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概览

2023-06-07孙怀安杨宪敏王艳亮陈艳菊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冀鲁豫卫生局军区

孙怀安 杨宪敏 王艳亮 陈艳菊

(1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05;2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 冠县 252500)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抗战时期相比有了较大发展。在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指引下,为了能帮助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区政权,取得群众的衷心拥护,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渐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组织和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医护人才、开展卫生防疫活动。

一、医疗卫生组织

晋冀鲁豫的医疗卫生组织分属两大系统,一是晋冀鲁豫军区的医疗卫生组织,二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组织,前者隶属军队,后者隶属地方。两种医疗卫生组织各有特点,军方的组织更加注重灵活性、高效性,主要任务是救治前线受伤战士,而地方的组织则注重广泛性、群众性,主要目的是救治百姓,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整体医疗水平。

1.晋冀鲁豫军区的医疗卫生组织

晋冀鲁豫军区的医疗卫生领导机构为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的卫生领导机构也是卫生部,如彭之久(彭雪枫之弟)曾任太岳军区卫生部长,冀鲁豫军区卫生部曾奖励创造模范休养连的边区卫生学校教育干事刘瑛为一等功臣。隶属于军区纵队下的旅级单位设卫生处(如×纵××旅卫生处、冀南八路军七旅卫生处),团级单位设卫生队,营级单位有卫生长(如太谷独立营卫生长),连级以下有卫生员。此外,还有军区直属的卫生所或军区直属医院下的卫生所这一最基础机构。如,太岳军区卫生野战四所、太岳军区前后方医院卫生所等。

2.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组织

晋冀鲁豫边区医疗卫生领导机构为卫生局,成立于1946 年2 月7 日,局长为朱琏,当时只有朱涟一人。通过招揽人才和互教互助,到1946 年8 月,卫生局有医生七八位,四个司药,三十多个护士。1946 年9 月1 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原边区卫生局与筹建中的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合并,正式改组为“邯郸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由边区卫生局局长朱琏任院长。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取消后,边区所属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区又分别成立了行署卫生局,如太行行署卫生局成立于1946年11月,领导太行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区下属的各分区设卫生处,如冀南分区卫生处、太行二分区卫生处等。各分区医院下设卫生所,如太行一分区医院二所、太行四分区卫生处一所等。各村设卫生主任和卫生委员,如平顺七区各村有卫生主任,黎城县各村有卫生委员。

关于如何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组织领导问题,1946 年12 月12 日,冀鲁豫行署卫生局召开了由中西医生参加的卫生大会,决议各专署成立政民医院,县成立人民医院,区成立医药合作社。如客观条件许可时,附设助产所,并在各专署县区建立卫生分局,医院行政领导属各级政府,业务领导属卫生局。在各级医院未建立前,先建立中西医务研究会,以便迅速推行农村医务工作。大会的召开,为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组织领导指明了方向,大大促进了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早在1946 年8 月25日,邯郸二区河沙镇召开中西医生座谈会,决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1947 年3 月,黎城县府决定建立县区村各级医药卫生工作研究委员会。

3.晋冀鲁豫边区医疗卫生组织的改组和合并

1948 年1 月5 日,为了整顿政府队伍,改变组织,改造作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组织机构改组会,在边区直属机构下设卫生局,由边区政府副主席张友渔领导。1948 年9 月26 日,原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合并,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10 月,华北人民政府公布了各部部长,卫生部长为殷希彭。1949 年1 月,任命朱琏、刘和一为卫生部副部长。

二、医疗卫生机构

1941 年7 月29 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晋冀鲁豫边区施政纲领》规定:逐渐建立民众医院,增进医务设备,对贫苦抗属及人民实现免费或减费治疗,奖励私人医院之建立。由于抗日游击战极端艰苦、我军医疗卫生人员及物资极其缺乏,因此,在抗日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部门以野战医院为主,主要任务是治疗战争中的伤员。但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战场的逐渐南移,晋冀鲁豫边区出现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晋冀鲁豫边区从进一步巩固政权,为边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出发,建立了公立的正规医院,设立了诊疗所,组建了流动医疗队,成立了医药合作社。

1.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是党开展医疗卫生教育、扑灭各种疫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迅速组织医疗队伍开赴前线救治我军伤兵的重要依托,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晋冀鲁豫边区重视公立医院的设立,在解放战争中,各专区都设有公立医院,专区下属的县也有一些公立医院。

