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对合肥科技城的形象构建研究

2023-06-15余亚丽

今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报道形象科技

余亚丽

摘 要:本文以“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关于合肥科技城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展开研究,发现正面报道利于构建合肥科技城的形象,多元化报道利于提升合肥科技城的形象,但是,“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存在视角较为单一、内容同质化、宣传色彩较浓等问题,导致所构建的合肥科技城形象略显单薄。基于此,本文提出应丰富报道内容、转变话语风格,构建更加鲜活的合肥科技城形象,从而让“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关键词:《合肥日报》;科技;报道;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6-0012-03

一、引 言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1]。城市形象具有识别性、文化性、地方性、规范性、标识性、凝聚性的作用与功能[2]。构建城市形象,有利于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规范化管理、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易斯·芒福德提出,城市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大众传媒具有关键性作用,因为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信息,会影响受众对城市的印象。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3]。人们对合肥科技城的印象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媒体报道中的信息是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来源[4]。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2004年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自此,合肥致力于发展高新科技领域,“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成为了合肥的城市名片。在此背景下,探究媒体如何构建合肥科技城形象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義。

本文以合肥日报社在各媒介中发布的有关合肥科技城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合肥科技城的相关报道更加详实。因此,在“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筛选了近三年关于合肥科技城的报道,获得有效样本92篇,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分析。

二、“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特点

(一)形式多样,以消息为主

1.报道形式多样化,贴合受众习惯。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也越来越青睐于阅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内容。“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有关合肥科技城的报道形式多样,包含文字、“文字+图片”“文字+视频”“文字+图片+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其中,“文字+图片”形式的报道最多,共66篇,占样本总数的71%;“文字+图片+视频”形式的报道次之,共19篇,占样本总数的20%。与此同时,“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有关合肥科技城的报道所选择的音频和视频均在5分钟以内,贴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满足受众阅读需求,吸引了受众的广泛关注。

2.报道以消息为主。在92篇样本中,只有1篇是评论,1篇是“消息+评论”,其余90篇都是消息。其中,消息类报道多为倒金字塔结构,导语多为叙述性导语,与报纸的消息特征基本吻合;相关报道的标题比较凝练、具体,能够凸显新闻价值,且标题中多使用感叹号、省略号、问号等标点,以及“不得不看”“不能错过”“真……”等词汇来吸引受众眼球。

(二)主题多元,特色鲜明

“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关于合肥科技城的报道选题比较多元,包含科技便民、科技政策解读、科技项目或成果宣传、科技人物、科技企业、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文化等多种类型。其中,科技便民类报道聚焦于科技如何便利合肥居民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共计1篇;科技政策解读类报道聚焦于解读科技政策及文件,共计33篇;科技项目或成果宣传类报道聚焦于科技项目立项、进展、结项,以及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等方面,共计27篇;科技人物类报道聚焦于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共计2篇;科技企业类报道聚焦于科技企业的生产、创新,共计4篇;科技城市建设类报道聚焦于科技中心、试验区的开发建设,共计17篇;科技文化类报道聚焦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方式,共计8篇。

(三)紧扣热点,宣传正能量

1.紧扣社会热点、科研热点。“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构建合肥科技城的形象时,紧扣社会热点和科研热点。一方面,关注社会热点与科技之间的联系,将科技与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比如,2020年发布了一系列以“抗疫、防疫中的合肥科技”为主题的报道;另一方面,关注科学研究以及科研基地建设,比如,发布系列报道跟进“人造小太阳”研究以及“国家科学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2.宣传正能量。“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合肥科技城的报道,多采用积极、肯定的词汇和语句,对合肥取得的一系列科技进展表示称赞,对合肥未来的科技发展以及科技城市建设表示期许,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三、“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优势

(一)有利于构建形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与国家、企业、个人都密切相关。“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关于合肥科技城的正面报道,进一步彰显了科技的力量,且多主题的持续性报道能够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强化受众对合肥科技城的印象,对合肥科技城的形象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形象

