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06-10司丽娟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习任务群引领教学方式变革,而大单元教学倡导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学习,与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一致。为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可采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方式,依托新课标,理清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探究在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单元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司丽娟(1982—),女,福建省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要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或呈现教学内容。结合对当前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新课标分层设置了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一系列、一连串互相关联的学习活动共同构成了学习任务群,且活动方向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推进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改革。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大单元教学颠覆了以往用零散知识点、单篇课文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思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方向,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提出要求。大单元教学通过提炼单元主题,依托真实情境,以问题和任务为载体,整合了目标、内容、活动、评价、资源与技术支持等要素,与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理念是相辅相成的[1]。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视野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探索。
一、深研课标,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不断感知和丰富的联想,深刻体会文学语言及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并且从中收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对其做出正确评析,并以此提升审美品位。与此同时,学生还要认真观察和感受自然界和社会,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与见解表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创作文学作品[2]。
每个任务群对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或散文,在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以及生命的热爱。依据新课标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要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自然之美,编录了《观潮》《现代诗二首》《走月亮》《繁星》等文章。这一单元的核心要素为“一边阅读一边联想,感受自然之美”,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新教材在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板块或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中强调了阅读重点及学习方法,如《观潮》一课中“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3];在《走月亮》后灵活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等等。这一单元除《观潮》外都是新编入的课文,面对新课标背景下的统编教材,教师需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并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合理整合学习任务,重视知识积累迁移
统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通过合理选择教学素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单元选录的课文中都有关于自然景物的描述,能力培养以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为主。教师应注重知識的正迁移,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后围绕某个观点进行阐述。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寻找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问题任务,并将其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单元学习任务群。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注意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可向学生提问:“这一篇课文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通过这一学习任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而在《走月亮》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课文当中。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想象,阅读结束后说说自己在脑海中所“看到”的景象,并让学生通过仿写课文来描写景色。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及思想融入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其学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描写景物。
三、资源重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探秘自然之美
【学习内容】
选文:《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繁星》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单元任务】
(一)设计思路
以“读写结合,感受自然之美”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联想画面,并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验文字与情境之美。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和推荐给他人,在领略和学习课文中的自然美的过程中,慢慢转进现实生活,表达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学生想完成单元核心任务,要先达成两个单元学习目标:一是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如《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二是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即调动感官,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景象、声音和味道。同时,围绕核心任务,设置子任务,做到层次分明,突出逆向思维特征。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是习作要求层面,二是阅读理解层面,三是鉴赏阅读层面。以读促写,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引导下阅读文本,感受自然之美,并结合自身体验,借鉴写法进行创意读写,提高自己的文学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任务安排(如表1)
表1 学习任务安排表
课段 任务 课时
第一课段:推荐旅行地 推荐一个好地方,突出其特别之处,写清楚推荐理由 2
第二课段:旅行攻略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写作顺序,绘制旅行攻略 3
第三课段:享自然之旅 赏析重点词句和语段,聚焦景物,把握特点 2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1
第四课段:书自然之美 小结写法,片段仿写;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感受 1
评议修改,习作汇编,推荐“最受欢迎好地方” 2
四、任务导向,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一)嵌入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构建真实的情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情境创设需要结合单元学习目标来展开,具体来说,要将文本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交融,并且在教学中融入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学习大情境。
所谓的大单元教学,是受到单元主题的引导作用而开展的真实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且所有活动均以学生为中心。如在上文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设计的新教材单元主题教学“探索自然之美”中,笔者先引入学生熟悉的校园文化卡通人物——小美,让学生回忆《天天写童话》的内容,走进真实情境,一起和小美“天天去旅行”。接着,笔者采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去过的好地方,并用笔写下它的特别之处和推荐理由,然后再以旅行攻略和旅行发现等任务群,将大情境融入单元整体教学中。在这一主题教学中,学习任务都是围绕“旅行”展开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析课文,所以学生学习不是简单地进行模仿,也不是被动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情境化的任务背景下,感受自然之美,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言运用和审美创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活动,转变学习方式
大单元教学围绕单元主题设置任务。大任务比较宏观,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是由一系列子任务和活动组成的。
活动1:知潮声
(1)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
预设:闷雷滚动、山崩地裂。
(2)从声音感受大潮特点:从这些关键词中,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预设:我感觉大地好像颤动起来,钱塘江大潮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活动2:知潮形
(1)潮来时潮的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
预设:一条白线—一堵高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2)从这些关键词句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1)从“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想象到自己平时看到的高墙,体会到潮水的气势磅礴。
(2)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看到了潮头来临之时的江水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气势大,水势猛。
(3)从“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中看到了潮头奔腾速度飞快,江面上波浪滔滔,耳畔还有浪涛怒吼。
活动3:知其序
(1)观察描写潮声和潮形的词语,总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预设:潮声和潮形的变化说明作者描写大潮时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的。
(2)找出第3、4自然段中表现作者描写大潮是从远到近的词汇。
预设:过了一会儿、远处、再近些、水天相接、越来越近、向前移动。
活动4:我做小导游
现在,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这么壮观的景象,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请同学们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
介绍小贴士:提取关键词。如第3自然段——隆隆的響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
活的情境、动的学生共同促成了大单元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合作探究。
(三)形成问题轴线,尝试解决问题
大单元的教学问题是教师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形成的一条问题轴线。在设计“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使问题思考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4]。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教学中,如果学生认真阅读了单元文本及各环节内容会发现,各项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该单元一共选编了四篇课文,其中文体形式各不相同,包括童话、科普文章、散文等。虽然体裁不同,但是目标指向是相同的。教师可以创设“提问小达人”问题情境,以实际学习活动及学习任务的开展为基础(如表2),以问题轴线串联整个单元,逐步实施“阅读思考—多角度提问—分类筛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提问阅读策略。
表2 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表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
任务一:预习 板块一:单元先导
任务二:感知 板块二:提问·启思
板块三:提问·多角度
板块四:筛选·聚焦
任务三:领悟 板块五:领悟·迁移
任务四:实践 板块六:积累盘点
板块七:习作
结语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必须要建立在系统化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体系上,不断推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然后在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课堂,创新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同时促使教师成长。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期间,应将每个知识点讲解清楚,让学生从单元课文中学习到有逻辑的表达方法,进而通过不断总结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戴晓娥.大单元教学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基础[J].语文建设,2022(12):4-8,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堵瑞.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