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军精神的实践基础、丰富内涵及历史地位

2023-06-07周琰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建军

周琰培,叶 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1]96 年前,南昌城的第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篇章。自此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人民军队的创建时期。南昌因此而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和“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南昌启航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建立不朽功勋,并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建军精神淬炼于腥风血雨的人民军队创建时期的艰辛历程,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在血与火的年代为中国革命点燃了胜利希望。

一、建军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建军精神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1]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军队”[2]62,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建军精神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为研究建军精神构筑了时空维度。从时间上看,自1927年7 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策划南昌起义到1929 年12 月29 日古田会议结束,是人民军队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的形成过程,而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是人民军队得以创建和生存的根脉和灵魂,为研究建军精神提供了时间维度。从空间上看,湖北、湖南、江西、海南、广东、上海、陕西、福建、河南、安徽、广西等地以及苏联莫斯科都开展了与人民军队创建相关的革命活动,区域面积广阔,建军实践活动丰富。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海南岛起义、黄麻起义、弋横暴动、渭华起义、平江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百色起义、古田会议等革命活动所涉及的广大区域,为研究建军精神提供了空间维度。

(一)南昌起义:建军精神的发端

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伟大事件”[1]高度评价南昌起义,充分肯定了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历史地位。南昌起义影响深远,具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3]98的伟大历史意义。诞生于南昌起义的新型人民军队,自创建之初便在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领导下“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3]98。在南昌起义中迸发的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等革命精神铸就了人民军队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顽强拼搏、克敌制胜的光辉历史。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开展“赣南三整”,其中“大余整编”重新登记党团员,调整党团组织,成立党支部,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连队,从而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称朱德“从一开始就注重思想建军、政治建军”,赣南三整“实现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4]。贺龙铁心跟党走是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制度和原则的生动体现;南昌起义后发布的《中央委员宣言》明确指出要“继续为反帝国主义与实行解决土地问题奋斗”[5]16,这一奋斗目标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救国救民”的现实写照;人民军队在南昌城内打响第一枪并在南下战斗中顽强抗击强大敌军围追堵截的艰辛历程,正如郭沫若所述“人民武力起洪都,屈折艰难史所无”[6]。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建军精神在南昌起义中孕育生成,南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建军精神的发端。

(二)三湾改编:建军精神的奠基

1927 年9 月至10 月,当秋收起义遭受挫折之时,毛泽东适时于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使建军精神在三湾改编中得以奠基。三湾改编将不足千人的军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实施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设党委;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3]100。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起义军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三湾改编“开始改变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3]100。三湾改编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加强了党的集体领导,尤其是“支部建在连上”这一政治原则的确立,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落地生根,并为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原则奠定了前提和基础。1928 年5 月下旬,中共红四军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全军统一实行了三湾改编确立的制度,在连以上各级建立健全共产党组织”[7]37。1928 年6 月16 日毛泽东致信中共中央,他指出在国民党连续“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党在此间是由无组织进为有组织,民众比较有基础”[8]。这说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制度和原则的形成过程中,“支部建在连上”是军队采取的具体举措和组织保障。三湾改编创造性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成功实践探索,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意义重大,标志着建军精神的奠基。

(三)古田会议:建军精神的定型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9]。人民军队创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问题,在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等伟大革命斗争中,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并最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在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时,由于红军的基本成分是农民,带有深厚的农民阶级烙印和非无产阶级意识,军队曾出现了关于实行党的绝对领导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不同认识及争论,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的泛滥使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下降。为此,中共中央进行深刻总结和严肃批评。1929 年8 月21 日《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明确反对极端民主化,这对遏制军队的极端民主化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7]111。1929 年9 月28 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又进一步指出,绝对不能动摇红军中党的集权制领导原则,“不能机械地引用‘家长制’这个名词来削弱指导机关的权力,来作极端民主化的掩护”,红军中的极端民主化等观念“都非常错误”[10]520-521。中共中央发出的这些指示精神为统一红四军思想提供了依据。1929 年12 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人民军队在闽西上杭古田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指出必须要彻底肃清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八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原则。决议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应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党要成为“领导的中枢”,党的各级组织“一成决议,就须坚决执行”[10]729-730。这些理论的提出确立起人民军队“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古田会议所确立的建军原则“不仅在红4 军得以贯彻落实,而且随后也在红军的其他部队得到逐步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红军的建设。”[7]1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11]。古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建军精神的定型。

