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大学博物馆馆藏杨家埠年画雕版

2023-06-09史本恒沙晓红孙悦

东方收藏 2023年3期
关键词:杨家埠

史本恒 沙晓红 孙悦

摘要:山东大学博物馆所藏清代道光、光绪年间制作的19套年画雕版,是杨家埠年画第十九代传人杨洛书于20世纪90年代所赠。每套雕版均保存完好,版面完整无缺,线条清晰锋锐,雕工精美考究,可分为辟邪祈福类、吉庆祥瑞类、神话传说和故事类、风俗类,是较为稀见的清代年画雕版精品。这批雕版不仅是年画艺术及其保护、传承研究的重要资料,而且也为研究清代普通民众的生活习俗、思想情感、文化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山东大学博物馆;杨家埠;年画雕版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在清乾隆后期得以迅速发展。鼎盛时期,杨家埠村有画店八十余家,年画约千种,画版数万。到清光绪年间,杨家埠每年印画五千万张,规模最大时每年产销七千万余张[1],可见其影响力之大。数百年来,杨家埠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行销国内十余省,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三大年画。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杨家埠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杨家埠年画第十九代传人杨洛书成为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山东大学考古学科创始人刘敦愿先生与杨洛书情谊深厚,后者曾于20世纪90年代将其珍藏的部分年画雕版捐赠给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杨洛书所捐赠的年画雕版为其藏品,共计19套22种91块,为清道光、光绪年间所制。

一、概况

杨家埠年画生产工艺包括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印刷、烘货点胭四个步骤,其中雕刻木版最为关键。木版的选材,早年使用棠梨木,后来因为棠梨木资源稀缺难得而改用梨木。梨木结构均匀、纹理细密、硬度适中,强度大而耐磨抗蛀,因此耐久性强,适合雕刻线条。选好木材后需经过解板、沤板、选料取直、严缝子、多次净面、打锔成型等工序[2],才能进行雕刻。木材的前期处理工艺对雕版的长期使用和保存有着重要影响。

这批雕版长(高)32—56、宽22—36厘米,尺寸较大者在制造时往往由两块木板粘接而成,在顶部和底部均可见锔钉。最大的为武门神(神荼)雕版,其线版单体高56.5、宽36、厚3.4厘米,重达3.83千克,属于大号武门神,仅次于高达100厘米的“武顶号”,雕刻精美。最小的为光绪《状元叫门》,线版长32.6、宽21.6厘米。

每套雕版均由线版和色版组成。线版多为一块,个别由两块组合而成。为节省板材,每块线版背面均刻制为色版,另有两块单独的色版,正面、背面分别为红色、黄色、蓝色、紫色四色。色版一般为五“面”,即五种颜色,最少的有三“面”,多者可达七“面”。通常线版刻制精美,而色版略逊。

二、分类

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杨家埠年画有辟邪纳福、祥瑞吉利、风俗民情、历史故事、小说戏文、百戏娱乐、瑞兽祥禽等类别,题材多样,包罗万象,堪称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形式繁多,家庭中的房屋、院落、畜舍等处,均有年画予以装饰,如门画、神像、炕头画、窗画、栏门判、牛子图、凤凰棋等。

山东大学博物馆所藏的这批年画雕版,均属传统年画内容,大致可分为辟邪祈福类、吉庆祥瑞类、神话及民间故事类、风俗类。

(一)辟邪祈福类

包括道光年间《神荼郁垒》门神一套、五子门神两套(《五子登科》《天官赐福》)、《财神三灶》一套,光绪年间《大全神》《小全神》各一套。

中国民间对门神的信仰源远流长,至迟在汉代已经有门神画出现,当时的门神是《山海经》中所说的神荼、郁垒。唐代以后,现实中的将军、英雄,如秦琼、尉迟敬德、赵云、马超等,均陆续被敬为门神,用以驱鬼辟邪、看家护院。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逐步出现了文官门神,贴于堂屋门上,用以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福寿延年、升官发财的心理需求。

杨家埠《五子登科》门神雕版(图1、图2),其线版单体高56、宽34、厚3.1厘米,重3.4千克,為杨家埠文门神年画中最大的类型,称“文顶号”。雕版虽经长期印制,但线条依然流畅清晰,没有漫漶模糊之象。雕版中的门神被认为是魏征,慈眉善目,和蔼慈祥,衣冠雍容华贵,左手持笏板,右臂环抱一童子过肩,膝下另有四童环绕。童子或持瓶、戟,或持莲花、牡丹,或擎一硕大的宫灯,衣服满饰花朵和如意纹,寓意“五子登(灯)科(棵)”“平(瓶)安吉(戟)祥”“富贵如意”。

