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红亭先锋”品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023-06-09李琳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灵宝市校史校园

李琳华

灵宝市实验小学肇始于1908年的红亭书院,历经百余年的耕耘播种,莘莘学子桃李满园,被誉为“希望的摇篮”。学校坚持“构建欢乐和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凸显“文化立校、队伍强校、德育兴校、特色亮校”的发展战略,在创新发展中以打造“红亭先锋”党建文化为引领,不断强化“红亭三特”队伍建设,凝聚百年红亭薪火相传力量,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把实验小学建设成以“学术素养、专业精神、行动能力、服务意识”见长的中原特色名校。

一、擦亮“紅亭先锋”党建品牌,树立教书育人楷模

“百年红亭百年梦。”我们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以“红亭先锋”为旗帜引领的党建文化品牌,全力发挥“党旗引领、岗位建功、童心向党”的党建引领和育人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争做典范,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评选“红亭先锋”校园人物,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力

2022年3月,灵宝市实验小学举行了“红亭先锋”校园人物暨“美德少年”颁奖典礼,评选表彰“红亭先锋”校园人物,以此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树立教师楷模形象,激励教师持续争做“四有”好老师。受表彰的55位教师中,既有在管理、业务、师德各方面均有特别贡献的“功勋教师”,也有年富力强、教学技艺精湛的“首席教师”,还有默默耕耘30余年的“园丁教师”,更有善学习、勤钻研、乐奉献、爱学生的“新秀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激励全体教师对标榜样、争做先锋。

(二)开设“红亭讲堂”思政阵地,强化自主发展内驱力

近两年来,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开展红亭党建、师德涵养、名师成长、美德少年、家校共育五大主题的“红亭讲堂”活动。例如:校级领导和党员教师作为主讲人的党史校史、以案促改、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月月开讲,身边榜样作为主讲人的修师德、铸师魂讲堂坚持每季度开讲,“红亭先锋”校园人物作为主讲人的“本周我主讲”课堂展示、精研课堂、示范带动周周开讲……系列讲堂将读党史、学中华传统美德、研课标教材等学习交流内容融汇其中,以文化育人的力量悟思想、凝共识、激活力、转作风,促进了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自我发展。

(三)搭建“红亭校园”媒体平台,提升专业交流传播力

一是做好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工作,强化教学科研板块,及时报道教科研动态;二是创办《红亭校园》校报,设置“校园动态”“教研之窗”“共育有约”“美文分享”“校园写真”等版块,定期向师生和家长免费发送;三是建立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等微信公众号,定期发文,促进教师专业交流互鉴。

二、夯实“红亭三特”队伍,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近年,灵宝市实验小学在实施队伍强校战略中,不断突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抓手”,打造特色教师、特色团队、特色学科“红亭三特”队伍,激励全体教师以过硬的能力、自觉的担当、优良的作风,主动融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中。

(一)以教师社团活动为抓手,打造多才多艺特色教师

在特色创建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教科研为龙头,阳光体育和社团活动为亮点”的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凸显了学生、教师、学校良性发展的核心优势。

特色师资是首要优势。学校把特色社团建设和“双减”工作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声乐、戏曲、舞蹈、瑜伽、手鼓、葫芦丝、韵律操等丰富多彩的教师社团活动,发展教师才艺,培养特色教师,为学校精心打造艺术类、体育类、乐享课程类共100多个学生社团项目,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

(二)以课题研究和校本研发为抓手,打造研究型特色团队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是学校坚持的教科研理念。学校搭建“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三级科研工作管理平台,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负责抓、教科室指导抓、教研组抓落实”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抓实“省市校”三级课题研究,组建校本研发团队,实施教科研问诊指导,促进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目前,学校进行省、市、校共30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校本研发团队包括学科教研团队、阳光体育研发团队、社团项目研发团队、一班一品研发团队、科技活动研发团队、心理咨询辅导团队等。在“五育”并举理念下,校本研发团队不断创新细化校本课程、劳动课程、心理课程、体育班品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打造了教科研龙头特色,学校研究型特色团队争相出彩。

(三)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真正赋能“双减”。学校以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实施“名师引领、共同成长”工程,大大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进程。目前县域内,学校工作室数量最多,有各级名师工作室8个:三门峡市级数学工作室、科学工作室各1个,灵宝市级语文工作室1个,灵宝市级“青蓝工程”工作室5个。各工作室定期举行教学研讨、课堂展示、主题论坛、线上交流、微信公众号撰文、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学科覆盖面广、辐射范围广。

在语文工作室带动下,灵宝市实验小学取得了全国吟诵实验校奖牌,数学工作室的跨学段教研活动丰富多彩,科学学科工作室研发的四季科普实践活动在全市推广,音乐学科工作室辅导的教师代表三门峡市在省里演出。这几个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与同学科的特色教师、特色团队一起,构成灵宝市实验小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四)以技能晾晒为抓手,打造专业素养持续拔节队伍

“技能晾晒强素质,比学赶超促提升”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举措。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语文教师经典诵读、处室成员大练兵、教师社团节目会演等活动,以研促教,以赛练兵,以展促艺,推进教师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三、传承百年红亭校史文化,助力县域人才发展

(一)“学知”校史,凝聚红亭发展力量

灵宝市实验小学建校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校史室的建立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出学校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薪火相传、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与时俱进、铸造辉煌的发展史。校史文化让灵宝市实验小学力量代代凝聚,让灵宝市实验小学师生激情燃烧,校园处处充满着和谐向上的生机和光芒。

(二)“续写”校史,建功岗位燃烧激情

灵宝市实验小学用“出经验、出人才”的办学承诺和教坛耕耘的丰硕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和信赖。在发挥三门峡示范性小学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学校不仅培育了一届届阳光少年,也是公认的县域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灵宝市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不仅有20世纪老一辈教育教学名家,还有世纪之交的灵宝教育的中流砥柱,更有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激情燃烧,传承创新,是新时代红亭校史的书写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多年来,100余名省市级名师、骨干人才带着百年实小的优良传统,奔赴市区、县域、乡镇、农村。他们或在新建学校任教,或下乡支教,或跨校跨县挂职锻炼,有30多人已成为三门峡市教育界不同岗位上的优秀管理者。他们以局长、科长、校长、副校长、教研员、中层干部或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担起新的使命和责任,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动了灵宝教育的发展。红亭校园人才辈出的底蕴,以文化的力量激励着代代实小人追求卓越、岗位建功……在新时期,灵宝市实验小学将继续实施队伍强校战略,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继续为灵宝打造全国百强县市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灵宝市校史校园
河南灵宝市灵金一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研究
灵宝市妊娠合并梅毒妇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干预措施探讨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灵宝市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灵宝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