二、建军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南昌起义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为人民军队建军精神的发端提供了特定历史舞台;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政治上官兵平等,由此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并初步建立了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和新型官兵关系,为建军精神的奠基提供了政治保障;古田会议有力回答了党和红军建设面临的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问题,确立起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为建军精神的定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坚实基础。历经南昌起义至古田会议的艰辛历程,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虽羸弱不堪却浴血奋战,虽艰难困苦仍一往无前,终于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道路。在人民军队创建时期淬炼的建军精神,其内涵尚无定论,仍处于研讨中,如“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人民军队建军精神[12],以“忠诚于党、为民奋斗、不怕牺牲、纪律严明”为主要内涵的建军精神[13],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个层面进行概括的建军精神[14];以“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能打胜仗,一心为民、作风优良”六个方面为基本内涵的建军精神[15];以“赤胆忠心,听党指挥;不怕牺牲,敢打胜仗;钢铁意志,作风优良;依靠群众,为民奋斗”四个方面为基本内涵的建军精神[16];从“听党指挥、坚定信念;为民奋斗、百折不挠;英勇善战、敢打必胜;勇于创新、严守纪律”四个维度八个点凝练的建军精神[17];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军精神的丰富内涵。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和建军精神的实践基础,认为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至古田会议的伟大历程中铸就了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敢于斗争、纪律严明”为主要内涵的建军精神。

(一)建军精神的精髓魂魄:听党指挥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意味着人民军队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领导下,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实现远大理想的应有之义,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才能称之为人民军队,也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才能做到自愿听党话、跟党走。在人民军队创建时期,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鲜明地展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精神风貌。南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在白色恐怖中开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新局面,源自于广大起义官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南昌起义军主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不畏大革命失败局面坚定提出:“革命到了危急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是把队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第二条是跟着蒋介石、汪精卫去干反革命,屠杀工农兄弟。我贺龙不管今后如何危险,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走这样的路。我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18]尽管此时的他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周恩来与其谈话时,贺龙坚定地回答:“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听共产党的话”[2]96,欣然受命于危难之中担任起义总指挥,为南昌起义爆发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革命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信念跟党走,为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新希望。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政治灵魂,展示了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追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是人民军队忠于职守、保家卫国、亘古不变的思想魂魄。

(二)建军精神的根本宗旨:为民奋斗

毛泽东曾总结道:“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19]。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自成立之日起便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几千年来农民备受封建统治压迫剥削,土地是农民最为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南昌起义领导者认为,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是必须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鲜明的“为最苦人民的奋斗”、“解决农民问题而奋斗”等暴动主张和土地政纲[5]25-33,并在起义后期予以贯彻落实。这些口号和行动反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区别于古今中外以往所有军队的显著标志,也是人民军队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基因密码。在弋横暴动中,方志敏领导弋横两县五万多农民起义,直接亮出“分田,平债,打倒封建地主豪绅”的口号,揭开赣东北土地革命序幕[20]。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带领人民军队主持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土地法。该法解决了土地没收与分配、山林分配与竹木经销、土地税征收与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使广大穷苦农民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发动湘赣边界群众参加土地革命,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其他地区土地革命提供宝贵经验。在人民军队创建时期,革命官兵在党的带领下不仅执行战斗打仗的政治任务,而且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有机结合,既赢得了农民阶级的信任和拥护,又武装了农民参加支持革命,这对于不断扩大革命根据地红色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军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奋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镌刻在光荣的战旗上,彰显了建军精神的根本宗旨。

(三)建军精神的意志品质:敢于斗争

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变大,敢于斗争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生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21]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集团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据1927 年11 月统计,党员数量由党的五大召开时的近5.8 万人急剧减少到1 万多人”[3]97。面对白色恐怖,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零做起,突破以往党没有独立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历史局限,力挽狂澜,在腥风血雨中初创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点燃了胜利火种。之后,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海南岛起义、东固起义、清涧起义、确山起义、无锡起义、黄麻起义、弋横暴动、桑植起义、龙岩后田起义、渭华起义、永定农民起义、平江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百色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热潮,推动中国革命日益发展,尽管“由于敌人的强大或主观指导的错误,这些起义先后遭到失败”,但“起义中创建和保留下来的部队,为日后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准备了骨干,奠定了基础”[7]35。敢于斗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风骨,是人民军队的鲜明品质,体现了建军精神的意志品质。

