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报告
2023-06-15双宝马钰琦
双宝 马钰琦
2022年,内蒙古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自治区确立的“五大任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三牧”工作,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扛牢压实政治责任,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增强产业就业增收实效,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深化京蒙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均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是内蒙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化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高质量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事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事关民族复兴大局,事关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蒙古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自治区确立的“五大任务”,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三牧”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稳守脱贫底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一)保持战略定力,自觉扛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政治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增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推进组,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完善了自治区领导“一对一”联系脱贫旗县制度,压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帮扶责任和监管责任,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重点工作帮扶清单,修订完善自治区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和驻村干部考核办法,组织内蒙古681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脱贫户结对包联帮扶,选派了1.6万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帮扶。
(二)保持底线思维,坚决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屏障
坚持“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一三季度重点监测、二四季度集中排查”工作机制。推动各方面各层级数据共享,内蒙古4.7万户9.96万名监测对象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在86个旗县开展“防贫保”,覆盖447.5万人,对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及时给予保险赔付,累计赔付7500万元。健全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将农村牧区低保标准平均提高到每年7320元,38.4万脱贫人口和5.4万监测对象享受到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新建校舍3.1万平方米,对旗县级以下薄弱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实现了动态清零。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医保实现应保尽保。全覆盖入户核实重点人群患病情况,将大病专项救治扩面到所有30种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四种重点慢病患者做到随访到位。共下达中央和自治区补贴资金1.1亿元,实施5546户危房改造,动态解决安全住房问题。排查整改水源水量不足、管网老化、设施设备损坏等问题504处,实施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程1954处,有效提升饮水安全水平。
突出产业就业稳增收。产业发展的强弱,直接影响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情况。稳住就业就稳住了农牧民收入,也就稳住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大头”。内蒙古把衔接资金的63%用于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共实施1889个项目,持续扶持628家扶贫龙头企业、278家扶贫车间,带动46.6万人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建立村级就业协管员队伍,加强劳务协作、推广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措并举推动稳岗就业,全区20.6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投入4.9亿元支持68个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带动5.7万农牧民和4.3万脱贫人口受益。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对2012-2020年扶贫项目形成598亿元资产开展清产核资,同步对2021年帮扶项目形成资产开展登记,建立经营性、公益性、到户类“三本账”,分类分级落实管护责任,保障持续发挥效益。2022年内蒙古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900元,同比增长13.04%,实现了国家“两个高于”的目标。
(三)保持政策稳定,协调部署“有效衔接”落到实处
按照有序调整、平稳过渡的原则,加强有效衔接制度设计,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优化细化工作举措,实现政策不留白、工作不留空档,政策、资金、协作帮扶平稳过渡,推动“有效衔接”落到实处。
加强政策衔接。内蒙古推动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若干措施》等35个衔接政策,推动资金投入、兜底救助、协作帮扶等政策保持稳定,“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政策持续完善,产业就业等政策不断优化。
加强资金衔接。2022年内蒙古累计投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86.8亿元,同比增长3%。支持35个脱贫旗县整合涉农涉牧财政资金73.7亿元。延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全年发放小额贷款8.3亿元,支持1.8万名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组织指导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分别编制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倾斜支持政策,落实23.4亿元衔接资金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组建10个科技特派团选派417名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和教育、医疗帮扶。
加强帮扶衔接。深化京蒙协作,协议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北京市投入19.4億元财政援助资金,实施757个协作项目。共建面向首都的清洁能源资源基地71个,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606个,进京销售农畜产品161亿元,再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京蒙携手推进“两个基地”建设,入选全国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批典型案例,国家乡村振兴局下发通知向全国推广经验做法。29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78亿元,引进帮扶项目129个。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内蒙古2359家企业结对帮扶2756个嘎查村,实施1227个项目,惠及38万名农牧民。
树立大食物观,农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一)为“中国碗”添好“塞外粮”,丰盈大国粮仓
内蒙古作为全国13个粮食重点生产省区、8个粮食规模外调省区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2022年,内蒙古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稳粮扩豆工作,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1万亩,增量居全国第三;大豆播种面积1833.1万亩,增加493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78万亩,居全国第二;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80亿斤,连续五年保持在750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跃升至全国第六位。出台“高标准农田十一条”专项政策,提前完成400万亩年度建设任务。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478.3万亩、保护工程900万亩,推进盐碱地改良12.2万亩。开展6个大中型灌区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20.05万亩。
(二)不断推进奶业振兴,守好“中国奶罐”
