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喉舌”职责履行状况分析
2023-06-15高珊珊
高珊珊
【摘 要】借由民法典施行这一对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备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的报道实例,分析《人民日报》如何通过新闻建构来履行其“喉舌”职责,以生动展现中国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根本性质,并引发关于如何妥善履行职责、实现有效传播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人民日报》;民法典;喉舌;法治
一、《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概况
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须妥善履行上传下达的职责。媒体上传下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定不能脱离群众。《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指出,某些政务新媒体以传统媒体单向宣传机制来运作,关闭互动评论和私信交流,明显脱离群众。而《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则通过较为巧妙的新闻建构,改变受众对官媒的刻板印象,并为党媒探索出妥善履行“喉舌”职责的路径。新闻报道呈现的报道主题、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版面等,都是新闻建构的结果。
(一)样本选择
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输入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检索选项定为“标题+正文”,共检索到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字样的报道109篇。其中有3篇是1985年至1986年间未正式启动民法典制订时期的报道,有1篇是对民法通则和婚姻法条款的解释,均不属于此次研究范围,故除去,最终获有效样本105篇。对有效样本,每一报道均视为一个分析单元。
(二)类目建构
基于框架理论视角,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105篇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索《人民日报》在民法典报道中如何履行“喉舌”职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主要变量为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新闻来源、消息来源。
(三)统计数据与分析
报道数量通常体现该议题的重要程度与媒体关注程度。而《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数量既能反映对民法典的整体关注度,也能反映民法典工作在草拟、编纂、施行的不同环节所受关注程度的差异。
1.报道主题:政治类和其他类议题显著
媒体对主题的选择和安排是媒体建构新闻呈现的重要方式。根据类目属性划分,将105个样本单元分为6类,即政治类主题、经济类主题、生态建设类主题、民生类主题、文化类主题和其他类主题。
通过对105篇民法典报道的主题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报道主题的占比为其他类(42.9%)、政治类(35.2%)、民生类(13%)、文化类(7%)、生态建设类(1.9%)和经济类(1.0%)。
其他类主题最多,表示《人民日报》的报道角度多样,不仅仅只局限在某一议题的报道,而是统筹两种及以上的议题。其他类主题中,政治类议题依然占其他类主题的大多数,纯政治性主题在报道主题中排名第二,关注更多的是民法典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点。
2.报道体裁:消息和报告占主体
体裁是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体裁的选择可以反映出媒体的报道策略,不同的报道体裁,可以反映出新闻媒体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也可以反映媒体的报道时效和深度。
在民法典报道中,《人民日报》的体裁选用依次是消息(31.4%)、报告(26.7%)、评论(21.9%)、通讯(17.1%)、报告文学(2.9%)。消息时效性强,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可以迅速报道的消息成为《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体裁的首选。报告是第二大体裁,因为其多转自政府人员及专家学者的稿件或者直接转载的会议说明,具有权威性。评论因其报道深度与重时效轻深度的消息相互补充,故评论也成为民法典报道重要的体裁之一,基本和报告成持平趋势。
3.报道版面:以要闻版为主
版面分布的大小是衡量某一新闻事件是否受媒体重视的重要指标之一,占据越重要的版面意味着该事件受重视程度越深。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民法典事件中,要闻版54篇(51.4%),文件版12篇(11.4%),政治、综合、评论版各8篇(7.6%),法治版占7篇(6.7%),两会特刊、读者来信各占2篇(1.9%),国际、理论、学术和体育版各1篇(1.0%)。
版面排名最靠前且占比数量最高的是要闻版,占51.4%,意味着《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在要闻版比在其他版面超过一半多,足以说明媒体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对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做了很好的宣传和传播。要闻版中样本占比数量最大,原因分析有二:一是民法典总则和分编草案的通过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全国人大会议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属于重要的政治会议;二是民法典的编纂实施本身就是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高度的象征和新时期法治国家发展的重要成果。
4.新闻来源:自制新闻、转载新闻基本持平
新闻来源同样构成考察媒体框架的重要因素之一。将《人民日报》民法典所有报道做一梳理之后发现,自制新闻58篇(55.2%)、转载新闻47篇(44.6%),基本成持平。按常理来讲,《人民日报》应注重原创,但在民法典报道中卻出现转载新闻较多的现象。通过反复对比分析,发现所有转载新闻中,2篇出处为法学专家和人大委员,剩下的45篇全部转载于新华社,这也表明《人民日报》和通讯社的报道策略方针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共同承担着作为新闻媒体“喉舌”的责任与使命。
5.消息来源:会议和相关部门的权威信源占主体
消息来源是新闻线索、新闻事实的出处,也是新闻框架的重要组成因素。消息来源既可以反映媒体消息来源的广度,也可以反映媒体报道的客观程度。
《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消息来源依次为会议34篇(32.4%)、相关部门30篇(28.6%)、其他27篇(25.7%)、专家学者14篇(13.3%)。消息来源主要以会议报告权威信源为主,是因为民法典审议、通过和人大会议密切相关,而人大会议的议程和讲话极具新闻价值。另外,相关部门组织的民法典学习及对民法典的评价也是报道的主要来源。
二、宏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主题框架
