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长沙的区域试验

2023-06-15李雄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越夏鲜草株高

李雄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 410131)

紫花苜蓿(拉丁名:Medicago sativa)是多年生豆科植物,生物固氮能力强,草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在我国已有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由于我国原有紫花苜蓿品种均属温带品种,喜温带半干旱性气候,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0℃~25℃,抗热性差,尤其不耐高温高湿气候,在长江以南越夏率很低,越夏株入秋后恢复生长的能力也很差。近年来,国外部分抗热性强、生长旺盛、产草量高的紫花苜蓿品种被逐步引入我国,国内耐热品种的育种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都给我国南方发展紫花苜蓿种植带来了希望。本次参试的紫花苜蓿品种均为国外引进品种,秋眠级在6~9 级,可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通过本次试验,将对各参试品种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得出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泉塘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试验基地,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处北纬28°21′,东经113°05′,海拔80 m,年平均气温17℃~17.5℃,绝对高温43℃,绝对低温-7℃,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1600 mm,雨量多集中在4~6月,占全年的60%~6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低温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7~9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冬季天气严寒,冰冻霜冻现状较严重,有霜期达到80~180 天,出现冰冻的天气有30~40 天。土壤为第四季红壤,土壤的特点为旱、酸、瘦、板、结、浊,保水保肥性能差,pH 值5~6.5。

1.2 试验材料

WL-612(秋眠级9)、WL-525(丸衣,秋眠级8)、WL-414(丸衣,秋眠级6)、BSTF-001(秋眠级8)、BSTF-002(秋眠级6),均来自湖南中闵思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田间试验设计和管理

试验地共设15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8 m2,重复3 次,随机区组排列。播种前将土地整理成2 m×4 m 的畦(小区),畦高15 cm,每小区用2.5 kg 粉碎的菜籽饼作基肥,翻入土内。2020年9月17日播种,浅沟条播,行距30 cm,播种量每小区12 g,以米糠拌种,播后米糠覆盖。每次割草测产后进行追肥,在生育期内中耕除草,适时浇灌。

1.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①鲜草产量测定。每一次刈割均在紫花苜蓿现蕾期,2021年刈割5 次(4月18日、6月2日、7月2日、7月26日、11月7日),2022年刈割4 次(4月19日、5月24日、7月4日、8月2日),刈割时留茬5cm,每次刈割前测定鲜草产量,测定方法为:于各小区中部长势中等部位随机框出200 cm×100 cm小块,刈割小块内的紫花苜蓿并称重,各茬产量之和即为年鲜草产量。

②自然株高测定。株高在刈割前测定,随机选取各小区中部有代表性的植株10 株,每次均测量这10 株的高度,取平均值。每个品种的株高为其3个小区株高结果的平均值。

③越夏率观测。2021年7月2日,定点定位观测5 个品种3 个重复各10 丛的成活数;2021年11月7日,越夏后再次观测10 丛的成活数。

1.3.3 试验数据的软件支持及试验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的基本处理在Excel 2003 下完成,将种生长速度快于秋眠性强的品种,但本试验并未体现出这一点。此试验结果表明,半秋眠性品种与非秋眠性品种在长沙及气候相似地区的鲜草产量无差别。

表1 2021年五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鲜草产量单位:㎏/㎡

表2 2022年五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鲜草产量单位:㎏/㎡

2.2 紫花苜蓿的自然株高

表3、表4 分别是2021年和2022年紫花苜蓿各品种的自然株高。分析显示:2021年各品种间株高差异不显著(P<0.05);2022年WL-612 与其他品种间株高差异显著(P<0.05),其余品种株高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两年的株高数据,WL-612 表现出株高较高,发育较快的特点。各品种第2年的株高明显高于第1年,这表明五个品种在第1年的生长发育并不充分。

表3 2021年五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自然株高单位:㎝

表4 2022年5 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自然株高单位:㎝

2.3 紫花苜蓿的越夏率

由表5 可知,2021年五个品种在长沙地区的越夏表现不理想,最高为73.3%,最低只有56.7%。分析表明:各品种间越夏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秋眠级数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并不引起抗热性的本质变化。

表5 2021年五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夏率

2022年五个品种均安全越夏,越夏成活率均处理的数据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

表1、表2 分别列出2021年和2022年五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鲜草产量。经分析,各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一般认为,秋眠性弱的品为100%。这说明,五个品种在生长的第2年后均可抗38 度高温,即可在长沙地区通常的气候条件下安全越夏。

2.4 长势及其抗性

五个品种在长沙地区春季生长良好,夏季长势不旺,由于7月和8月生长衰落,杂草特别容易入侵,田间管理工作量大,尤其是除杂草。五个品种在长沙地区能安全越冬但冬季生长量也不大,其主要产草季节为4~6月。通过观察发现根瘤不发达,这是生长不够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有虫害,但威胁不大。WL-525(丸衣)、WL-414(丸衣)、BSTF-001、BSTF-002 在长沙地区只开花不结籽。

3 结论

五个紫花苜蓿新品种在长沙及类似气候区,在种植第2年后能够安全越夏,且秋眠级在6~9 级间品种的耐热性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通过应用弱秋眠至非秋眠性的紫花苜蓿新品种,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南方地区苜蓿生产的越夏问题。五个品种鲜草产量相当于我国华北地区的一般水平,考虑到紫花苜蓿的高产期在种植后的第3年度始形成,可以认为,在选用秋眠性弱至非秋眠性的品种,长沙及类似气候区适宜发展苜蓿生产。五个参试品种在长沙的生长发育表现遵从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春季迅速,盛夏休眠,秋季较慢,冬季缓慢。参试的五个品种在长沙地区未发现严重病虫害,能适应弱酸性土壤。□

猜你喜欢

越夏鲜草株高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