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论据的“前世”与“今生”
2023-06-15李居正
李居正
摘 要:史料论据从早期的论说文到近代政论文体,一直是阐明立论者观点的重要方式。本文以主流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评论中的史料论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历史遗留的诗词歌赋是“人民日报评论”引经据典的重要部分,各个朝代均有涉及的史料运用体现了人民日报评论广博的文史涉猎,这对主流媒体的评论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闻评论;史料论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6-0078-03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2021年“双一流”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推进计划《新闻评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史料论据的“前世”———论说文的历史传统
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在历史学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类型,例如: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影像史料、实物史料等等,但是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能作为论据出现的史料绝大部分都是文字史料。文字史料是指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人类活动记录,它分为文献资料和文艺史料两种[1],其中,以文献形式呈现的资料往往都存在于某些典藏书籍中,包括一些富有辨识度的经典作品,其很多内容一般都会被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而非新闻评论的使用对象。
其中,史料的真实性是得以应用于新闻评论的關键因素,其带来的文学价值和文言文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是体现整篇评论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系为了说服对方要不断提出论点,这些理论论证成为了我国早期古体“论说文”的雏形。在《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为了劝说秦惠王利用自己的形胜之利开疆扩土、争霸四方却遭到反对之时,说道:“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苏秦引用过去君主为了称霸天下而使用武力的史料作为自己的论据,从而说服了秦惠王。
到了汉朝时期,论说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过秦论》这样的论说名篇。唐宋时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主的“文人论坛”也将论说文作为参与国政的主要方式。例如,著名文学家苏轼一生写作了157篇史论,其弟苏辙对于政论也著述颇丰,达91篇,欧阳修擅长的杂论也完成了60篇之多[2]。到了清朝末期,论说文在形态和内容上迎来了一次较大的发展。晚清时期随着近代报纸流入中国,并在我国香港、广州、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兴办的报纸。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开创了政论文体先河,从此,论说文从“朝堂”转到报社主笔和编辑之手。梁启超主笔的《实务报》刊登的《变法通议》自序中引用了“租庸调制”“一条鞭法”等历史经典改革方案,以及《诗经》“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文艺史料,这些史料的应用说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一脉相承的规律。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工人阶级革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践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引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种党报党刊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为了指导革命的需要,论说文和政论文体逐渐从报纸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对时事和社会发生热点事件的指评。以白话文为主的新闻时评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导致了议论文体中的史料应用走向了暂时的沉寂。
二、史料论据的“今生”———主流媒体与其新闻评论的呈现
关于主流媒体的定义,部分研究者认为主流媒体主要是指“以严肃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具有专业理念和文化自觉精神,着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在竞争区域内处于重要地位并占较大市场份额,在社会发展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媒体”[3]。
马少华在《新闻评论教程》中提到,新闻评论是新闻题材中的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是对新闻评论所做出富有见解的定义,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判断与思考,其重点不在于告诉受众事实是什么,而在于告诉受众怎么看待事实,是富有哲思存在的[4]。丁法章认为,新闻评论是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5]。总而言之,新闻评论在本质上是富有强烈新闻性的论说文,是基于新闻事实抒发一定的观点,形成总的论点,并引用各种论据作为支撑对受众进行理性、逻辑的说服或是让其获得情感、态度的认同。
马少华认为,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形式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文体产生的重要标准。这就提示了我们,新闻评论的文体要对事实进行判断,那么判断的依据也必须是事实,只有事实才能给事实定论,在这一层面上,论据的引用也必须是事实。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如《四书》《五经》《史记》和《资治通鉴》等众多的文化典籍,这些被历史所沉淀的名人言论、哲思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并被保存至今,不仅被历朝历代文人政客旁征博引,也给史料论据增添了几分真实与智慧。毛泽东同志曾在新华社发表了评论《别了,司徒雷登》,其内容既引用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戏谑,又引用了韩愈《伯夷颂》误把“昏君”当明君的例证,再引用李密《陈情表》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做结尾,不仅为文章添了几分书生意气,也使得文章更加鲜活。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下我国新闻评论中史料论据应用的现状,本文以2021—2022年期间,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所发出的所有评论内容作为研究的文本范围,以新华社评出的年度“中国十大新闻”作为事件是否具备重要性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内容分析。新华社在2021年12月29日,公布了2021年中国国内的十大新闻,笔者将其编号并且按时间顺序排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得到完善、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孩”生育政策发布实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百年奋斗、中美中俄元首举行了视频会晤、载人航天取得的新的突破以及“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关于这“中国十大新闻”都是从党政方针和国家大事出发,既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标志事件,又有法律法规完善进步的点滴,科技、外交也都包括在了其中。作为国家级通讯社选定的十大新闻,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的。
三、史料论据选取、研究与反思
根据前文所划定的“中国十大新闻”作为事件的汇总范围,笔者总结了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中,和新华社选定的“十大国内重要事件”相交叉的事件评论。研究发现,一共出现了33次史料运用,其中,先秦占比18%、唐宋占比12%、元明清占比18%、近代占比43%、现代占比9%。
从数据中可知,“人民日报评论”所使用的史料来源十分广泛,不同的历史年代都有涉及。无论是千年前的《诗经》还是受众知晓量较低的《墨经》,人民日报的评论作者都可以信手拈来,安排在段落之中。此外,占比最高的近代史料主要集中于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程与史实,其多应用于评论的抒情或是例證之处。例如,在评论《践行宗旨,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中,作者梳理了20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重点事件,以此作为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翔实历史论据。
在史料的应用类型上,出现了诗词歌赋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其中,诗词言论占比达54%,事例行为占比34%,法令政策占比12%。史料论据的54%都是诗词歌赋和一些历史名人言论,这种史料的引用方法往往以“起兴”的手法放在每一段的第一句。如在评价航天事业时候,作者就用南航的校训“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讲述我国航天事业正在走上一条驾轻就熟、蒸蒸日上之路。其中“效法羲和驭天马”正是取材于《山海经》中“羲和驭天马”的典故。
在30多个样本中,还可以发现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这体现在许多非脍炙人口的诗词应用上,例如,清代诗人赵翼的“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和《诗经·大雅》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都是深藏于古书典籍一隅,只有日积月累不断学习,才能拥有在新闻评论中信手拈来的从容。
四、结 语
总之,新闻评论作为议论类文体,从我国古代论说朝政纲常之体,走向了近代的知识分子救国图存之辩,在此期间,史料论据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时代在改变,新闻评论所处的议论文体正在不断迎合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短、平、快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史料论据会退出历史舞台。文字作为媒介,在法律条文、政令公告中的严肃性表达至今仍无可替代,同样,在复杂的舆论场中,也有这样一批追求事实、理性的受众。新闻评论作为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利器,更应当从喧嚣中回归冷静,用历史、用事实说话。将史料运用于评论写作的过程中,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提升传播力的践行。
参考文献:
[1] 李丽梅.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6):29.
[2] 胡静.唐宋八大家论说文思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6):17.
[3] 李良荣,袁鸣徽.锻造新型主流媒体[J].新闻大学,2018(5):1.
[4] 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
[5]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5):18.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