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学中的“加减法”

2023-06-11陶春成

文教资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教育双减

陶春成

摘 要:“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目的是減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校应如何为小学生减负,为教育质量增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小学教育发展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教育 减负提质

自2021年5月21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便开始根据新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改,对建设良好教育生态和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对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科学地实现“减”与“增”等问题不断反思和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本文就如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小学教育提质增效这一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为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贡献微薄的力量。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必要性

1. 国家政策的指引

“双减”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回应社会关切,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积极影响。“双减”政策的颁布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启了一页新篇章,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内涵的转变,旨在培养“五育并举”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适应2022年小学新课改要求,蕴养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自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后,为小学生减负的教育观念就开始生根发芽,之后一系列减负文件的颁布让为小学生“减负”逐渐成为全民的教育共识。“双减”政策的提出适时为教育工作者实施减负计划提供了落脚点,教育观念随之转向高质量、高素质这一新的时代发展方向,教育改革也必然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而声势浩荡地进行下去。

(二)迫切性

1. 教育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需求,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阻碍其全面发展,为此,国家多次实行教育改革为小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但收效甚微,因而小学生减负就成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让小学生不得不面临课业加重、课后常态化补习等更大的压力,学习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难度过高、功能异化等问题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迫在眉睫

随着资本的介入,校外培训机构开始大量崛起,逐渐闯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但以营利为目的的补习机构存在教学结构不合理、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专业水平层次差异比较大等问题。并且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大了学生课后压力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因而对其进行整治已经刻不容缓。为了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杜绝校外不良机构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改革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双减”背景下为小学生减负的方法

(一)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

“双减”政策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而在作业设计上要积极探索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设计。[1]学校应建立统筹公开的作业设计与管理制度,规范作业设计、布置、时长、批改、评价等方面的考核机制。在作业设计上,学校应鼓励教师做好学生学情、认知水平等方面的调研工作,促进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作业内容,满足学生差异化培养需求。此外,作业设计还应具备有趣味性和创新性,力求作业“少而精、精而趣、趣而新”。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来促进学生高效完成作业,将课后作业与学生兴趣化培养结合起来,如让学生以手抄报、图画、诗歌等形式将课堂知识表达出来。在作业类型选择上,除了书面作业还可布置手工作业、劳动作业、课外实践作业[2],以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作业布置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保证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情况的公开透明,可由学校统一建立网络平台,要求教师公示作业类型、作业分级完成项目、作业内容范围等,以方便学校进行考察。在控制作业量和完成时长上,教师要通过减少机械性、惩罚性和无效性作业,增加启发性、思考性和实践性等多样化作业练习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作业内容,从而减少作业量,通过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作业内容,以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乐完成作业。在作业批改上,教师要重视面对面批改与辅导工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答,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作业点评。教师在面对面批改时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情,从而在作业布置上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作业评价工作上,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做好对教师布置作业工作的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工作,对作业量,作业趣味性、创新性,作业是否多元化,作业批改与辅导情况等方面及时跟进,将教师作业布置工作情况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以促进教师重视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布置工作。

(二)创造多彩校园,减轻课堂负担

“双减”政策注重学生的全面、均衡、持久、健康地发展。学校应采取措施,确保小学生在校内的学生生活是快乐的、全面的、积极向上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学校要注重基础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文化实践课程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同时注重课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摆脱以往只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以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在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有效吸收课堂知识。教师要灵活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引入微课程、主题教育课堂等,立足学科素养,凸显学科特点,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注重实效,逐渐提升基本素养。在社团服务课程中,要合理开放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合作企业、相关社区单位的合作,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社团活动课程,加强对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实践课程上,要充分发扬乡土教育资源的优势,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等融入文化课程建设,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领略民族艺术文化、走近传统工匠手艺人、感悟美丽家乡和优美校园风光。以文化实践课程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积淀,帮助学生厚植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活动、教学竞赛活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竞技活动等,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以趣味性活动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快乐实践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升华,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堂负担。