1946 年,为了便于接受国际医疗援助,晋冀鲁豫边区建立了邢台国际和平医院、临清国际和平医院及邯郸国际和平医院。此外,在濮阳也建有国际和平医院。这几所医院规模都比较大,都有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较充足的医疗物资、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卫生的医疗用房等,都属于正规医院。1946年初,威县成立公立冀南医院。1946年11月,太行区决定将各专医院改为公立医院,分别为一专改为冀西医院、二专改为晋东医院、三专改为潞安医院、四专改为怀庆医院、五专改为豫北医院、六专改为漳滨医院。1947 年春,太岳阳城人民医院成立,到1948 年9 月,建起15 间新病房,12 孔窑洞,医生、卫生员、采购、营业员等由18人发展到41人(内有5名中医,4名西医),并发展了一个分院。1947年7月1 日,为纪念加拿大医生哈励生,邯郸哈励生医院成立,由原边区卫生局局长朱琏兼任院长。1948年8 月,临汾解放后市立民众医院成立。此外,还有冀鲁豫卫校附属医院,也属于公立医院。

除公立医院外,边区还有一些由外国宗教人士开设的医院,如邯郸市内的天主堂眼科诊疗所、邢台的耶苏教堂附设医院、安阳的广生医院等。

2.诊疗所

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晋冀鲁豫边区各地建立形式各样的诊疗所,其中有些诊疗所有固定的坐诊治疗地点,有些为了能满足一些不方便前来诊所就医的患者的医疗需求,以及能及时扑灭群众中发生的各种疫情,采取流动诊所或流动医疗队的形式下乡为群众治病。

固定诊疗所。1946 年6 月,为治疗修黄河大堤工人中的急性传染症,冀鲁豫沿黄河设立卫生所11处。1946 年8 月,军政大学在邯郸黄梁梦村设群众诊疗所。1946年至1947年间,太岳各县都成立了民兵医院,平时在地方上看病,战时随队出发服务。1947 年7 月,由邢台移到邯郸车站区和平西大街路南,门牌是118 号的卫生材料部开业,零整批发,隔壁附有诊疗所,每日施诊,药价低廉。1948 年,邢台市从为职工谋福利的角度出发,成立了职工诊疗所。

流动诊疗所或医疗队。1946 年3 月,晋冀鲁豫卫生局流动诊所成立,门口挂有:“上午九时至十二时门诊,下午一时至三时出诊”的木牌。1946 年8月,太行二专区晋东医院与武乡大众医院合组医疗队到武乡八区为民诊疗,当时患病者已占总人口的90%,多为伤寒、疟疾、痢疾、梅毒、疥疮等病。1946 年,太岳安泽医生李克让组成巡回医疗队,把12 个医生分成4 组,直接随担架队到火线治疗,效果良好,曾在半月中治好170 余人。1947 年2 月,太岳二专区从晋东医院、左权医院等抽调中西医生20余人,携带大批疥疮、伤寒、疟疾、霍乱、流行性感冒等症药品,前往平定、榆次、太谷、寿阳、祁县等地进行诊疗。

3.医药合作社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吃药贵的难题,以群众集资入股为特征的医药合作社开始成立,开办药铺、聘请医生,群众看病买药免费或减免费用,疾病得到及时诊治,大大提高了边区的医疗卫生水平。

1946年,壶关县的61名医生、56家药店均加入了各区村的医药合作社。1946 年,左权三区信忠卫生合作社成立3 个月治愈病人2750 人。1946 年,临清解放后,成立了国医合作社,凡贫苦市民用药按半价或免费。1946 年5 月,鸡泽大众合作社和政府合设济众医院,聘请中西医生数人。由于院内中西药材俱全,医术高明,医院药价低于市价,解决了当地群众不少的困难。

1947 年,太行区号召并以民办公助办法大量增设群众医院、医药合作社,太行四专区陵川的医药合作社达到48家。1947年,太岳模范医生李克让组织医生168人,把5个旧药店改造成新的合作社,榆社成立了县区医药研究股,平衡药价,军干属降低5%的药价。1947 年12 月,冀鲁豫清丰县建立医药合作社。1949 年,在孟县西街有一民兵医药社,由民兵出勤时所节余下的粮食加上公家的扶助而成立,社内有医生4~5人,护士5~6人,卫生员7人,民兵出勤时即跟民兵出发,平时为群众服务。