多元化内容能为城市形象构建提供多样的要素。“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有关合肥科技城的报道包含了7个主题,不同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呈现着合肥打造科技城的力度,比如,科技政策类主题让人们看到了合肥市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打造合肥科技城的信心与底气;科技项目或成果宣传类主题呈现了合肥科技发展的成效,让人们看到了合肥市涌现出的一系列科技成果;科技城市建设类主题展示了合肥科技城建设的进度。此外,不同主题的报道都具有连续性,持续跟进合肥市的科学研究以及科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渐进式地提升了合肥科技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人们对合肥科技城的印象。

四、“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的不足及建议

(一)存在的不足

1.报道视角较单一,内容同质化

报道视角指报道的切入点和重点。“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虽然是新媒体,但是,其报道内容仍具有纸媒的特征,报道视角较单一。各类选题报道以宣传者视角为主,尤其是篇目较多的科技政策解读类、科技项目或成果宣传类报道,大多从宣传角度切入,呈现合肥市政府支持科技发展出台了哪些政策文件、科技成果取得了何种成效等,同一选题内、不同选题间内容同质化现象较明显。

2.科技城形象略显单薄

从“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对合肥科技城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合肥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进步,涌现了一批科技成果,并且,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科技发展,为打造科技城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合肥科技城的影响力,让“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更多人的脑海中留下印记。但是,相关报道未深入分析科技发展政策,也较少介绍取得的科技成果,使得人们很难直观了解到“合肥究竟是一座怎样的科技城”,所构建的科技城形象略显单薄,不够鲜活。

(二)建议

1.丰富报道内容

首先,“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应从多角度切入,丰富报道内容。虽然目前关于合肥科技城的报道主题有7类,但是,多集中在科技政策解读类和科技项目或成果宣传类,其他类型的选题报道较少,因此,“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应从多角度进行报道,将科技与社会连接起来,比如,关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拉近居民与科技工作者的距离;从科技便民视角切入,呈现科技为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拉近居民与科技的距离。其次,“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应丰富选题类型,增加科学技术普及类选题的报道比重。科学技术普及是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增强居民科技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关键,合肥科技城的形象建构亦离不开居民对科技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在构建合肥科技城形象时要重视科学技术普及,一方面,要做好大型科普活动的宣传工作,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到科普中;另一方面,与科普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合作,定期约稿,保证科普文章的专业性以及产出的持续性。最后,应不断革新视角、整合内容,保持报道视角的独特性。“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应创新报道思路,革新报道视角,优化传播方式,比如,报道某项科技成果时,可从科研过程的角度切入,讲好科研故事,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

2.转变话语风格

“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构建合肥科技城形象的报道中,需改变宣传观念,转变话语风格,使报道更贴近科技与居民,以科技为本,以人为本,在科技与居民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增强人们对合肥科技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在报道科技工作者时,可采用直接引语的方式,增强报道的互动性与贴近性;在科普类报道中,要在保证语言专业性的同时兼顾通俗性,以扩大接收群体。

五、結 语

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合肥日报》作为合肥市党委机关报,在合肥科技城的形象建构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其微信公众号相关报道主题多元、手段多样,构建了正面且积极的合肥科技城形象,但是,报道也存在着同质化、单一化等问题,导致所构建的科技城形象略显单薄。因此,未来“合肥日报”微信公众号应革新报道视角、丰富报道内容、优化传播方式,让科技成为合肥的个性化城市符号。

参考文献:

[1]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8):13-17.

[2] 蒋琨,蒋观祯.构建城市形象的价值及意义[J].文艺争鸣,2011(8):21-22.

[3]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108:223-224.

[4] 张蕾,徐修德,窦洁然.融媒体在城市形象提升中的作用———以上合青岛峰会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20(5):65-66.

[5] 费雯俪,童兵.“海派时尚文化”的媒介镜像:上海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28-33.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报道形象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