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管理,聚焦标准,深化协同

2023-06-09刘波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技能

刘波

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既是充实中西部地区优质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又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省内重要的教师教育基地和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信阳师范学院历经近50年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教师教育为基,坚守教师教育本色,践行教师教育使命,已建成多学科协调、多层次结合、多维度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为省内外基础教育培养了高素质教师人才。

一、强化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信阳师范学院开始招收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公费师范生(专科),2017年招收首届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公费师范生(本科)。至今,学校共招收公费师范生1738人(含“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其中886人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整合资源,健全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主动对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和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于2017年10月正式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为公费师范生培养提供了机构保障。

(二)围绕定向,完善体系

学校围绕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完善制度、构筑平台、拓宽渠道、创新形式”的实践教学总体改革思路,遵循“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对实训、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构建了“三层次、三模块、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等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内、课外、校外等三个实践教学模块,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结合”,即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多措并举,成果丰硕

学校以铸就公费师范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己任,深入挖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富矿,推进红色乡土资源和红色革命精神进教材、进课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行动自觉,将师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

二、聚焦标准,优化教育实践体系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等规定,信阳师范学院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传统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构建符合公费师范生培养和发展要求、突出实践取向的“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四位一体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实践过程远远超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普通师范生实习不少于18周的要求,切实保障了教育实践顺利实施。

(一)技能训练

加强公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配齐建强学科课程与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从事公费师范生培养的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7人;设有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卓越教师培养中心、乡村教师发展教学中心、书法教育研究所等机构;建有书写技能、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师形体与礼仪、教学模拟、教学观察诊断、教学反思等教师教学技能实训室,以及智慧教室、微格教室等。

学校将“三字一话”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列为公费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并进行长期训练,同时增加书写技能、教师形体与礼仪、教学模拟等技能训练课程;制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标准,开展专业技能达标认证,进一步提高公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职业基本素质能力。

依托获批建设的河南省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教育教学大数据分析与质量评价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开展“‘云试讲”等教学技能训练,公费师范生在校内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线模拟教育教学情境,力求达到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能够有效导学,初步形成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操练体验,为教育实践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该形式的技能训练,推进了学校“互联网+教师教育”新形态建设,为公费师范生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实现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测试一体化、智能化。

(二)教育见习

按照公费师范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教育见习分别安排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打破了普通类师范生教育见习仅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惯例。每次教育见习都有一个主题,第三学期主题是课堂教学,第四学期是班主任工作,第五学期是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三次见习,学生对中小学教育有了初步认识,为教育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见习安排在信阳市浉河中学、羊山中学、第九小学、十三小学、胜利路学校、第一实验小学等市内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学校通过走入中小学课堂、个人反思总结、专家剖析点评等几个阶段,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三)教育实习

依据1989年探索构建的“双向培训”教师培養培训模式,学校以教师教育一体化为目标,以高校和农村学校合作为前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方法,通过置换培训、扶贫支教和置换研修等方式,在第七学期开展一个完整学期的校外教育(顶岗)实习。

每年7月中旬,学校与定向培养设岗县教育局和教育实践基地联系,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研,并征求学生的意见,确定教育顶岗实习的学校与人数。公费师范生持教育实习联系函,统一到设岗县教体局师训股(科)报到,由设岗县教体局师训股(科)安排实习学校。公费师范生实习期间,学校派实习指导教师对公费师范生实习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好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协调工作,真正落实教育(顶岗)实习。

(四)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是公费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公费师范生观摩“国教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信阳名师讲堂”等平台优秀教师教学现场或视频案例,结合实习经验、教学设计、课例、班级管理活动设计和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等多种成果开展研讨,培养公费师范生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三、深化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格局

(一)强化“U—G—S”协同机制

加强公费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在“U—G—S”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优质基础教育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联动,与信阳市、县区教体局和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共建基础教育教师发展基地。

基地建设秉持互相协作、各施所长、互补所需的精神,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优质基础教育学校为主体,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奠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全面衔接、社会各方协同参与的阶梯式、递进式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二)统筹教师教育平台

通过对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豫南教师教育联盟、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河南省教师教育豫南片区联动发展共同体、河南省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河南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等教师教育平台资源进行统筹,学校先后承担一大批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项目,为公费师范生培养搭建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样本。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配足建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队伍,提高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学校持续提升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关于选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发展的公费师范生打下坚实基础。

信阳师范学院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强化教师教育特色,积极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努力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贡献力量。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生技能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山西农大成为山西唯一公费农科生招生定点院校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湖南:公费定向培养农村小学男教师 完善补充编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