医药合作社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是太岳翼城张顺敏医药合作社,该社的最大特征是医生下乡,边治病卖药,边号召群众入股;通过帮助群众扑灭疫情的方式,让群众看到合作社的好处,入社积极性大大提高;各分社间加强沟通,开展竞赛,互相入股;买药的原则是远买近不买,贱买贵不买,整买零不买,统一集资购买,回来按原价出售;另外设有公益金,贫苦群众买药可由公益金支出。

三、医疗服务

解放战争时期,最主要的任务是取得战争的胜利,在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背后,是无数人的伤亡。为了支援战争,救助广大英勇无畏的伤员,晋冀鲁豫边区组织医疗队伍奔赴前线,参与伤员救助工作。同时,做好后方群众的医疗工作也是边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赢得群众对战争的支持、维护解放区的政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我军从革命的人道主义出发,对大量的国民党伤兵进行了救治,这是瓦解敌军、扩充兵员的有效措施。

1.服务地方军民

1946 年正月,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成立,此后的半年内,救治了党政军机关人员和老百姓共5787人。在药品很贵的情况下,为群众免除药费61万余元,实收药费仅17万元。1946年3至12月,邯郸国际和平医院(前身是边区卫生局)院长朱琏诊治妇科病共1459 人次。1946 年4 月,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流动诊所诊治病人935人。1946年7至8月,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第一医疗队,在李友林医生率领下,在邯郸二区治愈群众380余人。

1948 年,太行太谷县从县医院及教会仁卫医院抽调医生,组成8 个医疗队赶赴战争地区为受伤群众进行治疗。1948 年,临汾市立民众医院为市民治病免收出诊、挂号费,特别贫苦者免收医药费。1948 年9 月,太岳浮山县政府组织41 名医生治疗患病群众1356 人。1949 年1 月,太行长治、黎城、潞城、平顺4个县医院在半年内共看了6万多病人,其中死亡仅60人。

2.服务前线兵民

北方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有些是来自部队的医护人员,他们积极参加前线救护。1946 年9 月,北方大学6 名学生奔赴前线开展医疗服务;10 月,60名学生驰赴冀鲁豫区前线服务;12月,学生宋国祥参加冀南八路军七旅卫生处看护工作时牺牲。1946年,太岳区及太行四分区在医疗条件比冀鲁豫差、外科药品少、内科药品大都靠自己提炼制造、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出院率平均达到70%以上。

1947 年元旦,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在团拜会上指出:冀鲁豫前线的医疗救护工作成就超过了过去任何时候的水准。1947 年,太岳军区前后方医院卫生所开展为民立功运动,卫生野战四所发出爱护休养员的号召;太行一分区医院二所所长肖占国、医生曹书文,把自己的血输给重伤员。1947年至1948年间,太岳军区卫生部在采用新疗法的基础上,保证了80%以上的伤员不化脓。1947年5月,活跃在豫北前线为战争服务的太行各县参战医生50多人,跟随各民兵团、担架队、运输队在行军途中开展治疗,涉县二支队医生申智仲、李永太已连续参战三次。1947年11月,在围困运城战役中,晋南人民解放军医疗所开展医务爱兵立功运动,组织输血队积极为伤员献血。

1948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直属医院一、二、三所及院部230 多个工作人员,积极为伤病员献血;太行四分区一、二卫生所自1946年开展立功运动以来,全体医务人员的阶级觉悟及技术均有提高,半年来治好出院的占全数的76%,牺牲的占4%。1948年,阳城人民医院组成医疗队两次随民工参战,治疗病人1892 人。1948 年12 月,冀鲁豫某医院到平津战役前线展开救护工作。

在边区医疗人员救治伤病员的同时,有些伤病员自动组织起来,照顾重伤人员,缓解了医疗队人员的救治压力,提升了救治效率。1947 年4 月,冀鲁豫野战医院某院一所伤病员掀起互助运动,成立互助组,轻伤员帮助院里做一些照顾重伤员的日常工作。军区五所休养班长毛继度,带领10个人白天帮助送开水打饭,晚上分组给休养员送开水。

3.救治国民党伤兵

对待敌方伤兵的态度足以彰显一个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战场上出现伤兵后,国民党方面由于官兵地位的严重不平等,往往会置伤兵于不顾,而我军对国民党伤兵却尽可能地给予救治。

