15]Ernest L.Boyer.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7:66.

[1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7]王磊,等.教师教学能力系统构成及水平层级模型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06):16-24.

[18]陈时见,周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08):35-39.

[19]Matthew Clarke.The Ethico-politics of Teacher Identity[J].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ory ,2009(02):185-199.

[20]張良.核心素养的生成:以知识观重建为路径[J].教育研究,2019(09):65-70.

[21]郑葳,刘月霞.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教育研究,2018(11):56-60.

[22]周文叶.试论“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框架[J].教育研究,2021(07):150-159.

(责任编辑:王岚)

The Inner Mechanism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the Unity of Political Nature and Academic Rational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UN Mingying1,ZENG Yang2

(1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2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Chin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t is difficult to integrate political nature and academic nat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ir unity. Political nature shows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ointing to the young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Marxist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academic nature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political affairs, and enables young students to obtain moral cognition from the height of regularity, which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the ability of moral action. They are unified in the formation of moral cogn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reasoning”.The unified two aspects are implemented into the practice of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problem-focused teaching method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ability to understand courses, and the deep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Key words:   problem orientation; academic teaching; political identity

[收稿日期]2022-11-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课题“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0-0554)。

[作者简介]孙明英(1979-),女,湖南沅江人,博士,吉首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曾阳(1977-),女,湖南湘潭人,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问题导向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