此版构图饱满、雕工精湛、刻画细腻,人物表情传神,寓意丰富美好,堪称杨家埠年画的代表作之一。

(二)吉庆祥瑞类

包括光绪年间《状元及第》《摇钱树》各一套、《丹凤朝阳》一套。

中国民间摇钱树的形象最晚在汉代墓葬中就已经出现[3],其出现在年画上,已经传承了近2000年,但杨家埠年画中摇钱树主要用于表达人们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其含义与东汉时期用以表达升仙思想的摇钱树有所不同。

《摇钱树》为炕头画(图3、图4),竖批,线版由上、下两块组成,组合后长(高)69、宽41.8、厚2.7厘米,重4.26千克。上部主要为长满元宝和铜钱的树冠部分,下部主要为聚宝盆和正在收集财宝的童子及财主。两版合一,可见一棵大树从中央拔地而起,树干挺拔向上,左右两侧枝丫繁茂,树枝上硕果累累,垂下一串串铜钱和元宝,铜钱和元宝上的叶片舒展,生机盎然。树冠中央一仙童跨骑龙身,御龙而至,双手展出一字轴,上书“一本万利”。此下的树干上另有一龙,龙身盘曲,龙鬣飘飘,双爪挥舞,颇显威猛之态;龙口大张,向树下的聚宝盆吐出一枚巨大的“周元通宝”铜钱。聚宝盆内则已经盛满了钱币、元宝、宝珠、蕉叶等。聚宝盆前面一童子正拿着耙子归拢聚宝盆溢出的或树上掉落的钱币和元宝,另有一小童正端着簸箕将收集到的钱币倒入另一小童的袋子中。聚宝盆侧面和后面的三个小童,正在接力把捡(摘)到的元宝和宝珠踩着梯子送到宝仓中,宝仓外书有“堆金积玉,发福生财”八字。聚宝盆另一侧,则是身着官服、头戴天官帽的“财主”,端坐树下,手捧一只大元宝,笑逐颜开,一边看着童子们忙碌,一边与身旁持珊瑚侍立的大童子交谈。

类似摇钱树、聚宝盆、童子收宝等意象,在杨家埠其他年画中均属常见,如《荣华富贵,福禄祯祥》《三大家》等[4]。而《摇钱树》是过去农村过年时家家必贴的年画,是百姓渴望财富心理最直接的反映。

(三)神话传说和故事类

包括道光《姜子牙》一套,光绪《梁山伯与祝英台》《韩湘子出家》《朱元璋称帝》《八仙过海》各一套。

《八仙过海》雕版共24块,其中线版8块,分刻八仙,其余16块为色版。雕版尺寸一致,高32.4、宽30、厚约3厘米,重约2千克。保存较好,刻制较精。8块线版内容统一,为每位神仙各执法器、凌波逐浪而行,整体表现的是“八仙过海”的景象,人物形象丰富、神态各异,是不可多得的木版精品。

《八仙过海之吕洞宾》线版(图5、图6),人物居中,天空中祥云飘浮,山峦上草木葱茏。吕洞宾为文士打扮,背负宝剑,右手负后,左手执拂尘,踏祥云凌碧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与其文武双全的人物原型颇为相符。雕版除上边缘略有裂痕外,其他部分均保存完好。

(四)风俗类

包括道光年间《过年》一套、光绪年间《二月二龙抬头》《男十忙》《女十忙》各一套,主要表现传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内容。如《过年》表现人们过年时贴对联、祭祖、放鞭炮等习俗。

《男十忙》(图7、图8),高22、宽34、厚1.9厘米,重0.66千克。其为炕头画(横批),这一内容是杨家埠年画中最早的横批之一,表现的是十余个男子正在进行耕地、播种、除草、收割、运粮等田间农活,雕版顶部空白处写有“新春太平年”字样。《女十忙》雕版与《男十忙》大小一致,表现的是女子纺线、织布等场景,顶部题有“张公住河南,儿媳不曾闲,纺线就织布,劳动能挣钱”字样。相比门神类等其他年画,该雕版画面相对简洁,人物刻画简单、衣着朴素,着重表现其动作、神态,整体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观感。这种风俗类年画传世不多,因此这数块雕版愈显珍贵。