对105篇样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得出主题,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主题框架主要包括国家—宣传框架、社会—发展框架、公民—解决框架。
(一)国家—宣传框架
“国家—宣传”框架,主要体现为政府部门及其人员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意义的报道,关注民法典的实施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国家框架,主要报道民法典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和法治能力的不断提升,民法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宣传框架,主要是民法典的编纂施行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有利于加强“四个自信”和坚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从主题的报道分布来看,“国家—宣传”框架集中在政治类和其他类两大主题。比如《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该新闻的主题是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立法过程,这件大事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国家—宣传”框架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导的主题框架,在民法典报道中使用最多,重在报道民法典对我国国家治理和政治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非常重视新闻事实的时效性,一旦有任何新的进展及时报道;第二,重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报道呈现全部积极向上。总之,《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中“国家—宣传”框架始终占主体地位。
(二)社会—发展框架
“社会—发展”框架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基于民法典如何处理社会存在的问题及民法典规定应该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如经济、生态领域。社会框架集中在社会突出问题的解决,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建设等议题。发展框架聚焦在民法典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等。
从主题的报道分布来看,“社会—发展”框架集中在经济类和生态建设类两大主题。比如《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禁止“高利借贷”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民法典倡导绿色发展原则,比如《建筑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中指出,民法典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中国对世界民法体系的一个贡献,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社会—发展”框架是一种以“宣传+解决”为主导的框架,重在对问题的处理和带来的社会正面效果。而且,该类框架的报道比较注重直接引用政府人员或专家学者的观点,同样是一种积极的正面建构。
(三)公民—解决框架
“公民—解决”框架把公民民事权利以更明确和具体的方式纳入保护范围,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公民框架聚焦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侵权行为和弱势群体的保护。解决框架是从真实案例入手,解决公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从主题的报道分布来看,“公民—解决”框架集中在民生类、文化类主题。比如《看看民法典怎么说》,该新闻的议题包括婚内单方举债、高空坠物致死致伤、“霸王餐”、“隐私和个人信息”等问题的解决。
“公民—解决”框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科普法律知识”为主导的框架,重在对问题的处理和带来的社会正面效果。该类框架的报道比较注重运用真实案件来解释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于民法典的科普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中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结构框架
梵·迪克认为新闻图式主要包括概述、情节、后果、归因和评论等内容。本文采取该新闻图式理论,对《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新闻图式进行分析。概述是对该报道主要事实的概括;情节包括历史缘由和语境;后果即新闻事件造成的影响;归因即新闻事件报道后记者所使用的引语情况;评论即记者和报纸本身的评论,包括对事件意义的评价。
为了方便研究,对样本总量进行筛选。将105个样本根据报道时间依次编码,从1~105,然后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每10个抽取一个样本,共抽取10篇新闻报道,以“篇”为单位,保证每个样本都是完整的新闻文本。根据所选的10篇样本的新闻图式分析发现,一篇文章中有时可以同时含有6个所有的图示范畴,也可能只含有某几个。因此,在分析新闻图式结构包含的各范畴数量统计及占比中,计算的是各要素的篇数与抽取样本之间的比例。
通过选取样本对新闻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中“概述—主要事件—背景”是新闻图式的主要范畴。这说明《人民日报》在报道民法典中,更侧重于民法典的最新工作进程等新闻事实及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与具体语境,辅之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较少对新闻事件加入主观的判断,这也符合新闻客观的要求。
四、微观层面分析:《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叙述框架
新闻报道的文本风格和图片使用也是媒体框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以上的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使用的文本风格和图片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标题中很少使用修辞
通过《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标题修辞使用分析,发现96篇(91.4%)报道标题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是对于新闻事实原汁原味的客观报道,尊重事實,仅有9篇(8.6%)的报道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消息导语多以叙述性导语为主,没有使用描写性导语,由此可知,《人民日报》民法典消息报道中更倾向于使用突出5W要素的导语,高度概括新闻核心事实,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这种倾向与媒体自身定位和事件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特点。
