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阳:国际面食之都

2023-06-15陈小玮

新西部 2023年1期
关键词:汇通臊子面食

陈小玮

咸阳地处天府之国关中的中部,土地肥沃,是小麦的优生区。小麦革命性地完成了从粒食到粉食的转变后,一捧面就被咸阳人玩出了千百花样。

周一中午。结束了上午的采访赶到福园巷子,恰好是中午饭点。

中式牌楼的入口,夹在西式外立面建筑间,给人以中西合璧的感觉。

福园戏楼是整个街区的中心。戏台下能晒到不多见的冬日暖阳,几乎每张桌子都坐着吃饭的人。戏台两侧及斜对面有四家茶楼。等餐的时候,看见茶楼的伙计开始给空了的桌子换深咖色的桌布,餐桌立马摇身变为茶桌。喝茶的人吃着茶点,喝着茶,聊着天,似乎全然不受此起彼伏疫情的影响与干扰。

“福园巷子是双环形特色商业步行街。”福园巷子田秀云经理介绍道,整个项目占地40亩, 将近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划分为传统美食体验区、休闲娱乐网红打卡区、年轻时尚体验区、非遗产品制作区、传统商业区以及儿童游乐区。来福园巷子既能品尝美食,又能感受咸阳深厚的文化底蕴 。

面食汇聚之地

福园巷子的改造从2017年开始。此前,这里是一个以商务接待为主的高端餐饮项目,整个建筑群的风格都是西式的。为了更接地气,也为了凸显咸阳古都文化底蕴,项目方首先从西街改造起,然后是东街,最后是整个广场,先后进行了四期改造,目前提升改造还在进行中。

东街是福园巷子中最具特色的一条街道。窄窄的青石街道上空,是高高挑起的竹编灯笼串,以及长长下垂的布幌子,两边耸立着木楼,营造出一条极具关中风情的“民国街”。由于出镜率高,散发着特别的吸引力。另外,还有条海派都市风的“民国街”,是酒吧、咖啡馆的聚集地。

然而,一个美食街区的成功,主要还要靠味道来证明,吸引回头客才是王道。

福园巷子的美食体验区入驻了130余家美食商户,仅面食就有100多种。每天吃三种,一个月都不会重样。笔者沿东西巷子走马观花了一圈,单是面条就有biangbiang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驴蹄子面、拨刀面、兴平秦刀剁面、红豆面、刀削面、剪刀面、蘸水面、摆汤面、蒜蘸面、扯面、干拌面……几乎就是一个面条聚集地。其他面食还有泡馍、包子、饺子、饸饹等。

到咸阳一定要尝一碗地道的biangbiang面,那是一个高度集中了咸阳文化符号的面条。这款面条现在已火到了国外。

“biangbiang面”的“biang”,是一个方言词汇,电脑打不出来,故只能用拼音标注。百度百科介绍整个字简体笔画有42划,繁体更是多达57划。关于整个字的写法,专门有一个歌谣,以帮助记忆其写法: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着车车逛咸阳。

关于“biangbiang面”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用渭河水和面而得名,过去称渭河为biangbiang河;還有一种说法是因其在制作的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之声拟音而得。

文化人对“biang”字有不同的解释。

陕西师范大学著名语言学家郭芹纳先生在其著作《陕西方言漫谈》中写到,陕西的“biangbiang面”,就是“饼饼面”。在中国古代,面食都叫作“饼”。陕西人爱用叠音,如“饦饦馍”“棍棍面”等,“饼饼面”与这些词属于同一类型,“饼饼面”说快了,就转音成了“biangbiang 面”。此外,郭先生进一步的研究是,客家、江西和闽东等地方言中,“饼”仍读作“biang”,以旁证其观点。

咸阳图书馆馆长梁澄清先生认为,追根溯源不能只从古文献中找,还要深入民俗生活。在关中人的口语中,如果说一个人厚道内敛,不急不躁,具有包容忍耐的性格,就叫“biang”,这和“饼”扯不上关系。他认为,“biang”是一个特定区域民俗心理的文化符号,人们喜欢这个字代表的意思,于是拿这个字来命名了这款极具特色的面。

“biangbiang面”这个“biang”字字形的形成也有两种传说。

一说“biang”字成型始于秦始皇。据说秦朝时咸阳街头常有一位老翁推着车沿街卖biangbiang面,秦始皇有一日吃厌了山珍海味,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毫无食欲,大臣们便开始到处替他找好吃的。一位大臣发现了这家生意红火的面摊,买了一碗呈上。秦始皇吃完询问道:“何物如此美味?”大臣答:“biangbiang面。”始皇觉得既已成为御用食物,就赐了一个极复杂的字形。

