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术语的英译与译名统一
——以《红楼梦》为例

2023-06-08何佳怡祁小雯

英语教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杨宪益霍克春分

何佳怡 祁小雯

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先人们对时令、气候、物候变化的观察和总结,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知识体系,指导着劳动人民的农耕与生活。2006 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倒计时别出心裁,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再一次向世界显示中国的文化底蕴。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二十四节气的英译版本多种多样,中国天文学会·全国科技名词委、香港天文台、外研社、中国气象局等机构发布了各自的参考译本,除了少数节气具有较一致的译名外,大多数节气有多个译本。这种译名不统一问题对文化传播和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节气术语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生动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生百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文化底蕴吸引了各领域学者的注意。《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了与节气有关的情节,并展现了不同节气的人文风俗。通过对比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分析译者对小说中节气术语的英译,并由此探讨节气术语的统一问题。

一、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研究

根据古书记载,二十四节气在先秦时期就初具雏形,因研究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名称并未得到统一,整个知识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查有梁2018)。有研究显示,第一次完整提出二十四节气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淮南子·天文训》,其中详细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运行体系。

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从未停止,自2016 年被列入非遗名录后,它又在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潮流,涉及文化、中医药和气象等领域。隋斌和张建军(2020)梳理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其内涵特质,赞扬了其价值和作用,并提出了对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王研霞(2021)依据图像叙事模式,分析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认为文化的传播要迎合时代,二十四节气的视觉化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李静和张光霁(2019),马楚龙和李风森(2019),蔡怡航、刘佳敏、唐丽娟等人(2019)从节气与中医的角度,分别探讨了节气与中药方剂选择的关系;节气对疾病防治、预防养生的重要性;节气理论对中医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许多学者在气象方面对节气的探究着眼于特定地域,因此不再赘述。

译者对节气译名的研究也从未止步。有学者研究发现,早在20 世纪初期,《华英词典》就对“二十四节气”作出了翻译,但广大译者似乎对该版节气翻译持保留态度,各种节气翻译仍然层出不穷。余恒(2014)对比了三大不同体系对“二十四节气”的翻译,发现部分节气的译法虽然已达成共识,但是差异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大/ 小”等词的表达上,他追根溯源,为二十四节气译名的统一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张君迟和田传茂(2019)对比分析了5 个已出版的“二十四节气”译本,并归纳总结了7条节气术语译名统一原则,依据专名化、科学化、规范化、规律化、概括化、简洁化、审美化的原则,提供了自己对节气的不同译版。张志艳(2021)意识到文化翻译过程中文化空缺的现象,分析了文化空缺造成的节气术语的困难,并针对这些难点总结了几点翻译策略,促进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传播。

二、《红楼梦》中的节气术语翻译

国内对《红楼梦》的研究数不胜数,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就术语翻译而言,学者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宗教术语及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对于著作中节气术语的翻译研究则较少。

基于绍兴文理学院语料库,对《红楼梦》中出现的节气作了统计。在小说中,部分词语除了表示节气外,还有其他含义,如“大雪”,在文中出现时常伴随“大雪地”“丰年大雪”“这么大雪”等,根据语境,可知“大雪”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节气,因此对此类语料进行了删选,最后《红楼梦》中节气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楼梦》中的节气及出现频次

如上表所示,《红楼梦》中共出现了10 个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芒种、白露、秋分、霜降、小雪、冬至。下面依据例子,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杨宪益夫妇(以下简称“杨”)和霍克斯(以下简称“霍”)对《红楼梦》中节气的翻译。

例1: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

杨:These four kinds of stamens must be dried in the sun on the followingvernal equinox,then mixed well with the powder.

霍:and dry them all in the sun on the day of thespring equinoxof the yea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year you picked them in.Then you have to mix them with the powder I told you about and pound them all up together in a mortar.

例2: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杨:and if she gets through thespring equinoxwe may expect a cure.

霍:I should say that if she can get past thespring equinox,you could look forward to a complete recovery.

