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策略及实施途径探讨

2023-06-09刘轩轩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题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刘轩轩

【摘要】高中物理专题教学是指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对所学内容以及习题进行科学地整合,形成完整的学习框架.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效提高解题能力,对物理综合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将专题教学法融入高中物理课堂中,打破章节的束缚,在有计划地探索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弥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对于物理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在系统化的教学中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1 高中物理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已经对物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系统化学习后对相关的概念、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形成全新的认知,但是在分析综合性题目时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物理时随着理论知识的增多,导致逻辑思维混乱,没有清晰的研究方向,盲目的练习导致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在综合性题目中便暴露出不足[1].

以此便体现出专题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便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多种类型的习题,促进物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专题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一轮复习讓学生有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内容过多导致他们缺乏系统的知识框架,影响日后的复习效率.设置二轮、三轮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专题教学中对所学内容生成更加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知识网络,在针对性习题的练习中突破重难点部分,达到提高物理成绩的教育目的.

2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策略及实施途径

2.1 打破章节,知识网络化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是展开专题教学的前提.在学习物理科目时,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具体问题,部分同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知识的研究,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知识点的关联性,没有构建相应的学习框架,缺乏系统性的探究,最终导致的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应采用专题教学法进行授课,尤其是在复习环节,深入挖掘教材信息,总结出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它们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由此可知,构建物理知识网络就是将具有相同特点或存在某种关联的内容利用网络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原本零碎的信息全面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2].

例如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为例,本单元共分为四个专题,分别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初中阶段学生便已经学过和“力”有关的内容,但多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通常处于无序状态,要求他们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打破教材中章节的束缚,将与力有关的知识加以整合,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物理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定义,能够通过两种主要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条件进行计算.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验一个力代替两个力的过程,掌握“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板块设计相应的习题,通过具体实践提高知识的运用.此外,还可以组织实验操作,带领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专题内容的吸收.

教师对专题内容进行了主次分类,突出重难点部分,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这样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学习的侧重点,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高效的研究,以此实现专题教学目标.系统化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内容,锻炼逻辑思维的同时合理构建了知识网络,促进物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2 精选试题,情景模型化

在专题教学中对于习题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就是为了应付高考,便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做题中,试图依靠题海战术取得进步.这样盲目的练习根本不能帮助他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提高对试题的重视程度,精心挑选具有针对性的题目,合理把控它们的数量和难度,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推动问题的顺利解决.另一个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物理学科比较注重细节,无论练习还是实验都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学习效果起到保障作用.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此问题需要哪些具体的条件,在错综复杂的分析中总结出考点,从而顺利地将其解决.此外,教师要注重知识点的多元化应用,在专题教学中涉及的理论内容往往都有多种提问方式,学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梳理出具体的考点,以此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3].

例如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二册“圆周运动”为例,专题教学目标是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并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布置相应的试题展开练习,要注意题目的数量,并且情景跨度要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综合性试题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

(1)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正确说法为(  )

(A)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B)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2)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R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0.2m/s,那么,它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它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s.

在不同难度的试题中促进学生对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要想正确地建立物理模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意义以及条件,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物理模型,在专题教学中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主要信息,并通过试题的演练提高对不同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抓住课堂的核心内容,进一步保证了学习的实效性.

2.3 归纳整理,结构立体化

专题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它不是按照教材顺序展开系统性的学习,而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由教师将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重新排列讲解的顺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

为了在专题教学中实现知识的立体化,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根据教材大纲的安排,打破教材中的章节顺序,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重新规划,呈现多层次立体的框架,以便于学生的深度学习;第二,设计综合性质的立体习题,引领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查缺补漏,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详细的分析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围绕主线制定重难点内容,进而完善学习体系.

只有掌握了主线内容,才能深入地剖析物理规律,归纳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发挥专题教学的最大价值.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则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根据主线内容构建框架,为日后学习其他专题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 以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光的干涉”为例,要求学生会观察与描述光的双缝干涉现象,认识单色光双缝干涉条纹的特征,知道单色光双缝干涉亮、暗条纹形成的原理以及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本课内容与“光的折射”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展开光的专题教学,打破课本中的章节顺序,将两个课节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对光的干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灵活应用于综合性问题中.教师提出两个思考问题:(1)在用自制的双缝观看白纸灯丝时,为什么会看到灯丝两侧细密地分布着彩色的干涉条纹?(2)在关于光的干涉实验中,分析如何获得相关光源的,思考狭缝光源一部分光直射到光屏上,另一部分几乎与镜面平行地射向镜面,然后反射光到达屏上,分析其中原理.

这两个思考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对于光的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也检验了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体现出知識点整合的必要性.因此,在日后的专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整理,促进立体化知识结构的形成,并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物理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在无形中印证了专题教学的实效性.

2.4 高考回顾,解题规范化

高考对于物理学科的计算题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列举算式外还要文字说明、方程式以及重要的演算步骤,这几项内容缺一不可.尤其是涉及计算的习题,答题卡上必须清晰地呈现数值和单位,非常考验学生的细心程度.因此,在专题复习中学生必须保证解题的规范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解题过程,争取做到万无一失[4].

例如 以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交变电流”为例,专题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产生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和表述方法;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进行习题的演练:发电机产生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最大值为311V,其线圈共100匝,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100冗rad/s,从线圈经过中性面开始计时.(1)写出瞬时表达式.(2)线圈转过180n的过程中,电动势的平均值、达到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学生在解题中应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规范自己的解题步骤,写下涉及的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日常练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当大家的答案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先阐述自己的基本观点,而后用相关公式进行验证,在交流与互动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同学加入讨论中,使得平日里性格内敛的人愿意主动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在集思广益中总结出最终答案.教师则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结合专题教学的具体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保证学生解题规范性的同时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5].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开展专题教学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改下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应将其落实到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此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新高考背景下基于专题的物理备考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2]任虎虎.指向大概念的高中物理微专题教学策略——以“传送带问题”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20,36(08):12-14.

[3]冷玉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微情境小专题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4]胡皓云.基于高中物理专题式习题课教学的“微课题”模式构建——例析“闭合电路中的图象的应用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3):30-31+33.

[5]李军桂.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2(35):34-36.

猜你喜欢

专题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廓清国家利益观前提下的理性爱国教育论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