(二)报道重视消息出处
《人民日报》在民法典报道中使用引语依次是无引语38篇(36.2%)、两者都有26篇(24.8%)、间接引语22篇(21%)和直接引语19篇(18.1%),可以看出其报道无引语占主体,两者都有和间接引语为辅的报道形式。使用引语全部源于政府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且报道基本都是正面报道,说明《人民日报》重视消息出处,追求权威性和真实性,无引语也就是记者将新闻事实直接传播给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缺乏当事人原话或间接表达降低新闻真实性和可读性,受众对于新闻当事人的态度和情感不好把握。
(三)情感基调选择以正面为主
《人民日报》在民法典情感基调选择上基本以正面和中立基调为主,评论、报告和通讯体裁中以正面为主,消息几乎全部采用中立态度。由此可见,媒体更多关注的是民法典起草、编纂、施行这一过程给我国带来的正面影响,表明我国法治能力不断上升、法治进程不断推进,在政府工作的报道上,《人民日报》做了很好的“喉舌”示范。
(四)以纯文字报道为主
《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图片使用中主要是纯文字报道为主,占85.7%,配图新闻所占比例不多,仅占14.3%。很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报道新闻,还是喜欢以纯文字报道的老一派方式为主,这或许与纸媒版面和新闻篇幅受限有关,但主流媒体应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多利用现场图还原当时场景,给受众强烈、真实的现场感。
五、《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借鉴意义
(一)秉持大局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020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关键时期,也是这一年民法典正式通过。纵观《人民日报》民法典的报道,2020年达到最多、最集中,高达民法典报道数量的一半。当时我国媒体的工作重点基本集中在脱贫攻坚或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策划报道,社会舆论形势一片良好。
《人民日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采写《关于民法典的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等新闻报道,刊发《用法治守护绿水青山》《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织密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律网”》等评论文章。采访同样也在学习民法典的国家公职人员,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邀请了6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委员成立导读小组,带领大家循序渐进地阅读学习民法典,刊发《书香伴履职 学习促共识》等报道,充分体现法治中国新标杆的成就。
(二)坚定政治立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民法典关乎党和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深刻学习会议精神、领悟会议要点、坚定政治方向,将媒体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
聚焦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人民日报》关于民法典一半的报道全部发表在要闻版,做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采访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其间刊发《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中国的人权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等报道。在民法典的报道主题中,政治类议题占据核心地位,《人民日報》将新闻报道与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媒体的力量转化为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助力。
(三)重视受众需求,做法治宣传的捍卫者和先行军
民法典的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群众,要使冰冷的法条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活”起来,转化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内在所需。
《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四力”、实地采访调研,发表《乡村讲堂》《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等报道,采访深入乡村开展普法宣传的民法典宣讲团,报道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向村民讲解民法典、促进民法典的精神深入百姓日常生活的事实。而且,媒体报道了中宣部等八部门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六、结语
民法典工作处在我国脱贫攻坚完成和第二个百年奋进目标的关键节点,从起草到通过与党和国家的政治会议紧密挂钩,其事件本身极具政治性和新闻价值高的双重属性。至此,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基本完成了对民法典这一重大事件的全部报道,而根据框架分析,解构《人民日报》民法典报道的话语结构和报道框架,对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具有积极意义。潮
参考文献
[1]徐隽,郑延冰,张艺开,等.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N].人民日报,2020-05-23(13).
[2]徐隽.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N].人民日报,2019-12-24(04).
[3]本报评论部.建筑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N].人民日报,2020-08-17(05).
[4]徐隽.看看民法典怎么说[N].人民日报,2019-12-26(18).
[5]鲜文丽.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网络游戏相关新闻报道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
[6]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21.
[7]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激发策采编评新动能 凝聚人民矩阵融力量:人民日报社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纪实[J].传媒,2020(14):9-12.
[8]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9-54.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