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

2023-06-13范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范琦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大众娱乐冲击和人际交往沟通弱化等挑战,同时也有机会传播范围拓宽、传播形式多样、文化创新实践等。本文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为基本,尝试围绕数字化存储文化典籍、利用影像传播文化作品、拓展艺术栏目传播渠道、发展新媒体艺术作品、面向世界推广传统文化等方面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有效传播带来无限可能。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7.031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所凝聚的文化精髓,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同时也是见证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需要加以传承。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不小影响,相应的文化传承难以有效实现,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探索契合新媒体背景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播路径。

1.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1.1 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基于新型技术和新型设备的媒体形式,主要是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实现传播的媒介形式。从新媒体的呈现终端来说,可以分为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媒体等类别。而从媒体信息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文字流媒体、短视频媒体、网络直播、图文媒体等等。新媒体在近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和进步,并且体现出了很多显著优势;一是交互性。新媒体能够基于网络,实现信息发布者和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通过评论、留言、弹幕等形式,可以实现有效交互。比如网络直播这种新媒体,就可以通过弹幕,和主播实时互动。二是互通性。新媒体虽然具有不同的分类,但是彼此之间具有明显的互通性,也就是可以相互联通,如手机媒体的内容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互联网媒介内容也可以在数字电视上呈现。内容和平台的互通,能够让信息传播更加广泛。三是选择性。在新媒体中,不论是信息发布者,还是受众群体,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信息发布者可以对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和发布形式自主选择,受众群体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获取的信息。

1.2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汇聚而成的能够反映民族风貌和文化特质的文化总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般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汉民族传统文化。我国传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出了不同的文化形式,如诗词曲赋、音乐、戏曲、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服饰、棋艺等等。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在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将新媒体利用起来,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1 挑战

2.1.1 外来文化冲击

新媒体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而且打破了国界限制,人们能通过新媒体平台轻松获取国外信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大众已经接触到了大量西方现代流行文化,且不少人受外来文化影响在思维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转变,严重影响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传播与发展。

2.1.2 大众娱乐冲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大众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包括现代小说、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社交娱乐等在内的大众娱乐方式相比,传统文化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明显有所不足。在大众娱乐的冲击下,不少人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缺乏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动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所不足,甚至存在扭曲其价值和意义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2.1.3 人际交往沟通弱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线上交流受到了广泛青睐。这使得部分人对传统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方式失去意愿,相应的沟通能力有所弱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于具体的内容,还需要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面对面沟通探究其中的内涵与价值。在传统沟通交流方式的应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网络用语泛滥、键盘鼠标代替笔写字的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更是难以被有效理解和把握,也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播。

2.2 機遇

2.2.1 传播范围拓宽

传播范围越大,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往往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成效。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渠道进行广泛传播,相应的传播范围能得到显著拓展,这是传统传播方式所难以比拟的。而且人们通过新媒体渠道接触、了解传统文化,能够感受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交融的新鲜感,进而更加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

2.2.2 传播形式多样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种形式,而是能通过更为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如文字形式、图片形式、视频形式、直播形式、虚拟空间形式、游戏形式等。这些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传播形式,能够让传统文化以更加契合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认知的形式进行传播,从而增强传统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

2.2.3 文化创新实践

传统文化传播不仅需要对其中的精髓加以传承,更需要积极进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传统文化不一样的内涵与价值,真正做到古今融合。而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变得更为轻松和有效,能够借助新的表现形式、技术乃至价值内核等为传统文化赋予创新性,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3.1 数字化存储文化典籍

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其在传播方面实际上依旧有着一定的限制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保存管理以及大众传播方面。一方面,文化典籍的保存管理难度较大,既要对海量的作品进行保管,也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典籍进行重点保护和管理;另一方面,文化典籍的传播受载体本身限制,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典籍往往无法被大众有效接触,自然会影响相应的传播效果。而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文化典籍进行存储,能够同时在文化典籍的保存管理以及大众传播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将传统文化典籍转化为数字资源,并构建数据信息库进行集中保管,能够对海量传统文化典籍信息的有效保存,也能为大众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便捷支持。尤其是在快速检索、分类查询等功能的支持下,人们能快速获取他们需要的文化典籍信息,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必要保障。

3.2 利用影像传播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的传播应当具有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才能为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奠定基础。而通过影像这一直观、生动的形式传播文化作品,无疑能有效吸引广大群众,同时强化大众对文化作品的认知、理解与把握,对改善传统文化传播效果而言意义重大。新媒体背景下,有必要积极利用影像传播文化作品,让广大群众能够以直接、生动的形式充分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影像化保存,通过影像形式在新媒体平台加以传播,让广大群众能够直观地了解、欣赏各种传统文化作品,如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建筑等;另一方面,利用目前广受大众青睐和欢迎的直播形式传播传统文化,通过实时直播来增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互动性,让大众能更为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在影像化传播的支持下,传统文化作品尤其是声乐艺术作品、表演艺术作品不能再现的遗憾和能被有效弥补,让更多的群众能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和价值。而且人们可以基于新媒体平台做到足不出户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能在传统文化作品及表演的直播活动中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共同就传统文化加以讨论,能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传播。例如2018年举办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便通过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前三天便实现了网络直播点击量超过2800万次的成就,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3.3 拓展艺术栏目传播渠道

艺术栏目是新媒體时代到来前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进入新媒体时代,艺术栏目的传播渠道也要积极得到创新,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并为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改善提供有力支持。电视台应当积极探索艺术栏目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创新路径,借助新媒体特色与优势为艺术栏目的大范围传播提供必要支持,让大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能够从他们熟悉、青睐的新媒体平台观看艺术栏目,从而增强艺术栏目的影响力,更好地支持传统文化传播及发展。电视台既要打造并播出优质的艺术栏目,更要结合新媒体特点对栏目内容及形式进行适当创新,并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让更多的观众能通过艺术栏目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正确、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3.4 发展新媒体艺术作品

发展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方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并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让传统文化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实现广泛传播。不少艺术家都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的发展路径,并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譬如“幻影西厢——古今视觉文化中的《西厢记》”便是利用数字图像、三维成像、电子书等手段将经典传统文化作品《西厢记》进行现代化处理,带给人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又譬如邱黯雄创作的《新山海经二》便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创作的动画艺术,也为《山海经》这一传统文化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在新媒体艺术作品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能通过新媒体平台更加轻松、深入地接触到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创新意蕴,也能以更加现代化的形式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和价值,深度探究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在当代的表现形式。

3.5 面向世界推广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固然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其实也带来了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新机遇。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再局限于国内,而是应当放开眼界,积极探索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现代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打开传统文化的传播大门,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有机会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另外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具有创新价值的传统文化作品,或者尝试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现代化作品之中,以更容易被外国友人理解、接受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做向世界并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经典作品,均是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化作品中的体现,能够大幅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及影响力。

4. 结束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合理创新,才能以充分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大众需要的形式进行有效传播。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全新的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及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在充分保留传统文化内涵与精髓的同时对相应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能够增强其活力并为文化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京.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路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3):21-24.

[2]王译莹.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创新[J].传媒论坛,2021,4(24):135-136.

[3]冯浩洋.中华传统文化现代传播路径探析[J].文化月刊,2021(12):154-155.

[4]刘小明.借势新兴媒体 传播传统文化——评《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J].传媒,2021(19):99-100.

[5]苏永民,刘文振.探究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参花(下),2021(09):68-69.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