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共生”视域下的秦岭和合文化

2023-06-15景天星

新西部 2023年3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南北秦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谐共生”视域下的秦岭和合文化,在自然上和合中国南北,在人文上和合多元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天人合一之精神。秦岭不仅是一座雄伟的自然之山,也是一座厚重的文化之山;不仅是一座地理山峰,也是一座精神高峰;不仅体现出包容特点,而且彰显出和合理念。作为一座兼具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亚洲重要山脉,秦岭是中国文化中的“和合岭”,绵延并传承着和合理念与文化。因此,秦岭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表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秦岭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从“和谐共生”视域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秦岭“和合南北”,其实是指出了秦岭的“和合”功能及其蕴含的“和合”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与“合”早就存在。“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指“音声相应和谐”,为和谐、调和之义。周太史史伯最早提出“和”,他在《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合”最早见于金文,指上下唇、上下齿的合拢,为相合、符合之义。《尚书·君奭》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春秋时期,“和”与“合”并用,《国语·郑语》有言:“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指商契能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五教”,此处之“和合”,指的是协调伦理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和合的追求源远流长、持续不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所强调的:“我们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1]

在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演变进程中,秦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形成极具特色的秦岭和合文化,具体表现在自然、人文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三个重要方面。

秦岭在自然上和合中国南北

秦岭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是因为“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横亘我国中部,和淮河一起,将我国中东部一分为二,奠定了我国大陆的自然地理格局。同时,秦岭主峰太白山拔仙台又是青藏高原以东最高峰,海拔3771.2米。秦岭的地理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秦岭,西起青海、甘肃两省之边界,东经甘肃进入陕西,贯通陕西中部,东抵河南中部,在秦豫交界处,分为三支: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涵盖青海、甘肃、陕西、四川、重庆、河南、湖北等六省一市,绵延1600公里。狭义的秦岭,仅限于陕西范围,东止灞河与丹江河谷,西界嘉陵江,南至汉江谷地,北抵关中盆地,东西长约400-500公里,南北宽达100-150公里。

作为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秦岭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北方植物区系和南方植物区系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等,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生物等自然地理方面有南北差异。但这一差异是具有和合性的,以气候要素为例,秦岭以南是亚热带气候,秦岭以北是温带气候,从南往北跨越300公里,这就决定了秦岭本身的气候具有过渡性。气候影响植被,所以秦岭又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纬度地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它在界分南北气候的同时又和合南北气候。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曾撰《论气候和合学》,认为“气候动变对于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的影响和作用是一体的、共同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便是气候和合学之所以能统摄错综复杂的气候动变与自然、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根据所在。”[2]其中虽然未提到秦岭的气候,但对研究秦岭的和合气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学斌指出,秦岭“既界分了南北,又通连着南北。”[3]相对于“南北分界线”,党双忍和王斌提出将秦岭称为“南北过渡地带”或“南北过渡带”。党双忍指出,“所谓南北分界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更多地表现出南北过渡地带特征。秦岭山里,既有中国的南方,又有中国的北方。既不是典型的北方,也不是典型的南方;或者说,既像是南方,又像是北方。其实,也是一种既南又北的格局。因此,秦岭是中国的北方,也是中国的南方,中国的南方与北方共享了大秦岭。”[4]王斌指出,将秦岭作为南北过渡带比起传统称谓的南北分界线更为合理。秦岭南北的自然环境剧烈变化是水热要素配置的临界變化效应与秦岭山体分异作用的综合叠加,和合南北是从地理视角对秦岭生态环境意义的深刻透视。[5]

因此,纵跨南北300公里的秦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和合性的过渡带。在这一过渡带内,既有南方地理特色,又有北方地理特色,形成不同的地理景观共聚一山、和谐共生的情况。再以农业景观为例,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指出:“两大农业区的两种农业体系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有影响乃至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互动等复杂情况。这样一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业格局,一直影响到整个历史时期,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苏先生所说的“两种农业体系”,指的是秦岭以北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旱地粟作农业系统和秦岭以南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水田稻作农业系统。苏先生说的“互补”和“联系”,在秦岭北麓的西安也有体现。在西安的长安区、高新区等地仍种植有被认为是南方的农作物水稻。秦岭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也是因为它同时汇聚了南北动植物区系的诸多物种,生物多样性丰富。

