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

2023-06-15龚维斌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村民党组织

龚维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其中,乡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治理,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思想,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吸引和留住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基础上,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有效开展乡村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强化村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党支部队伍。要注重从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力量中发展党员,强化流动党员、青年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设岗定责等方式,发展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农村党员定期开展集中培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强化对村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预防和惩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

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借鉴和发挥现代社会治理有效经验的科学体系,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成功实践,取得积极成效。当前,要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体、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大治理格局。不断扩大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畅通和规范村民利益表达、利益协调、权益维护通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建设平安和谐乡村。

三、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效能。基本公共服务搞得好有利于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乡村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干群关系、社会关系和谐。要按照常住人口规划布局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做好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收入、基本生活保障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势资源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村未成年人保护,关心关爱农村特殊群体。

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目标,还是有效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体现着文化,反映着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调节着社会关系。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这场被称为“村BA”的篮球赛,网络直播观看量数小时内突破千万人次,瞬间成为“现象级”赛事,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值得总结和推广。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陋习。

■ 朱慧玲/摄

五、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村民无序建设住房、垃圾乱倒乱堆、污水横流、水源污染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变化,农村村庄、社区和住房建设更有规划,多数地方垃圾实现集中清运处理,“厕所革命”积极推进,污染处理得到重视,河湖治理取得重要进展。不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持续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有序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治理好农村生活污水,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村民党组织
公共服务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