(四)建军精神的优良作风:纪律严明

南昌起义至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的创建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大多都处于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党员绝大部分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构成,红军则以农民和旧军队士兵为主,因此党内军内出现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如何把中国共产党建成无产阶级先锋队,如何革除旧军队不良习气和不正作风,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纪律严明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1927年9 月,南昌起义部队行至潮汕,为加强部队纪律保护民众,《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示》提出:“对于民众团体 保护十分严谨 对于商界同胞 买卖尤属公平 士兵如有骚扰 准其捆送来营 本军纪律森严 重惩决不姑徇”[5]35。人民军队纪律严明,受到潮汕百姓真诚拥护。1927 年10 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西南荆竹山,宣布“三项纪律”,即:“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22]。在“三项纪律”的约束下,工农革命军在茅坪、宁冈等地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戴。1928 年1 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又宣布“六项注意”,即:“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22]。这些纪律要求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军民一致、秋毫无犯的新型军民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军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 年1 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时,红军士兵仍然按照过去的习惯,在野外随地大小便,到沟里、河里洗澡,结果引发当地群众不满。毛泽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新增两条纪律——“不得胡乱屙屎;不搜敌兵腰包”[2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尤其是井冈山会师后的朱毛红军,一开始就制定和颁布了严明的纪律规范,后来在战斗实践中逐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人民军队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而赢得了民众支持,确保了红军政治任务的完成和革命战争的胜利。

三、建军精神的历史地位

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次革命战争,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建党精神、建军精神与建立新中国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构筑了宏伟的建党、建军、建立新中国“三位一体”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宏大辉煌的历史画卷,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建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3]。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淬炼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力量支撑。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百折不挠的决心和勇气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伟大的革命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精神史诗,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红色文化和宝贵革命精神。党军不可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人民军队建立的根本前提,人民军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便失去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如同源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其他革命精神输送养分,铺就底色。建军精神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浇灌和滋养。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指引下,人民军队获得了为民奋斗、敢打胜仗、作风优良等的精神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新时代创造了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在继承、创新与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敢于斗争、纪律严明”为主要内涵的建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

(二)建军精神是建立新中国精神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了近现代以来中华儿女在“建党”“建军”“建国”壮丽事业中所迸发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睿智胸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23]建军精神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人民军队百年发展史,并在百年历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发展。建军精神薪火相传,为建立新中国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建立新中国精神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为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精神族群。人民军队继承弘扬建军精神,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铸就了璀璨的建立新中国精神。人民军队经历难以想象的磨难,作出世所罕见的牺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发出了最强音符,作出了卓越功勋。建党精神、建军精神和建立新中国精神三位一体共同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共产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梦想的精神写照。在“建党”“建军”“建国”三部曲中,建军精神赓续建党精神,绵延不绝,一脉相承于建立新中国精神,成为建立新中国精神的基石。

(三)建军精神承上启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标志性坐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接续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企业家精神、“三牛”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了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诞生、人民军队创建和新中国的建立,是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社会的三件大事。在伟大的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矗立起建党精神坐标、建军精神坐标和建立新中国精神坐标。建军精神上承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以红船精神等为代表的伟大建党精神,下启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建立新中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标志性坐标。在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人民子弟兵继承弘扬建军精神,涌现了一大批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如杨靖宇、江竹筠、张思德、雷锋、王杰、陈祥榕等,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王杰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集中展示了人民子弟兵听党指挥、保卫祖国、守护人民、顽强斗争、不怕牺牲、法纪严明、作风优良的精神风采和崇高品格。建军精神作为人民军队的精神源泉贯穿于百年军史,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建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标志性坐标。

结语

在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中,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举起了武装反抗反动势力的鲜明旗帜,自此,中国人民有了一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新型人民军队得以诞生并创建起来,在此期间淬炼的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敢于斗争、纪律严明”为主要内涵的建军精神,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思想文化结晶和价值体现,是滋养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是人民子弟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精神瑰宝。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建军
庆祝建军95周年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无论等多久
人民军队忠于党
庆祝建军八十三周年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