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中外文化边界

2023-06-10朱睿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朱睿

摘 要:跨文化适应作为首个跨文化交际范畴同时也是最具研究意义的理论之一,在过去数十年间已在多个学科领域引起广泛探讨。本文以文化适应这一新视角为指导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翻译实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指引中国文物翻译突破传播瓶颈,在文物翻译中体现文化的适应性,提升中国文物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文物翻译 边界跨越

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长期以来都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代表性物证的重要展示平台。2022年适逢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1]文物活化利用、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展示已成为文博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抉择。文物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载体,是推动文化间友好对话、相互包容理解的战略工具,文物话语的翻译工作也就因此成为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一座跨越中外文化边际的桥梁。

本文立足于跨文化适应理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物翻译的策略进行探析。如今,文物翻译不再仅停留于语言层面,其重点正转向更为复杂的跨文化边际博弈,在翻译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文化和语义补偿。

一、文物翻译及相关研究

文物翻译是一种应用性信息类文体翻译。一般来说,文物名称及相关话语往往包括三类:浅层信息、中层信息和深层信息。[2]浅层信息展现的是器物基础特点,言明器物的效用和功能,如尊、壶、鼎等;中层信息更深层地说明器具的外在特点,如年代、质地、形态特征、铭文题识等;深层信息则涉及大量纷繁复杂的文化含义,直观上通常难以获取,如“大孟鼎”上铭文的含义、三星堆青铜羽人造型的文化意象、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等都属于深层信息,它们体现了民族性和文化性,是文物话语中最为隐晦也是翻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部分,如译者不能详尽获知,很容易发生误译、漏译的现象,使受众读完后不明所以。深层信息的这一特点往往使得译者很难控制翻译过程中传达信息的数量:翻译背景信息太多,会减少受众的阅读兴致;翻译信息太少,则会淡化文化传播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学者指出,处理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应当秉持“言简意赅”的原则,即用准确的语言传递文化含义的同时,要考虑到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及文化背景部分,以此为依据删减译文。[3]

在具体的翻译应用中,有学者从文化预设理论出发,认为对于包含大量特定的民族或历史文化信息,脱离源语言又难以理解的文本,可以通过对译文进行加注、文内阐释或是省译、改译,即对文本适当删减、重组。[4]另外,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考虑到不同文物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有学者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纵观翻译过程,实现译者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5]译者对于器物的判辨是这两种视角建立的前提条件。本文将探讨跨文化适应理论在文物翻译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

二、跨文化适应理论概述

跨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集体在长期接触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涵盖群体层次的文化形式变迁和个体层次的情绪起伏、举止转变、认知进步”[6]。目前,跨文化适应已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研究的交叉地带,并产生了多领域、多角度的多元文化理论体系。本文进一步聚焦、讨论文化适应策略在文物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一)作为跨越边界博弈的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存在一个区域,在此区域内,来自两种文化的交际者坐在谈判桌的两侧彼此计议,重新对文化的边界(boundary)做出划分,跨越边界线就是穿过我们所说的跨文化适应的区域。

由于两种文化体的差异,跨文化适应的区域是朦胧的、充满未知的,两种文化在这个范围内的互相适应界定了受众的文化认同,并推动了文化认同的产生、发展和深化。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文化展现了东西方两种力量之间回环往复的演变历程的动态特性。[7]

(二)作为文物话语翻译策略的文化适应

仅仅运用传统意义划分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无法处理全部的极复杂的翻译问题,因此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跨文化因素。随着人们对跨文化适应的深入探讨,文化翻译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文化适应这个本适用于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翻译学。

杨仕章教授针对文化翻譯问题提出了文化适应翻译策略,包含文化同化、文化淡化、文化转化和文化美化四个子策略。[8]鉴于文物话语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交际性,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文化适应翻译策略在文物翻译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话语翻译中文化适应的具体表现

文化适应策略普遍适用于文学类文本的翻译,而文物翻译需要再现源语历史文化内涵这一特点,使得采用文化适应策略处理文物话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问题更具优势。为实现融合的目标,文化之间必须互相适应,即在满足源语言对文化传播力期待的同时,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期望,否则文化之间的矛盾将在所难免,也会导致两种文化相互抵触。就翻译过程而言,想要实现文化适应,译者就必须设法在两种文化间找寻能够长期适应的区域,强化两种文化思维的深层次交流,缓和文化间的冲突态势,并将文化分歧转化为潜在的动力和源泉,最终实现文化的边界跨越。

