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2023-06-11吴千叶耿艳华周美玲王天香王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本例内皮上皮

吴千叶 耿艳华* 周美玲 王天香 王新

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吴千叶 王新)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吴千叶耿艳华 周美玲 王天香)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高分化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可发生于较多器官和组织中,如软组织、内脏及表面、骨等。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较为罕见,低于原发性骨肿瘤的1%,常因缺乏特异性而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 例因不典型临床病理表现反复漏诊的脊柱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骨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 岁,6 个月前搬运重物后感腰部持续疼痛伴酸胀不适,未予重视。3 个月前因症状未缓解于外院就诊,腰椎磁共振成像(MRI)示“L2~4及S1椎体内可见多发片状、类结节状T1W1 稍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S1椎体增强后见类圆形高强化影,界清,肿瘤性病变可能;L2椎体压缩性骨折,L1~4椎间盘轻度膨出,L4~S1椎间盘后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行“经皮穿刺脊柱后凸成形术”,术中穿刺组织活检见印戒样细胞,提示转移性肿瘤不除外。经临床后续检查未发现原发灶,实验室检查亦未见有相关肿瘤标志物升高。术后予补液抗炎治疗,酸痛不适仍存在。15 d 后于另一家医院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提示“L2~S1骨髓FDG(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显著增高”,诊断未明确。1 个月前患者腰背部原手术部位疼痛加剧,伴有夜间低热盗汗,近1 周出现行走不利,以“腰椎术后感染”收入本院,先后行“L4椎体病灶”及“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术。骨髓穿刺涂片提示:见散在和成堆的肿瘤细胞,转移性肿瘤难除外,但胃肠镜检查均未提示肿瘤性改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PET-CT 未见其它脏器(肝、胆、胰等)占位,结核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病理检查:光镜下溶蚀性骨小梁间见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瘤细胞呈上皮样或空泡状,轻到中度异型,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核中等或稍大,卵圆形,小部分略浅染,核仁可见,胞浆丰富淡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仔细观察发现空泡内含单个红细胞,核分裂象偶见,局部见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结果:“L4椎体病灶”及“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均显示CD31 弥漫强阳性,F-8、FLI-1、ERG、INI-1、CK 阳性,CD34 血管内皮阳性;“L4椎体病灶” CK7、CK18 阳性,EMA、CD163、CD138、CD79α 散在少量阳性,Ki67 约15%阳性,S-100、CAM5.2、NapsinA、TTF-1、PSA、PAX-8、GATA-3、CDX2、CD20、CK8、D2-40 阴性;“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Vimentin、CD68 阳性,CD14 散在少量阳性,Ki67 约10%阳性,CK7、TFE-3、TLE1、CD38、CD138、CD117、CD79α、CD56、CK20、CD3、CD30、CD33、CD1α、CD235α、D2-40、Langerin、Myoglobin、Myogenin 阴性。尽管有上皮标记阳性,但具有明显血管内皮分化特征,不支持转移癌,最终确诊为脊柱原发多节段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图1 L4椎体病灶(×200)见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局部见凝固性坏死。图2 L4椎体病灶(×400)瘤细胞呈上皮样或空泡状,轻到中度异型,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核中等或稍大,卵圆形,小部分略浅染,核仁可见。图3 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400)胞浆丰富淡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空泡内含单个红细胞。图4 L4椎体病灶CK阳性。图5 L4椎体病灶FLI-1阳性。图6 L4椎体病灶ERG阳性。图7 L4椎体病灶CD31阳性。图8 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Vimentin阳性。图9-10 L2~4及S1椎体MRI见多发片状、类结节状T1W1稍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3 讨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恶性高分化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由WEISS 于1982 年首次报道[1],主要见于成人,年龄13~86 岁,中位年龄50 岁[2-3]。临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非特殊性疼痛。肿瘤可累及躯体所有部位,位于体表或深部软组织者多表现为结节状孤立性肿块[4],境界相对清楚;当肿瘤发生于实性脏器(肺、肝、骨)或胸膜、纵隔等常为多灶性,病灶直径多<2 cm,部分病例可出现多脏器同时受累[5],临床病程较长。影像学上,X 线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可见单个或多个斑片状、泡沫状透亮区,密度不均,边界不清,靠近边缘区可见斑驳的不规则硬化,但缺乏骨膜反应[6]。CT、MRI、PET-CT 可表现为结节中心和周边不规则低密度信号,邻近软组织水肿,边界不清[7],有时可伴有FDC 轻度摄取增高[8-9]。本例除PET-CT 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不规则低密度信号外还伴有术后FDC 代谢显著增高。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大体常为不规则结节状肿物,质实,平均直径2.5 cm,界不清,切面呈灰褐色。