另一个传说是,在唐朝,有一个穷秀才赴京(今西安)赶考。路过咸阳一家面馆,听见“biangbiang”声不绝于耳,进去见大师傅拎过一块面团,扯住两头在面板上biang、biang摔打几下即成一根长面条,扔进锅里后,他拿一个事先已放好调料、铺有豆芽等菜蔬的大海碗,将煮好的面条捞出即可上桌。看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肚子正饥的秀才也要了一碗,吃完才发现没钱结账。秀才想赊账,店家不同意,于是就问店家这面何名?店家答“biangbiang面”。秀才又问“biang”字咋写?店家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秀才和店家商量,说如果他把这个字写出来了,能否免其饭钱?店家也想看看秀才怎么无中生有出一个拟音字,便同意了。秀才念念有词地唱着前文提到的歌谣,一边生造出了繁复无比的“biang”字。

福园巷子东街有一家面馆,只卖搓搓。

搓搓是一种流行于兴平、旬邑一带的面条,因面条是双手搓出来的而得名。这款面需用盐水和出软硬适中的面团,醒发好后,擀成一指厚的面饼,再切成小拇指细的条,然后在案板上用双手将每一根面均匀地搓成筷子头粗细的长条。搓搓可油泼,可用臊子干拌,其特点是劲道、有嚼头。搓搓煮熟捞到碗里看,与拉条子相似,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搓一个是拉,制作工艺不同,更关键的区别在于,搓搓醒面时不刷油。

咸阳市区最有特色的面,应该是老街里的箸头面。“箸”即筷子,因面条的粗细跟筷子头一样,故得此名。箸头面又称“香棍面”,其实就是油泼棍棍面。

1981年,在咸阳的北大街上,肖家箸头面开业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一个普通的面馆逐渐成为了咸阳的老字号。

相传油泼面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时期称为“汤饼”,隋唐时期称为“长寿面”,宋元时期称为“水滑面”,明清以后改称为“箸头面”。

把面剂搓成长条,再用两手将面条提起,用力一扯,在案板上“啪”地弹出一记脆响,随即双臂张开扯面,两手交替弯折面条不断抻扯,如此反复几次,即成若筷子粗细的“箸头面”。箸头面的吃法比较多,可以拌炸酱,浇臊子。当然,最正宗的吃法就是油泼:师傅在煮面的时候会放上一把青菜,煮好后一同捞在碗中,绿白相间的面条上撒上盐和辣椒粉,热油猛地浇上,刺啦一声就可以上桌了。箸头面光滑筋道,柔韧耐嚼,讲究的是端上桌,油泼辣子还冒着泡才是正宗的。

福园巷子也有一家卖箸头面的,但和延安沾沾联姻了。沾沾是属于延安的地方特色小吃,类似于冷锅串串,延安大街小巷,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6万多平方米的一个项目,不可能全部做成美食,更不可能全部做成咸阳美食或陕西美食,也要引入其他地方的美食。2020年,福园巷子开始打造茶文化,有懒汉茶社、老茶楼等四家。2021年疫情好转的时候,老茶楼光室外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6万元。茶文化的引入,为休闲打下了基础,也延长了客人在福园巷子停留的时间。

福园巷子运营三年多来,先后荣获“省级示范步行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咸阳夜市汇通面

咸阳秦都区最有名的面是以地名命名的“汇通面”,其实就是手擀干拌臊子面。据说汇通面是亚洲最大的面摊夜市,是很多咸阳人去宵夜的地方。

汇通面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生”在闹市、“长”在闹市的“90后”。扎根咸阳,自成一派,成为咸阳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坐标”。

汇通面名字的由来,藏着一段历史。

匯通大厦边上有大工厂,工人下夜班后需要就餐,时间集中,人员数量大,附近餐饮店难以满足其需求。最初有几个下岗工人在这儿摆起了面摊,售卖价廉物美的干拌臊子面,于是,就渐渐形成了现今统一的“干拌臊子面”的经营模式。汇通面和臊子面类似,是手擀面,但又不同于臊子面,重料少汤,嚼起来既韧又筋。

每天下午6时,经营户们开着电动三轮车,拉上锅灶器具,到汇通夜市集结。统一规划的一排排面摊,做面师傅站在中间,三面环绕着餐桌,后方是煮面的大锅。 吃面的人围坐在餐桌旁,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方便快捷。

