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隐喻影像叙事与历史记忆建构

2023-06-09周珣玲

今古文创 2023年19期
关键词:贾樟柯乡村

周珣玲

【摘要】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表述的正是一个文学、诗性且真实的乡村现代化过程,从四位不同年代的作家乡土年轻时的心灵讲述,勾勒出真实、隐秘、被割裂的空白历史。当人们开始审视过去,能对影片文学的力量有所感受、能正视那些真实却被我们忽略的人生,就能对过去和未来产生些许新的思考。

【关键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乡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08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27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导演的一部“口述式”电影,讲述了新中国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乡村生活经历的四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各自年轻时候的记忆片段。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摒弃了平常电影文艺性的叙事方式,直接引导观众进入电影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与人物共同呼吸,体会深沉而真实,不为人知的东西,《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是如此。第一屆以“从乡村出发的写作”为主题的吕梁文学奖在吕梁市汾阳贾家庄开幕,贾樟柯想用镜头记录些许,于是请来20世纪20年代作家马烽的女儿、50年代作家贾平凹、60年代作家余华和70年代作家梁鸿等人,影片的主要叙事部分为他们对年轻时乡村生活的追忆,配合时代变迁中普通人的精神面貌,让人们看到这些过去的不同年代,从而重新关注到社会变迁中的个人、家庭、乡村,从这些前辈们的生活中感受乡村的变迁、国家的发展,抒发对乡土的深情,对理想的呼唤。

全篇分成了18个章节,吃饭、恋爱、马烽、回乡、新与旧、声音、远行、贾平凹、病、余华、活着、梁鸿、母亲、父亲、姐姐、收货、儿子、游泳,连缀成一篇私人乡土经历史。就如评论家张清华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首映礼所说:“这部电影试图强化我们日常所忽略的沉默的大多数,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是沉默的。打捞每个人的记忆,通过个人记忆达到对于当代历史的重构,这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一、回溯与求索中走进心灵图谱

贾樟柯曾在《海上传奇》《二十四城记》中使用过“口述史”的方式回溯历史,这种方式让影片拥有了真实且宝贵的历史价值。《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沿用了“口述史”的方式,将四位作家放在他们所熟悉的、舒服的环境里,实现真实的表达。

20世纪20年代的马烽常年生活的故乡也是贾樟柯的故乡。马烽的女儿段惠芳也在父亲的雕像前追忆了父亲那个年代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他书写的作品和农民的思想与生活。在影片的开端,贾家庄老人自豪地追忆当年,贾家村有三件宝:苦菜、柳芽、芦苇草;有三多:打光棍多、卖女儿多、讨吃要饭多。马烽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吃不上饭,只能喝自来水的村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成功治理了盐碱地,使贫瘠的土地变成粮食大户。在讲述贾家庄时穿插了许多劳动主义雕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美学,提醒你这是真实鲜明的时代解说。

第二位作者贾平凹,看起来“平静如水”,讲述起来却像史诗一般“气势磅礴”。很少出现在电视上的贾平凹,走进了贾樟柯的作品,讲述了自己成为作家的经历,自己和家人过去的生活。贾平凹小时候,家族里有二十多人住在一起,想要吃到稠米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他的教师父亲被撤掉公职押送回老家的乡下,当贾平凹第一次看到父亲在炕上哭泣,他也明白自己的人生难走了。好在后来父亲没事了,自己也有了机会上大学,留在西安。从贾平凹的经历里能看到深刻的政治内涵,他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创伤与无奈。但也是在生活的无奈中,贾平凹找到灵感,以父老乡亲为原型,将社会转型时思想上的苦闷与彷徨写进作品里,写出一系列代表作。这一段的讲述中穿插了戏曲元素,将文化空间抽象化、口述空间平民化,贾平凹忽而在台下,忽而在台上,好像作家们被还原成了普通人,和那些在乡野间朗读诗歌的普通人相照应。

60年生人余华,在讲述自己经历时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儿时和哥哥在医院中长大,经常能在后半夜听见失去亲人的哭声,在这种环境下,余华却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正好可以拿来形容夏天盐城炎热午后,在太平间睡午觉的感觉。高考落榜后成为牙医的余华觉得“口腔是最没有风景的地方”,他想换一条人生轨迹,在文化中心工作,于是他开始写小说、寄手稿,直到他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工作调到了文化馆。这段回忆的表达质朴、真实且诚恳,却用看似幽默,嘻哈的方式讲出,展现了余华坚持理想的力量,还有他在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的坚强与韧性。

70后作家梁鸿,是一位感性且细腻的女性,她故事中的家庭部分最让人动容,在家乡河南的裁缝店接受采访时,聊到母亲的病痛、父亲的承受、姐姐的隐忍,总是先列出一个若无其事的微笑,来掩饰即将到来的泪水,她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可她还是承受着这些年轻时情感上的阴影,每当想起这些就会哽咽到说不出,大概因为无法弥补,永无愈合的可能。

