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国家意识培养为导向的翻译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3-06-14邓江雪谢婷婷

高教学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邓江雪 谢婷婷

摘  要:高校翻译课程与其他外语类课程一样,在新文科教育中发挥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之本,对翻译教师而言,国家意识培养是翻译课程思政的灵魂,是建构国家翻译能力的基石。翻译人才的国家意识培养路径可从以下六个维度展开,更新课程目标,深挖教材思政元素,选择合乎学情的融入方式,提升教师自我的国家意识和文化修养,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丰富翻译思政实践。

关键词:教师视角;课程思政;翻译思政;国家意识;六个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5-0177-04

Abstract: Like other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transl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talents in the new liberal arts education. From political perspecti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For translation course, it's mainly around such points as 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t's the cornerstone of constructing national translation ability.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ranslation students can be carried out as follows: updating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deepl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ng the best integration method in line with the learning situation, improving on the teacher's character of self-consciousness, reform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and enri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Keywords: teacher's perspectiv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ints teaching in translation course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ix dimensions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表明教育的“大思政”时代已然来临。时隔一年,各学科领域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以及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如何实施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等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和有效实践。外语教育管理端順应时代洪流、积极思考、守正创新,对中译外、外译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改革和重组,而从翻译教师视角探究翻译思政建设新内涵、新路径的却寥寥无几,因此,从翻译教师视角阐述翻译思政改革的践行路径颇具现实意义。

一  课程思政:大学教育之本

近年来,大学教育的本质为何的讨论不绝于耳。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在“育”,是要让人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全面的和发展的教育,是能使人成为人、能对自身的尊严、价值、意义和幸福等进行执着的追求和维护[1],主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为国育才。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国别民族特色,其中蕴含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所有精神元素和思想意识的总和,因此,文化引领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大学的重要使命[2],着重强调完成人的身份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尽管人们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大学的本质是育人”[3]。人们常说,“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传递和践行作为“最高法律”的道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大学教育既要重视专业教育又需强调思政教育,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道术并举、知行合一。

课程思政就是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润物无声中起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作用。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立德树人。可以说德育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各个阶段,涵盖于各门课程之中,只是因为不同时代国家战略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思政教育的实施效度。“人类早期的教育传统是综合性、统一性的,特别注重以育人为目标、以掌握技艺为手段,然而随着近代社会分工的需要,传统教育理念逐渐蜕变为现今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4]”这种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课程的知识性、科学性,把能灵活运用专业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忽视了课程自身内涵的价值塑造和育人功效。面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无数教育专家学者开始反思。有教师认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然存在“三重三轻”的痛点,即“重国际视野,轻家国情怀”“重知识能力,轻人格养成”“重个人发展,轻全球关切”。也有教师认为,当下被视为顽瘴痼疾的“五唯”之风(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仍盛行于世。因此,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结构的累积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而应将“追求真理”和“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不仅“求真”还要“行善”“识美”,而对“真善美”的体悟只有在思政课程的主导下,以专业思政为抓手,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循序推进。因此,自2016年起,德育的另一个说法——课程思政理念逐渐回归,2020年以后,课程思政建设在各学科门类中全面推进。

总而言之,大学教育之本即立德树人,立德树人通过课程思政方法得以实现,所以在各学科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即是大学教育之本的落实。

二  国家意识:翻译思政之魂

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于国家精神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以此付诸实践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国家意识不仅是认识和反映世界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为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它具有建构价值认同、论证政治合法性、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重要功能。[5]”20世纪以来,翻译人才培养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爱国人才培养史。然而,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语言的商业性、翻译的工具性被无限放大,翻译人才的国家意识缺位。因此,新时期翻译人才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国家意识、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翻译人才只有具备了国家意识,才能在翻译实践时,不管是外译中还是中译外,都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立场,自觉接受国家意识的约束,让翻译活动不再局限于“翻译世界”,还要“翻译中国”。

