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共青团网络育人创新研究
2023-06-11匡亚文
匡亚文
摘 要:高校共青团承担着团结、引领、服务青年学生的重要职能。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共青团网络育人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共青团要充分把握新形势,紧密结合团的各项工作,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网络平台、提升育人队伍,实现网络育人新成效。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共青团 网络育人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正在改变着青年学子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和意见表达途径。基于网络蓬勃发展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高校共青团育人提供了新的阵地和思路,也带来了挑战。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育人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介融合新兴发展之下育人环境和形势的变革,做出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近年来,结合媒介融合视角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探讨了高校共青团网络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对如何利用网络整合工作资源,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网络育人工作进行了探讨,以形成良好的網络舆论氛围和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媒介融合的含义及特点
媒介融合主要指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各类媒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使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有效融合。[1]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是各个传播平台的简单相加,而且需要加强各渠道之间的协同和相融。总的来说,媒介融合具有传播时空灵活性、传播载体多样化、传播主体去中心化等特点。
(一)传播时空灵活性
传统的传播过程极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媒介融合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可谓是无时不“网”、无处不“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47亿。可见,基于移动互联网络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
2020年以来,网络课程的涌现让更多学生获得了更多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育人的环境从教室扩充到网络,“线上+线下”的形式使得育人手段更为灵活。
(二)传播载体多样化
传统的传播路径为“一对多”模式,而随着传播载体的丰富,则变为“多对多”。同一条信息在不同的载体中有着不同的传播语境和方式,结合媒体属性“量身定制”合适的网络文化产品十分重要。
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载体,如何选取适合的载体“为我所用”并建立传播矩阵,实现从媒介的“相加”到“相融”,达到育人效果最优化,值得每个高校共青团工作者思考。
(三)传播主体去中心化
网络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话语权掌握在大众媒体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手中。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导致了“去中心化”的出现。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传播改变了由点到面的路径,形成了由面到面、由网到网的新模式,使得网络传播中受众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互动更为频繁。以网络直播为例,客户端、微博、公众号同时发布相关信息,形成多渠道的协同传播,而受众不仅可以实时观看,还能在评论区发送弹幕,增强体验的沉浸感和交互性,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然,在此之下,网络舆论的产生也更为迅速和难以预料,舆情易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性增长。作为育人主体,高校共青团需要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和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
二、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共青团网络育人现状
(一)传播内容欠佳,育人精准度不够
“内容为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内容生产的重要指引和遵循。纵观高校团属媒体,在此方面仍有短板。
一是缺乏深入人心的高质量原创内容。大多数高校团组织新媒体设置了青年大学习、时习之等固定栏目,但仅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转发,而没有定期推送原创内容以体现青年师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身为学生青睐的短视频平台,应当聚焦育人主线、直面青年思想、满足实际需求。然而大多数平台的内容主要发布活动简讯或者跟拍热门段子,难以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二是缺乏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互联网的开放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们可以自行获取各类信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共青团要首先学会甄别判断,再进行调研考察,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实际需求。然而大多数共青团并未能定期对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研,做到想青年之所想、言青年之所言。由于教育内容不聚焦、引导方向不明确,因而网络育人方面难以实现教育内容有的放矢、精准输出。
(二)传媒素养欠缺,思想引领力不强
高校的新媒体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不仅需要相关教师拥有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树立全新的媒介观和网络素养。教师的身份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而且是新闻宣传者、舆情信息员。现实中,由于工作人员有限,往往由专任教师、辅导员兼职带领学生团队开展新媒体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缺乏指导,难以保障工作的专业化和一贯性。
一是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一方面,专兼职教师和学生新媒体工作者接受培训的频率不高、规格不大,往往是校级或者二级学院层面组织培训,省级以上媒介素养培训很少甚至没有,导致新媒体人对前沿知识了解不深,不能用最新的理论体系指导网络育人实践。新媒体人对于网络文化研究不透,缺乏甄别和监管网络信息的能力,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估量不足。另一方面,与其他团组织交流不足。大多数高校团组织忙于团务工作和事务性工作,对于宣传思想工作和新媒体工作的交流未能充分谋划,往往是完成上级宣传要求或者宣传校园活动即可,缺乏学习身边先进、打造思政精品的意识,导致团属媒体的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先进思想的引领力。
二是缺乏明确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由于新媒体工作持续时间长、考核难度大以及部门人员不足等原因,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也没有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另外,高校对于网络育人的工作量和传播效果没有明确的规定与考核机制,例如,一些高校共青团安排了具体人员负责微信平台运营,但是对于阅读量、点赞量等体现推文发布效果的数据并没有规定与考核,“做好做坏一个样”。工作人员往往还要从事其他工作,需要完成另外的考核指标,相比较之下,便减少了对网络文化内容生产的精力投入。这就导致了推文质量得不到保证,网络育人效果也难以维系在较高的水准上。
