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教学
2023-06-09周晖郭慧
周晖 郭慧
[摘 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论述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时,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寓言)、成语和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与知识,反映了中华祖先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历程。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的教学中,在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传授效果、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培育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宝贵的中华文脉。
[关键词]普通生态学;课程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2-0036-03
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成为指导高校新时代思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随后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此后,教育部也在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工作方向[2]。《纲要》要求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自承担本科生的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任务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当中,这与当前《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高度契合。
一、生态学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联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萌芽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主动探索和认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最早对“生态学”进行了科学定义,并且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多次引用恩斯特·海克尔的生态学研究成果[3]。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尤金·奥德姆也将生态学视为联系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列的“第三种文化”[4]。因此,生态学课程教学在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自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之后,众多高校教师就纷纷对生态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众多教师都认为生态学的课程思政重点在于教育目标的改革,需要突破传统“知识本位”的功能束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态学的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能够靈活运用生态学知识去解决专业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用生态学思想去认识世界和规范行为 [5-8]。因此,未来高校的生态学教学就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而需要从专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角度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学问题。
二、思政教育融入生态学的切入点选择
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和思政课的简单拼接,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因此要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各地迅速普及,导致西方思想文化在我国广泛传播,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大学阶段,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的大部分学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英语,而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9]。基于这种现实情况,《纲要》在论述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时,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寓言)、成语和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与知识,反映了中华祖先从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到开发利用自然的历程[9-11],是生态学知识和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开展普通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无疑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选择。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学的紧密联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同时蕴含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只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就可以使其成为普通生态学教学中良好的思政教育素材。从教15年以来,笔者已尝试在普通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无论是“盘古开天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的神话,还是“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的传说,都反映了中华先民对于世界的认识、与险恶自然环境的抗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些神话与传说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原理,还体现了中华祖先积极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以及努力恢复生态平衡、不断改善生存环境、尝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9]。
我国的很多成语都与动物有关,仔细探究可以挖掘出很多生态学知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可以对应生态学共生关系之中的“偏利共生”;“狐朋狗友”比喻因为利益而临时结交的品行不端、不务正业的朋友,对应的是“兼性互利共生”;而“狼狈为奸”“唇亡齿寒”和“相濡以沫”则对应生死与共的“专性互利共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展现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借助这些学生熟悉的成语来传授生态学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能够为他们揭示为人处世“守诚信、崇正义”的道理。
很多诗词歌赋都会涉及自然环境,并且寄情于景,展现诗人的友谊亲情和家国情怀。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的是草本植物生长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反映了“火”这一生态因子在自然界中除旧布新的作用,也反映了草本植物对烈火考验的适应。“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这些大家朗朗上口的诗句更是形象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论述证明我国先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水土”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晏子在出使楚国时,能巧妙地运用这种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环境与个人品行的关系,维护了国家尊严,凸显了其炉火纯青的外交艺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也出自战国外交故事,其中蕴含着生物竞争和捕食的生态学原理,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可以将这两个故事和我国外交中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平发展的理念相联系,向学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俗语(谚语)中所蕴含的生态学知识就更丰富了。“一山难容二虎”揭示了老虎的领域性特点;而“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则体现了各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生态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展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则描述了生物的变异、进化以及新物种形成的现象;龙的九子性情特点鲜明,各有喜好,与生态学中“适应辐射”的概念非常贴切。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遵循生态因子周年变化而开展农业生产的过程。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社会热点相结合
生态学作为联系科学与社会的桥梁,其原理常被用于研究社会现象[3,12]。因此,笔者也尝试分析传统文化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科前沿,探索这些思想和精神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并将其融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中(如表1所示)。通过这些案例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知道要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生态学知识与他们的专业学习甚至社会事件联系起来,学会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生态学视角看待社会热点事件的前因后果。
五、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教学时需注意的要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教学需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必须自己先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才能避免牵强附会、割裂曲解、生搬硬套,从而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高校教师要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努力成为先进专业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做学生专业发展的引路人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社会热点、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把最新鲜的知识和案例带进课堂。专业课程教学也必须灵活多样、贴近学生、与时俱进。教师应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吸引学生的眼球,运用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传达理念、激活教育主体,让学生经历学、思、践、悟的过程,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
第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常常会因认同一名教师进而喜欢上一门课,并倾听教师所讲的道理。成功的思政教育必须建立在教师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只有在情感上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他们,才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依托学习通和QQ群等平台建立“第二课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聊天、讨论等形式与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个性喜好和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事例、青年热议的话题精准地开展思政教育。
第四,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增长见识和塑造品格。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环节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讲大道理的说教方式,而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真理。教师可以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态学的课堂示范和课后讨论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各种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鼓励学生打破课程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五,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收获。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探索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反馈,并据此优化课程思政设计。这种反馈有多种来源,第一个来源是课堂,包括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被提问学生的回答、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包袱”打开时学生的反应;第二个来源是课后发布在教学平台上的课程思政讨论话题,将课后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发布话题)可以让更多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通过讨论进一步领会课程思政内容;第三个来源是课程作业或者课程论文,让学生列出他们在普通生态学课程中印象最深刻的若干个知识点,并论述他们从这些知识点中获得的感悟和启示,以此检验课程思政融入点是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个来源是教学督导和课程组教师听课的反馈意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课程思政的融入是否恰当、是否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支撑。
六、结论
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普通生态学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堂讲授、作业、讨论和演讲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不仅能够深入领会课堂上所学习的生态学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会运用生态学规律、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 -28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 -05-28 )[2021-05-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 html.
[3] 刘仁胜.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背景:生态学创始人海克尔与达尔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联系[J].鄱阳湖学刊,2016(4):61-69.
[4] 奧德姆.生态学: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M].何文珊,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4.
[5] 周晖,陈刚,张健东.非生态学专业学生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7 (8):79-80.
[6] 王艳红,伊力塔,曾燕如.《生态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9):170-172.
[7] 韩大勇,恩特马克·布拉提白,杨允菲.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刍议[J].教育现代化,2020, 7(20):124-126.
[8] 赵凌志.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探源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20(6):16.
[9] 周晖,郭慧.浅析神话传说在生态学通识教育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 37(9):141-145.
[10] 陈娟,王沛芳,王超,等.《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J].教育现代化,2020,7(10):137-138.
[11] 王晓宇,徐泽,王喆,等.新时代高校《生态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9(26):79-80.
[12] 张保伟.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8 (12):522-52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5-19)[2021-06-21]. http://www.gov.cn/xinwen/2018-05/19/content_5292116.htm.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