在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之际,翻译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途径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作为翻译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自我国家意识品质,另一方面更肩负着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具有国家意识品质的国家发展战略新时期翻译人才。之所以要在翻译课程中融入国家意识,是因为翻译的实质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寻求理解和解释,寻找能够替代的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做到可理解、可想象、可认同[6]。说到底,翻译是一种主观的行为,有国家层面的主观也有个人层面的主观。任何一种翻译行为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译者对源语文本基于时代背景的解读和阐释。译者的意识形态品格决定了翻译文本的政治属性和价值走向。对于翻译课程教学而言,翻译学习者获得的思想意识影响翻译行为本身以及翻译文化的发展,是国家翻译实践和国家文化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优秀翻译人才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保护世界不同文化语言的需要,更是建构国家翻译能力的需要。国家翻译能力的建构首先从具备国家意识出发,进而构建国家翻译传播能力。可以说,国家意识培养是建构国家翻译能力的奠基石,是翻译思政的灵魂。

三  六个维度:基于教师视角的翻译人才国家意识培养路径

(一)  与时俱进,更新翻译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翻译学科建设经历了“萌芽期(1949—1978)、探索期(1979—1986)、争鸣期(1987—1996)、发展期(1997—2010)和成熟期(2011—2019)”[7]。在此期间,翻译教学活动始终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为目的。不同时期的翻译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断输入优秀的外来文化和思想精髓以明志强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探索与反思翻译学科和翻译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然而随着世情和国情的发展,翻译行为不仅要向国内讲好西方故事、输入西方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有责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之声、传播中国文化,谋求世界大同,建构中国新的叙事体系。为此,2020年4月,教育部等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其中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翻译教学指南》)。《翻译教学指南》在“培养规格”中明确界定了翻译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8]”作为外院教师,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翻译教学指南》更新了新时期中国翻译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新时期翻译人才应是具备国际视野、国家意识和跨学科素养的语言服务人才。

(二)  深挖新时期中国翻译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对于教师而言,可从两个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一是将时代需求和國家战略发展需要与翻译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编写新时代翻译教材。但是编写教材的工作非一蹴而就的,在新教材未付梓之时,教师首先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因为思政元素是各类课程自在的、内涵的德育元素,是能够通过细心挖掘提炼出来的,而不是从外向里强行灌输。挖掘已有翻译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是当前实现翻译课程思政的第一步,是翻译课程主动向课程思政升华的必要阶段,也是编写新翻译教材的奠基石。

从各类中国高等教育本科翻译类教材中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例如,在论述译者的素养环节时,增强翻译人才的责任担当和乐意合作的意识。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培养译者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憧憬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在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中,发现不同语言的客观差异,体悟语言差异背后的驱动力——思维方式,鉴别和认同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欣赏和吸收外来先进思想。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培养文化大局观——将字、词、句的确切含义放入更大的语境中寻找。在思考为弥合不同语言和文化差异而提炼出来的翻译技巧时,提醒学生时刻保有国家意识,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对一切违反科学事实、伤害我族感情和国家利益的表述进行合理调节,达到客观健康的沟通交流目的。

(三)  选择合乎学情的融入方式

翻译教学时,如何将挖掘出的思政元素自然有效地融入翻译课堂,是新时代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需要着力提升的素养。这不仅有赖于教师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还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有关,即能选择合乎学情的方式有效融入思政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吸收知识内容,内化优秀思想,实现价值引领,使翻译人才的国家意识培养与翻译能力提升齐头并进。授课时是将思政元素显性嵌入翻译教学活动中,还是将翻译教学设计隐性融入课程思政之中?这需要翻译教师根据学情灵活变更教授方式。不要一味地隐性融入,该显性时显性,该隐性时隐性。不管是显性嵌入还是隐性融入思政元素,只要能让学习者主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能激励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而不断向前就可为之。因此,思政元素融入方式不可千篇一律,选择合乎学情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是上策。