1946 年6 月,医治轰炸永年后迫降在解放区的国民党飞机上负伤士兵。1946 年8 月,八路军某部在晋南战场救护被国民党遗弃的九一、九二团营长以下300 余名伤员。1946 年10 月,太岳军区八路军战地卫生队医治被胡宗南第一旅遗弃的伤兵20 余名,并派大车将他们送回临汾城原部,临行时又发给每人2000 元路费。1946 年10 月,高树勋在《一年来的回顾》中写道:在国民党领导下时,部队疾病达80%,疾病死亡率达百分之六至七;今日在解放区疾病已减至百分之五至六,尚不及过去死亡率之高,疾病死亡率已减至千分之二至三。1946年12月,冀鲁豫滑县战役中负伤的460 名国民党官兵,由担架大车转运至我军后方野战医院治疗。

1948 年1 月,运城民主市政府把被抛弃的国民党三六九团、二五○团、一八二团伤兵送进福音医院,并成立“招扶敌弃伤兵处”,派医生日夜治疗。1948 年6 月,临汾市府拨发粮款,并派员协同解放军的医务人员组成3 个医疗所,对国民党30 旅野战医院、阎锡山66师野战医院内的4000多名伤兵进行医治。

治疗战争中的国民党伤兵,遵循了我军优待俘虏的政治原则,大大增强了国民党伤兵对我军的政治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对于彻底瓦解敌军、加速国民党士兵的思想改造具有重大作用,客观上大大扩充了我军的兵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四、医疗卫生

在晋冀鲁豫边区医疗设备差、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边区医疗卫生人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医疗器械消毒、伤口换药、针灸治疗、自制药品等医疗专业技术方面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成果。同时,由于边区各种疫病时有爆发,为了遏制疫情、解决边区医疗人员不足的问题,边区设立了卫生学校培养专业医护人员。此外,边区还开展了医疗卫生宣传工作,培养群众的医疗卫生意识。

1.医疗专业技术

晋冀鲁豫边区在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达到医疗卫生标准,积极研究不同疾病的诊疗方法。边区卫生局流动诊所用蒸馒头的蒸笼给医疗器械消毒,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1946 年6 月,红十字会驻华代表梁正伦在参观边区卫生局流动诊所后认为,虽然医疗器械很旧、很简单,但手术做得很好,虽然连一双橡皮手套都没有,但消毒严密。边区卫生局局长朱琏用针灸为群众治病,见效快,解决了药品缺乏的难题,曾治好了一位半身不遂的老太太。1945 年,上党战役时,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长钱信忠提出为伤员换药的新疗法,具体做法是:每次上药用的器械、用具、纱布、棉花等都必须经过严密消毒,彻底清洁创伤周围,争取在24 小时内完善扩创(除去异物及坏死带),整理创缘,用磺膏外上,给以适当包扎,只作经常检查,废除经常换药的旧疗法。新疗法的好处是:不经常揭露伤口,不易受细菌感染;新生肉芽不会因经常磨擦而流血,药物效力得以发挥;节省药材和劳力;减轻伤员换药时的痛苦。1946年11月,边区主席杨秀峰说:前方野战医院取得了很大成绩。新治疗法广泛运用。据九、十两个月的统计,伤愈上前线的干部战士占医疗人数的70%。子弹伤以前要一个月才能好,现在则保证两周内痊愈,骨折伤痊愈期较过去快一倍。1947 年1 月,太岳军区卫生部21分区卫生所特别注意消毒,外科室、手术室建设得都很完备,蒸气消毒每次五、六个小时,换药时每个人都有消毒盘与器材等。1947 年,钱信忠实施石膏绷带新疗法,使战争中最多的骨折伤得以迅速治愈,残废数由以前的50%减少到10%以下。1949年1 月,钱信忠根据丰富的战地救护经验,撰写战地救护法,介绍了互助裹伤法、急救止血法、简易止痛法的操作流程,大大减轻了伤员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