贾樟柯对中国的乡土非常熟悉,镜头里充满了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使影片饱满且富有质感。影片中多机位从纪录片创作者的角度对四位作家进行拍摄,不仅能让观众被四位作家超凡的表述能力所讲述的鲜活世界所吸引,而且能将影片忧郁怀旧的风格、作家年轻时在乡村的生活环境与状态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让观众在安静、凝重又新奇的体验中,走进这部心灵的图谱。

二、文学与历史里展开寻根之旅

影片从山西汾阳贾家庄开始,通过四位作家的接力,展开18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叙事章节,追索我们所有人的“来时路”。开头出现的贾家庄老人,眼睛浑浊,满脸劳动的痕迹,回忆早期的贾家庄时说话颤颤,不时抿嘴,就像是村里经常见到爷爷一样,沧桑的脸是历史的刻画。本片的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从这段故事展开。

电影在描绘乡土时穿插了几段歌颂劳动的诗,贾樟柯让田地里劳作的普通人从自己的现实日常中停顿,出离到文学的世界里,从而让乡土作品实现一种文学性表达,如当他们用朴实的声音诵读着歌颂他们的诗句“劳动使他高于地面,但工具比他更高,他高举着锄头,好像举着劳动者的旗帜”,就像文学赋予了人们一种尊严,每个人都有文化记忆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影片追求真实感,可用的是文学的、艺术的手法实现历史性的书写,书写一段个人的、每一代人所珍藏的十年,就像一份文学备忘录,记载着家乡的风貌、生活的苦乐、当地的风土、人们的状态,记载着文化脉络、时代特征、社会变迁,是更广阔意义上的每个人的故乡和他们的经历与“心事”。

历史不等于回忆,在史家笔法里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而回忆是主观的。可是贾樟柯却用讲述的回忆去拼凑这段历史,显然,他并不是想“还原”这段历史本真的面目,而是“打捞”,将这些被大家遗漏的回忆与历史点点滴滴的捕捉起来,也正是这种讲述的方式,让这段历史更加“生动”而不是“真实”。

四位作家的讲述中没有让一个人成为绝对的主角,而是让四个人都有看点。20世纪20年代,以作家马烽的女儿为代表,讲述了饥荒时期集体劳动的经历;50年代,作家贾平凹讲述了他的家庭、青年遭遇和写作的开始;60年代,余华讲述了他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走上写作这条道路;70年代,作家梁鸿讲述了她的家乡、父亲母亲、姐姐和现在的故事。这里的口述的历史,是一种纯属于个人的记忆的表达,是一种重新组合和加工创作的历史。因为梁鸿的哭泣、那些曾经饿死的人们痛苦的经历、满脸沟壑的老者、火车站或迷茫或健壮的人们,让他们的叙述闪闪发光,充满着生活的质感与烟火气,即使他们一言不发,转向这里、朝向这里,就在为他们的一生发出聲音。作家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经历着的吃饭、恋爱、落寞、生病以及恩怨难了的人伦亲情,导演捕捉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情绪”,通人们的生存事实,关照他们存在的普遍状况,其实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

乡村是中国的缩影,土地是文学的故乡。贾樟柯说“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所以他的作品中,始终有着“乡村”这个元素,比如故乡三部曲《站台》《小武》《任逍遥》。也是怀着这样的情感,有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诞生。这部影片的四位讲述者都因书写故土而闻名,就连电影本身也是从贾樟柯的家乡和马烽生活、工作的家乡贾家庄开始的,一路走到其他三位作家的故乡,陕西、浙江和河南。通过影片个人片段叙述来恢复一段宏大历史的发展路径,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其中包含逝去的乡村,只是消失的乡村并不被众人看到,不被大家看到。影片中多次出现梁鸿儿子王亦梁的画面,他从小生活在北京,当采访他时,贾樟柯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做自我介绍,王亦梁已不会用河南话做自我介绍,在妈妈的带领下复述了一遍。对于下一代来说,乡土、乡音已经成了上一代的故事,很难再重新去体会。乡愁的承载形式,大体是类似的,风味、语言、习俗,其中方言是纽带。我们的一生也许是不停往外游的一生,但总有一天,“乡音无改鬓毛催”。

笔者所解读的贾樟柯面对中国转型的心情是无奈的,但他并没有要回溯,并没有觉得过去是最美的最好的。失去故土固然让人哀婉,但是一起往前游是我们的姿态,因为我们只能向前。但在向前游时,不要忘了我们是从哪来,要到哪去。