推进奶业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寄予厚望的战略任务,是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关键支撑。2022年,内蒙古牛奶产量734万吨、奶牛存栏达到163万头以上,两项指标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制定实施“奶九条”专项扶持政策,推进奶业率先振兴。落实财政补贴资金8.3亿元、专项债券19.99亿元,设立奶业振兴基金,自治区财政投入9.8亿元,撬动各类资本82.2亿元投入奶业振兴项目,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年底前建成30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56个,提升改造中小养殖场和传统乳制品试点251个。内蒙古在拓宽优质牛源渠道,加强奶牛育种攻关,加快推进饲草产业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发展上不断发力,全力推进乳业全链条发展,全力做优做强奶业。
(三)推动畜牧业现代化,打造高质量“肉库”
2022年,内蒙古肉类产量278万吨,牛羊肉产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始终以草原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粮改饲”和“稳羊增牛”战略为重点,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出全国排名前100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种牛32头,优质种公羊供种能力超过20万只,均居全国首位。以34个肉牛养殖大县和27个肉羊养殖大县为重点,推进肉牛扩群增量、肉羊提质增效。创建65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出台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改革意见,在20个养殖大县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
以美丽宜居为着力点,乡村治理建设行动稳步推进
内蒙古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好分类处置,做好村(嘎查)分类,明确工作规范,完善工作流程,审慎、规范,有序地推进乡村建设各项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庄布局分类,7430个嘎查村编制完成“多规合一”规划,占应编总数的86.41%。
以沿黄流域和“一湖两海”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新建10.38万个卫生户厕,在574个行政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24.7%;在1697个村新建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嘎查村覆盖率达到58.5%。在462个乡镇、1206个嘎查村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增加乡村生态绿量7.8万亩、提升乡村绿化质量29.6万亩。
推动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行政村光纤、4G网络通达率达到99.5%,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26.8%。新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公路7785公里,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6%。
抓党建体民情立新风,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内蒙古各地围绕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共性问题、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建设,打造乡村治理示范试点嘎查村428个。推进“一约四会”,11037个嘎查村建立村规民约。
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模式,确定8个试点旗县纠治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例如,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公地村强化党建引领,以“田园美、产业强”为目标,通过推行“党建+积分”的基层微治理模式,建立积分超市,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党员群众自觉、自愿参与村级事务,形成了共商共管的良好局面。包头市石拐区采取“六个一点”工作法,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了解一点,实地调研查看一点,入户走访摸排一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收集一点,12345和信访案件汇总一点,村民微信群反馈一点,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收集起来,梳理成“主动服务清单”,由村干部、党员成立的“勤问行勤跑腿志愿服务队”一件一件处理,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提高了治理效率。兴安盟突泉县投资100萬元在合发村、曙光村等9个标杆村开展“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建设工作,通过云监控、云大屏、云广播、云平台,打造“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模式。
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在“守牢底线”上下功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伟大成就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按要求做好动态调整,精准确定监测对象,落实监测帮扶责任,实施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发挥好项目资产“稳压器”作用,在有脱贫人口的旗县全部开展防贫保,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各层级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推动监测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共用,加强与社会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合、衔接和统筹,切实增强监测帮扶实效。
(二)在“宜业”上下功夫,真正让脱贫群众发展有门路、增收有渠道
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在脱贫旗县布局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产业集群等建设项目,使依托内蒙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每个盟市旗县形成2-3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健全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采取代种代养、订单种养、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社会化服务等形式,实现农牧户与经营主体抱团发展、互利共赢。优先保障到村到户类产业项目需求,加大小额信贷和金融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牧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压实就业帮扶责任,落实就业帮扶政策,采取产业带动、劳务协作、帮扶车间、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方法,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20万人以上。
(三)在“宜居”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牧区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可及性、便利性
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瞄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深入抓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逐步使农村牧区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牧民参与、“建管用”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各类资产确权登记,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每个乡村建设项目都能长期稳定发挥效用。
(四)在“和美”上下功夫,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
顺应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公共服务加快下乡进村,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数字化等治理模式,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破除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持续加大易地搬迁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深入推进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完善设施配套,加强社会管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有就业、能致富。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驻村工作队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
(五) 在“聚力”上下功夫,推动各方面政策、资金、项目、力量向脱贫旗县倾斜集聚
用足用好财政衔接资金,把引企业、抓项目、促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重点产业园和重点产业链持续投入、逐年滚动,上下配套、左右融合,引导優质企业来蒙兴业、向园区集中,支持已引进企业扩大投资,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京蒙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向促进发展转变,积极承接首都疏解产业转移,推动以产业协作分工、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开放开发平台等,提升产业链协同度,向北京多输送绿色农畜产品和绿电,实现互利共赢。鼓励脱贫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科技、干部人才等社会事业短板。
作者简介
双 宝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马钰琦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