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3-06-09扈国馨

南北桥 2023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扈国馨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除英语专业学生外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一门公共课,涉及学生群体庞大,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对于高校完成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涵义,对思政元素进行深挖,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容易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对大学英语教材实施案例分析,能优化课堂教学,完成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是将德育的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当中,凸显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大学英语课程的受众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所涉及的专业多,学生数量庞大,因此把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媒介,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其完成效果应该较好。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要融入具有西方文化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将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困难的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案例解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可行性。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指以全员、全程和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2]。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探索一条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3]。但是这条融合路径必然会碰到如下的困境。

1.1 教材的选用

大学未统一选用教材,因此不同的学校会选择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各学校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有不同的目标,最终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大二的学生所选用的是职场方面的英语教材(体现出学校对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是英文的原版资料,几乎都是从国外的网站或者书籍截取的片段,极少会出现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更没有涉及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容。而部分院校选用了含有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材,但是课程思政的内容没有融入英语教学,因此教材的选用难以统一。

1.2 教师实施教学困难

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从大学本科开始就接受有关西方文化的专业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部分教师有海外教育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含義,错误地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混淆。课程思政不是课程,是一个理念,是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个理念, 而思政课程的核心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思政深意的理解,不能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混淆;同时要上好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党创新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尤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魂育人。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深刻领悟课程思政对教学的要求,就会发现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相当有难度,并且很难找到课程思政的要点,那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很有困难。

1.3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错误认知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属于知识的接受者,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思政课程的层面。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所学的课程思政与初高中的思想政治一样,只是背诵一些理论知识,未能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在大部分大学生的理解中,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过四、六级考试,高校英语学习应当以英语五项基本技能来训练,因此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学生更倾向于掌握学习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

2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许多富有竞争力的素材。

2.1 中西方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大学英语课的学生是大学里面人数最多的,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涉及每个学院以及每个专业的非英语专业大一、大二,人数众多,专业繁杂,且大学英语属于人文性课程,具有塑造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特点、与中国文化相同相通的地方,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碰撞所产生的火花,还应该在详细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过程中重塑学生的意识形态,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2 文化自信的培养

大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介绍的是西方文化,学生学到的内容大多来自英文原文,课程中所体现的都是西方价值观。大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通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课本。大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了解中国文化,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需要了解的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之后可以让其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及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为目标,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流的需求,达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4]。通过分析《大学进阶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2》,本文倡导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从而实现“育人”的目标。

3.1 教学目标与方法

3.1.1 知识技能层面

学生通过文本学习,能深刻理解本章节的主题——绿色生活。讨论以下内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可能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1.2 语言技能层面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四级词汇和短语,并在课后能用词汇和短语自行编写一段与本单元主题“绿色生活”相关的文章。掌握本文的重点句型——如何节约资源,熟练运用涉及的语法。学生利用章节涉及的四级核心词汇、词组和语法知识,探讨并辩论绿色生活的意义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1.3 课程思政层面

教师在网上搜索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并在课堂展示给学生,然后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人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人类怎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身体力行,能做的有哪些。教学课文中介绍了美国乡村绿色生活。通过对比中国农村的生活,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找到中美农村生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中美两国的国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过绿色生活并节约地球资源的。结合如今中国提倡和推进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让学生思考更深的问题:我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如何改善地球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3.2 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学设计应当是将课程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并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完成练习后,去搜索有关绿色生活的图片和视频,3~5个学生自由组成一个小组,将收集到的图片和视频集合到一个PPT中并于课前发送给教师,教师检查后,选出任务完成较好的一组在课程导入时给其他学生讲解并展示PPT,以激励其他学生能用心准备下次任务。

3.2.2 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设置几个与绿色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设置如下:① Where will you live in the future? Countryside or big city? Why?②We may sometimes talk about living in the woods off the grid, but for many of us, living off the grid seems like an impossible dream.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思考将来如果要选择一个地方定居,那么什么样环境的地方会成为首选。再结合学生课前学习的单词和短语,选择几位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对想要定居的地方进行简单的描述,其他学生根据这几位同学的描述猜测城市或者国家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适当地纠正和补充这几位学生的陈述,并对学生所用的词汇进行总结与归纳。进行课文讲解前,教师将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在掌握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学生能更好地阅读并理解文章。随后,教师带领学生综合运用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结构,总结段落主旨大意,结合文章语境分析并完成课后关于句子解析的练习,这些练习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后,讲解课文内容并梳理文章的基本结构。

在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行搜集的图片和视频来进行中西方绿色生活的对比,引导学生感悟虽然中西方文化不同,但是中西方文化也有交融交流。本单元的主题“绿色生活”应该是全人类共同关心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不该有国籍、民族之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母親而作出贡献。教师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剖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和破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能源消耗的问题,同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倡导绿色出行从而减少能耗,身体力行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做地球真正的主人。

3.2.3 课后任务

学生课后复习单词和短语的使用,完成课后学习任务,回顾课堂上教师讲到的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真正做到绿色生活的文章。教师批阅后,总结归纳学生的各类观点,表扬并倡导好的观点和想法。

3.3 教学反思与评价

人类要长久立足于地球生活,必须要保护地球。人类保护地球的方式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实现协同育人。而在本单元融入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各类资源的意识。学生的认知程度有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该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一些更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例子,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保护地球和各类资源的重要性,真正展现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加强个人思政意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做好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设计,改善教学方式,从而在课堂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的培养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韩宪洲. 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6.

[4]刘晓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3):126-128.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