例3: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际,必犯嗽疾。

杨:Daiyu,who suffered from a bad cough aroundevery spring and autumn solstice.

霍:As for Dai-yu,twice every year,following thespring and autumn equinoxes,she suffered from a recurrence of her old sickness.

以上三个例子是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春分”的翻译。“春分”在古代又称“日夜分”,顾名思义,就是春分之日,日夜平分。霍克斯对“春分”的翻译前后一致,都是Spring Equinox。在英语国家,equinox 表示二分时刻,即太阳通过天赤道与黄道相切的两点中的任意一点时,昼夜长短几乎相等。虽然英美国家没有春分这一节气,但是有相同的天文概念,因此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用spring 修饰,很好地区分了春分、秋分的概念。反观杨宪益夫妇对“春分”的翻译,在三个例句中,对春分的处理各不相同。根据《美国传统词典》,vernal 指“属于、关于或发生于春天的”,与spring 是近义词,两者可进行互换;solstice 在英语中表示一年中太阳离赤道距离最远的时刻,对应的应该是中文中“至”这一概念,因此杨宪益夫妇在例3 中对“春分”的翻译存在偏差,会造成读者的误解,也不利于这一传统概念的传播。

例4: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杨:You also have to collect twelve drains of dew on the dayWhite Dew,twelve drains of frost on the dayFrost Falls,and twelve drains of snow on the daySlight Snow.

霍:Then you have to collect twelve drams of dew on the dayWhite Dew in the ninth month,twelve drams of frost atFrost Fall in the tenth,and twelve drams of snow atLesser Snow in the last month of the year.

例5: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杨:Slowly drooping below congealed dew and heavy frost.Just after a feast in its honour onthe Day of Light Snow.

霍:The feasting over and thefirst snow fallen,The flowers frost-stricken lie or sideways lean.

例4 是小说中出现节气术语最密集的段落,该情节是薛宝钗在讲述“冷香丸”的制作,这些材料的珍贵展现了她病症的特殊。根据上述两个译本及已收集到的四个官方机构(中国天文学会·全国科技名词委、香港天文台、外研社、中国气象局)公布的节气术语翻译来看,译界对“白露”的翻译似乎已达成共识。“霜降”预示着天气转凉,大地开始出现初霜现象,因此两个译本对“霜降”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Frost fall 基本表达出了“霜降”的内涵,“初”这一概念却被省略。根据原文可知,“冷香丸”材料难得,十分珍贵,因此“霜降”中“初次落霜”的概念尤为重要,此处省略确有不妥。因此认为First Frost更恰当。“小雪”意味着有些地区开始降雪,夜冻昼化,雪量加大。例4 中,两个译本分别将“小雪”译为Slight Snow 和Lesser Snow,slight 和lesser 都有程度轻、数量少的意思,能很好地与“大雪”形成对应。在例4 和例5 中,杨宪益夫妇译本简洁明了,对“小雪”进行了直译。例4 中,霍克斯译本增译了部分限定语,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了“小雪”的时间,但在月份上似乎不太准确,“小雪”通常在11 月,而“大雪”在12 月,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增译部分本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化的内涵,结果适得其反,造成目标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例5 中,霍克斯对“小雪”进行了意译,他的译文简单明了地展现了“小雪”作为中国节气的文化内涵,即初雪降落的时候,是不错的译文。

例6: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

杨:Nowthe Clear and Bright Festivalcame round again.Jia Lian,having prepared the traditional offerings,took Jia Huan,Jia Cong and Jia Lan to Iron Threshold Temple to sacrifice to the dead.

霍:It was the day ofthe Spring Cleaning festivaland Jia Lian,having prepared the usual offerings,had gone with Jia Huan,Jia Cong and Jia Lan to the Temple of the Iron Threshold outside the city to clean the family graves.

例7: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杨:Through tears she watches the stream,Onthe Clear and Bright Day;A thousand lithe east wind blows,But her home in her dreams is far away.