做面师傅把面和青菜一起煮好,沥水捞在不锈钢瓢中,再把土豆、胡萝卜臊子以及肉臊子、辣椒油各舀一勺,几下搅拌后,面变得红彤彤、油汪汪,撒上一把长段韭菜,一碗香喷喷的汇通面就出档了。

二十余年固定的56家汇通面摊,成就了大名鼎鼎的汇通夜市,汇通面也成为咸阳最知名的网红小吃。

2021年5月,汇通夜市进行改造。在大量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的基础上,秦都区最终确定在整体风格上突出秦文化,以红色、黑色为主色调,展示秦都咸阳独特的文化底蕴。

两个月后,汇通夜市重新亮相。摊主还是那56个人,摊位依旧露天,面还是以前的味道,价格也还是大碗9元、小碗8元。改造后的汇通夜市多了几分古风,新的汇通夜市整体仿秦汉风貌,汇通大厦外立面、亮化工程、地面绿化、餐车桌椅和门头牌匾等都焕然一新。一排排红灯笼挂在摊位牌匾两侧,古色古香。面摊师傅们统一着装,男士戴帽子,女士包头巾,服饰打扮颇具秦汉风格。每个摊位都有不同的旌旗,“食人间烟火、品秦都味道”“面贯九州、通吃天下”,鲜活的文案给了汇通夜市暖人的温度和烟火气。

“改造后,汇通夜市生意每晚都和春节期间差不多,能卖上万碗面!”汇通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宋团兴说。

咸阳风味面条看过来

咸阳辖三区二市九县,各有代表性面条品类。

杨凌蘸水面

在杨凌吃蘸水面,当老板问“吃几根”时,可别惊讶。

“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说的就是蘸水面,也叫软面、裤带面、过水面,是杨凌的一款特色面食。

蘸水面因流传于后稷的诞生地——杨陵而闻名,称之为杨凌蘸水面。第一次在杨凌吃蘸水面,是因为一次采访,中午饭点推迟到了3点,那一顿蘸水面尤感美味。

相传唐贞观盛世,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杨凌邰城农妇李王氏夫妇拌嘴,生气之余,和面造饭。面硬加水,水多面软,愈加面,面愈硬。如此反复,手揉数遍。面和的劲道而无力擀开,只好连撕带扯,面条宽而长,形似裤带,下锅久煮,熟而白筋。农妇又调制了一碗汤汁拌面。其夫吃,因面无法在碗内搅拌,无奈只好蘸汤汁吃,吃后连说“嫽”!当地农家效仿食之,其味甚美。后传入京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微服品尝,赞不绝口,赐书“蘸水裤带面”。

蘸水面讲究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野菜、灰灰菜,总之要具有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面是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约1.5-3米,厚2-3毫米,白白地盘绕于青绿之中。每人面前搁上一只大碗,碗内是沾汁,微酸略辣。面条用盆端上来,热气腾腾。食客从盆中夹出面条,先蘸沾汁,再送入口中开咥。正宗的杨凌蘸水面,必须做到面条筋而不硬,汤汁油而不腻,蘸吃多次且味道依旧。

2009年3月,杨凌蘸水面制作技艺被列入杨陵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4月15日,杨凌蘸水面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把杨凌蘸水面作为宣传城市形象、促进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制定颁布地方标准、规范整顿本地市场、拟定品牌发展战略等工作,使杨凌蘸水面成为家喻户晓的杨凌城市名片。此外,通过每年举办杨凌蘸水面厨艺大赛、蘸水面品鉴活动、蘸水面征文大赛、小麦文化节等活动,赋予了杨凌蘸水面更多文化内涵。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杨凌蘸水面”品牌,杨陵区出台了相关文件,计划与杨陵区文投公司合作,2021年高标准建成品牌旗舰店100家,到2023年,实现年营业收入6亿元,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

武功旗花面

旗花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许多农家妇女作为待客的“硬菜”。

武功老县城旗花面老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人李永辉介绍说,旗花面制作讲究七个字,即:“汪、煎、清、稀、细、软、长”。旗花面的特点突出,以鸡汤味鲜、臊菜色艳、醋味喷香提神,黄色菜油浮汤一层,面条薄、光、筋。