三、价值及其传承

这些雕版不仅是年画艺术及其保护、传承研究的重要资料,而且也为研究清代普通民众的生活习俗、思想情感、文化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杨家埠年画的构图大多十分饱满,基本不留空白,与文人画讲究留白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前述的《五子门神》《摇钱树》以及《男十忙》等。其中,《摇钱树》的整个画面十分充盈,上半部完全被钱币和元宝占据,下半部人物、树干、财宝之间的微小空白处也以“钱龙聚处”四字填充、点题。这种构图方式,一方面是作为装饰画本身的实际功能性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充实、热烈的氛围,与传统过大年的喜庆、祥和节日气氛相呼应,从而满足普通百姓的心理和审美需求。除了构图方面外,其色彩搭配也体现了同样的特点,色彩十分浓烈鲜艳。这批雕版的色版颜色至今仍十分鲜艳,以红、绿、黄、紫等为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和烘托节日气氛。雕版中很多人物的刻画都十分生动传神,如钱树下的财主慈眉善目、喜笑颜开,各个小童也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整个画面表现了人物心满意足、喜气洋洋的心态,向人们传达了欢快的情绪,使观者望画生喜,产生一种欢欣愉悅的心理感受。

这批杨家埠年画雕版,虽在造型构图、色彩搭配、人物刻画上有程式化的痕迹,但这并不妨碍其艺术价值的体现,也不妨碍其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其艺术特色对今天的工艺美术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文化价值

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种类,年画的主题围绕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生活场景、故事传说等内容展开,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这批雕版中的辟邪祈福类和吉庆祥瑞类的主要寓意,是驱除邪祟、祈求神灵保佑以获得幸福,或祈求在世俗生活中获得成功。门神中,既有最早的门神人物神荼郁垒,也有后世的文官门神。前者用以驱除邪祟、看家护院,而后者则用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两套文官门神的画面中均有五个小童,取材于五代时期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金榜题名在朝为官的故事。《状元及第》描绘了新科状元在过年时回家的情景,也反映了人们读书入仕的愿望。这类年画在民间广为流传,体现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历史文化、民间信仰的传播、传承与发扬。

以《男十忙》《女十忙》为代表的风俗类年画,虽然人物衣着简单朴素,进行着辛勤劳作,但每个人都面带微笑,充满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绪。实际上体现了以农为本、勤劳致富、通过劳动过上幸福生活的价值观,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努力奋斗、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又一体现。

神话传说类及故事类的年画在清同治年间开始兴盛并逐渐成为杨家埠年画横批的主要内容,《八仙过海》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展示的是八位神仙各显神通东渡大海为王母娘娘祝寿的神话。由于八仙原型人物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法力高深,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化身,因此在民间得到广泛信仰,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的赞美和弘扬。

(三)科学价值及传承

这批年画雕版保存较好、刻制工整细腻,直到今天其线条依然清晰流畅,凸起于平面的高度均在1.5—2毫米以上,甚至3毫米以上,未见明显磨损,这就为我们研究其刻制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同时,也为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打印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四、结语

杨家埠年画题材广泛、寓意美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其在历史上几经起伏,数度繁荣与萧条,导致大量优秀画版被销毁,甚至珍藏数代、十数代的画版也被当作木柴而焚毁,令人叹惋不已。

山东大学博物馆所藏的19套雕版,从诞生至今已经100余年,历经社会的沧桑巨变而得以保存。其版面完整无缺、线条清晰锋锐、雕工精美考究,细节之处传神生动,内容丰富多彩,是较为稀见的清代年画雕版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值得珍视。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志编纂委员会编.杨家埠村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193.

[2]唐家路,杨传杰.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锯板”工艺[J].年画研究,2016(00):118-125.

[3]贺西林.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03):20-31.

[4] 《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编委会. 潍坊杨家埠年画全集[M]. 北京:西苑出版社, 1996:129.

作者简介:

史本恒(1975—),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博物馆。

沙晓红(1980—),女,汉族,山西晋中人。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研究。

孙悦(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馆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研究。

猜你喜欢

杨家埠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基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杨家埠年画故事题材在儿童绘本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走进中国年画之乡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海报设计的“色”与“彩”
浅析杨家埠年画的品牌设计及应用研究
浅析符号学在艺术作品应用中的异同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分析
杨家埠:刻版坐案子,捎带扎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