2.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

晋冀鲁豫边区为了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开设了一些医护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医护人员。1946 年1月25日,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学校成立,开设医生、护士、司药、助产士等班。1946 年5 月21 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开始上课,医学院有200 人。1946年,太岳的广华医院,高平的民需医院培养训练了一些卫生人才,其中民需医院培养了60 余人。1947年,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47年,太行行署在防疫指示中,要求大量训练新医药人才,特别是兽医与接产妇。1947年5月,榆社经过技术测验,鉴定全县医生53 人、医助14人、练习生12人为合格。1947年,太行军区卫生部举办医务训练班,并吸收了不少翻身农民子弟担任卫生员,对伤员照顾十分周到。1948 年2 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又附设了医学专门学校,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该校改为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学专科学校,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等专业。1948年7月,华北卫生学校成立,开设医生班、针灸班、助产士班。这些医护学校的设立,弥补了边区医护人员不足,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3.药物供应

1946 年10 月15 日至12 月15 日,长子鲍店镇药材大会在停办8 年后复会,汇聚了来自川、广、云等地及本地的生熟药料和丸散膏丹、中西药品。1947 年2 月,太岳军区的医院工作,较冀鲁豫条件差,外科药品很少,内科药品大部分靠自己提炼制造。1947 年3 月,太岳召开医药座谈会,晋城栗子德医生拿出9万元、阳城张锦云医生拿出1万元、阳城梁子英医生拿出1 万元用于购买药品。1947 年6月,冀鲁豫冯善固等6名医生贡献6种药品,价值6千元。1948 年7 月,为供应党政军民的医药需要,冀鲁豫军区卫生部及行署卫生局合办亚光制药厂,由单纯供给军用扩大为供给全区人民。1948 年,太岳阳城人民医院经中西医生研究,用中药制出30多种药剂代替西药。1948年10月,沁阳药材大会在停办十几年后首次复会,半个月成交25197斤。

五、卫生防疫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此决定了边区的医疗机构、药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加之战争仍在持续、群众在生活中卫生意识差、没有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边区容易爆发各种流行性疾病,造成大量人口得病甚至死亡。为了及时扑灭各种疫情,切实维护边区群众的身体健康,边区非常重视群众中的防疫工作及卫生工作,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疫苗接种、疾病治疗和卫生扫除工作。

1.防疫工作

1946 年4 月,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为邯郸市区及市郊群众(多是小孩)施种牛痘,共4200 多人;7 月,为邯郸市注射霍乱、伤寒疫苗达2 万余人。1946 年5 月,设在威县的冀南医院下乡为群众免费种痘共3030 人。1946 年5 月,岳北区瘟疫流行,屯留18 个自然村3 月份患糠症者达595 人,专署组织各县召开医生座谈会,研究病状病源交流经验,并把病状病源和治疗方法编成教材和歌曲,利用学校、夜校、午校进行宣传。1947 年4 月,晋冀鲁豫边区购来大批伤寒、霍乱疫苗及牛痘苗,由邯郸国际和平医院为政民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群众进行种痘防疫,注射防疫针一律免费,种牛痘只收半价。

2.卫生工作

截止到1946 年5 月,邯郸市已在街道两侧建立水缸230 个,垃圾箱69 个,马路两旁的阴沟全部修浚,在井边建围墙,井口加盖,设立公共打水桶,在商场、饭馆、澡塘等公共场所,订出卫生公约,每天洒扫街道检查卫生,市容市貌逐渐整洁干净。1946 年,晋冀鲁豫边区卫生局第一医疗队给邯郸市河沙镇小学上卫生常识课,并开展社会卫生调查,研究民间卫生习惯,调查农村疾病种类及婴儿死亡率,巫神在农村的活动等。1946年7月,邯郸市召开卫生会议,要求同行业订出公约,严防出卖腐食和苍蝇叮过的食物;各家、机关、学校,定出清洁运动计划,每月底卫生指导委员会抽查一次;在第一、三商场建两个公共厕所。到1947年1月,临清市已建起70多个垃圾箱。1947 年2 月,太岳行署发布防疫指示,要求对人民施以普遍的卫生常识教育,特别要注意对妇女儿童的教育。1947 年二月初十,在黎城东关骡马大会上开展卫生宣传,群众通过观看五大害虫(蝇、蚊、虱、蚤、臭虫)和疟痢等几十种传染病图,受到了卫生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冀鲁豫卫生局军区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Muscle regions of meridians warm needling method plus pricking Jing-Well points for blood-let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江苏省军区
预防等2则
学历变迁
纪念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暨党的群众路线与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关于西南军区成立时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