秦岭在人文上和合多元文化

秦岭不仅是一座雄伟的自然之山,也是一座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之山。《汉中府志校勘》记载,“其声音山南近蜀则如蜀,山北近秦则如秦”,[7]这正是对秦岭地区多元文化环境的真实写照。秦岭不仅和合了南北地理,也和合了多元文化。有人指出,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秦岭文化体现出极大的“兼容性”。在人文方面,秦岭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聚合区和交汇区,西北有秦陇文化,西南有巴蜀文化,东南有湘楚文化,东北有燕赵文化和三晋文化。秦岭皆能以博大的胸怀与其和谐共生。在肖云儒看来,“秦岭是中华文化的‘十字交叉点。它把中国古代文明隔离开又衔接起来。这个‘十字的西北边是秦陇文化区,西南边是巴蜀文化区,东南边是湘楚文化区,东北边就是燕赵文化和三晋文化区,在空间上中国古代各个文明板块大致是朝向这个‘十字,就是秦岭、黄河十字聚拢集中的。”[8]秦岭与周边多元文化的诸多要素是在相互冲突中融合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往往会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这就是具有重要人文精神的秦岭和合文化。因此,肖云儒所说的“隔离”又“衔接”,指的就是和谐共生。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周秦汉唐文化之所以能彪炳史册,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秦岭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能够和谐共生,与周边国家的文明能够交流互鉴,并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和合”这一特性延续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儒释道也是在秦岭逐步和合的。宋虹橋指出,秦岭的终南山为儒释道文化的互补和合提供了天然环境。从西周建都于终南山北麓,至秦汉、隋唐时期,是终南文化融汇儒、佛、道等各家学说,充分发展、并确立自己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时期。[9]周人在秦岭建立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西周礼乐文化,倡导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成为孔子儒学的重要渊源,孔子曾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他毕生致力于复兴周礼。西汉董仲舒在秦岭山下的长安城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经汉武帝推行,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学说。东汉的马融承前启后,传承儒学。至北宋时期,张载在秦岭太白山脚下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成为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秦岭楼观台完成《道德经》,道家思想由此发源。楼观道也依此而诞生。秦岭山中的孙思邈虽为道士,但也融合佛教文化,如他的著作《千金翼方》中的“正禅方”“阿伽陀”等药方药名,均来自佛教文化。自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秦岭地区之后,历经两千余年,秦岭及其附近的城市成为佛法僧的汇聚之地,成为佛教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高地。佛教也在和儒道交涉过程中和谐共生,共同成为秦岭和合文化的重要代表。

秦岭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天人合一之精神

秦岭在自然上和合中国南北;在人文上和合多元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同样体现出和合的特点,这一特点,是通过天人合一表现出来的。人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达到平衡与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专门强调了“天人合一”。钱穆曾指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张岱年从“和合”角度对“天人合一”展开研究,他指出:“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10]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是“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11]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

从和谐共生视域看,秦岭文化中蕴含有丰厚的“天人合一”思想。秦岭孕育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老子在秦岭楼观台所著的《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宇宙之间的基本结构是人、天地、道、自然。人应该清静无为,谦卑自处,效法自然法则,尊重自然规律。老子还指出,万物由阴阳而构成,和谐由阴阳而产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据统计,《道德经》共81章,有20章涉及和合思想,约占全文的四分之一,其中,言“和”者有七处,如“音声相和”(2章)、“六亲不和”(18章)、“冲气以为和”(42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55章)、“和其光”(56章)、“和大怨”(79章);言“合”者有二处,如“天地相合”(32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55章)等。

董仲舒在秦岭山下传播以和合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和合是天地的本原,他说:“中者,天下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循天之道》第七十七,《春秋繁露》卷十六)将《中庸》的中和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宋代张载居住于秦岭北麓,著书立说,培养弟子,创立关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他在《西铭》开篇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也是成语“民胞物与”的来源,意思是人民为同胞,万物为同类,强调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与我都是天地所生。所以,要爱人,也要爱万物,还要爱大自然,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推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探寻。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诞生了八大宗派,其中多数宗派诞生于秦岭,其多数祖庭至今仍立于秦岭山中,如华严宗祖庭之一至相寺、净土宗祖庭之一悟真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和丰德寺等。华严宗最重要的思想是“圆融”,强调“理事圆融”、“事事无碍”。具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华严宗认为人和自然是圆融的、和谐的,所以人要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中的秦岭高高耸立在中国大陆腹地的中央,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此区域“自然地理相连、人文历史共生、经济社会相融,历史地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核心文化圈、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圈”。[1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和谐共生视域来看,秦岭在自然上和合中国南北,在人文上和合多元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天人合一”之思想,不仅是一座雄伟的自然之山,也是一座厚重的文化之山;不仅是一座地理山峰,也是一座精神高峰;不仅体现出包容特点,而且彰显出和合理念。作为一座兼具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亚洲重要山脉,秦岭和合了自然、和合了文化、和合了人与自然,是中国文化中的“和合岭”,绵延并传承着和合理念与文化。因此,秦岭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表征。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秦岭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秦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页。

[2]张立文:《论气候和合学》,载《探索与争鸣》,2015(10):5页。

[3]王学斌:《“天下山川,以此为最”:作为中华民族祖脉的秦岭》,载《中国民族》,2020(11):30页。

[4]党双忍:《秦岭简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334页。

[5]王斌,秦岭:《“南北分界”还是“和合南北”》,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3):79页。

[6]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2卷):远古时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序言10页。

[7]严如熤修,郭鹏校勘:《汉中府志校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733页。

[8]夏明勤:《秦岭每一种表达都指向文化》,载《中国旅游报》,2010-5-14(010)。

[9]宋虹桥:《终南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载《人民论坛》,2016(23):142页。

[10]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1):1页。

[11]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01):1页。

[12]王硕:《当好秦岭卫士守护“中央水塔”——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议综述》,载《人民政协报》,2022-6-23(5)。

作者简介

景天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南北秦岭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好忙好忙的秦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在秦岭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南北冰雪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