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研究
2023-06-11冯海涛
冯海涛
【摘 要】基于物理学科教学实践,结合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物理有序衔接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期待能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衔接;核心素养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考物理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存在较大的断层,很多高一学生认为物理的学习非常困难,很难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节奏。正因如此,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的有效衔接。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心理处于过渡期
高一学生打下物理基础有助于以后的学习。由于高一新生经过了漫长的假期,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对他们来说,高一物理课程比较困难。同时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会紧张、焦虑。高一新生需要适应这样的环境,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连接断层
初中物理课程并没有特别高深的知识点,与高中课程相比,初中物理课程比较浅显易懂,而初中物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形成一种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了解了物理基础知识,待高中阶段学的内容更多了,学生自身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也就更强了。高中物理就是将初中物理知识更加细化,将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在难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比初中的更重,教学目标也有了一定的变化,这对高中物理教师也是一次挑战。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平,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很多学生由于受到初中阶段教学模式的影响,刚进入高中时难以适应,尤其是对物理学科来说,知识的连贯性较强,如果在高中阶段不能打好基础,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影响。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放慢讲课速度,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较难的题目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思维,灵活掌握知识。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注重知识的衔接,确保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实现从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的过程。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高中物理有序銜接方法
(一)强化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合理制订物理学习目标,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对摩擦力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认识到摩擦力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及难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进行开展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身对摩擦力的理解,并且用身边的实例对摩擦力进行证实。其次,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摩擦力作为引入展开教学活动。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就产生的摩擦力进行示范,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这一概念,以便开展后续课程。
(二)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加强物理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展现,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也较好地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分工合作,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并且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反射及折射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中通过其他的应用对反射以及折射进行观察,还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鱼缸,可以在鱼缸中放一根木棍,对光的折射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将物理知识引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并且将实践融入生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困难的解决策略
在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关于物理观念的差异。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都是比较浅显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的存在,因此,对课本上的知识也就理解得更好,而在高中阶段知识需要掌握得更多。以力的教学为例,在初中阶段一般是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和三要素,而在高中阶段,对力的计算就更加复杂。二是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初高中学生的培养没有明显的差距,都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认识科学本质,更好地理解科学走近科学,也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观念,通过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也应该顺应潮流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科学思维水平不高,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该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度过初高中物理衔接这一阶段。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难度系数更大,初中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物理课程,从而实现各方面的提升,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注重核心素养培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提高成绩作为教学目标是一种错误思维,教育不只是培养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衔接的知识点,如果想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衔接,应该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只是传授高中的知识内容,应该与初中内容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教师也要与初中教师有一定的交流,多沟通学术方面的问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学会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根据物理教材的要求,初中物理往往采用解释说明类语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对知识只需要初步的了解,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知识难度加大,对教学的精准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适应在不同环境下对概念进行识别,为下一次探究打下基础。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时,教材将其定义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在高中速度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并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属性,学生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对知识往往不能理解,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理论。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思维方式应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他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涉及物理应用时,虽然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但是高中阶段涉及得更多;初中阶段在解题时只是利用一种方法,但是到了高中就可能运用多种方法。比如,牛顿定律在初中时只是要求能够用实验推理的方式概括问题,而在高中阶段就要通过假设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在符合邏辑的基础上得出了理想化条件。
(三)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器材,只有亲自实验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都是利用口头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往往都是直接听教师归纳结论。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该问题,让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如果条件允许,要鼓励学生亲自制作和完成实验,这样学生才能将物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有助于他们以后探索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解决,对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只需要进行一些指导就可以完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思考。
(四)合理设计课堂问题
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问题是必须出现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问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围绕教学重点,而是为了培养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复杂,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应该先让学生仔细思考,因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记忆才能更加深刻。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重点,这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大多数的学生基础都不牢,他们会通过回答问题寻找参与感,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确保每一个知识点的准确性。
(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教育也成为教育的关键。在我国公民素养教育中,科学和社会总是联系在一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自身能力。在初高中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多给学生做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并且能够进行知识互换,而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要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物理学中很多优秀的物理学者和物理学著作。很多物理学著作也都凝聚了学者们的心血,记录了他们不辞辛苦的研究过程,见证了物理学一步一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与其他学科不同,因为他在物理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震撼,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这都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综上所述,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物理有序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物理学习表面上看就是物理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课程衔接问题也会变得更加轻松。随着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在面对初高中衔接时往往没有积极对策,不能完成初中到高中物理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初高中物理衔接工作打下了基础。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该问题,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从而解决高中物理知识和学习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道阔.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2]荆健.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