(一)文物话语英译中的文化同化

文化同化是指为了顺应译语文化要求而将源语文化负载要素改写成译语文化素的一种文化适应策略。文化同化翻译策略的特点在于改变源语文化元素的固有含义,使得根植于另一文化土壤的受众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

例1 “后母戊”青铜方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译文:Houmuwu square cauldron(ding): The Hou Mu Wu bronze square ding is huge, majestic, and weighs 82.84 kg. It is currently known as the heaviest bronze ware in ancient China. The inscription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elly of the device is “Hou Mu Wu”, which is the temple tile of Shang king's mother.

例1为国家博物馆文物“后母戊鼎”的名称及其部分介绍。器物名称“鼎”在英语中并没有对等的名称,此处翻译为“cauldron”,即“大锅”,便于读者获知文物的直观形象,又在括号中使用汉语拼音“ding”。这一名称翻译兼顾了源语文化及译入语文化。在文物名称的翻译问题上,如果单纯以直译或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力图表现源语言名称的细枝末节,必然会给受众带来阅读压力,此时运用文化同化策略往往更加妥当。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同化翻译策略的目的在于适应译语特定文化的要求,带有一定的被动性质,此处将“庙号”意译为“temple title”有待商榷。庙号是中国君王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在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容易被误读为寺庙名称。因此笔者认为此处应当对“temple title”在运用文化同化翻译策略的基础上添加注释,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又方便目的语受众领会器物名称所传递的相关信息。

(二)文物话语英译中的文化淡化

文化淡化是指弱化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效果或色彩的一种文化适应策略。文物翻译属于应用型信息类文本,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着重突出那些受众较易接受并能产生积极共鸣的信息,而不是对源语信息“来者不拒”。此外,源文本信息的去留与目标受众的文化关注点有关,当文物名称中存在与目标受众文化“不兼容”的内容时,如果不予淡化,就可能带来认知与理解上的困难,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消极的传播效果。

例2 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唐郑锡的《日中有王字赋》中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说。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

译文:Indigo Glazed Porcelain Zun(vessel)with Swallows and Gold-painted Design: A poem by Zheng Xi of Tang Dynasty reads that “the Yellow River is clear and the sea are calm; and the world is at peace”. Indigo symbolizes the clear water and “swallow”(燕)shares a similar pronunciation with “晏”(Yan) in Chinese, so the whole piece implies that the Yellow River is clear and the sea are calm, and the whole world is at peace.

例2为国家博物馆文物“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的名称及其部分介绍。这一名称翻译对“海晏河清”这一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淡化,考虑到这一过程中缺失的文化信息,后文的介绍中对于“海晏河清”的谐音意象进行了详细阐释。出于特定文化背景的需要,中国古代文物的命名有时会包含成语、典故等特定文化负载词,对于这类词汇,仅用音译无法彰显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文物的特定寓意;若只是直译出其字面传达的意义,又无法表现器物与其蕴含的意旨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在翻译文物话语时对特定的文化信息进行淡化,源语文化背景下文物所包含的文化寓意则可以通过后文介绍进行具体解释。

(三)文物话语英译中的文化美化

文化美化是根据译语文化的审美需要对源语文化负载词进行美化的一种文化适应策略。该策略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使用目的语受众在固有的文化背景下可以接受的表达。中国文化中有相沿成习的文化意象,这些意象使得文物名称常常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如牡丹象征繁华昌盛,凤凰象征纳福迎祥,云象征高升、如意等。但由于历史渊源、风土人情、道德观念、思想形式等存在诸多差别,作为跨文化交际载体的文物话语翻译就需要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价值摩擦。在受众大多不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译者需要从原文的桎梏中挣脱出来,领会文物解说词背后的意义,充分考虑译入语受众的接纳程度,阐释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必要时添加注释,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例3 载乐骆驼陶俑表现的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驼身为白釉色,颈部、前腿上部、尾部涂黄色。驼背部垫有一椭圆形的毯子作鞍,毯身涂绿、黄、蓝三色釉。

译文:Polychrome glazed tomb figurine of a troupe of musicians on a camel: The piece gives a realistic idea of the life of a musical troupe with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members. It is white apart from its mane and other hair, which is deep yellow. Over its humps is an oval, green, yellow and blue saddle blanket.