霍:In springthrough tears at river’s bank you gaze,Borne by the wind a thousand miles away.

清明节与节气中的“清明”在同一天,在当天,大家提到“清明”多是将它看作节日,却忽视了“清明”也是一个重要节气。事实上,两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清明”的传统文化内涵。每逢清明,气候转暖,草木生长,天清气朗。清明时节民间有许多活动,如扫墓、放风筝、吃寒食、踢蹴鞠等。例6 中,霍克斯将“清明”翻译为Spring Cleaning festival,既指出了清明的时间,又指出了相关的活动习俗,而且较好地照应后文clean the family graves。其中的插入语进一步补充了清明大家不仅要扫除灰尘、清除杂草,而且要携带酒食果品进行供祭,并在祖先墓前焚化纸钱等文化习俗。因此,霍克斯的译文更完整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例7 中,杨宪益夫妇将“清明”译成Clear and Bright Day,从气象方面展现出清明天清气朗的特点,对于缺乏节气知识背景的目的语读者,这个译文就显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霍克斯将“清明”译为in spring,对其进行了模糊处理,即将“清明”泛化,只是简单表达出时间概念,也没有很好地展现其深层内涵。

综上所述,霍克斯对节气的翻译更贴近读者,通过直译、增译等手段,清晰展现了节气的时间、习俗等特点,这更有利于节气中文化内涵的传播。杨宪益夫妇对著作中的节气术语更多采用的是直译,虽然表达出部分内涵,但是仍有信息的缺失。值得一提的是,两个译本在大多数多次出现的节气术语上做到了译文一致,偶有不一致现象发生。

三、节气术语译名的统一问题

术语名词规范化工作开展已久,吴鸿适(1988)就外来术语的汉译问题提出了几条原则,指出科学技术名词的定名应遵循科学性、习惯性、系统性和符合汉语特点等原则。除了术语的译入,术语的译出也不可忽视。郭尚兴(1992)就中国文化术语的英译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英译文化术语时,若出现语义空白情况,可通过音译解决;指出翻译文化术语时应保持文化的对应或近似对等,若是世界性文化术语(如宗教术语),应考虑术语的同一性。郭尚兴(2001)进一步就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翻译进行了思考,认为译者在进行文化的跨文化翻译时,应注意民族文化的特征,从文化和形神结构方面分析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充分遵循跨文化翻译的原则,减少文化亏损。章思英(2016)认为文化术语的翻译应充分借鉴汉学家及前人的翻译成果,这样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术语的传播与接受;同时他指出,在具体语境中,文化术语翻译可以具有不唯一性。

节气术语是文化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术语的英译原则对节气术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化术语的英译是为了实现文化走出去,因此在宣扬文化内涵的同时,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应得到考虑。也就是说,在翻译节气术语时,首先,要考虑对方文化中是否有对应的概念,如“分”和equinox,两者共享一个天文概念,具有很好的对应效果,能让读者轻松领悟其中含义。其次,要实现译文的神形兼备,既要实现内容的对等,又要满足形式的对等。当然,节气术语的翻译也应遵循术语的简洁性原则,即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结语

针对节气术语的翻译,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尽量实现读者接受度与文化传播的平衡。同时,关注源语和目的语国家术语的对等或近似对等现象。例如,“分”的翻译,虽然英美国家没有“春分”“秋分”的节气文化,但是大家共享着“分”的天文概念,因此译者在直译这类节气时选用了目的语中的对等词。除了直译与意译,译者还辅以增译的翻译策略,通过解释节气的时间、习俗等信息,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术语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播。

《红楼梦》的研究方兴未艾,学者们从多角度对这部文学著作进行了剖析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厚中华文化内涵是其翻译与传播的一大难点。二十四节气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变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节气术语专名化、规范化问题始终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杨宪益霍克春分
乐趣与自由
农事 春分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春分
春分
Équinoxe de printemps
《金丝小巷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