(三)平台发展落后,协同性发挥不足
高校共青团网络平台作为团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好思想引领、关切回应和舆论引导的功能。目前,微博、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大多数高校共青团的主要新媒体平台,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为网络育人发挥了积极的时代价值。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许多高校共青团也设置、开发了新的传播平台,如抖音视频号、火山小视频、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等。当前的平台多、载体多,依然未能充分提升网络育人的实效。
一是平台缺乏维护,不利于保持用户的黏性。主流媒体信息滞后,疏于管理和维护。部分高校共青团官方网站存在长期未更新、内容错误、栏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存在无人管理的“僵尸号”现象,而有些正常更新的平台对于留言评论未能及时回应引导,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受众体驗感得不到满足和关注,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无法适应工作需求。
二是平台之间缺乏协同。对于各平台的主要目标和用户群体缺乏定位。例如,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注重严肃性、时效性,主要阅读群体为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团学工作者等,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定位时尚、活泼有趣,更受到青年学子的青睐。但是大多数高校共青团各平台之间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内容重复和搬运,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足。部分微博内容照搬官方网站新闻,没有用“青言青语”进行加工,在贴近青年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平台特性进行媒体作品的开发和制作,单一内容的多平台传播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心理。
三、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共青团网络育人创新路径
积极运用新方式、新方法,进行信息融合以寻求网络育人效果的最优点,是共青团做好大学生思想网络政治教育的必要路径。高校要从“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出发,全员引导、全程跟进、全方位聚力,探寻共青团网络育人的新思路、新突破。
(一)明确育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把握好大学阶段这个“拔节孕穗期”,做好思想价值引领和人格修养塑造。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抓牢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主导权,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共同思想,牢牢守住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全员育人:打造专业队伍,做好意识形态“把关人”
“把关人”理论由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提出。该理论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过滤、加工的过程,则被称为把关行为。高校共青团网络育人的过程也需要育人主体对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把关”,以此将正确的思想传播到青年学生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育人主体即为“把关人”,育人过程则需要行之有效的把关行为。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获得话语权从而具备了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双重身份,网络传播更加自由,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因而,把关人需要拥有责任担当、专业素养和敏锐直觉,对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及时的甄别和引导,守好“网络关”。
近年来,教育部思政司启动实施了“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旨在加强高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江苏省、浙江省等多地开启了“网络名师工作室”的立项工作,进一步将育人的重点和阵地辐射到互联网上。可以看到,队伍的建设和壮大,为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和稳定的人才保障。高校团组织作为集聚青年、引领青年的组织,必须重视网络育人队伍的建设和优化。
一是党建引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网络育人教师队伍。《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指出,共青团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面加强对团组织工作的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切入点,统筹各方、协调推进,以党组织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引领和加强,凝聚起各方各级的育人主体。
通过建立“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室”、定期召开网络专题研讨会、组织大学生网络社会实践、开发网络精品团课等形式,凝聚起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重点育人力量。选聘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网络名师”,鼓励他们把立德树人的作用扩展至网络空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一支勇于创新、勤于奉献、志在为网络育人领域持续躬耕贡献的教师队伍,做好理论宣传、热点阐释、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先进、优秀的网络文化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络宣传和阐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弘扬。
二是团网融合,以网络媒体专业素养提升共青团服务力。成立“校—院”两级共青团融媒体中心,挖掘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精的学生骨干。定期开展新闻写作、摄影技巧、短视频、新媒体运营等培训会、交流会,研讨如何用“青言青语”紧跟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提升网络媒体素养、强化懂网用网水平,打造最了解青年、贴近青年的新媒体作品。
充分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创新网络育人交流和表达方式,凝聚一支价值观正确、有理想、影响力强的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敏锐察觉青年学子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及时反馈回应,做好舆论引导,推动“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错误言论”这一目标的实现。
三是涵养理论研究水平,营造网络育人研学氛围。一方面,密切关注网络育人领域的学术动态,收集汇总各类组织机构开展的学术研讨信息,组织师生“走出去”,向专家学、向前沿学,及时更新理念。另一方面,设立相关网络思政科研项目,号召团学工作者参与申报、研究课题,加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以理论指导实践,切实增强育人成效,形成良性互动。