例3為国家博物馆文物“三彩釉陶载乐骆驼”的名称及其部分介绍。此处将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烧制工艺珍品“唐三彩”用“polychrome”一词来描述,即“多彩的”,是文化美化翻译策略的体现。“唐三彩”被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术语,而并非专指三种色彩,例3中的器物便具有较为复杂的多彩颜色,因此将三彩翻译为“polychrome”更加符合文化事实,也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事实上,中国古代汉语中的“三”往往不表示确数,而是指“多数、多个”,在英文中则没有对等的表达。

在文物翻译的诸多构成要素中至关重要和最不可或缺的是受众。文物翻译要遵循受众中心原则,那么当受众的审美期待与源语冲突时,译者就承担了文化调解的任务,通过美化翻译策略缓和文化间的矛盾,可以使译语更契合受众的审美偏好和接受心理。

(四)文物话语英译中的文化转化

文化转化是传达源文本文化要素的意义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化表达的文化适应策略。文化转化为翻译提供了“激活异语文化的因子”[9]。它是对语言层面的再创造、对文化层面的再延伸,最终成为读者审美体验的再更新、文物翻译的再创作。文化转化看似只是一种“曲线救国”的翻译策略,实则是对文化边界的再定义,以“叛逆”的创造性转化形式实现源语言和目的语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深度合作。文化转化以领会、诠释和对话为渠道,是语言文化的凝聚力和张力之间不断适应的动态过程。这种跨越边界博弈的跨文化适应有破有立、变中见通、通中见创、以创达变。

例4 张掖太守虎符:铜虎符分左右两半,右半留京师,左半发给各郡。国家要发兵作战,派遣使者到郡,郡守必须验合左右虎符方能生效。此件虎符为半符,虎身侧面嵌“张掖左一”银字,背存“与张掖太守为虎符”八字的左半边,是西汉政府颁发到张掖郡的虎符。

译文: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Prefect of Zhangye: A bronze tally was divided into halves, the right half was kept in the capital and the left half was issued to each prefecture.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nted to dispatch troops to into battle, it would send an envoy carrying the right half to the prefecture. The prefect must verify that two halves could combine into one piece, before the military order took effect. On its back is the left side of 8 characters meaning that “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the Prefect of Zhangye”.

例4为国家博物馆文物“张掖太守虎符”的名称及其部分介绍。根据后文介绍可知,英文译文取自虎符背面的符文,由中文的名词短语转化为英文中的动词短语“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Prefect of Zhangye”,即“與张掖太守为虎符”,使译文动态化的同时,让读者更直观地获知文物用途,解决了静态化文物名称的文化信息缺失的问题。因此在对文物进行翻译时,我们可将文本内容按照目的语的表述习惯进行语言的重现,并且要在文物名称和相关话语的翻译上展现出源语言的传统文化特点,只有做到“实质意义和语言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10],才能言简意赅地传递文物信息,凸显特色文化内涵,高效传播中华文化。

四、结语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今天,文物翻译有独特的战略意义,杨仕章教授提出的文化同化、文化淡化、文化美化、文化转化四个子策略的目的是实现文化的边际跨越。在翻译文物名称及相关话语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选取此类理论进行指导,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此外,鉴于文物背后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背景,译者在翻译时应认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及时对缺位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最终构筑起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推动中华文化展现魅力、焕发时代风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8):1.

[2] 李开荣. 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 中国科技翻译,2001(4):10-11.

[3] 郦青,胡雪英.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研究——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2011(3):46-49.

[4] 王建荣,郭海云,孙倩. 文化预设视角下的文物英译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0(6):183-186.

[5] 苏义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以云南博物馆青铜文化展为例[J]. 文博,2010(1):97-103.

[6] 孙淑女. 范式视阈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D]. 杭州:浙江大学,2015.

[7] 陈国明,余彤. 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 学术研究,2012(1):130-138.

[8] 杨仕章. 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 中国俄语教学,2014(3):29-34.

[9] 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89.

[10] 司显柱,赵艳明. 论对外新闻话语创新——基于中外媒体“中国梦”英语话语对比视角[J]. 中国外语,2019(3):97-107.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校内孵化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
浅谈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改进措施
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探析
在华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的实证研究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团体辅导在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大学社团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