(四)  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家意识和文化修养

《翻译教学指南》强调翻译类课程学生在掌握好翻译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不仅要有国际视野还要有中国情怀,不仅要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况,等等。翻译课堂上的这些“‘中国元素的呈现,也为探索翻译类课程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翻译专业课程思政的基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8]”而这一系列的情感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都与教师本身的情怀、学识和能力息息相关。说到底,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教师。言传身教是教师影响人最有力的途径。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创新精神的好老师才能用好这两种途径,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因此,新时期翻译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提高自己的国家意识和文化修养。

首先,系统学习翻译史。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翻译史都要系统的掌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师通过学习中国翻译史,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通過学习西方翻译简史,学习先进翻译思想,洋为中用。在翻译教学时,才可有的放矢,将翻译内容适当融入历史思想洪流之中。

第二,翻译教学需要教学翻译。“研究什么、翻译什么”,同理,翻译教学也需要教学翻译,教师应通过翻译优秀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翻译西方先进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和大国胸襟。在翻译教学时,才能在润物无声中传达给受教育者。

第三,掌握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俱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翻译教学时,方能既育人又育才。

第四,提高“搜商”能力。翻译教师要能搜集各类思政资源,既有正面的思政素材,又要反面拓展思政资源。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各种社交媒体或网络平台了解发生在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有的人或事件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有的则令人唾弃、千夫所指。我们往往记得大力宣扬种种具有社会正向价值的事物,却忽视了反面教材的价值。所以适当讨论反面思政资源,能提醒学生保持高度警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进而对形形色色的人或事保持客观、清醒的认识,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因此,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国家意识和文化修养,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元素”走进翻译课堂。

(五)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估方式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使教育模式由传统的面授教学变成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所以传统的“一考定结果”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便不再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要。创新评价方式、提升测评素养是新时代教师刻不容缓的复杂课题。新教育评价方式必须能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基于此,若将评价焦点同时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则会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但过程评价是动态的、多样化的,教师需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学情制定合适的评价方式。就翻译教学而言,可采取如课堂展示、翻译报告、师生互动、朋辈互评和线上测评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实时跟踪记录学生全方位学习情况。因此,新教学模式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形成性(过程考核)+终结性(结果考核)评价相结合,线上线下成绩相结合,而形成性评价方式更为动态、立体、客观,应根据学情不断地更新迭代,尽可能客观地评估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平时成绩,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处在可调整、可持续上升的形态下。

(六)  丰富翻译思政实践

思政实践方面,就翻译课程而言,教师要及时捕捉各种翻译大赛信息,如批改网、翻译协会等组织的大学生翻译大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可上报学校领导或实践单位,共同完成思政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文化景点实地考察翻译实践,亲临其境使学生更能领悟当地的文化意蕴,汲取翻译之长,实现翻译课程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

四  结束语

作为万千翻译教师中的一名,积极思考和探究新时期翻译思政改革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之所以提出将国家意识培养融入翻译课程之中,是因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个人和国家层面的主观行为,是源于文本的、基于时代背景的解读和阐释。翻译课程只有融入国家意识塑造,才能确保译者认同和热爱自我国家文化,才能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构建国家翻译能力的语言服务人才。中国翻译人不仅要“翻译世界”——引进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也要“翻译中国”——弘扬中国优秀思想文化,完成身份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实现从“现代中国”到“全球中国”的转变,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新叙事体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廖碧波,王莉芬.大学教育的本质及其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 2006(13):96-97.

[2] 字如祥.文化建设与大学教育本质回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57-160.

[3] 赵亚平,朱俊华.大学的本质与境界[N].光明日报,2009-10-14(11).

[4] 张旭,李合亮.廓清与重塑:回归课程思政的本质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1(5):116-121.

[5] 张文彦,魏建国.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探析[J].理论学刊,2010(12):67-70.

[6] 刘宏.新时代新阶段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刍议[J].中国翻译, 2021,42(4):61-64.

[7] 仲伟合,赵田园.中国翻译学科与翻译专业发展研究(1949-2019)[J].中国翻译,2020,41(1):79-86.

[8] 肖维青,赵璧,冯庆华.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翻译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J].中国翻译,2021,42(2):65-71,19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