“旗花面”原名“七花面”,以鸡蛋花、葱花、菜油花、黄花、笋丝、海带片、鸡肉丝炒成辅料覆于汤上,再加上各种调料,保持味清、面软、汤煎、醋酸。后因所用的鸡蛋花、海带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菱花形或三角形,故而也叫 “旗花面”。

关于旗花面的一段传说是,明孝宗正宫娘娘得了一场怪病,茶饭不思,众太医束手无策。恰巧宫中有位厨师,农家出身,知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肉食过剩所致,于是便在鸡汤内下了几根手工面条,再伴有臊子、葱花、姜丝、鸡蛋饼等调味,以陈年老醋出头。娘娘连吃几碗,皇帝听闻大喜,亲口品尝,边吃边赞。明孝宗看到碗内色彩分明,挑起面条形如小旗,放进碗内状似花朵,遂起名旗花面,列为宫廷御饭。武功人康海是明弘治年间钦点的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他喜食面条,让厨师学会做旗花面。他被罢官回武功,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

旗花面鸡汤味鲜清亮,臊子色艳形美,醋味烹香提神,选上等麦子磨成精粉,面要和硬,揉到一定程度,擀薄,要求光而柔韧,面要切的细如线条,讲究“薄、精、光”。黄色菜油汤一层,俗称“一口吹不透”,油多而不腻。汤热而不烫口,面量少则一筷头,要求“煎、稀、汪”。做旗花面的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厨师要功夫到家,手艺精巧,方能做出美味可口的旗花面来。

乾州驴蹄子面

驴蹄子面因面的形状像驴蹄而得名。

一碗地道的乾县驴蹄子是这样做出来的:用关中本地小麦磨的面粉和面,面粉加盐水,要和得硬一点。和好的面搓成半寸粗的長圆条,铁锅将水烧开。把长擀杖架在锅边,支上小案板,用刀切面。边切边煮,边煮边切。切好煮熟的面,形状呈月牙形状,看起来就像是驴蹄子踩在地上的印记一样,所以叫做驴蹄子面。关中地区的小麦产的面粉筋度较高,面下锅久煮不烂,十分劲道,吃起来就像再嚼驴蹄筋,所以叫做驴蹄子面。

相传在唐朝年间,女皇武则天初训奉天(今乾县)视察陵园建设,返回时遇到下雨,到一农家躲雨。农妇得知皇上大驾光临,便取出家中最好的食材白面、荞面、鸡蛋和新鲜蔬菜。白面加盐和面,荞麦面加荞灰碱制成烫面,白面做皮,荞面夹心,因有荞麦面,难以擀薄,所以用刀切成条,水煮出锅,放上葱花、佐料,煎油一泼,再加上臊子。女皇食后赞不绝口,让随从前去问农妇面的名字。农户家的驴好像闻到面香,嗷嗷大叫,将蹄子跨上了槽。主人上前制止,喝道:驴,蹄子!随从听后回复武则天面叫驴蹄子。武则天称赞说:驴蹄子!怪不得如此劲道。

驴蹄子面还有一称呼叫懒人面,因为和好面,稍饧,即可切片下锅煮,不像手工擀面那样费时费事,不擅长面食制作的小白,也能学会。

礼泉烙面

2008年,袁家村的旅游项目刚启动时记者去采访,在村主任家第一次吃烙面。

礼泉烙面,是礼泉县的传统风味小吃。传说曾是昭陵民工的食品,用开水泡了便可以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烙面的历史悠久。据考此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具有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久居关中平原的数万军士,背负着烙面开进河南,打败了商纣王,开辟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李世民一次来到九嵕山下视察,地方官员特地请他吃了烙面,并受到夸赞,于是烙面得以流行。

礼泉人普遍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请客吃饭,都是早汤午席,早汤就是烙面。烙面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ǎo)”,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吃法或是将猪肉汤加水烧开,另加调料和荤油,再把葱、蒜苗或白菜心切碎入锅,淋上香油,将切好的烙面放入汤碗内浇食,俗称油汤烙面;或在油汤中调入油泼辣椒浇食,俗称辣汤烙面。

烙面最早兴盛于礼泉北部山区,早年间烙面并不是平常就能吃到的,由于粮食紧缺,烙面成为礼泉人过年时才能享用的奢侈美食。当地童谣云:“弄啥好?过年好!过年买糖带买炮,烙面挂面能吃饱!”

