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六重来源探析
2023-06-07康英
康 英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一、来源于对全球性挑战与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之道的现实思考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至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通货膨胀蔓延,国际金融危机风险,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动荡频发,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危机时隐时现,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指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是各国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应对全球危机之道在于各国要同舟共济,达成广泛共识要坚持求同存异,实现文明发展最好的方式是交流互鉴,保护地球家园要靠坚持绿色发展。今天的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但是,这种团结合作不是某个单一国家发号施令的“一言堂”,或几个国家组建排他性的“小圈子”,而是建立在对多边主义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切实推动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世界前途命运由全人类共同掌握。
二、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共同体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由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此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使世界越来越变成一个鸡犬相闻、休戚与共的地球村。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人类社会是一个兴衰相伴、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恐怖主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不是一个国家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必须由全球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治理已成为时代命题。当今的全球性挑战与全球治理困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有各国共同应对这些全球挑战,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明天。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基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还根植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自由人联合体”理论。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社会也称为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在1842 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郑重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它经历了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然的共同体”到资本主义的“虚假的共同体”再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自由人联合体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建立在他人自由的前提下的,所有人共同利益至上是基本原则,这种共生的人类社会关系超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界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目标与内涵,也强调实现各国间民主、平等的共同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论的价值追求相一致。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其本质是回答人怎样实现解放、自由、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价值追求上同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理论高度契合,打破了民族、地域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把全人类的未来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寻求建立起全世界共生、共享、共赢的新发展秩序,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在二十一世纪的逻辑延续和当代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三、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自古至今,仁爱精神就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所为,塑造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民族性格。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使得“仁”成为“仁义礼智信”众德之首,构建起以“仁”为核心的一套价值体系、理论体系。由此衍生出的亲仁善邻的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表述均含有朴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骨髓和基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以和为贵的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孔子仁爱思想和天下大同思想的吸收与升华,根本在于吸收其和谐共生的秩序观、共同繁荣的生存观、人民为本的政治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无不浸润着仁爱思想和天下大同思想对人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治理”的根本看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将仁爱精神之“爱”升华到极致,不断将“爱”由中国推向他国、推向世界、推向全人类,创造出一个人人相爱、国国相亲的大爱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汲取精髓,主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整体性思想,还从“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继承了和平共处的思想,继承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强调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共处,弘扬“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致力于构建安全和谐的国际环境。这么做,是因为中国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吸纳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与元素,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来源于对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否定与超越
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了轰动全球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均势和平论”“霸权稳定论”“国际制度和平论”等西方和平理论,在美西方一些政客的煽动、炒作之下,重回大众视线,加剧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仇恨与隔阂,严重阻碍了国际交流合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代表那些国际关系理论奉为圭臬,大搞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极力推动脱钩断链、科技封锁,压制中国的发展,压制中华文明的复兴。与此同时,国际社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多重挑战与危机交织叠加,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亟需携手应对关乎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挑战。如何融合中西文明精华,“建立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提出共同价值的全球治理理念,占据道义制高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决反对美西方的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霸权稳定论等国际关系理论的错误观点,在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两个形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着眼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基础上,于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这一思想包含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文明互鉴理念。在2023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时代之问,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西方文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零和博弈理论、文明冲突论、霸权稳定论截然相反,站在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更有道德吸引力、逻辑说服力、人文影响力,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共识。
五、来源于对新中国外交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苏强权的交替封锁,1953 年12 月31 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大对外援助力度,为亚非拉国家与全世界人民争取权益、寻找出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通过解决中国问题而为世界做出贡献。1977 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的问题,也等于五分之一的世界问题。”“到21 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真正为人类作出了贡献。”邓小平把促进中国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列为中国共产党人20 世纪80 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全方位拓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进入21 世纪后,全球范围内发展与风险交织影响,维护与破坏和平的因素交替出现,不断崛起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秩序的重塑进入关键时期。2017 年1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深刻阐释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持久和平”位列所有目标之首,充分表明和平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问题,也是其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外交思想中平等合作的和平观,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本位、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为持续动力,因其和平、平等、开放、合作、多元、融合等特色实现了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引领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理论潮流的思想,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
六、来源于新中国大规模对外援助的外交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中国长时间大规模对外援助的外交实践向外交理论升华的结晶,是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起步。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拉开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0-1985 年,中国共向87 国提供411.81 亿元人民币经济技术援助,585 位援外人员殉职,为68 国建成1126 个项目。为了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1950-1987 年间,中国相继向70 多国提供武器装备援助,先后为50 多国培训军事人员,向国外派出军事专家2800人。为了解决广大非洲国家缺医少药,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从1963 年开始至今,每年无偿向非洲47 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累计派出医务人员数万人次,救助非洲民众几亿人次。乌干达《新景报》网站2023年2 月发表题为《心连心的合作:中国医疗队的贡献挽救生命》的文章称,北京与非洲各国的合作关系,植根于具体而不是冠冕堂皇的空话,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愿景的证明。为了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近十多年来,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 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 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 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 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从2000 年到2014 年的15 年间,中国向140 个国家提供了经济援助和贷款,累计金额高达3620亿美元,约2.45 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同时期,美国的海外援助总计3990 亿美元,相差不到400 亿美元。从2011 年开始,中国对外援助金额就开始超过美国,之前还有一个特殊年份:2009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从增长的角度看,15年来,中国对外援助从2000年几乎为零增长到数百亿美元。根据《环球时报》的数据,近四年中,对俄罗斯援助款是4000亿美元,委内瑞拉650 亿美元,印尼500 亿美元,拉丁美洲1180 亿美元,巴西100 亿美元,厄瓜多尔120 亿美元,非洲600亿美元,安哥拉74亿美元,中东国家550亿美元。从2000年开始的15年间,中国共向51个非洲国家提供了1666个官方援助项目,其中,有1110个被定义为官方发展援助项目,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福利的官方资助项目。中国对外援助历经70余年风雨,已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2023年5月18日,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在北京发布《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报告,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有关情况。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中国共提供822 项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助规模稳步扩大,援助对象更加广泛。报告指出,中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除物资、资金外,还包括向受援国派遣国际救援队、医疗专家组等,援助方式更加丰富。此外,除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在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尤其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援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已宣布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报告指出,过去三年来,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抗疫援助,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2亿剂疫苗,为弥合全球“免疫鸿沟”、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
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肺炎疫苗,中国援助不仅有力推动全球发展车轮滚滚向前,生动诠释了大党大国的担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之前的具体实践。中国大规模、大范围、长时间的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援助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实践源泉。