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带动整本书阅读研究初探
2023-06-11林秀霞
林秀霞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本刊已在2023年第4期刊登5篇文章,现从理论层面、跨学科角度、项目学习方面继续刊登“整本书阅读”系列专题文章。本专题文章将持续刊登,欢迎广大教师围绕本专题内容踊跃投稿!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单篇课文的阅读而言的,是一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采用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如何为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借助教材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都能在书本的海洋中遨游,进行直接、有效的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不难看出,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被深化,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往往集中在课外时间。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阅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一、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类型
1. 以教师指导为主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教给学生精读、略读、速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遇到看不懂的内容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问题的解决。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边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以交流探讨为主的课堂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有限,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进度,有的学生就会认为阅读十分枯燥乏味,甚至放弃阅读。此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交流探讨为主的课堂教学可以促使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他人交流探讨的平台,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以成果展示为主的课堂教学
以成果展示为主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结束了一整本书的阅读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或阅读收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场班会,让学生分别描述自己所读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会等班级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在阅读整本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阅读过的书籍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1. 入门导读是整本书阅读的良好开端
入门导读就像一个预告整本书阅读的前奏,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汇集书中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在入门导读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有效方法是猜想,即根据书名、封面、插图或文中所含的线索,预测本书的内容。教师要将学生无意识的预感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并通过反复训练,将其强化为某种技能,从而实现读者与作者的链接。
2. 交流探讨是整本书阅读的主旋律
在趣味性的导读之后,学生已经对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交流探讨环节重在提升和分享。合理、有效的交流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向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问题,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良好的问题既可以促使学生对书中的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的记忆有所深化,也会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专注。
3. 多元提升是整本书阅读的点睛之笔
多元提升不仅重在多元评价,而且重在延伸与提升。在交流探讨的环节之后,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延伸与提升。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策划,还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高水平、高审美的阅读者。
三、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应与教材环环相扣
1. 按照单元课程主题选择阅读材料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对应的主题,这些主题单元中的课文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关联性。例如,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具有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为主题来编写的,其中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个小故事。这四个小故事既有中国的寓言故事,又有外国的寓言故事;既涉及古代的,又涉及现代的。每一则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寓言故事打开了一扇门。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则故事的整本作品进行延伸阅读。
2. 按照节选课文内容选择阅读材料
教材中还会出现一些节选课文。例如,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分别节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四个小片段并进行改编。其中,《草船借箭》改编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景阳冈》改编自施耐庵的《水浒传》,《猴王出世》改编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红楼春趣》改编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样的节选课文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古典名著的阅读之旅中更好地了解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按照作家、作品选择阅读材料
一些高质量、高美感的名家作品也被编排为课文,如果教师将这些阅读材料利用得当,也能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名家,让学生先对他们的人物背景和生平事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激发学生对他们的作品产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对作品进行整本书阅读。
为了更好地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精读语文教材,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打开整本书阅读的大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实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瑾. 统编本教材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 小学语文教学,2019(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沈佐明. 指导学生阅读整本書[J]. 学周刊,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