礼泉北牌劙面

北牌地处礼泉县北部山区。此地山林秀茂,人杰地灵,民风淳厚。久负盛名的面食佳品北牌劙面正是起源于此处。此处诞生的劙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遐迩。

北牌劙面的“劙”字一般初到此地的人不敢轻易把这个字念出口,需要百度后才敢放心大胆说“lí”,与范蠡的“蠡”读音相同,比“蠡”多了一个立刀旁。劙面中的“劙”,意为切、割,劙面就是切面的意思,北牌劙面的灵魂就在于这个切上。

相传盛唐时大唐王朝宰相徐懋功,奉旨为唐太宗李世民踏觅墓穴宝地。一日途经北牌,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巧遇铁扁担、王杠子二位侠士,随邀至家中行贵客之礼。其母以当地特有的劙面招待一行数人。徐懋功等人品尝后,赞不绝口,称之为绝世佳品,此后北牌劙面名声大噪。至今五凤山一带仍保留着用劙面招待官员和贵客的习俗。

泾阳拨刀面

拨刀面,也叫刀拨面、拨刀子,和陕西的削筋面、驴蹄子面较相似,拨面刀做出来的面爽滑柔软,却又筋道好吃!

拨刀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刀一刀一刀连切带拨做出来的面条,观赏性很强,在西北各地都有这样的吃法,面条劲道爽滑,吃起来带劲过瘾。拨刀面就像刀削面、裤带面、拉条子、手擀面一样,指的是一种面粉的加工方式,可做成油泼、炸酱、臊子等各式各样的口味。小的时候在爷爷家,冬天通常是煮连锅拨刀面吃,图的是热乎。

三原疙瘩面

陕西方言中形容一团东西缠绕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三原疙瘩面是因为煮熟的面条细如龙须,丝丝缕缕拥簇成团,形似锦龙盘绕,宛如花蕾而得名。

这种面独特之处在于刀工。好多人都认为面是拉出来的,其实是切出来的,非常考验刀工。由于面条盘成疙瘩,显示着与其他面条不同的考究状,流传不衰,常被三原人用来招待贵宾。

疙瘩面的另一个名字叫“一面三吃”。端上来的碗里搁着三疙瘩面团,另有臊子、辣椒油、酸汤三样配料。食面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吃面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在碗中抖散、搅拌,用筷子挑起面,臊子全粘在面条上,碗底不留肉沫。干吃,将一疙瘩面放在碗里拌上三分之一臊子,适量辣椒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吃起来臊子烂而不碎,面条厚薄均匀,入口回味无穷。据说当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每次回故乡,都以吃碗疙瘩面为快事,在民间一直传为趣谈。

永寿涎水面

涎水面是永寿的传统面食,吃法是“只吃面,不喝汤”。当地人家过红白喜事时,除了过事当天正席外,前后几天的主要饭食便是涎水面。

永寿是中国“寿”文化发源地,皇家避暑的后花园。永寿古属豳国,周代发源地。涎水面相传为周文王所创,又叫和气面,主要流行于永寿、乾县地区。周文王曾被囚禁于此,获释后,乡亲们拿肉、菜来看望他,文王将所有的肉、菜做成了一锅鲜美臊子汤,为了使数万部族都能尝到臊子汤,规定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继续下面,故称涎水面,取和气团结之意,一直延续三千年。

永寿当地人家过事必吃涎水面。涎水面制作臊子汤很重要,土豆切丁,黄花菜切段,豆腐油炸后切条,鸡蛋摊成薄饼切菱形块备用。将花椒、切好的姜、葱一起爆炒,放入土豆丁、西红柿翻炒出味,加入豆腐条、黄花菜,再放适量辣椒油,倒入肉汤烧开,把备好的鸡蛋饼、韭菜撒在上面,最后适量加盐,用味精、鸡精提鲜,臊子汤就做好了。

有位朋友坐乡村的流水席吃涎水面,说初吃像岐山臊子面,细品起来,却有较大不同,尤其是涎水面的酸味、辣味,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调。现在的涎水面是已经进化了的,臊子汤不再重复利用,吃者不必顾虑会吃到别人的口水。

彬州御面

咸阳彬州御面可谓历史悠久,食之让人胃口大开。

彬州御面因其做法称“淤面”,因其色泽也称“玉面”。在彬州的大小饭馆中,都有这道陪伴彬州人长长久久的面食,相传是周太王古公亶父深居豳时,他的夫人姜女精心研制发明的美食。

