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使命,做新时代特校教师
2023-06-09许豆豆
许豆豆
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我有幸成为一名特校教师。将我的所学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做一名称职的特校教师,就是我的使命。
教师要用终身学习的自我要求为学生的茁壮成长赋能。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应灵活更新知识体系,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用创意和热情备好课,时刻保持对教学的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如一,真正享受教学能力的进步,享受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教师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摆正工作态度,常拂“思想塵”,常练基本功。学校每年都会为教师提供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我把握机会,多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深度投入,精吸收,增加知识储备,创新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将学习到的许多宝贵教学经验运用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去。
在特教学校当教师,必备的技能是什么?答案当然是手语。手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交流中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拉近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在正式成为一名特校教师之后,我注意到,尽管大部分特校教师的专业就是特殊教育,在大学就系统学习了手语,但在进入特校后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这就是学校教学手语和真正残疾儿童使用的生活手语之间的差异,是知与行之间的隔阂。
特校的孩子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是带着缺陷的,他们有的听不到,有的说不出,有的看不到。从特校教师所需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就可以看出,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学习到的理论和实践无法完全同步,这在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更警醒我们:面对这一特殊的教育领域,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手语,还要琢磨如何在实践中与学生顺畅沟通,友爱交流。
身为教师,我们使命担当的核心就是爱学生。面对残疾儿童,如果教师只抱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只想着把课堂秩序保持好,只想着学生作业完成好,家长不找事,从利己的角度出发,为自己完成任务行方便,我认为这样的思想在特殊教育中是万万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教师自身也无法获得教书育人的幸福感。
在普通学校的教学中,课堂上的一个知识点,如函数的认识和解答、古诗词的释义和情感挖掘,教师传授起来较为轻松,学生也可以很快吸收,但是在特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耐心。因为听不到,所以诗词的浪漫、课文的优美他们无法朗诵出口,无法从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语气的高低起伏中去深入体会。这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用轻松明快的方式,把每一段话、每一句诗都提前编成动人的小故事。课堂上,看到手语的演绎,孩子们就可以理解和体会了。在讲解朱自清的《春》的时候,盲生无法用双眼感知春草蔓生、落英缤纷,教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出教室,去感受春:摸一摸强壮的树干、斑驳的树皮;摸一摸即将开放或已经绽开的花朵,把花朵拢在手心;“摸一摸”阳光的温暖;用双手轻轻拂过草地……《春》就在这里具体地体现出来,盲生也一样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缤纷。
身为教师,我们要择一业、忠一生。做一名称职的特校教师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使命。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在特校,我对每一个孩子都保持真挚的情感和饱满的热爱,因为我知道,我的一言一行都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特校教师,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带去的不止于此。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我希望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更多的爱与温暖,感知世界的美好。希望在特校教师春风化雨的教育中,孩子们心灵沃土上美好与梦想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