(三)全程育人:合理设置议程,做好不同阶段衔接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可以为社会公众安排讨论话题。大众传播的效果不在于改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而在于为人们构建社会环境。全程育人体系需要高校将育人工作落实到大学生涯的各个环节,实现育人环节全程衔接。[2]高校要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阶段特征动态育人,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育人资源,合理做好议程设置,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是深入青年调研,关注学生变化动态育人。从学生入校直至毕业,全阶段关注学生变化精准施策。定期面向青年学子进行调研,包括互联网使用习惯、新媒体素养、网络文化偏好、网络服务诉求等。通过网络文化产品的阅读量、转发量来分析受众习惯偏好,以此为依据来科学调整发布内容、方式手段等,提高育人内容和受众需求的匹配度。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开展网络文化育人,如低年级注重新生入学教育,可结合校史了解和目标引领开设云游校园、网上校史馆参观、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中年级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学业教育,可融合课程平台依托专业、社团开展网络调研、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综合素质;高年级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学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如专题讲座、就业服务咨询群、学历提升论坛等。
二是充分挖掘共青团第二课堂,大力推动网络素养教育。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时间、创新创业等多个内容。[3]高校共青团作为第二课堂的指导者,要善于提炼,形成特色明显的话语体系,进一步在聚焦专业优势的同时,丰富网络育人文化内涵。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办主题团日、红色宣讲、海报设计、摄影大赛、书画展览等活动,聚焦主流价值、讲述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线上+线下”打造出一批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的活动品牌,让新时代新思想春风化雨、入脑入心。同时,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理性上网、绿色上网,遵守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提高甄别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弘扬“文化浸润心灵、网络滋养精神”的新风尚。
依托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环节,通过了解社情民意、走进人民群众,让学生亲身感悟国家发展新成就、社会进步新变化、人民生活新收获,进一步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得网上故意抹黑中国的西方言论不攻自破,进一步坚定青年学子的“四个自信”,为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全方位育人:多维协同发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
一是立机制,建平台。为了将网络媒体的育人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包括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网络内容生产考核激励机制、媒体合作机制等。开展深入研究,建立网络育人工作人才库,定期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先进经验。通过机制赋能媒介宣传,吸引青年学生参与学习讨论、交流互动和实践探索,网络育人工作才能真正“活”起来。
完善网络备案制度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对团属媒体阵地的审核、管理。对于新成立的新媒体平台,要做好运营资质把关和运营信息登记;对于已成立的新媒体平台,要定期进行考评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停办整改或取缔。另一方面,进行网络舆论的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加强引导、评论和跟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守牢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因此,高校共青团要提前安排好应对措施,构建良好的輿论生态。
建立协同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互动。建立并完善网络平台,加强系统性、常规性管理。组织团干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加入网络阵地建设,以主人翁的意识,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思考网络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向和途径。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通网络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将网络育人平台品牌化、具象化、亲民化,如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或网站专栏,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积极创作一批青年喜闻乐见的如微网文、微电影、微课堂等网络文化作品,在青年聚集地、舆论聚集地建设起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网络协同育人平台。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全媒体矩阵。整合优质新媒体资源,发挥辐射、加权效应。首先,构建融合发展的交叉式矩阵。成立校园融媒体联盟,实现校园内育人资源的统筹规划和互联互通。校团委、二级学院团委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和技术通过整合,汇集成网络资源,形成同频共振、职责清晰、协同推进的融媒体传播闭环。其次,结合各个层级网络平台的媒体属性,对育人资源进行加工和改造,避免内容的重复推送,真正形成“1+1>2”的传播效果,做到校园新闻资讯一体化、制作高效化、形式多样化。矩阵内各平台之间形成内容共享、优势互补、聚合发力的良好宣传生态,打造网络育人共同体,构建全媒体语境的育人平台。
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网上与网下协同推进。第一课堂注重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场,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逻辑体系。第二课堂强调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因此,要寻求网络育人方式创新,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赋能、系统推进,在专业理论课程中融入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用网络思政实践反哺专业建设,把网络思政作为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方向,不断提升研究成效。
同时,既要抓好网络文化建设和教育引导,又要关注其与网下育人工作开展的一致性、协调性,确保线上与线下育人同向同行,让网络育人成为线下育人工作的时尚表达和先锋传导,线下育人工作为网络育人提供充足的实践经验和现实指导。
四、结语
媒介融合为网络育人提供了新方法、新载体、新动力,网络育人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遵循传播规律,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着力提升网络育人工作质量,增强网络互动应用的导向性,合力打造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周小芳.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业务的影响[J].新闻传播,2022(17):108-110.
[2] 王志建,张枫.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143-146,158.
[3] 张明星,季青春,田仁连.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1):37-40.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改课题“融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基于校园大数据平台的研究” (JYYB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