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2023-06-12蔡海香
蔡海香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堂的合理建构,对教育手段、教育理念进行优化、调整,并丰富教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对现今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说,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关键。教师作为“领路人”,需要在课前合理把握时间,精准设置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高效、高质课堂。而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直接关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成绩,教师应当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一、师生互动,集中学生课堂精力
师生互动是课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虽然古老但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问题的设置是引发学生学习思考最简单且关键的因素,问题如何设置是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精准掌握的问题,问题不宜过难,否则学生会产生挫败感,问题也不宜太易,否则让学生产生厌学感,问题的设置以及问题的层层递进是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能有效果,学生思考的问题才能有质量。师生互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关键。
例如,在教授《学会反思》时,首先黑板出示孔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引导学生:无论是谁都应该每天进行自我反思。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与学生处于同一位置,以更自然、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保证“一问一答”的有效开展,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如下问题和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同学们,上节课认真听课吗?”“中午的日测成绩自己满意吗?”“今天和昨天一样努力学习了吗?”以这些就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问题中区,展开对自己的自省和反思。同时,教师可以以自身为例,反省自己今天的课堂活动没有昨天多,带动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的精力集中,学生紧跟教师的讲授和知识的牵引,这样学生才能在40分钟的课堂中收获满满的新知识,能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激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思考,帮助学生成长。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因此,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需要创新教学活动、灵活处理课堂时间,从而创造出既轻松欢快也扣人心弦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保持专注力投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常用的情境手段包括:播放音频,调动气氛;播放视频,情境再现;有声朗读,重温情境。这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用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还可以展开系列的学生活动,如开展辩论赛、进行角色扮演、开展互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以此帮助学生专注于课堂,且有趣、有序、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我和大自然》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室或学校的自然风光导入新课,播放舒缓的音乐,教师用轻快的语气、活泼的动作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蓝天绿地的旷野,偶尔有几声鸟叫,偶尔配合清脆泉声,再用忽远忽近的汽笛声将学生带到一片葱绿的草原。教师用最舒缓的语言帮助学生沉浸在大自然中。教师通过音乐的渲染、声音的描绘,创设置身于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真的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在全身心舒展后,教师可以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的讲授,引发学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带动学生积极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创设情境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突出重点。教师设置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有效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微课,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利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学习制作微课和使用微课授课。微课有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的特点,主要起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的作用。在40分钟内,帮助教师着重突出课本中的重要内容,或者是介绍社会背景,或者是介绍政策和法律,简化难点,达到短时高效的效果。对教师来说,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能力,梳理课堂的重难点问题,挑选合适的内容制作微课,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通过微课环节的开展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教师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明确规定人民的权利受到约束和制约,因此,公民需要遵纪守法。在新课讲授法律时,教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民事犯罪和刑事犯罪的具体表现和审判结果,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从网上下载今日说法节目中的故事情节,以法官的身份审判故事中主人公所触犯的法律条例进行最终量刑。微课一方面短时间介绍案件的起因和经过,另一方面宣读最终审判结果并说明原因。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微课讲解,学生建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可以广泛利用微课形式,多层次展现案例,并让学生在了解案例和完成所学知识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做合格、优秀的小学生,也为升学做
准备。
四、合作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和推广,对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出了新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为当下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准的教育手段,对实现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每个班级按人数划分为多个小组,多角度、全方位对每个小組和每位学生进行组内评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利用小组合作展开课堂教学,从而通过小组测评带动全组、全班同学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例如在教授《学会沟通交流》时,教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说交流重不重要?”学生答“重要”。教师又说:“你最近一次是和谁交流?”“接下来你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吧。”这时学生就开始进行非常热烈的交流。有的学生和组员交流今天早晨的早餐如何美味,有的学生和组员交流今天的天气,有的学生和组员说起她最难忘的事。交流过后,教师继续询问:“通过交流,你收获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觉得更轻松了”,有的说“两者关系更亲密了”,等等。所以学生在交流沟通过后,会发现交流可以拉近情感距离,可以舒缓情绪等,通过合作交流和探究后,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
效性。
通过合作教学,一方面帮助小学生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不仅关系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对教师自身专业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五、户外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在进行书本知识讲解时,应该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在道德与法治的课本中,无论哪个年级哪本书都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何将现实生活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最高要求。那么,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允许下、在保证学生安全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到社会大课堂中,通过户外实践活动展开知识教学,从而使学生开拓视野,进行更缜密、更深入的思考,健全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在真正意义上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学校周边废旧的工厂和公园等地参观,让学生通过户外实践活动,找到工厂中发现的环境问题,让学生通过眼睛所见发现工厂中废水排放、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在平时用于休息和锻炼的公园内,学生会发现随地扔掉的垃圾、草坪被焚烧的痕迹、池塘水被垃圾覆盖等现象。学生会通过户外实践活动发现“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导学生要在不制造垃圾的前提下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做地球母亲的小卫士。这样,学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建立起保护环境的自我意识,通过一个简单的户外实践活动,有了更多对环境的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关键方式。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并有更深入的思考。在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
六、聚焦德育,陶冶学生情操
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要求,就是对学生渗透品德知识、法治知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地。对此,在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也不能只专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基本技能的培养,而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品德素质,并体会真实的社会情感,从而真正地绽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变废为宝有妙招》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强化环保意识,主动地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进行改造,从而获得更绿色、环保的生活。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自觉形成改造旧物的行为习惯,是德育中的重要一环。对此,为了提升本节课的教学实效,并让德育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导入设计,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垃圾处理的问题。然后,教师为学生讲解垃圾分类政策,强化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紧接着,教师请学生对课前收集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为“垃圾”赋予新的使用价值,以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之余,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对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
教师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主动地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积极地汲取教材中的德育养分,以便学生从小就形成高尚的品德素养、健全的人格品质,真正地获得全面成长,从而推动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
生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夯实基础,紧跟时代热点,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用最新的理念带领学生畅游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发挥主导地位,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事实上,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帮助学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
环节。
【参考文献】
[1]柳琴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0(31):157-158.
[2]常颖.让课堂教学洋溢生活气息——小学道德与法治突显生活化特征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10):58-59.
[3]黄志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