镜下常表现为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内皮细胞呈条索状、梁状或巢片状排列,可伴有凝固性坏死。细胞核中等或稍大、卵圆形,核仁常不明显或1~3 个小核仁,染色质不均匀,核分裂象不易见,一般<2 个/10 HPF,胞浆丰富淡嗜酸性,可见胞浆内空泡,也可呈印戒样,内含红细胞,也称水泡细胞[2],不易与转移性低分化上皮性肿瘤/印戒细胞癌相鉴别[10],本病例即是如此。此结构实为原始血管腔,但血管裂隙腔不明显或不形成。本例曾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但未寻找到原发灶,且“转移灶”在单一转移部位反复出现而不累及其他部位者几乎不可能发生。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间质常无特殊性,偶尔也可呈黏液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或软骨样变,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偶见出血和含铁血黄素。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发生于骨者,瘤细胞常在小梁间浸润性生长[3],肿瘤周围可见反应性骨形成和少量破骨巨细胞。有文献报道上皮样血管内皮瘤5 年生存率为73%,组织学特征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10%~15%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见不典型性形态,包括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2/10 HPF,出现实性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区域以及坏死等,恶性度增加,文献上称为“非典型性或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1],提示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时间常<1 年,多为局部扩散和转移所致。经随访,本例患者经本院确诊治疗后1 个月余去世,病程历时9 个月余。因患者年龄较大,曾行多次穿刺活检及椎体成形术,经历反复创伤刺激,且未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加之活检组织获取有限,不排除完整病灶中存在非典型区域,推测这些因素可能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免疫组化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CD31、CD34、F8、ERG、FLI-1,25%~30%可表达CK、EMA。有文献报道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存在(1;3)(p36;q2325)易位,产生WWTR1-CAMTA1 基因融合[2,12],部分呈现血管结构的病例可具有YAP1-TFE3 基因融合,免疫组化TFE3 过表达[2,13],但不特异。本例除CD34 以外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均阳性,证明CD34 并非血管内皮表达的最佳标志,最佳标志应为CD31,并辅以其他相关标志。“L4椎体病灶”CK、CK7、CK18 均阳性,而“右髂前上棘骨髓穿刺活检”CK 阳性、CK7 阴性,推测本例在细胞角蛋白分化上可能存在异质性。由于患者条件有限,未行基因检测,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形态学表现及典型的免疫组化表达最终得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转移性癌:常有原发病灶或相关病史,实验室检查多伴有肿瘤标志物升高。影像学检查以椎体附件破坏为主,椎间隙不累及[14]。形态学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可见纤维增生性间质反应。免疫组化可表现为上皮细胞标记阳性,内皮细胞标记阴性。本例无相关病史,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阴性,免疫组化内皮细胞标记明确阳性,可予以排除。(2)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肝脾肿大伴全身症状。原发于脊柱者影像学上表现为相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清,病变可累及多个椎体。当溶骨性破坏明显时,易发生压缩骨折,CT 上常表现为虫噬样破坏[15]。肿瘤侵犯骨髓可出现白血病表现,病理类型不同其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也不同,但上皮、内皮细胞标记物均不会阳性。(3)上皮样血管肉瘤:是一种高级别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组织学上缺乏黏液透明背景,常可见不规则血管腔隙形成,内衬的上皮样内皮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较多。部分病例中可见成片的实性瘤细胞区域以及坏死[2,12]。本例临床表现、影像学、尤其是形态学均不符合。(4)骨结核: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且多有其它脏器组织原发病灶(呼吸系统原发最常见)及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影像学检查常提示有椎旁脓肿,椎间盘受累[14]。本例虽有与结核中毒症状相似的临床表现,但相关实验室检查均阴性,形态学也不符合肉芽肿。(5)其它感染性病变:椎体局部压痛,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但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效,相关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及病理非特异性炎症表现等均可以排除。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虽缺乏典型临床特征,需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综合分析,但最终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尤其是当临床表现、病史与病理不能完全统一、病程迁延且对症治疗无效时,要考虑到该肿瘤可能,不能遗漏相关鉴别诊断。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首选治疗是肿瘤完整切除并辅以放疗和化疗,但放化疗效果均不佳,目前也尚无理想的靶向药物治疗。该肿瘤预后相对较差,但术后随诊复查,以防复发是必要的,关键是能早诊早治,因此,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全面综合分析、细致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本例内皮上皮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1”的加减乘除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