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讨四千万,上海这个小区的治理样本
2023-06-15
主编推荐:
电梯坏了没人修、违法搭建无人管、消防通道被占用,更有甚者私拆承重墙危害整栋楼房的安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因为小区的物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烦恼。“小物业”牵动“大民生”。作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物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破除物业“痼疾”,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少一分抱怨和指责,多一分理解与宽容。本刊特别策划专题报道,看看各地在物业管理方面开出的良方,也欢迎各地读者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物业故事”,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投稿,我们将择优予以发表。
在上海,可能没有比中远两湾城更“魔幻”的小区了。寻常小区,若规模超2000户,便称得上是大型小区,而中远两湾城,96栋、30+层高的联排楼栋里,竟住着1.2万户居民,堪比一个小型县城,以至需由4个居委会共同管辖这个“巨无霸”社区。 25年前,这里曾是上海内环最大的棚户区,动迁改造后,成了风光一时的中远两湾城小区。如今,小区四期建成已逾17年,硬件设施加速老化,物业纠纷进入高发期。这些要素决定着治理两湾城的难度。
纠纷在2021年2月掀起高潮,两湾城的第三届业委会,用了一年时间,换掉了自开发商时期便扎根在此的中远物业。之后,业委会还对小区公共收益、维修资金作全面审计,并倒查20年。因老物业不配合,业委会将其告上法庭。今年1月,法院一审判决:中远物业向两湾城返还4000万元公共收益和结余。
相比“维权”,两湾城第三届业委会主任韩德友更愿意把这一届业委会3年来的行动,称为“做事”。业委会“做事”,当然不只是更换物业、追讨4000万,他们同样要在整顿停车乱象、基建改造、开放空间这些日常公共事务中,进行协商和表决。业主、业委会与物业之间,经由这些“民主的训练”,彼此也从寸步不让,开始转向沟通合作。尽管韩德友总对来取经的人说“两湾城的经验没法复制”,但这里,依然提供了一个业主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样本。
换物业记
矛盾是在物业服务质量下降后,变得刺眼的。
起初,大家没有细想,直到2014年,有业主在公示里发现,偌大的小区,公共收益一栏却写着0。公共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按规定,小区的公共收益,每季度不低于50%的比例要补充到维修资金账户,它属于全体业主。业主把问题摆到了物业公司和负责资金监管的业委会面前——钱去哪里了?
韩德友告诉记者,2007年,两湾城有了第一届业委会。当时业委会势弱,内部也矛盾重重。换届了,事情却没有变好。第二届业委会中有主任和物业是亲属,对物业的监督和财务审计始终难以落实,问题也被搁置起来,成了一笔糊涂账。对物业服务的“不满”,积聚为不可逆的“纠纷”,两湾城的业主投诉持续增加。
2016年,矛头指向了第二届业委会。不满的业主集中起来,争取到小区20%比例的业主支持,满足小区议事规则条件,召开临时业主大会,最终罢免了第二届业委会。罢免第二届业委会后,有两年时间,两湾城没有业委会,和物业的矛盾仍没有化解。直到2019年12月,第三届业委会成立,局面才有了转机。
韩德友是2017年前后才参与业主维权行动的。有回见几个业主在群聊里言辞过激,他说了几句公道话,小区牵头的人找到了他,请他一起开会交流。两年的深度介入后,他被推选为15名委员中的主任。
追讨4000万
当选之后,韩德友想得更仔细:两湾城这么大,要怎么去做工作?业主这么多,大家是不是一定要把老物业换掉,有多少人支持?
2020年9月,两湾城第三届业委会召开第一次业主大会,最终表决通过:公开招标聘用新物业,同时对历年公共收益、物业费按实结算,对维修资金使用作全面审计。
事情很快有了进展。2021年2月1日,品牌物业公司万科几百号人进场,接管两湾城。现场录像显示,尽管当天下着雨,仍有业主放起了礼花。另一边,审计仍在阻力当中推进。
全面审计步子迈得大,针对小区20年来的资金使用,需要已经退场的老物业配合。起初,业委会不认可老物业往年的内部审计,另请会计师事务所写了审计方案。但中远物业不配合提供审计账册、凭证,业委会这才走到司法审计这一步,另想办法举证。
证据怎么找呢?何况时间跨度长达20年。第一届业委会那位审计经验丰富的委员参与其中,和外聘律师团队合力想办法。这回,他们小心保密,审计“像搞地下工作一样”。 他们向法院申请多份调查令,才从电力公司和城投水务公司,拿到历年水电费数据;再到小区停车数据存储单位收集停车数据,结合中远物业在诉讼中提交的历年单方审计报告,终于发现破绽和矛盾。团队据此推算,中远物业应返还业主的金额累计达6200万元。团队向法院提交变更诉请。
判决书显示,中远物业辩称,自己和前两届业委会结算完毕,第三届业委会无权追溯;2014年以前的审计材料不完整,没有必要再作审查;对于返还诉请,则没有回应。今年1月,一审判决中,法院支持,中远物业向第三届业委会返还资金4000万元。
专业的业委会
在两湾城,化解物业纠纷,不是韩德友这届业委会待办事项的全部。改善小区环境,仅靠规范监督物业公司,远远不够。很多公共事务超出了物业的服务范围,仍需业主大会表决,业委会统筹执行。
在换掉物业之前,业委会就着手整顿小区停车乱象。在一个数万人的小区里,推动停车改革,韩德友称之为“捅了马蜂窝”。捅下的第一个“马蜂窝”,是老物业发的“亲情卡”。“一开始,小区地面是不停车的,后来增划的车位2000多个,老物業发亲情卡就发了1400多张。”韩德友说。业委会就取消了亲情卡,临时停车费上调为1小时15元,单日150元封顶。
2021年,业委会又捅了“马蜂窝”,提出小区东区地面停车位涨价。这主要动的是小区租客的利益,也波及一部分在地面停车的业主,也有人找业委会理论,最后还得业主表决。2021年12月,新的停车管理办法在业主大会上通过。客观上,涨价增加了小区的公共收益,但这笔钱也将补充小区的维修资金账户,用于社区维修整改,受益的还是全体业主。
在韩德友看来,业委会是一个平台、执行机构,服务于业主大会。矛盾当前,如果没有人组织意见反馈,业主就是一盘散沙,又任由冲突膨胀。两湾城之所以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关键在于,小区终于有了正常运行的业委会;而业委会与业主代表的配合,也是成事的关键。但全国范围内,大量小区难以成立业委会,更谈不上有效运行,甚至业委会被千夫所指,更不用说化解矛盾、维持社区秩序,还面临各方阻力和监管约束。
韩冰是上海青年业委会委员联谊会秘书长、众蚁社区负责人,长期关注上海社区治理,和数十个小区业委会主任、委员,街道办、居委会有密切交流。在他看来,社区治理当中,一个良性的业委会,是业主、政府、开发商共同的现实需要。他解释,业委会是基层的民主试验场,大家可以切实地参与其中,就关心的议题表达意见,改变结果。改变的力量,很大程度来自监督。业委会,自身确实存在寻租的空间。但实践中,一些有心做事的业委会及其主任也缺乏相应的舆论保护,在脆弱的屏障里,合法合规依程序,几乎是唯一有效的盾牌。但也得益于“合规”,社区治理才可能由乱到治,真正把事做成。
(摘自《南风窗》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