(三)改进课后服务,减轻课后负担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提出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减负提质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而言,各大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如何改进课后服务的形式,使课后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一直是教育从业者思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要改进课后服务形式,就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校园社区共育等模式,既要让课后服务“走出去”,又要把课后服务“请进来”。具体而言,学校可通过与企业、社区等合作,将校外实习与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服务中,为学生拓展新的学习实践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通过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校本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等内容,增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工厂等参观,深入了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安排学生到职业技术学校等学习技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让学生参与社区工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将课后服务拓展出去的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转化学生课后学习的压力,以实践学习代替乏味的课本学习,既满足小学生爱玩、爱动、爱探索的天性,又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知识,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此外,还要将课后服务“请进来”,学校通过组织专家进校开展座谈会、校际交流学习活动等,将校外资源引进校内,为学生课后服务内容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学校要引进各类“校外讲师”,包括名校师生、优秀民营企业家、社会有志人士以及民俗文化工作者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还要邀请教育专家学者进校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学目标、内容改革等工作的制定。此外,学校要制定校园服务开放日,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进校协助教师开展学科辅导、作业批改、家庭教育讲座、素质课堂等服务,使小学课后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元需求。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提质增效的途径

(一)提高课堂效率

在备课环节上,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学科知识点的情况下,结合学生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做好学科单元教学设计、课堂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集中授课压缩时空,让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層层递进,促进学生在单元体系中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设置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评价等环节,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如动静结合教学法、思维收放教学法、生活导入教学法、引导暗示教学法[3]、目标导航教学法等,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前制订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建立高效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自发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做到对课堂内容的高效吸收和掌握,才能减轻课后学习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更丰富的实践活动。

(二)强大师资力量

“双减”政策不仅针对小学生减负和课后服务问题,还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本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教师朝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一专”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要过硬,学校要进一步细化对教师职业水平的考核评定方法,以更优厚的薪资奖励和更严格的惩罚措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科专业能力。“多能”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掌握与本职学科相关的其他多项专业知识,并取得相当的造诣,能够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要培养“一专多能”教师,学校应积极开展专业群的建设,将各科专业教师以不同专业组的形式组成专业群组,促进各专业资源共享,整合各专业的课程内容、师资等资源,促进全体教师在专业方向上、专业建设上互学互鉴、互联互通,实现高水平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双提升”。

(三)优化线上教育资源

“双减”政策提出要大力开放线上教育资源。各地政府与学校应共同谋划线上学习资源库的建立,对线上统一学习平台的搭建以及个性化线上教学服务模式进行探索,打通学生与教师的线上对话渠道,满足学生个性化辅导和日常答疑解惑的需求;整合历史、科学、自然、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以云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在具体学习资源的建设上,首先要考虑学科专业资源,将各学科的主要内容打造成精品课程,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要整合教学实训资源,将优秀教学案例、优秀的教学影视、实训教学资源等集中分类和整合,为学生查漏补缺提供资源渠道;最后,要充分了解本校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本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线上学习资源的建设中,从而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线上资源,形成本校特色网络教学资源库。

(四)增强家校协同共育

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家长的观念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负的成效。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促进家校共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创造更优质的教学实效。

1. 引导家校协同育人共识

家校协同育人是教育的基础,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能否成功实现,学校有必要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转变对“双减”政策的认知,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学习规划做理性的考虑和判断,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目标,不盲目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积极参与校园课后服务建设。

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教学内容、课后服务建设、学生日常学习等情况,为家长答疑解惑,引导家长参加家校委员会建设,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学校应搭建网络资讯平台,如学校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在线上平台发布学校工作安排、校园活动建设、教育理念、“双减”相关举措等内容,建立家校沟通窗口,让家长能随时了解学校的动态,共同参与教育工作建设。

2. 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素养

要提高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积极性,仅从教育理念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因为家长的个人能力和素养参差不齐。要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就要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打造家庭、学校、社区相互促进的教育网络。

首先,要开展心理疏导培训工作。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学校应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专家,定期进校开展心理讲解与咨询活动,开设不同学龄、类型的心理辅导课程,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其次,要开办家长学堂。学校定期聘请儿童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为家长解读最新的教育政策,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传授成功的教育方法。[4]此外,还可邀请各领域优秀的家长代表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诸如工业、农业、商业、医学、传统文化等各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最后,要充分發挥家委会的职责和作用。家委会应架起老师和家长联系的桥梁。学校应该着力打造一个心态开放、思路开阔、行动多维的教育共同体。在平时工作中,家委会要做好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更好地促进家校共建和教育优化。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小学教育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重任。为了解决当前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本文从“减负”和“提质”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以促进小学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然而教育的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也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思考如何让教育回归育人这一本质,真正做到以服务孩子为己任,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广大学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爱萍,陈东超.“双减”政策暖人心,多管齐下促成长——阜南县第八小学教育共同体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做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2(25):4-6.

[2] 何利娜.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减负增效探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2(7):55-57.

[3] 蔡梦荔.“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上旬刊),2022(3):31-33.

[4] 汪应芝.“双减”背景下小学教育的路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2(26):9-11.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小学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