御面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上乘的一级面粉取自彬州本地,手腕用力,反复揉捏,制成面团,面团放入清水当中用力挤压,直至盆水变清,面筋挤出。洗出后,面水不可浪费,只需罗网沉淀,静置一夜后,舀掉上层清水,把下层粉浆均匀翻搅,小火慢熬,成团状。开始揉搓小块,上蒸笼熏蒸,50分钟后,用饸饹床子轧制成粉条样。时下,若年轻人喜欢吃片状御面,也可用大刀将细长条切成细片状。切好盛入青花瓷碗中,加入面筋,配以蒜末、姜末、油辣椒、香醋、咸盐、十三香,均匀搅拌,使每条每片御面都淋上灵魂料汁,可谓酸辣爽口,回味无穷,更是夏天清凉的标配。

长武血条汤

长武县位于陕西西端,甘陕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陕西段的最后一驿,是西兰路的入陕第一站。

长武血条汤是别处没有的特色吃食,外地人都叫其“血面”,因为血条是用面粉与鲜猪血或鸡血拌匀,手擀或用压面机加工成细面条,蒸熟切短,拌上清油晒干储存。食用时,把干血条放进滚水锅内(骨汤、肉汤更佳),煎煮5-10分钟,然后放进大油,加入豆腐、木耳、黄花制作的臊子,再调入油泼辣子等,起锅时撒上香菜、葱花,一碗香喷喷的血条汤就做成了,就着热腾腾的馒头,任谁都难抵其色香味的诱惑。

长武血条汤自隋末唐初以来,长期流传于县域境内及周边地区,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如今这种饭食是长武县待客最隆重的规格,只用于大型的红白喜事,平时在街上绝少有卖的。

面食大会持续发力

咸阳面食历史之悠久、品种之多样、形态之丰富、面食之鼎盛、文化之深厚,堪称冠绝九州,故而有“食在中国,面在陕西,魂在咸阳”之说。

咸阳面食大会从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了三期。2019年11月3日,以“陕西面食、拥抱世界”为主题、“面冠九州、通吃天下”为城市主题,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陕西省商务厅、咸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咸阳市商务局、中国陕菜网承办的2019陕西面食大会在咸阳圆满闭幕。

这次以面食为主题、为期三天的面食大会,是一次专业性的盛会。主会场设在福园巷子,设有120个展位,韩国、印度等国外友好人士以及四川、新疆、西安、宝鸡、咸阳等100多家餐飲协会参加。在咸阳市的钟楼广场和中华广场,礼泉的袁家村、泾阳的龙泉公社、兴平的马嵬驿等设立分会场。

大会期间,咸阳市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国际面食之都”称号。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在致辞中说,咸阳面食已经形成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品牌产品,面食标准化、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0年11月30日,2020世界面食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二届陕西面食大会落下了帷幕。此次大会以“世界面都世界味·丝路兴业在咸阳”为主题,为期九天。第二届大会共有来自西安、铜川、安康、宝鸡等省内各地市和咸阳各县市区200余家企业参与推介展销活动,集中展示丰富多彩的面食产品,进一步弘扬和传播陕西独特的地方餐饮文化,做大做强传统面食产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咸阳市人民政府“促进面食产业发展特别贡献奖”。

2021年春,咸阳市在城区美食网红打卡地——福园巷子,隆重举行了“今年花开逛咸阳”之咸阳老字号(名吃)品牌展暨国际面都寻味之旅启动仪式。同时,咸阳“国际面食之都”形象标识、咸阳老字号形象标识揭牌。

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以“咸阳面·陕西味·中国风·世界情”为主题的第三届面食大会在咸阳如期召开。此次大会以“八仙过海”“群英争霸”等形式,邀请省内各地市面食企业、单位和个人展示陕西独特面食制作技艺,开展“面食争霸赛”,强化面食技艺传承。同时,邀约国内外面食供应链企业参展,将咸阳“国际面食之都”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面食产业基地和行业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由咸阳商务局组织,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中国陕菜咸阳面食》正式发布。陕西面食产业创新发展论坛邀请省内外面食餐饮行业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等,现场为大家进行餐饮大数据解读和政策分析,为陕西面食产业做强做大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践导引。

在这次面食大会上宣布成立陕西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是一项推进陕菜品牌建设、扩大“国际面食之都”影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必将有力地促进陕西面食行业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推动陕西面食产业的高质量规范发展。

猜你喜欢

汇通臊子面食
臊子面
最爱西安臊子面
韩首章中西汇通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总结
Do You Know?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把“愤怒小鸟”做进早餐里
日立与南方汇通达成专利诉讼和解
达济天下 汇通花开
阅读理解题精练与解析
八里河畔,面食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