三、隐喻与唤醒间质询文化去处

影片中出现多次的方言广播长镜头,在街角、麦浪里举着锄头念诗,这些画面显然沿用了贾樟柯导演的一贯风格,不是在追求写实主义,而是有着非常浓烈的表演性质。这种场景的陌生化、表演方式的陌生化以及用诗歌来回应和装点当时场景的方式,是在隐喻的表达贾樟柯的心绪、触摸重大的时代命题。口述史是为了还原影像的真实性,但他却在此加入这些非写实主义的影像和场景,这种影像和声音的表达将真实的历史和主观的文学做嫁接,在画面上有着符号化的象征,叙事上有着刻意化的“古怪”,纪录的隐喻意味又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影片的主题借文学来做依靠,升华到了绝对的高度。贾樟柯电影中很少有刻意为之的画面和声音,而这部纪录片中“刻意”是极为多且明显的。每一个读书人,都是一次次的刻意的读书,刻意的开口,这些画面放在了影片中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有暗喻当下一些文化类节目,流于表面,内容形式化,只是读书人未是传承人。另一方面,这一次次文化的朗读也是对过去的文化的一种质询,文化何去何从,皆是迷茫死板。所以这一次次的刻意,都是希望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唤醒与质询。

贾樟柯将原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替换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因为影片中有一段余华站在海边,常常想为什么大家都说海水是蓝色,但我看到的是黄色?于是有一天他就想着:我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直到他发现自己卷进一个海流了,就知道自己不能挣扎,只能随着海流,一直到很远的岸边,才爬上岸来,赤脚沿着海边走回,走到天快亮了。“一直”是不放弃的东西、“游”是一种向前的姿态、“海水”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变蓝”是情感的投射。余华的故事像愚公移山,让人感到他在探索自身出路的坚韧与诚恳,也映射了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经过的惊涛和骇浪,当我们的巨轮向前开时,谁都不知道前方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就像余华所说“我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不是因为想欣赏变蓝的海水,而是别无他法,当被激流的潮汐裹挟,就只能随波向前,等到海水拍打至海岸线,才算到了岸边。从吃不起饭、娶不到媳妇的盐碱之地,变为富饶之地,国家显然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虽然人们解除了饥饿,但与之伴随的,是人们丢失了乡村,譬如梁鸿的最后一段“回不去的家乡”“不会说的家乡话”。

城乡结合地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里无疑是敏感而尴尬的,因而也吸引了许多导演的目光,比如贾樟柯导演的《站台》《小武》《任逍遥》等作品,就是从小城出发,描述他们所经历的改革开放的困境、所承受的时代变迁过程中的那些裂痕。“唤醒”是贾樟柯要做的事情,他想要大家看到我们在向前时背后的那片黄土地、他想给中国献上一份他所看到的中国的发展的历史书写。《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是贾樟柯对中国的一种隐喻的表达,当下的市场经济冲击下我们走过的路,遇到的难关,错过的一些东西。

四、结语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截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段历史的横截面,讲述了一份与现代社会阔别已久的乡村画卷。我们深刻体会到当纵横的阡陌变成钢铁的洪流;当斑驳的泥墙变为水泥的森林,这样的时代变迁打上的深刻烙印。鲍鹏山曾说过:“人们往往只关注历史宏大的叙事,而忽略了小细节。”而本片以细腻的运镜,独有的情怀呈现出了四位作家的生活场景、人生成长、背井离乡等一系列故事。不同于往常记录现代化的影片展示建设现代化的伟大成果,本片充满了人文情怀与深远的诗意。我们能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浪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轻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遗憾;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执着。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叙事,给现代未曾经历过乡村生活的年轻人以共鸣。当抛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环境后,我们能够体会到那穿越时光的人性之美和人生之艰。既有远离家乡的离愁别绪;也有坚定理想的执拗坚守;更有社会变迁思想上的彷徨挣扎。现代社会交通的进化让世界变得狭小,我们再难体会“故乡”二字所包含的沉淀与深情;西方文化的侵染让思想变得开放,我们再难体会几十年前人们的隐忍和克制。是的,我们永远也无法回到那样一段时光,但是纪录片却能永远将时光的剪影定格,供后人回味欣赏。在缓慢的叙事中去琢磨,去凝练时光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就是用心灵图谱拼凑的一段破碎且隐秘的历史,这部电影想唤起中国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记忆往事,其中也包含了一种期待:一直向前游,无论什么艰难险阻,奋力游到理想的世界——海水变蓝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韦亮节,何云燕.《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乡村影像阐释[J].电影文学,2022,(05):72-76.

[2]武兆,胡红草.贾樟柯的“作者”书写与文学的跨媒介融合——以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为例[J].电影文学,2022,(01):83-86.

猜你喜欢

贾樟柯乡村
“静物”之流与“存在”之思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漫谈贾樟柯的导演艺术和影像风格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影片中的不同上海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