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院前急救系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干预的临床意义

2023-06-15余梦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电图心功能

余梦云

南京市江宁医院120分站(江苏 南京 2111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由于冠脉血供急剧减少、中断,可能导致心肌细胞严重而持久缺氧、缺血后死亡[1]。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严重憋喘以及心功能急剧下降等,若治疗不及时,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诱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2]。目前,临床治疗AMI主要目的为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濒临死亡心肌,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3]。但由于AMI起病较急、进展急速,抢救效果和急诊抢救时间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在黄金时间内给予患者有效抢救,可显著降低致死率[4]。120院前急救系统是在常规急救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计划性、预见性的新兴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护理流程时效性,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有利于预后。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AMI患者80例,观察评估120院前急救系统应用效果和价值,旨在为更早期干预AMI提供实验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AMI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疗指南[5]中对AMI的诊断标准;均为第一次发病;临床资料齐全;研究项目通过医院伦理审批。排除标准:入院时即被下病危通知书;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肝、肾等功能不全或障碍;语言、听力、认知以及精神等障碍。80例患者按照入院方式进行分组,自行来医院就诊的40例为对照组,由120出诊接回医院的40例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8.33±10.42)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19例、Ⅱ级31例;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1~75岁,平均(57.95±11.03)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20例、Ⅱ级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自行来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参照急诊科常规护理流程配合展开急救,如吸氧、镇静等。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发病后急性期12h内,绝对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h内在床上行肢体活动。常规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治疗以及预后相关知识,指导合理饮食,叮嘱保持良好心态。研究组应用120院前急救系统:①成立干预小组。由120分站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年限>5年)组成120院前急救系统干预小组,参与护理工作前,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参照AMI急诊护理核心文献、护理经验等,制定AMI 120院前急救系统护理干预计划。②构建科学排班方式。基于常规排班,有效融合小组式排班模式,保证患者在任意时间入院,尤其是夜间,都能够与护理干预小组建立护理责任关系,进而获得及时有效抢救。③实施护理计划。出车指导:当分站接到急救中心统一调度电话,立即按呼叫铃,3min内出车,同时V网通回拨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包括病情、流行病学史、详细地址等,必要时电话指导抢救,判断患者意识、有无呼吸、脉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心肺复苏,电话指导心肺复苏要点,寻求最近的体外自动除颤仪(AED),予以抢救,同时根据地点规划最短路线,护士根据询问的病情及流行病学史准备携带的用物及防护措施。现场急救:到达现场,驾驶员快速停稳车辆,担架员拿取担架,医护人员立即携带急救包、心电图机、药箱、AED、简易呼吸器等用物,立即进行全面查体,依据初步检查结果判断病情,同时通过12导心电图开展早期预警评分,按照具体评分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若评分<3分,提示病情相对稳定,立即安排转运;若评分4~7分,病情不稳定,进行密切观察、对症处理后进行转运;若评分>8分,属于高危情况,立即予吸氧、使用镇静剂以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科学合理担抬,转运至担架床,快速平稳转运至救护车。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采集心肌酶血标本等处理,并将10min内做的心电图上传至医院微信胸痛群,院内心内科专家诊断是否为AMI,并指导用药,诊断有无介入治疗指征。如需介入治疗,立即将患者相关病情信息发送到医院,以便尽快启动导管室,在救护车上遵医嘱予心梗一包药(阿司匹林300mg和替格瑞洛180mg),低分子肝素钠等用药,实施预谈话,与家属签订介入治疗同意书。当救护车到达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绕行急诊,直接到达导管室。若送至其他医院则通过IPad上传至目标医院,做好充分应对意外状况准备,对于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1.3 观察指标抢救成功率: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判定标准:患者剧烈胸痛、心悸憋喘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恢复正常。统计记录两组分诊时间、就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以及病情确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功能状况:于干预前,出院时,使用心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14,P=0.048),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n=40,n(%)]

2.2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研究组分诊、就诊至心电图检查以及病情确诊和急诊停留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43),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0,n(%)]

2.4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状况比较干预前两组LVEDD、LVESD和LVEF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研究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心功能状况比较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造成AMI发生的病理基础[6-7]。而饱餐、重体力活动以及情绪过度激动等诸多因素均可能诱发AMI。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近年来AMI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死亡率也不断增加。研究指出[9],AMI患者经及时规范的溶栓、介入等治疗,通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但由于大部分AMI患者不知自身所患疾病严重性,未能及时到医院治疗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AMI患者,需采取必要干预措施为治疗赢取最佳时机。

常规护理模式下,在AMI患者入院后通常是按照急诊科护理常规配合医生开展抢救,由于护理流程过于机械化、护理措施较为单一等,造成护理疏漏、操作不当,进而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间,抢救成功率低下[10]。本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120院前急救系统可提高AMI患者抢救成功率。AMI患者实施溶栓、介入等治疗存在严格时间窗,抢救是否及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11]。120院前急救系统,可实现早识别、早干预,通过对护理流程、措施等进行优化和改进,可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保证抢救有序高效开展,节约转运、救治时间,实现尽早有效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包括出诊、现场急救以及安全转运、途中监护等多个环节,充分利用120院前急救系统全面性、整体性以及连续性等优势,如利用转运途中时间与医生交流沟通,说明患者情况并共同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缩短分诊、就诊至心电图检查以及病情确诊时间。同时,120院前急救系统能够使患者在整个救治期间获得细致、连续以及高效的护理服务,有效规避并发症风险,避免处理不及时诱发并发症。本组结果显示,出院时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120院前急救系统可提升AMI患者预后质量,救治效果、预后结局和AMI患者实际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等直接相关[12]。

综上所述,在AMI患者中应用120院前急救系统,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心功能恢复,因此,120院前急救系统可在AMI患者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电图心功能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